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不足(6篇)

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不足(6篇)

篇一: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不足

  

  市纪委监委对基层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正

  向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的工作汇

  报

  近期,为提振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精气神,各地从贯彻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建立澄清正名制度、打击诬告陷害行为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支持改革、鼓励担当、宽容失败、容错纠错的良好氛围,成效明显,但调研发现,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如下: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营造氛围不够浓厚。目前,很多基层地区容错纠错、澄清保护等工作的开展仅限于制定下发相关文件制度,统筹运用网、电、报、刊等媒体资源多形式正面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大部分干部群众对容错纠错工作如何容、如何纠,哪些可以容、哪些可以纠等了解不够,甚至有的地方干部群众对容错纠错工作产生误解,对容错纠错的公信力持怀疑态度。

  (二)正向激励机制的运用不够大胆、充分。落实容错纠错等工作是各级党组织担当作为的具体体现,但由于缺乏前例经验可循,有的基层职能部门实施容错纠错时思想上存在顾虑,存在“生怕出现失误和偏差”、“怕增加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心态,运用正向激励机制思路不够开放,工作不够大胆,容错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容错纠错具体标准不易把握,“容错”与“纠错”工作之间存在不平衡。目前,虽然各地都建立了容错纠错的制度机制,但对容错免责的范围和边界等规定的比较笼统、客观,具体操作上还不够完善,衡量尺度不好把握。有的地区实施容错纠错等工作政治宣誓的意味强,实践的功能弱,容错与纠错之间的联动机制不完善,侧重于容错的具体化和量化,而纠错的相关内容则着墨过少,有的将“纠错”简化为“终止探索,追究责任”,有的甚至存在“一容了之”、只容不纠的问题,影响了制度的效果发挥。

  (四)手段不多,方式方法有欠缺。《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对列席会议、听取汇报、廉政档案、意见回复等常规的监督方式均有点题,但在实践运用中,各监督主体普遍感到茫然,监督办法不多、方式不新,致使监督效果不佳。比如:监督检查室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洁档案,但是仅仅实现了档案见面、材料扫描,对监督对象的性格特征、岗位职责和廉政风险并不了解,这种粗放式的监督,形式大于内容;派驻机构在派驻监督上缺乏全局观念,未将〃病树〃〃歪树〃放在〃森林〃的整体之下分析研判,对驻在部门的政治生态和班子情况心中无数、画像不准;党风政风监督室在对“四风”问题的监督检查上依赖看资料、查账目等传统手段,不会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束手无策。

  二、原因分析

  从监督方面的诸多问题可以看出,监督乏力已经成为制约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匹配”。

  (一)能力素质和监督理念不匹配。从实际情况看,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与当前形势还不相适应。一是监督意识不强,不会督。监察体制改革后,如何按照监察法要求和“四种形态”标准对成倍增加的监察对象开展日常监督,显得力不从心。二是思维模式固化,不想督。局限于“安排什么干什么”“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日常监督、派驻监督抓什么、怎么抓、如何抓考虑不深不细。三是担当意识缺乏,不敢督。受熟人社会影响,有些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监督工作中拉不下脸、下不了手,弱化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

  (二)职责权限和监督格局不匹配。从表面看,“四个监督”是简单的1+,但目前4个1+小于4,因为各监督主体的职责权限不能有力支撑起〃四个监督〃一体化的格局。一是组织架构上,没有指导统筹〃四个监督〃的领导机构,监督缺少研判、规划统筹,导致各监督主体各说各的,各干各的,没有同向发力。二是职责定位上,监督职责、监督领域有交叉,也有留白,出现了重复监督或无人监督的困境和尴尬。三是人员力量上,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和监督检查室的人员力量不足,在保障办案的前提下,很难有精力开展监督工作。

  (三)制度体系和监督模式不匹配。目前,监督工作尚处于

  探索创新阶段,没有可以“照单”监督的制度体系。一是监督重点上,“四个监督”基本都可以“包打天下”,没有各自的主攻方向和侧重点,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沟通协作机制还不完善。二是监督程序上,除了巡察监督比较规范外,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如何请示报告、如何发现线索、如何整改落实均没有现成的制度规范。三是监督方式上,习惯于按老套路、老办法开展工作,不善于抓早抓小,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的手段不多。四是监督对象上,派驻监督和日常监督的对象基本相同,对各自的监督层级和监督重点没有明确的区分,影响了监督效果。

