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讲话

2022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讲话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6-15 14:10:02 点击: 推荐访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讲话,供大家参考。

2022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讲话

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现场观摩了xx县xx镇红托竹荪基地、考察了金蟾大山菌棒厂。刚才,大家观看了专题片,织金县、纳雍县、金沙县和百里杜鹃管理区分别作了发言。xx同志通报了全市上半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对成效和问题讲得很精准、点得很具体,大家要自觉对标对表,全力补齐差距短板。下面,我重点强调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再深化

发展产业是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答好疫情加试题,稳定和增加群众收入、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将其明确为全省农村产业革命12个重点特色产业之一。3月24日,省委书记孙志刚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进食用菌、蔬菜产业发展。他强调,食用菌产业具有周期短、见效快、带动力强等特点,在全省发展农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加快发展、扩大规模,为全省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产业支撑。谌贻琴省长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批示指出,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运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市场营销渠道,推动我省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去年,省出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明确一名省领导领衔推进食用菌产业。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一以贯之抓下去,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裂变发展,让食用菌成为毕节一张新的亮丽名片,让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发展食用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二是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市还有12.5万贫困人口未脱贫、占全省40.58%,还有边缘户1.14万户4.57万人、监测户0.96万户4.17万人,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据市农业农村局测算:以红托竹荪为例,一个大棚种植4400棒,一年两季种植8800棒,每棒产鲜菇0.3斤,按市场价格50元/斤计算,一个大棚产值约13.2万元。扣除各项成本支出约7万元,收益6万元左右;每1000个大棚可以解决500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3500人收入达标。可以说,食用菌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投入与产出比一般在1:4以上,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是产业扶贫、助农增收的现实举措,是实现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三是我市因地制宜做大优势产业的正确选择。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营养功能、药理功能、保健功能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已经成为老百姓“菜篮子”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空间巨大。我市属高海拔、低纬度地区,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发展山地特色珍稀食用菌、高品质大宗食用菌及周年生产的适宜条件。据市农业农村局普查,我市有羊肚菌、羊肝菌、牛肝菌、蛹虫草、鸡枞和松茸等野生食用菌资源360多种,其中“织金竹荪”“大方天麻”等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达500.6万人,除常年外出务工188.6万人外,需在本地就业人员达312万人;食用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通菇类生产中60-70%的劳动依靠手工,需投入大量人工。可以说,发展食用菌产业,我市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必须抢抓机遇,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因地制宜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为实现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措施再细化

第一,全力以赴扩大产业规模。据市农业农村局反馈,今年以来全市种植面积7.76万亩、产量12.9万吨,除去大方雪榕和威宁雪榕,其他经营主体种植面积仅5.2万亩、产量4.4万吨。总体看,规模化程度还不高,带动能力还不强。各地要对标“八要素”,坚持目标导向、责任导向、结果导向,努力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一要抓紧编制完善好规划。省政府已印发了《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年)》,明确了未来三年全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要求各市州、产业重点县要以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加快编制本地区规划。市食用菌专班要抓紧完善《毕节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年)》,按程序送审后,确保7月底前印发实施。二要建好标准化规模化基地。近期,志刚书记安排我们到黔东南州考察学习从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食用菌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闲置地下室,通过改造建设成“社区工厂”,建立菌种研发生产、菌棒制作培养、出菇示范栽培和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标准化全产业链食用菌产业体系,着力解决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就业”,实现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各地要学习借鉴从江县的经验,因地制宜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闲置地下停车场和门面,建设食用菌“社区工厂”、扶贫车间;要以坝区、产业园区和恒大集团援建大棚为重点,加强水、电、路和冷链系统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改扩建一批生产大棚,大力推广水肥一体、绿色生产等标准化技术,积极引导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建立从基地、菌种、生产、加工、储藏等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确保今年建成规模化、标准化食用菌基地2万亩。三要建好菌种保供基地。目前,全市仅有红托竹荪、冬荪、天麻等少数几个菌种能够实现本地供应,其他菌种靠外省购进。如:羊肚菌、平菇等菌种要从四川、云南等地购进,增加了生产成本。市食用菌专班要加强统筹指导,根据现有食用菌种植规模及产业发展趋势,建立纳雍金蟾公司日产6万棒、赫章贵喜公司日产3万棒、大方乌蒙菌业日产3万棒等一批适合我市的菌种培育供应基地,把菌种研发和良种扩繁作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生产足够数量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减少菌种外调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四要建好菌材供应基地。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全市菌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全市菌材60-70%依靠从省外、市外采购,成本较高。今年我们计划新建(改造)栎类、栗类等菌材林11万亩。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国储林、森林抚育等政策,以织金、大方、黔西、纳雍等县为重点,抓好木质菌材基地建设;要综合利用经果林、茶园修剪枝条、农作物秸秆,酒槽等废弃物发展食用菌,坚决防止乱砍滥伐林木。

