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离任市委书记时讲话(完整),供大家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各方面都给予较高赞誉。从2015年开始,生产总值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公众安全感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一,4次获脱贫攻坚成效考评优秀,5次获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多项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特别是全市10个贫困县区全部如期摘帽,今年2月中共XX市委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些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值得珍视的荣誉,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是在省委坚强领导下,XX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干出来的,是大家出大力、流大汗,一块儿拼、一块儿苦,共同奉献付出的结果。光荣属于勤劳质朴奋进的XX人民!借这个机会讲几句话,表达我对组织的感恩、对大家的不舍和感谢。
2011年X月,我从中央财办来到XX工作,弹指一挥间,再过一个月整十年。从47岁到57岁,能够在年龄和精力最充沛的人生阶段,躬耕XX、效忠XX人民是我今生的幸运和荣光。回味这十年,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全身心的投入。无一刻不用心,无一时不用命。我对朋友讲,我只有刷牙、洗头的时候才不想工作。十年不容易,十年如一日更不容易,“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也唯有如此,才对得起组织的信任重托,才对得起XX广大干部群众的期待厚望。
这十年最难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来XX调研视察,他们对XX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X月XX日亲临XX,是有XX称谓1740年历史以来的“高光时刻”,我与全市人民深感振奋和喜悦,备受鼓舞和鞭策。“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乐业才能安居”的谆谆教诲,已经转化为我们牢记嘱托、努力奋进拼搏的不竭动力。
老实讲,自己在XX工作这么长时间,从对干部任期规律的理解,是没有这个思想准备的。由于统筹脱贫攻坚战的需要,我在XX工作了十年,当了八年半书记,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乃至建国以来在XX担任书记时间最长的人(之前最长时间的是XXX同志,他任地委书记8年),在XX也是最长的。也正由此,我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体会到市委书记这个岗位对于连片特困地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性。据此,我要特别感谢脱贫攻坚给予我人生事业的大机遇和大舞台。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都有“立德立功立言”追求和使命感,正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五级书记抓脱贫,保持贫困地区党政正职稳定,才让我们有了立功机会。我由衷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让304万XX人民摆脱绝对贫困,让“安宁康泰”实至名归,人生事业荣幸莫过如此矣!
这十年,最感谢的是大家对我个人包容。十年前我一人来到XX,在这边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一个老乡,没有一个同学,没有一个亲戚。我是一个北方人,个性直来直去,心里藏不住事,有什么说什么,容易得罪人。感谢四大班子、各级干部对我的包容,感谢XX人民对我的包容,让我“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一直认为,包容不仅仅是一个人海纳百川的优秀品质,也是一个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要素。如果一个地方对外来人不包容,排外严重,发展是会受到很大制约的,这一点,我们XX做得很好,我也引以为傲。毋庸讳言,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有了成绩,主要领导同志可以说发挥了“领头羊”作用,但有了失误,主要领导同志也应负主要责任而难辞其咎。尤其是这十年中的后二三年,我对有些事情是有过犹豫的。能不能做好?需要多长时间?能做到什么程度?近期达到什么目标?长期达到什么目标?群众理解不理解,赞成不赞成?等等,无不辗转反侧,绞尽脑汁。无论社会有什么传言、周围有什么误会,我坚决做到,在XX一天,就履职尽责一天,踏踏实实,克己奉公,不以个人祸福避趋之。“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我们注定是要被后人评价的。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是否正确、是否准确,时间是最好的证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这十年,最担忧自己做错事,尤其是做错大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办成一批大事好事实事,是应有之义,办得越多越好,但做错一件事、尤其做错大事,对一个地方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恶劣的长远的。一件不正确事带来的损失,可能需要十件或更多件正确的事才能弥补。就像系扣子,第一粒系错了,其他都会错。我自守一个底线,如果条件不俱备,宁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也不能做错事,尤其是做错大事。但这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可能失去一些机遇和速度,如果在实际中真的导致这种后果的话,还望大家批评见谅。
十年XX,永志不忘。XX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不会忘记与同志们结下的深厚友谊,不会忘记XX父老乡亲,我会永远关注XX、支持XX,祈福XX!“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衷心祝愿XX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祝愿全市人民平安顺利、幸福安康!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