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民收入逐渐提高,新农村建设正在全面展开,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建筑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问题分析,提出规划设计思路,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新农村建设。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村落后的环境面貌,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村建筑;规划建设;现状;设计要点
【Abstract】Farmers" income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s in full sw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problems of current rural building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poses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s, and further optimiz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rationalized measures and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rural peopl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s new countryside,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backwardness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to ensure that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develops in a healthy direction.
【Key words】Rural architecture;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Status quo;Design points
1. 引言
(1)近年来,新农村的民用建筑从原来的自筹自建、住宅布局不合理、环境不舒适,开始向统一规划、精心设计、专项施工等方向转变。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建筑现状认识不足,农村住宅建筑市场缺少正规、合格施工队伍的进入,缩短了农村住宅建筑的使用周期,严重影响了它的安全性。同时,这也使建筑行业在广大农村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结合农村实际,梳理归纳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对实现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施工质量和投资效益,意义重大。
(2)农村居住建筑向前迅速发展。对照前几次出现的建房热潮,农村的居住建筑发展经历了明显的三个阶段,分别从最初的生存型逐渐向生活型过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最终走向了生态型住宅的发展阶段。再结合近些年新建的农村住宅发现,从建筑形态上已逐渐向城市住宅靠拢,其平面布局可以明顯发现城市住宅的影子,但一味地追求模仿而缺乏对自身条件与周边环境因素的分析判断是不可取的,在农村住宅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在进行模仿的同时应注重农村特有的建筑特点、使用特性等发展规律,结合实际才能更高效地扬长避短。未来的农村住宅,应在结合城市住宅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传承农宅本身的传统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建设“生态型”新农村住宅。
2. 农村建筑建设现状
2.1 建设规模大、速度快。
在我国,农民历来安土重迁,对住宅的营造非常重视。基本建设投资的主要方向,在农村就是住宅建设。在农村建筑中,住宅比重始终超过 90%。住宅建设在农村建设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2.2 以自建模式为主,缺少专业队伍介入。
目前,农村居住条件虽有较大的改观,但沿袭多年的农村建筑市场的运营与操作模式没有实质性变化。农村住宅建设,以“自建”为基础,以家庭成员为决策主体,本地的瓦工或木工等工匠进行辅助,以“师徒制”的经验传承为主导,进行住宅工程的建造。这种建造方式,虽然适应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但必然会导致技术缺陷的存在。
2.3 材料选用不当,随意性强。
农村住宅在建造的过程中,材料的选用虽然也有普遍的规律性,但是会受到业主个人意志的干扰,造成用材不当。如有的业主将二层小楼的基础垫层选用满堂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且厚度达 30cm;有的业主随意将过梁内的下部受拉钢筋用量增多或将其加粗,造成梁体日后超筋破坏的潜在风险;有的业主不懂配合比,任意调整砂浆中的水泥用量;有的业主不明白内外墙砖的区别,将内墙面砖用于外墙,或外墙面砖用于内墙;有的业主随意调整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与养护时间;有的业主对砌体材料的砌筑科学性、木材的防腐、防虫措施、涂料的刷涂要求置之不理;有的业主将花岗岩地砖用于室内铺地,造成放射性污染等;但若采用包工包料又会使承包商有机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给住宅工程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2.4 施工技术不规范。
农村群众习惯性地将自家楼房交由乡村小包工队承建,这些小包工队没有资质,工具简单,设备简陋,施工专业水平不高,是由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的,缺少应有的建筑施工专业考核与培训。施工工人在住宅基础设置、主体结构安全、楼面结构处理、砌墙技术、混凝土浇捣与保养、钢筯的正确放置、防潮层铺垫以及墙体或屋面抹灰等许多方面,都不符合专业标准与施工操作规范。
3. 农村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住宅普遍建设质量不高,基础设施配套不合理。
农村中大量存在的是农民自行设计并实施建造的房屋,其建筑设计和结构往往缺乏技术性支撑,使得如水暖、抗震等功能非常不完善,同时影响房屋的使用和安全。再加上农民主要依靠长期在外务工,这就更加使得房屋长期空置,缺乏必要的维护,同样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现行的房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住宅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农民自建住宅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虽然目前农村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不合理地占用集体土地、甚至违规占用农用地、耕地这样的行为,造成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3.2 农村住宅设计理念陈旧,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
改革开放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起来,生活富足的农民大多数都想重新建造自己的住宅。然而由于受到眼界、意识等方面的制约,再加上农民之间盲目的攀比风气,使得其新建的住宅毫无实用性和美观可言。住宅几乎都是自拆自建,没有规划。杂乱无章,占地面积庞大,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3.3 交通问题。
土地的不合理使用、宅基地的日益外扩,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农村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发展。尤其是道路的不畅,使得农产品资源无法及时运送出去,外界的资源也很难引进。这种信息及物流的滞后也同样极大得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在较为偏远的山区尤为突出。
3.4 违背土地规划,影响村容村貌。