第二,全力以赴壮大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共有食用菌经营主体207家,但公司型经营主体仅47家,其余主要是合作社和生产大户。总体来看,经营主体小散弱、带动能力不强的状况还没有改变,必须坚持“培育”与“招引”相结合,不断壮大经营主体。一要抓好本土培育。各县(区)要把龙头企业带动、主体培育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好村级党组织带头作用,培育一批规范化程度高、组织化程度好的合作社,培育一批种养能手、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带动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二要抓好外部引进。大力引进优强龙头企业与市内企业、经营主体合作,参与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实现合作社有龙头企业带动全覆盖。各县(区)要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引进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联结产销两端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市投资促进局要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毕节市食用菌产业招商工作方案》要求,实行“一月调度、一月一专报”,力争今年每个县区引进龙头企业1家以上;2022年全市食用菌企业达150家、专业合作社达16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培育种植规模5万棒以上种植大户80家。对于引进的企业,要引导其在本地注册、在当地交税,防止税源外流。同时,要积极支持食用菌企业开展产品质量认证,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大力支持食用菌企业在产品深加工、养生保健、餐饮文化等方面拓展食用菌产业功能,延伸食用菌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第三,全力以赴开拓销售市场。发展产业,“种得好”是前提,“卖得好”是关键。一要巩固省内市场。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营销体系,扎实推进农产品进市场、进学校、进超市、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进高速公路服务区“七进”;加强生产端和销售端的精准对接,在同质同价条件下优先采购深度贫困地区产品,着力推动消费扶贫;扎实推动我市食用菌进入省内农贸市场和省直学校、企业、机关食堂,确保种得下、产得出、卖得掉、卖得好。二要扩大省外市场。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发挥好雪榕集团、金蟾公司等经营主体的市场销售渠道,增加食用菌产品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利用东西部扶贫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协作资源,在对口帮扶城市农产品直销窗口增设食用菌产品营销专区,用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毕节配送中心平台,做大“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持续推动农特产品进粤、进京、进川渝等,助推“黔货出山”。三要搞好线上销售。受疫情影响,目前很多商品线上销售量大增,特别是自媒体营销方式影响越来越大,直播带货日益受到消费者认可。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创新食用菌自媒体营销方式,充分发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优势,为食用菌产销提供精准信息支撑,打造自媒体销售平台,依托电商平台积极拓展线上销售。

第四,全力以赴抓好利益联结。利益联结是否紧密事关脱贫攻坚的成色,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根本目的是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一要用好股权方式。加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力度,农户土地不能简单流转了之,应尽可能采取土地入股方式,把农户尤其是贫困户联结到产业链、利益链中,通过土地流转、土地量化入股、扶贫资金量化入股、特惠贷入股等方式增加收入。二要用好务工方式。积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食用菌生产基地务工,增加收入。三要用好承包方式。我在调研时了解到,织金县三甲街道引进贵州美味鲜竹荪产业有限公司,创建林下竹荪种植示范基地,预计每亩每年生产干竹荪150至200斤,每斤干竹荪价格在200至400元之间,可最低实现亩产值6万元以上。竹荪采收后由龙头公司按200元/斤单价对烘干后的竹荪进行保底收购,收购后扣除购种资金,产生的效益由合作社和农户按2:8比例分成。各地要充分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承包食用菌生产大棚,由企业提供菌棒、技术指导和产品保底回收,让贫困户获得种植收益。

第五,全力以赴强化风险防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准确把握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菌种、菌材、质量、市场、环保、气候等风险防范和应对。一要加强保险服务。财政部2019年下发的《关于开展***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的通知》明确,对贵州、内蒙古等10个省份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按保费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省里已细化相关奖补政策,我们要积极对接争取,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增强食用菌产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户稳定增收。二要强化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对食用菌产量、质量影响较大。据不完全统计,食用菌常见的害虫有90多种、害螨近30种,每年因虫害导致的食用菌减产量约25%,病虫害防治是食用菌生产的关键一环。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控,细化防治措施,开展监测评估,为食用菌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各县(区)要深入各基地开展业务培训,多借助物理和生物方法,尽量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使用,保证食用菌产量和质量。三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废菌棒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力争年内食用菌产业发展产生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其中规模50万棒以上的企业综合利用率达100%,严防造成环境污染,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三、要素保障再强化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里已成立了由我任组长、业春同志任副组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对标对表《毕节市202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推进方案》,积极履职尽责,强化协同配合,定期研判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要加强对各县区和各成员单位的督促指导,继续用好“周调度跟踪、月小结提示、季通报约谈”抓落实机制,对食用菌产业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专报”,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区要比照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以县为单位统筹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省级编制了《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年)》和《贵州省202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推进方案》,省委、省政府支持食用菌产业的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全力争取国家和省级食用菌产业发展各项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兑现各项奖补支持政策,确保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要深入推进金融支农,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方式撬动社会资本、银行信贷资金,为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和优质金融服务。

三是强化技术保障。产业发展离开不技术支撑。要强化人才培育。各地要坚持“外引+内培”,大力实施食用菌“人才兴菌”工程,培养食用菌品种选育、菌种生产、栽培管理、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骨干100人以上;围绕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直接引进、聘请顾问等方式引进国内食用菌高层次人才5人以上。到2022年,全市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实操型人才、职业菇农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要强化技术培训。依托市县两级职教中心和实训基地,采取视频教学、现场指导等方式,从食用菌种植、管护、采收、分级、包装等各个环节,对农民、基层干部进行现场实操培训。到2022年,以点带面培训懂技术、善管理的职业菇农1000人以上。要强化技术服务。积极争取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科技顾问在品种培育、产业科技支撑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市级食用菌专家组作用,依托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食用菌研究院和金蟾大山等企业,建设菌种研发中心、新品种选育及新技术示范推广试验站。支持鼓励食用菌科技人员到基层、到企业挂职、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大力推进农技人员深入基地、企业、农户指导生产,做到“技术服务到菇棚,技术要领到菇农”,确保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助农持续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支撑。

推荐内容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