  (四)考核方式和监督实效不匹配。尽管XX市纪委监委机关对乡镇纪委、派驻机构和各部室每年进行考核,但是考核管理不精细,致使监督工作没有动力和活力。一是考核导向上,以案件数量论英雄,让监督工作〃出力不讨好〃,从主观上丧失了对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考核方式上,指标设置不科学,让考核显失公平,致使监督工作形式化、表面化。三是考核结果上,由于监督工作〃一体两面〃的特殊性,既要防止数量化,以发现问题的数量论英雄,又要防止形式化,以监督工作的资料称豪杰,需要注重工作实绩,进一步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体系。

  三、思考与建议

  落实XX市委〃六创赶考、三年答卷〃部署,推动XX高质量转型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纪检监督作保障。下一步,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做实做细监督职责。

  (一)更新监督理念。做好监督工作必须刚柔结合,同频共振。一方面要树立“治病救人”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监督意识,增强监督的主动性,通过教育引导、谈心谈话、激励感召等方式开展监督工作,对干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良苦用心,在心底里支持配合监督工作。另一方面要遵循“惩前庭后”的方针。坚持惩治才是最严厉的监督,提高监督发现问题能力,提高谈话函询转初核比例,加大审查调查力度,严厉惩治违纪违法的人和事,真正让纪律带电、监督长牙。

  (二)紧盯监督对象。将监督见诸日常,需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一是要突出“关键少数”o聚焦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加强对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个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二是要管住“绝大多数”。在盯住重点的同时,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层级、各个领域,覆盖到全体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维护全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S)创新监督机制。重塑权责清晰、顺畅高效的监督工作秩序需要破旧立新,才能开新局。一是要破除“单打独斗”的旧思想,确立“联合作战”的新理念。统筹推进纪律、监察、派驻和巡察“四个监督”,使党风政风监督室、监督检查室、乡镇纪委、派驻机构、巡察机构互相配合、各有侧重,形成统一调度、协调配合、衔接有序的监督体系。二是要破除“一成不变”的旧套路,确立“四位一体”新机制。制定《关于充分履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首要

  职责的实施意见》《“四个监督”协作配合工作细则》《监督人员统一调度工作办法》等配套制度,使各监督主体在监督机制上环环相扣、全面贯通,实现“联”“驻”“巡”三者的优势互补、效果叠加。

  (四)改进监督方法。做好新时期监督工作,既要用好用足行之有效的老办法,又要积极探索监督的新路径。一是联合监督。采取“驻守式”与“检查式”监督相结合,“驻点”与“联片”监督相结合,点穴式与常规式监督相结合,实现统筹协作,发挥集团作战优势。二是科技监督。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微信、手机APP等智能手段,拓展线索收集渠道,实现动态监管、智能分析。三是日常监督。运用问题线索排查、廉政档案、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列席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督。四是专项监督。围绕XX市委中心工作,每年集中时间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相关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深度治理。

  (五)注重监督效果。监督工作既要善于发现外在问题,又要由表及里,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实现标本兼治。一是要在发现问题上下功夫。“火眼金睛”把好监督的第一道关口,用好“第一种形态”,发挥监督“发现、预警、提醒、教育”等功能,注重抓早抓小,防止小错变成大错。二是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坚持把推动问题解决作为监督工作的落脚点,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推动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同时,做好监督的“后半篇文章“,通过“一案一教育、一案一分析、一案一治理”,分

  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发挥监督的震慑作用。

篇二: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不足

  

  2023年度民主生活发言提纲

  开篇:个人会前准备情况,包括理论学习、开展谈心谈话等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

  一是…。二是…。三是…。

  (二)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方面。

  一是…。二是…。三是…。

  (三)在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方面。

  一是…。二是…。三是…。

  (四)在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方面。

  一是…。二是…。三是…。

  (五)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方面。

  一是…。二是…。三是…。

  (六)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

  一是…。二是…。三是…。

  (七)在深刻剖析典型反面案例方面。

  (八)其他方面。

  1.(上年度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2.(在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整改整治尚未销号的问题,与上一年度民主生活会、巡视巡察整改和审计整改等专题民

