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体育教学中其他教育因素的分析

体育教学中其他教育因素的分析

来源:教育整顿 时间:2022-10-26 08:10:04 点击: 推荐访问: 体育 体育一体化教学 体育中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2

摘 要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对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态度、情感和完善人格等培养的全面教育观转化。本文从体育课教学入手,分析当今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其他元素的教育,为实现全面教育观谈一谈个人体会,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 德育 美育 礼育 全面教育观

一、体育教学观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导学上,变教材为例材,变讲堂为学堂,使教与学和谐发展,教师全面更新观念,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智能培养的教学方式”。《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扮演”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虽然给体育教师们教学带来了一定得难度,同时也为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血液。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新课标》放宽了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局限在传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式教学,要求体育内容的丰富与多样。这样,体育教学内容中就会更多、更容易的渗透其他教育因素于体育教学之中。现在我们体育教学改革更注重全面教育观的应用,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丰富化,与其他教育因素很好的结合,也为全面教育观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渗透于体育教学中的其他教育因素分析

(一)德育因素

1.德育

理论上讲,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但在实践中,这种全方位的德育常常变调,基本上已经演化为以政治为核心的德育。德育理所当然地担负培养全面的、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重任,而且应当作为主要任务。

2.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

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在游戏中,一定要强调遵守游戏规则,根据规则制定相应的惩罚,并严格按照规则进行相应的惩罚,让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既玩又练,还能逐渐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

(2)顽强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意识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考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在武术课教学中,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武打电影片及武打小说中的问题,由学生回答,使他们对“习武以德为先”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培养他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体育器械的管理中,每次值日的同学必须认真负责领交器材,上课时,不允许任何一位同学把排球当足球踢,应爱护公共财产,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美育因素

1.美育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美育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体育教学中蕴藏着许多美的因素,可以充分发挥学科的美育功能,让美融会在体育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中,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体育的发展。同时,美育它也是一种无声的效用,可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使人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激发人的学习工作热情和美的情感。

2.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美育

(1)注意教师审美效应。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第一审美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注意自身的仪表美和教态美,同时,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讲解、示范的和谐统一,上课时言语要注意审美的角度,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进行传授,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示范动作要力求做到舒展、轻巧、优美、大方,给学生一种观赏“美”的享受,以此来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

(2)教学方法和手段讲究美。寻找和有选择的运用合理、新颖、优美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一些相关的游戏形式或者竞赛形式去进行练习,这样便可以有效克服那种单调、古老、枯燥无味的军事体操教学法。这些方法既能体现当下提倡的快乐体育教学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减少了动作认知阶段学习所需的时间。

(3)善于运用现代化媒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结合、利用图片、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到平时很少接触的动作,甚至有些想象不到的动作技巧美,而且还能弥补我们体育老师因体能或技术水平而导致的运动能力的不足,造成影响体育美的表达。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体的教学,既展示了成功体育动作的优美,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从而对体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4)场地器材布置美。多数教师忽视场地器材的布置美,我们应在布置场地器材时多注意从审美的角度考虑,设计多种新颖的图形,器械布置赏心悦目、井然有序、线条清晰、整洁优美,这既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安全、舒适、良好的物质条件,又能陶冶学生情操,使之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新颖的氛围和美的感受。

(三)礼育因素

1.礼育

“礼、乐、射、御、书、数”,从这六个字中不难看出,“礼育”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就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如今,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内容正日益受到重视。因为礼仪教育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主体性等特点,而且在礼仪教学演示中还需要一定的场合、场地配合。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体育教学为礼仪教育提供了演示的场合和氛围, 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接受礼仪知识并进行实践;另一方面由于礼仪教育的渗透不仅引导和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纪律性,还可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

2.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礼育

(1)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亲其师,信其道”寓意着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导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为此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渗透礼仪教育。

(2)形体教学渗透礼仪教育。体育教学中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形体礼仪训练,从头部姿态、上肢姿态、下肢姿态、身体姿态、站立姿态、坐立姿态、行走姿态等进行形体礼仪教育。矫正形体上不良的姿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动作姿态再结合一些舞蹈基本动作、基本步伐和组合练习,以及节奏感较强的韵律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动作姿态。经过系统的训练,让学生变得举止有礼、仪表规范,使学生在生活中敢于展现自己的才华。

(3)在比赛中培养礼仪习惯。礼仪首先是一种个人修养, 然后才是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就不可能有真正良好的礼仪。作为一个现代人所需要的思想品质, 在体育活动中几乎都能得以体现,如比赛的入场和退场时,都要主动与对方队员握手以示友好。在比赛中出现有争议的判罚甚至是误判、错判时,运动员一定要冷静、讲礼貌,可以向裁判员简要说明刚才发生的事实,如果裁判员坚持原判,运动员应立即继续进行比赛。在比赛鸣哨结束后,运动员或运动员代表应主动上前与裁判员握手,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公正执法。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组织各种教学比赛,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由内而外”健康的现代文明之人。

三、结论

经过分析,“德育、美育、礼育”这些相关教育因素渗透于体育教学过程之中,能够更好的为全面教育观奠定元素基础,同时也为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结构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平波.谈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J].中国教育导刊.2007(12).

[2] 冯旭.浅谈体育教学的教书育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

[3] 孔悦.谈体育与德育并重是育人的有效途径[J].宁高职学报.2008.9.

[4] 王彩云.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6.

[5] 胡剑秋.体育课的德育功能刍议[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