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坚持创新引领破解发展瓶颈为义煤公司打赢改革脱困攻坚战提供强力支撑,供大家参考。
坚持创新引领破解发展瓶颈为义煤公司打赢改革脱困攻坚战提供强力支撑
在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同志们:
在公司上下全力以赴打好改革脱困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也是收官“十三五”、开局“十四五”的关键节点,我们在这里召开义煤公司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主要目的是回顾2016年以来的科技创新工作,明确下一阶段创新方向,进一步动员公司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持续攻关,为公司打赢改革脱困攻坚战提供强力支撑。
刚才,会议表彰了创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优秀创新成果,杨总对义煤四年来的科技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安排得很详细、很具体、很明确,切合义煤实际,我完全赞同。
近年来,在河南能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们持续加大创新力度,聚焦关键领域,务实开展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扩大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持续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和瓶颈,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提升、扭亏脱困等工作。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建立了总工程师负责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公司建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7个内部研究所,构建了较完善的科技市场运作体系。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实施“H”型双通道人才管理制度,开展了主任师、特聘师、尖端人才等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畅通了科技人才晋升通道,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公司现有中高级职称2752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完成技术创新成果538项,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集团公司级科技进步奖143项,授权专利114件。优秀创新成果得以大面积推广。四年来共推广创新成果313项,促进了优秀成果迅速大面积转化,改善了安全生产环境,实现了减人提效。如《复合注浆材料及注浆新工艺推广应用》和《新安煤田硬岩高效成孔工艺技术推广应用》2017年4月开始在新安、新义等东部四矿推广,截止2017年底共节约费用2000余万元。《自动化无人值守主煤流系统推广应用》2017年3月开始在耿村矿、常村矿等单位推广,共减少人员97人,节省资金582万元。《工作面软煤层深孔注水技术推广应用》2017年元月份开始在义络煤业推广,已实现经济效益445.5万元。产学研结合助力矿井重大灾害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煤科总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攻关项目478项。特别是聚焦制约义煤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治理,合作开展了《新安煤田松软煤层煤巷锚网索支护形式研究与应用》《冲击地压多参量实时在线联合监测预警方法研究》《豫西三软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体系研究与建设》等项目,公司重大灾害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基层单位对科技创新不够重视,研发费归集额普遍偏低,科技创新与公司生产经营结合还不够紧密,冲击地压、巷道支护、防治水、瓦斯治理等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还没取得根本性突破,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不够,科技创新成果收购不及时,科技创新对公司改革脱困的推动力还不强,推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的体制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予以正视,逐步予以解决。
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义煤实际,就如何做好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把握加快创新对义煤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没有科技,就会处处受制约,如华为、中兴的芯片事件。当前,我们义煤面临安全生产压力大、资金短缺、工资社保欠缴、经营困难等许多严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从管理体制、机制和技术、装备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依然还遵循旧有的发展模式,只会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企业越来越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义煤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的走依靠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道路。
(一)推进创新,是适应外部复杂严峻形势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推进能源消费绿色转型升级,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不断下降,加之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市场对煤炭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我们河南省,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电煤入炉煤热值必须达到4500大卡以上,而我们矿井的现实情况是,中部矿井普遍在3000大卡,东部矿井虽然热值达标了,但硫分却又超标。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依靠技术、装备的创新,提升我们的煤炭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的煤炭根本就没有出路。同时,加快科技创新,也是科技保安的需要。现在国家对煤矿安全越来越重视,对煤矿安全事件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近期就连续发生了山西万通源煤业“11.11”、湖南源江山煤矿“11.29”、重庆吊水洞煤矿“12.4”三起较大煤矿事故。就我们义煤来说,水、火、瓦斯、冲击地压,各种灾害齐全,安全压力巨大。如果不能保证安全,企业就没有可能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推进企业持续发展,就必须顺应煤炭行业安全生产趋势,积极推进智能矿山、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实现煤矿智能开采,安全开采,实现科技兴安。
(二)推进创新,是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过去煤炭行业的发展,主要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开始持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如果还是依靠这种方式去发展,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而我们义煤过去“黄金十年”期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的发展更多的还是靠规模扩张,而不是靠质量提升带来的,走的是外延之路。尤其是,就当前而言,我们一些矿井还是存在煤质差、矿井灾害严重、技术水平落后、采掘一线人员队伍老化、技术装备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从而使我们出现灾害治理投入巨大、采掘比例失调、一些矿井亏损严重等较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打破路径依赖和旧有模式,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技术破解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义煤发展由数量、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以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产品结构调整为例,现在通过洗选加工,把电煤变成化工煤,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企业效益,而且改变了以电煤为主的销售格局,实现了产品的多元化,这就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应对市场风险的手段和措施,企业发展就有了更大的空间。同样,如果我们能够在体制、机制、管理、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安全平稳、生产高效、产品高质、管理提升、人员高素质,义煤就一定能够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三)推进创新,是实现义煤改革脱困的重要前提