  主生活会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谈心谈话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等排查整改情况)

  3.(在分管领域、群众反映、巡视巡察反馈、组织约谈函询、个人需报告的重大事项和有关的问题,逐项作出说明,个人或分管领域主要负责同志受到谈话函询且存在违纪问题的要作出检讨,受到问责的要作出深刻检查)

  4.(在开展调查研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识形态工作、履行保密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深刻剖析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加强作风建设、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和激励担当作为、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等方面查摆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5.个人有关事项,包括:①住房。要具体到:住房有几套,分别在什么地方,是否有车位车库储藏室,购买价格,目前房产落户情况;最后要有结论性的表述,说明有没有多占或超占福利房、经济适用房等情况,等等。

  ②子女、配偶情况。具体包括姓名、单位、职务、国籍等情况,有无移民情况,个人及子女婚姻状况,有无与外国人通婚情况,等等。③家庭重大投资情况。除房产外,家庭购买股票、基金等投资情况(参照个人事项报告表格相关要求)。如没有家庭重大投资,也要作出说明;子女及亲属有无经商办企业情况,等等。④办公用房情况。目前办公用房面积多少,是否符合标准,有无多占情况,要有结论性表述,等等。⑤用车

  情况。如使用公车,车辆型号、排量、价格,是否符合要求,要有结论性表述。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

  (二)

  (三)

  ……

  三、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

  (二)

  (三)

篇三: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不足

  

  基层容错纠错工作调研报告澄清正名

  调研报告:基层容错纠错工作调研澄清正名

  一、引言

  基层容错纠错工作是指在基层单位中开展的一种工作机制,目的是发现和纠正错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正名工作则是澄清事实真相,消除误解和谣言,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基层容错纠错工作及其澄清正名工作进行研究和总结。

  二、背景

  基层单位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责。然而,由于工作环境复杂、信息传递不畅等原因,错误和误解时常存在,影响了基层单位的形象和信誉。因此,开展容错纠错工作并澄清真相显得极为重要。

  三、目的1.了解当前基层容错纠错机制的形式和运行情况;

  2.探讨基层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效果;

  3.研究基层澄清正名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四、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基层员工对容错纠错机制的认知情况;

  2.访谈调研:选择数个具有代表性的基层单位,对其容错纠错工作进行深入访谈;

  3.资料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和数据,了解政府对基层

  容错纠错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支持情况。

  五、调研结果

  1.基层容错纠错机制形式多样:调研显示,基层容错纠错工作的形式主要包括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和培训学习等。其中,责任追究更侧重于对错误行为的查处和处理。但是,目前容错纠错机制过于侧重于责任追究,对于容错和纠错的具体机制和方法尚未形成规范。

  2.基层澄清正名工作不完善:调研显示,基层单位在澄清真相和消除误解方面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主要原因有:信息传递不及时、渠道不畅,以及对澄清正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3.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效果待提升:调研显示,部分基层单位开展了容错纠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仍有待提升。一方面,容错纠错机制的依据和标准尚未明确,导致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另一方面,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和纠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更加细致的操作流程和沟通机制。

  六、建议

  1.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容错纠错的标准和流程,明确容错的界限和纠错的方式,提高纠错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澄清正名工作:建立更为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消除误解和谣言。增加公众参与的程度,提高澄清正名工作的可信度和公正性。

  3.加大对基层的政策支持和培训力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基层单位开展容错纠错工作,并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水平和行为纠错的能力。

  七、结论

  基层容错纠错工作和澄清正名工作是保障基层单位良好形象和信誉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仍需政府和基层单位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加强机制建设,推动容错纠错机制和澄清正名工作的顺利实施,才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形象。八、问题分析

  1.基层容错纠错机制形式多样,但尚未形成规范。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单位对容错纠错的理解和实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单位将容错纠错仅理解为责任追究,忽视了容错的重要性,导致容错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

  2.基层澄清正名工作不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渠道不畅,是基层单位澄清真相和消除误解的主要困难。通过调研发现,基层单位对于澄清正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应对谣言和误解。

