【摘要】国家成就类纪录片《辉煌中国》和《创新中国》2018年在海内外华人圈获得了高度关注,其创作经验和内容呈现特点值得研究。节目的创作者从素材选择、叙述风格、表现形式和传播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创作特点,认为该类型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以小故事呈现大主题视角,坚持精品化和故事化,素材选择具有贴近性和逻辑性,叙述风格具有平和性和人情味,以及新颖性和可视性的表现形式,传播效应具有号召性和励志感。在视频技术平民化的今天,精品化和故事化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故事;大主题;国家成就类电视纪录片;创作特点
六集电视纪录片《创新中国》2018年1月22日首播获得观众、业界和学界的好评,是继《辉煌中国》之后又一部反映十八大以来中国各项事业建设成就的大型精品纪录片。《创新中国》的“创新”体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是世界上第一部采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该片清新、轻盈、乐观,人情味浓厚;《辉煌中国》选材侧重在国家宏观政策,关注国家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成就,纪录片严肃、严谨、感人,紧扣国家政策,两部纪录片相得益彰,可谓近半年来反映国家成就纪录片的姊妹篇。这两部纪录片都注重从小事件入手,挖掘大主题,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无论素材选择、叙述风格、表现形式和传播效果都堪称纪录片中的经典之作。
这两部电视纪录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把言说对象放在天、地和人的全局视野中观察和描述,承载着文献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表达了对人的生存发展状态的关怀,因此被誉为“国家相册”。在当下的中国,主旋律纪录片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应总结其创作经验和内容呈现特点,为中国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良性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一、素材选择的贴近性和逻辑性
具有传播价值的选题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基石,它通常兼具新闻价值、信息含量和审美特质,在特定时期内能满足观众获取新知和审美的诉求。國家成就类纪录片《创新中国》和《辉煌中国》虽然讲述的是国家成就,但素材选择注重政策性和贴近性,同一部纪录片中每子集内部和各子集之间的素材选择注重逻辑关联,呼应各子集的分主题和整部纪录片的总主题。
在《创新中国》的第一子集《信息》中,讲述了各类前沿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给国人正在或即将带来的便利,话题从正在研发的物流无人机(快递业)、无人驾驶技术(无人停车场)、正在设计和建设中的互联网大楼、城市交通大数据然后自然过渡到我国量子力学原理制造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以观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起点,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浅显易懂,引人入胜。开篇与观众见面的话题是当时刚刚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物流无人机试点地区的江西赣州的顺丰快递,沟壑纵横的地理条件使传统物流方式很难到达偏远乡村,而这恰恰是无人机物流业的用武之地。纪录片从最普通的快递员入手,但又不是一般的快递员,而是正在员工宿舍内准备无人机操作面试的几名勤奋上进的快递员。在这场4000人中只优选4名的激烈竞争中,快递员陶文斌充满自信并积极准备。他们一旦通过面试,职业生涯将会被彻底改变,网购的便利也将惠及每一个遥远的山村。据顺丰无人机项目负责人姜明涛介绍,快递无人机项目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中许多急需物资无法及时抵达灾区。镜头自然转场至深圳无人机研发基地,工作人员用模型和现场讲解展示了快递无人机和普通无人机的区别、飞控系统工作原理,曾历经4年研发出的世界上第一台翼身融合的物流无人机“魔鬼鱼”亮相。镜头又回转到已经通过面试并第一次接受无人机操作培训的快递员陶文斌。纪录片关于高科技和物流业结合的叙述衔接自然,相互穿插,开放式的结尾又给观众留下了美好期待。
《辉煌中国》的第一子集《圆梦工程》从在珠港澳大桥现场忙碌的工程师和工人开始讲起,之后过渡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和中国港的各项在世界上都属顶尖的技术成就。《共享小康》中广场舞、健身房和城市建起的15分钟健身圈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福建晋江前埔小学正在进行一场少年足球赛,场上主力罗楹莹同学因受益于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安置政策而不再是留守儿童,这是纪录片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置政策实践的集中关注和表达。
二、叙述风格的平和性和人情味
在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看来,风格是一种“文学惯习的私人性的部分”“一种隐秘的、本能的装饰性的声音”[1]。《创新中国》和《辉煌中国》烘托宏观主题的关键人物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研究员,还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他们时常工作在实验室、会议室或工程现场,普通人很难接触到,在纪录片中这些人物以特写镜头、同期声的形式展现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和成就,这些内容使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变得具体而鲜活,富有人情味,激起了人们对科学创新的兴趣。
在《创新中国》第四子集《生命》中,出场人物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领奖现场的屠呦呦女士身着紫色和海蓝色套裙,美丽而知性。她通过提取青蒿素,成功阻止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染病之一疟疾的传播,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通过给蚊卵注射沃尔巴克氏菌而减少蚊子的数量从而控制登革热的传播,这种方法几十年内无人突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广东人欧阳竹和其他一大批来自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聚集在黄淮海平原上,历经20年成功改造了3000多万亩盐碱地,这一奇迹被誉为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王坚一个不会写代码的心理学男博士,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在公司年会上也会当众因被质疑或误会而抹眼泪。这些向观众展示了科学家的创新之路并不总是激情和浪漫,他们也有普通人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辉煌中国》第二子集《创新活力》中,澳大利亚小伙子David和母亲一起逛超市,手机支付的镜头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到了中国移动支付的便利和吸引力。第三子集《协调发展》中,“悬崖村”17条藤梯变钢梯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精准扶贫的难度、力度和决心;西藏达资县扎西岗村驻村第一书记洛措最放心不下的罗桑旦达一家两年内几十次拒绝了扶贫搬迁提议,但洛措依然锲而不舍地做各种沟通工作,解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最终完成了易地搬迁。这些倾注了人文关怀的故事感人肺腑、温暖人心,把国家对贫困民众的关怀传遍了千家万户。