当前,公司上下正在为打赢“改革脱困”攻坚战而努力奋斗,我们出台的主要措施,一方面是积极开展“两心两力”(稳人心、增信心、强决策力、抓执行力)活动,实现人心稳、信心增、决策提效、执行提速;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契约化任期制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授放权改革、产品结构调整、内部市场化等改革措施,特别是针对管理、技术上短板弱项,我们专门成立“六个专班”,力争达到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管理、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改革脱困的目标。而这些方面,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创新,都是要打破旧有的管理体制、机制,打破固有的路径依赖,打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全面实现企业发展的提质、提效、提升。从目前进行的情况看,我们通过这些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改革脱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下一步,我们不仅要实现改革脱困,还要实现企业扭亏为盈,进而打造安全、高效、绿色、和谐、高质量发展的新义煤,就更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全面推进创新,构建创新机制、培育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鼓励创新创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赢得更好的发展。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领域,着力以创新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指出,科技创新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对于我们义煤公司的科技创新,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以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将有限的资金和科研人才投向关键领域,以创新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具体要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五个着力”。
(一)将科技创新与安全生产结合,着力提升重大灾害治理能力
从我们义煤的情况来看,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安全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对安全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我们企业可以说就是灭顶之灾。同时,由于灾害治理能力不强,导致矿井灾害治理治理进度慢,严重影响了矿井正常的生产接替。如东部一些矿井之所以达产困难,甚至长期亏损,与灾害治理技术不优、效率不高、效果不佳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必须要把科技创新与安全生产紧密结合起,要聚焦东部矿井瓦斯治理,积极开展瓦斯治理方法与瓦斯抽采技术研究,深入推广应用“两堵两注+通管直连”瓦斯治理封孔新技术,在东部矿区大力探索瓦斯发电、瓦斯综合利用新途径。强力推进瓦斯抽采“三化一工程”,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效果;要聚焦中部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加快“冲击地压危险性多因素模式识别与防治技术体系”研究,加强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司防冲水平,做到冲击地压“可防、可控、可治”;要聚焦巷道支护加固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使用先进的巷道施工技术与装备,加大推广应用覆岩离层注浆减沉开采技术、壁后注浆技术、沿空留巷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提高煤岩巷道掘进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回收率;要聚焦优化和改造矿井通风系统,深入研究水患预测预报技术,加大新型智能传感装置的推广应用,建立水、火、瓦斯、顶板等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把危险源辨识信息与综合自动化实时数据分析有机结合,通过系统自动分析,把危险超前排除在萌芽状态,提升重大灾害预测预控能力,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改变灾害治理被动局面,实现矿井稳产达产。
(二)将科技创新与高效生产相结合,着力提升矿井高效生产能力
作为煤炭企业,多出煤、出好煤、卖好价是我们实现脱困发展、扭亏为盈,直至打造新义煤的根本。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生产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前那种依靠多上人才能多出煤的观念,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单产、单进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这也是我们当前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要围绕提高生产效率,加快采煤、掘进、支护、运输等新技术的研究,加强综采综掘装备的升级,积极推广应用“四新”等新技术、新工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单进,实现矿井稳产、高产;要针对目前井下人员短缺、结构老化、招工难及一些矿井战线长、设备旧、效率低等问题,加快智慧矿山、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强力推动机电系统自动化、运输系统皮带化、节电管控智能化、支护装备重型化、安全监控预警化、系统集中控制化等工作步伐,不断提升矿井“四化”水平,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单进,降低生产成本,建设安全高效矿井。
(三)将改革创新与激发活力结合,着力提升企业发展动能
义煤当前遇到的困难,有地质条件复杂、矿井灾害较多、治理难度较大、煤质先天不好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老企业用人多、包袱重等现实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还与企业的体制、机制不活、管理粗放、激励政策不明显等原因息息相关,前段时间,公司对管理现状进行了摸底调研,发现了很多漏洞。因此,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要深入研究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建设、机构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创新,尤其是要紧密结合当前公司正在开展的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契约化任期制改革、授放权改革、内部市场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认真研究、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有针对的提出改进措施,真正通过体制创新,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体制机制不灵活、激励考核不到位等方面的顽疾,进而激发活力、激活动力。尤其是在授放权改革方面,要加大创新力度,明晰公司与二级单位的权责边界,该基层管的事,坚决回归给基层,公司管不好的事,授权基层自行管理。确保管好、管严、管准,真正把基层的活力调动起来,为公司实现改革脱困奠定坚实基础。
(四)将管理创新与“两化两提”结合,着力实现管理提升
当前,公司生产经营方式相对粗放,产品质量、单位成本、人员工效、非生产性支出等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企业提质增效。因此,2021年,我们将扎实开展“两化两提”,即抓管理精细化、推内部市场化,从而提高效率,提升效益。而这其中一个重点工作就是要求所有工作能够细化就要细化,能够量化就要量化,所有的工作和目标都必须纳入考核,无论是机关部室、基层单位、基层区队,个人岗位都要全面考核,人人头上有指标。通过精细化管理把企业管理推向规范、高效,彻底堵塞漏洞,从而达到提效率、提效益的目标。而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其中一个前提就是要对每一个部门单位、每一项工作流程、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做到量化、细化、科学化、标准化,这就是一种管理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创新,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展管理创新,优化考核指标设置,完善改进考核机制,着力在制度、标准、执行等各个层面做到精细、精准、精确,把企业管理推向规范、高效,彻底堵塞管理漏洞。进而调动全员抓效率、提效益的积极主动性。