  3.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效果待提升。部分基层单位开展了容错纠错工作,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容错纠错机制的依据和标准尚未明确,导致纠错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公正性。另外,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和纠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更加细致的操作流程和沟通机制。

  九、建议和对策

  1.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议政府制定容错纠错的标准和流程,明确容错的界限和纠错的方式,以及相关责任的追究和处理机制。同时,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容错和纠错能力。

  2.加强澄清正名工作。政府和基层单位应共同努力,加强澄清正名工作。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消除误解和谣言。增加公众参与的程度,提高澄清正名工作的可信度和公正性。

  3.加大对基层的政策支持和培训力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基层单位开展容错纠错工作,并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水平和行为纠错的能力。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形成容错纠错工作的合力。

  4.推进科技与容错纠错工作的结合。借助科技手段,如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提高容错纠错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通过建设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和反馈机制,实现容错纠错工作的全程跟踪和实时纠错。

  十、展望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基层容错纠错工作和澄清正名工作将更加重要。政府和基层单位应不断完善机制和策略,加强沟通和合作,推动容错纠错工作和澄清正名工作的顺利实施。

  同时,注重舆情和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预防潜在的问题。加强与公众和媒体的互动和沟通,增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最后,强调基层单位的责任和使命,加强基层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培训。只有通过容错纠错和澄清正名的工作,基层单位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篇四: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不足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认真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和“三项机制”,推动容错纠错与严格监督执纪紧密结合,实施容错纠错2起2人,为敢于担当作为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有效调动和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明确任务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印发《勉县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试行)》,厘清政策界限,明确合理容错、纠错改正、澄清保护、组织领导等要求。建立

  “三项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纠正容错纠错实施中存在不足和问题。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将容错纠错作为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要求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健全配套制度措施。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强化正面引导,统筹运用网、电、报、刊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支持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政策措施,营造了浓厚氛围。

  把握政策界限,准确运用容错纠错

  严格区分违纪问题性质,切实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明确对违反法规、触碰底线、失职渎职、谋取私利,或在同一工作和问题上重复出现失误、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不适用容错免责。防止执纪审查中打“擦边球”现象,发挥容错纠错机制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作用。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县纪委监委将容错纠错机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范围,定期对镇办、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容错纠错机制落到实处。对未按程序实施容错纠错等现象及时纠正,限期整改,防止支持变纵容、保护变庇护等问题发生,维护了纪律规定的严肃性。

  “纪委同志找我谈话时,我本以为受到严肃处理,没想到组织对我从轻处理,我对工作中造成的失责失误问题深感愧疚和自责,今后将以此为鉴,严守纪律规矩,以担当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关爱和群众期盼。”近日,阜宁县古河镇某村主任吴某心存忏悔地感激道。

  自《阜宁县党员干部容错纠错适用细则(试行)》出台以来,该县结合县内实际,列出16项容错纠错具体适用情形,设计3个标识等级,保证容错合理、纠错到位,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充分激发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干事创业活力,加速形成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改革是对未知的探索,面对新情况,难免出现各种问题,一些突

  破性的尝试也需要被理解和宽容,要为敢闯者“开绿灯”、“加把劲”。

  该县某镇在康居工程建设中,为了按时兑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县动员大会上作出的“让群众春节前入住、温暖过冬”的庄重承诺,没有采用招标期长的进场招标模式,转而采取了邀请招标的模式,为个别群众所不理解。县纪委监委查证后,鉴于该镇出发点是为了节约工期,按时兑现让群众春节前入住新居、温暖过冬的承诺,且邀请招标模式并没有给国家造成损失,因此,没有追究党政纪责任,合理“容错”为敢于创新、敢于改革、敢于作为的干部排除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放开手脚,奋勇前行。

  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重在敢于担当,难在精准认定,要为敢干者“卸包袱”、“兜住底”。