三、表现形式的新颖性和可视性
精品纪录片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内容新、信息含量大,形式也要新颖、可视性强。任何创新都以继承为前提,创新是技术和人性的完美结合。中国的配音技术、人工语音识别合成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创新中国》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李易先生的声音,造就了世界上首部人工智能配音纪录片。制片人刘颖和徐欢认为这不仅是对李易的致敬和怀念,更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2]
在影像记录逐渐平民化、便捷化的时代,央视充分发挥自身权威性和广泛性的优势,面向全国尝试了以内容众筹(线索、照片和短视频)的方式征集民众眼中过往五年的辉煌中国故事,使《辉煌中国》的视频来源多元化,内容和形式因民众自己讲述或记录身边的“辉煌中国故事”而更具吸引力。在《辉煌中国》纪录片的前期活动“厉害了我的国”众筹到的一万多条短视频中,央视又精选出50多条短视频同时在30多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既弥補了以往纪录片完全由媒体组织独立完成的制作方式的不足,又加大了优质视频的多媒体联动,增加了网民通过移动客户端收看视频的便捷性,增进了纪录片制播方和观众的互动交流,有利于促进纪录片与新媒体内容及传播渠道的优势互补和多元融合,是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录片融合发展的一次创新实践。
《创新中国》影像色调主要是透明的深蓝、金黄、银白,整体显得庄重、轻盈,富于美感。在科技创新成果的通俗化表达中注重使用模拟动画和显微镜下的镜头,人物特写和近中景镜头交错运用,关键人物同期声和旁白相互配合,整部纪录片编辑节奏合理,素材组合富于逻辑,色调清晰、配乐紧跟影像内容,使得每集50分钟的纪录片观看起来非常轻松。
四、传播效应的号召性和励志感
国家成就类纪录片的传播目标是要增强观众对国家各项成就的整体认知,唤起观众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增强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持。两部纪录片从海内外观众的海量留言看,达到了增强认知、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传播目标。在《创新中国》纪录片中,很多取得世界顶尖成绩的科学家都曾在美国高端科研机构工作之后选择回国创业,服务国家建设。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前高级研究员周宏曾师从美国著名的肿瘤学家,导师曾问他:“为何要回国,所有的科学重担都在你和你兄弟身上。”周宏说:“如果我不回去的话,我如何指望其他人回国?”美国航空航天局前大数据科学家张弓,带领曾服务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农业、气象、航空领域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两年前离开硅谷回到中国,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困扰中国农业的问题,使得中国农民从靠天吃饭走向了知天而作。
港珠澳大桥堪称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建设难度最大的超级工程,《辉煌中国》中正在工作现场指挥最后合龙的工程师林鸣先生为把误差降到最低,调试了300多次双面合龙;胡麻岭隧道工程的部分路段,连德国专家都束手无策,中国工程师攻克了难关,工程的高质量、高难度、创新性和工程师及工人们的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在《共享小康》中,已经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仍然带领研究团队忙碌在试验现场。在最后一集《开放中国》中,沿怒江而上的大山深处,怒族人居住的老姆登村——这个人均年收入5年内增长3倍的中国最典型的成功扶贫村庄,村民郁伍林迎来了第一批国外贵客——乌拉圭执政党领导人米兰达一行,他们专程驱车一天取经中国的扶贫方式。一个个典型而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实故事的分享,让中国过去五年来的各项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一个青春而富于活力的中国展现在观众面前。
五、精品化和故事化:电视纪录片的生存之道和发展趋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决定了电视媒体人必须兼顾经济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兼顾真实性、审美性和艺术性。
在新媒体竞争格局中,电视台、视频网站及纪录片总类繁多,观众点播、回看及评价更加便捷,只有精品节目才能留得住观众,给电视台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影像记录技术平民化的当下时代,电视纪录片只有坚守精品意识才能体现专业优势,建构专业电视传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电视媒体需借助观众的记录热情,广泛搜集有温度、感人心、有共鸣的观众影像作品以丰富和充实专业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增进双向互动,维护观众参与和观看热情,培养观看习惯,体现人文关怀,以小故事展示家国情怀,与时俱进,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亮点、有特色的中国优质纪录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先进的科学技术填充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从3D打印、云计算、移动支付、人工智能到多种不治之症的治疗、预防,都体现着人与自身和自然之间不懈抗争的过程,这既构成了国家成就类纪录片的内容,也为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智慧的进步,恰恰是各族人民的天然需要,或者因环境的要求而与必然产生的需要成正比的,因此也是和促使他们去满足那些需要的种种欲望成正比的。”[3]现代技术走向“生活世界”,既是技术哲学的转向,也是技术回归源头——人的身体的应有逻辑,技术起源于人的身体欲望,最终又回归到满足现代社会人的身心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物质与精神、科学与人文、工程学技术哲学与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并非截然对立、冲突,它们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共生、共存、共荣。”[4]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都高度依赖各类记录和传播技术,技术的发展根植于特定的时间、空间背景中,电视纪录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创优创新,这是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徐刚.聚焦新生代作家:“70后”写作鲜明的叙事风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6-01.
[2]杨骁.人工智能“唤活”经典声音[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1-20.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6.
[4]李宏伟.技术阐释的身体维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7).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
编校:王志昭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