(1)违章建筑未经审批随意搭建,常与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违背,增加了土地、房屋征用的難度; 由于违章建筑的选址随机、布局零乱、材料粗糙、结构简单、质量低劣,高低大小不一的外观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2)安全隐患增多,矛盾冲突加大有的违章建筑侵占了公共道路、绿地、消防通道、地下管线,影响了城乡发展环境,影响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违章建筑多数出租给外来人口,所在区域人员过于密集,管理混乱,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火险隐患和社会治安问题突出; 有的住户违章加层,房屋安全无法保障,成为危房; 有的影响邻居的通风、采光、通行,引发邻里纠纷; 有的违章建筑租给一些小企业,开办污染较大的各类作坊,或是餐饮店,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大量油烟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村干部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调解,激化干部群众之间的矛盾。部分村民因各种原因无法搭建房子,心理不平衡,到处上访举报; 有的村干部参与违章搭建,群众意见强烈,干群矛盾激化。
4. 新农村住宅设计原则
4.1 经济性。
在农村,住宅并不只是农民居住生活的场所,同时兼顾一定的生产功能和社交功能,所以,如何能以更加实惠的价格提供住房给农民和如何提供与之生活相适应的生产、仓储空间,成为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首要原则。对农村住宅而言,应更多得强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体现节约材料、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三节约”原则。
4.2 适用性。
农村住宅与城市住宅相比,其功能要求复杂,例如有些家庭人口组成相对复杂和众多,则需要合理安排更多的起居空间;相对城市住宅而言,农村住宅需要存放与日常劳动息息相关的农具或其他器具,以及收获的农产品的合理存放,有些家庭甚至有小作坊,要做到工与住的有效隔离和兼顾便利,这些因素对建筑设计都是不小的考验。所以新农村住宅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农家生活和生产需求为依据,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满足农民生活和经济的稳定增长需求。
4.3 美观性。
我国的传统民居无论在平面布局、结构构造还是造型艺术方面都凝聚着我国历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光辉业绩,形成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特征。但千百年来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居民的居住形态极其复杂,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夹杂使农民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差,所以如何改变农村现有面貌和对风格各异的文化特征给与保护使其美观而不失个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向。
5. 新农村建筑设计要点探讨
5.1 制定合理的建筑规划。
只有对农村住宅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明确的建设和管理机制才能最有效地解决当今农村住宅建设中整齐不足、混乱有余的现状。对农村住宅建设加强条理性管理,一方面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面貌整洁美观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为道路等其他配套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腾出空间,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5.2 新农村建筑设计的防风设计。
农村住宅一般地势较高,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增加抗风设计的因素。处于山体上的房屋,要尽量避开山顶和山脚,最大程度得减少冷空气槽和大风的影响,最好能在建筑四周种植四季常青的树木,减少大风对建筑本体的影响,同时保证围墙的质量,将房屋建造得低矮一些,还要注意合理设定窗口面积,尽量将窗户设在背风面。
5.3 新农村建筑设计的抗震设计。
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对建筑和人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但又无法提前预测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农村建筑设计时将抗震作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将灾害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尤其在农村住宅的建设中,设计若缺乏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一旦发生地震,将出现不可预估的后果。为更好地防震,设计时要尽量选址于平坦开阔的区域,保证地层的坚实性,地基要尽量打深、打厚、打宽,基底的土要夯实均匀,最后用混凝土浆固定结实,最好能结合打桩技术使地基的牢固性更好。
5.4 新农村建筑的节能设计。
目前,农村中的能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农民在建造自己的房屋时很少有保温隔热的意识。因此,在新农村建筑设计中要重点考虑加强外墙体的保温设计,可贴苯板等保温层以降低外墙导热系数。合理良好的保温设计处理可以减少冬季对煤炭或木材的供热消耗,不仅节约能源,更减少了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废弃对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还可通过采取加装门窗密封条、采用双层玻璃、窗框选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等手段改善门窗的导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外空气的热传导,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5.5 新农村建筑设计的因地制宜。
农村住宅建设中,其风俗习惯、地理条件、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农村住宅设计中一定不能只使用一套万能方案,而是要结合当地实际具体情况综合可考虑平衡并采取最可行的方案,将诸多矛盾因素统筹考虑,才能设计建造出最适合、最宜居、最符合当地人实际需求的住宅建筑。农村住宅建设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地施工,建筑设计要做到尽量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不可盲目照搬照抄或者攀比,选材用材尽量就近以减少运输的损耗成本,同时减少材料的浪费,工程建设时务必将实用性放在首位,不能一味地追求富丽堂皇的面子工程。设计时在进行施工建设时更需考虑当地居民的经济条件。
6.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农村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分析,对于集约节约土地资源、改善水土空气等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水平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应加强对其建筑设计关键环节的审查力度和设计的重视程度,打造更美丽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周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住宅设计浅析--一次农村住宅项目的分析与总结[J]. 华中建筑,2007,(7).
[2] 郑颖霞. 新农村住宅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D]山西大学,2013.
[3] 黄笑冬,龚晶凡,郑国鑫. 农村绿色小康住宅的被动式设计--以浙江新昌沙溪新宅村国家课题示范项目设计为例[J]. 浙江建筑,2014,(11).
[4] 刘原平,惠晓锋. 新农村低碳型住宅适宜性技术策略[J]. 山西建筑,2012,(11).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3-12-73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