  该县一经管站站长未能及时发现某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违规吸纳和投放互助金等行为,引发部分群众不满。县纪委监委对有关线索查证后,发现该合作社故意隐瞒违规经营行为,致使站长未能及时发现资金循环问题,鉴于该站长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已尽最大努力开展工作,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要求合作社整改并向本单位领导汇报,部分问题得以及时整改到位,虽有失职行为,但情节较轻,与危害后果没有必然联系,为鼓励机关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县纪委根据容错纠错文件精神,对其从轻处理,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向不为者“亮利剑”、“严问责”。容错纠错,绝不是搞纪律松绑、管理松懈、作风“减压”,更不是对干部失误错误的无原则包容、无底线纵容。“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要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查清失误错误的性质、程度及原因,对是否可以容错、容到什么程度进行调查核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精准容错、及时纠错。”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该县结合《容错纠错适用细则》,划分科学合理的容错纠错界限,既给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划定“安全区”,又为依法办事、规范用权戴上“紧箍咒”。截至目前,已对5名党员干部运用容错纠错,给予尽责免责和降低处分格次,进一步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才心无旁骛、义无反顾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不进取、不担当、不作为者没市场、受惩戒。

  交口县纪委监委因该县温泉乡党员干部李某某对所包村相关工作指导不力、对程序把关不严等问题,拟对李某某进行诫勉谈话。在核查过程中,李某某向纪委监委提出了容错纠错的申请。

  李某某所犯错误是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还是明知故犯?是大胆探索试验中的失误还是无视上级规矩?是推动发展中的无意过失还是谋取私利?交口县纪委监委就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核查。经过广泛收集

  相关证据材料,充分听取有关单位事实证明、基层干部社会评价,鉴于李某某非主观原因工作失误且本人参加工作以来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一贯现实表现突出,对该乡扶贫、卫生、教育等领域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多项省级以上个人表彰荣誉,深得干部群众好评。交口县纪委监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后,决定在定性量纪幅度之内减轻处分,对李某某进行通报批评,责令书面检查,对个人错误和过失深刻剖析,严肃整改。

  “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在权责不对等情况下积极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非主观原因造成工作失误或错误的”可以适用容错情形。据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交口县纪委监委持续在合理容错,加强干部正向激励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严格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基本原则,着眼于教育、挽救、感化,先后对20名党员干部因存在被审查期间主动挽回损失、积极履职尽责情形给予容错,7人被免于党纪政务处分、13人给予从轻处分。在充分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今年制定出台了交口县纪委监委《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容错实施认定的主体和程序,界定了可适用容错的3类17种情形以及不适用容错的9种情形。在容错认定工作开展过程中,可征求组织、审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具体分为认定启动、调查核实、认定反馈三个阶段,牢固树立了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鲜明导向。

  此次交口县纪委监委针对李某某有关问题线索深入核查,充分听取所在单位解释说明,广泛征求基层党委、村民及其他有关部门意见,最终宽容谅解了其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既维护了监督执纪的严肃性,也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添加了生动注脚。

  不仅如此,交口县纪委监委牢固树立“查出问题、严肃问责是成绩,查否问题、还干部清白也是成绩”的理念,既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又加大力度查处无中生有、诬告陷害等不良行为。今年以来,交口县严把容错纠错认定程序关,累计从轻、减轻追究5名党员干部相关责任。严格区分诬告陷害与据实举报,及时曝光诬告陷害典型案件,公开为3名遭遇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和1家单位澄清正名、消除影响,为进一步营造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容错与纠错并举,交口县纪委监委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给干部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干事创业吃下“定心丸”,戴上了“护身符”,定能让全县干部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轻装上阵、奋勇前行。

篇五: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不足

  

  纪检监察机关容错纠错调研提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近期,章丘区纪委监委围绕“做实做细容错纠错”这个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和做法

  章丘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今年以来,我区容错纠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1年1-9月份,开展容错纠错工作涉及问题10起,涉及11人,该项工作在全市位居前列,主要是做好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容错纠错工作。容错纠错工作是保护干事创业、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在省纪委机关、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的办法(试行)》、市纪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后,及时转发文件并为有效推进贯彻落实提出要求,明确将容错纠错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严格按照省纪委提出的“凡问四必”规定,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不搞凑数式问责,一方面,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各党委(党组)落实容错纠错工作主体责任,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容错纠错情形,并印发给各执纪审查单位。另一方面,督促执纪审查单位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坚持实