(五)将内部科技创新与外部引智相结合,着力汇聚科技攻坚合力
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是破解义煤发展难题、打赢“改革脱困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但要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首先必须有人才的支撑。要依托义煤研究院平台,整合各业务部室和基层的技术力量,针对基层在改革脱困中存在的重大灾害治理能力不强、单产单进水平低、煤质差、生产效率不高等制约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针对性制定课题攻关计划,增加业务部室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把研究结果、实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摒弃一切与矿井安全生产经营无关的科研项目,把钱用在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上。要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外部科研院所常态化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抓好科技创新交流平台的搭建,实现创新成果共建共享。要持续健全完善全员创新创效体制,鼓励“双创”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五小”成果评选活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公司全体科技工作者也要聚焦改革脱困重点、难点,积极主动献计献策,开展技术攻关,助力公司守好安全环保底线,释放矿井产能,提升产品质量、推动管理提升,破解改革脱困中的棘手问题,为公司改革脱困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加强领导管理,强化保障激励,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一要坚持落实一把手工程。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基层单位对科技创新不够重视,工作开展较少。从2021年创新项目申报情况来看,创新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两个矿井。科技创新对基层单位的发展推动作用不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基层一把手重视不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司各单位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本单位煤质提升、灾害治理、创新创效的重大意义,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结合本单位实际,把科技创新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义煤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相关部门要把“一把手抓科技工作的主体责任”规范化、制度化,切实督促各单位一把手将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前瞻性、战略性工作去抓,积极营造全公司重视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持续提升公司发展的支撑力和后劲。
二要坚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相关部分和人员做好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鉴定、研发费用归集等工作。要完善科技人员市场化激励机制,让技术骨干、研发人员进行持股,给予技术入股、期权激励等股权激励,切实加大对作出重大贡献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定期评选科技创新及管理先进个人,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重奖,让科技创新人员名利双丰收。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奖励可在工效挂钩核算的考核工资外单独核算,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失误,允许试错,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营造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的工作氛围。
三要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工作做好,就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现在我们面临科技人才总量少、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领军人才严重不足。解决这个矛盾,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评价这个指挥棒,打通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在当前企业经营困难的形势下,要通过加大职务职称评聘力度、畅通科技人才成长通道等方法,多措并举留住人才。要深化培训制度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企业环境。今年四季度我们举办的6期管理知识培训班,就是根据企业转型发展、改革脱困的要求,结合干部队伍知识结构状况,针对性开展的培训,目的就是提升干部队伍的管理素质,打造一支既懂安全生产,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干部队伍。今后要继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开展常态化培训,促进干部职工成长成才。要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义煤急需的外部创新人才到义煤工作。同时要积极采用外聘专家、外聘团队方式,为企业科技攻关添智添力,灵活运用好外部科技人才资源。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为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力支撑。
四是坚持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目前我们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为公司扭亏脱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这既是科技工作的内在需要,也是应对当前困难的必然要求。但随着企业形势的紧张,资金投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给科技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要建立研发费用预算制度,对研发费用进行精打细算,在尽力增加科技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科研资金使用计划,开源节流,聚焦重大灾害治理、管理提升“六个专班”等制约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加强科技攻关,确保资金都用到刀刃上。
五是坚持多管齐下全员抓科技创新。科技工作量大面宽,涉及到公司的各个领域和部门,必须树立大科技的思想,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全员共抓科技工作的合力。各单位要站位高远,科学统筹科技工作,用“科技之手”协调公司全面协调发展。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围绕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要坚持定期研究科技创新工作,下大力气解决目前我们普遍存在的科研人员少、素质不高、工作条件简陋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切实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科技主管部门是科技工作的直接组织者,要进一步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协调和会同有关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示范工作,促进科技产业发展。
创新决胜未来,人才关乎成败。同志们,我相信只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把个人聪明才智与公司现实需要紧密结合,求真务实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就一定能帮助公司早日打赢改革脱困攻坚战,实现义煤的持续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