  事求是,既全面收集证据,核查清楚真相,又区分错误性质和不同情形,确保精准处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二是细化容错程序,严格把握有关政策。区纪委监委严格遵循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并结合我区实际,持续细化容错纠错程序,从相关主体、程序步骤、实施办法三方面入手,申请容错、审查受理、调查核实、审查认定、报送审批、反馈纠错、回访教育等环节,在充分听取有关单位或个人意见的基础上,认真调查核实,综合考虑问题发生的背景原因、动机目的、政策依据等各方面因素,准确研判,确保程序合规,处置恰当。同时,编制印发《党内问责、容错纠错典型案例汇编》,提供给各执纪审查单位学习使用,督促其主动履行职责。

  三是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落实“一案双查”。着眼于教育纠错,帮助犯错的党员干部客观分析错误根源,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消除顾虑、轻装上阵。着眼于提醒纠错,认真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分类处置,对认错态度好、主动挽回损失和影响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减轻处理。着眼于整改纠错,采取跟踪督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对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没有整改或整改效果不明显,以及同一错误再次发生的,进行严肃处理。制定出台《关于在执纪审查中实行“一案双查”深入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的通知》,规定了8种应当启动“一案双查”情形。认真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对具体案件的问责意见,在调查报告和审理报告中必须体现出来,或问或不问,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和党风政风监督室共同设计《审理要素跟踪提醒表》,表中对案件是否符合

  容错纠错条件、是否存在符合澄清正名条件的人员等内容进行明确,督促审查调查人员严格落实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工作要求。

  四是扎实做好统计,强化工作协调统筹。对问责追责、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工作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制度,同时将其纳入日常监督范畴,督促各镇街、部门单位落实好主体责任监督;在每月区纪委工作会议上通报各执纪审查单位澄清正名、容错纠错工作开展情况,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根据镇街纪委、纪检监察室各自不同情况,逐一对接,并有针对性“支招”,协助执纪审查单位破题;协调案管室、审理室梳理每月结案情况,及时筛查符合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的案件,同执纪审查单位主要负责人沟通,及时履行报送程序,按时上报有关材料。通过每周督促、每月调度,定期宣传展示工作成果等,进一步倒逼责任落实,提升容错纠错工作质效。

  二、当前基层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镇街和部门单位对容错纠错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错误的认为容错纠错与纪律审查案件任务有矛盾,使容错纠错机制的运用不够大胆、充分。个别单位,容错纠错机制还只是“纸上谈兵”,实施中怕麻烦,主动实施容错纠错的积极性不足。真遇到干部犯了错,就只想通过批评通报、纪律处分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运用正向激励机制思路不够开放,工作不够大胆,容错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是制度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是还缺少相关配套制度,没有真正让干部轻装上阵,做到敢闯、敢试、敢干。如,容错纠错复核

  机制、容错纠错评估机制、容错纠错保障机制等各项配套的机制制度,例如镇街的信访维稳,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要对几十个村居、企业,甚至几十万人负责,只要有一个点出了问题,首当其冲被追究责任的就是这个分管负责人,导致有些单位干部宁愿不提拔、不晋升,也不愿去分管一些急难险重有风险的工作。

  三是尺度把握上还存一定难度。目前,虽然建立了容错纠错的制度机制,但掌握的容错纠错情形较为宏观,量化细化不够,对容错免责的边界和尺度等规定的也比较笼统、客观,与实际情况结合难以把握。在实践中还存在“是不是容错不够”或者“免责过度”等思想顾虑,既担心打击干部先行先试的激情,又怕干部走上歪路。对如何在更加严格、更加科学、更加客观公正执纪问责的同时,确保党员干部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相关措施不到位。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目前,个别镇街和部门容错纠错、澄清保护等工作的开展仅限于学习传达相关文件制度,下一步,要统筹运用网、电、报、刊等各种宣传平台,多形式正面宣传,大力宣传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机制内涵,及时公开容错纠错对象、事件、原因等来龙去脉,让党员广大干部了解知情,让基层群众明白这一机制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放下包袱、大胆工作,推动形成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在准确把握省、市纪委提出的适用情形和工作程序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备的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进一步细化容错情形,规范程序流程,健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操作细则。充分发挥容错纠错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不断提升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让制度真正务实管用。

  三是坚持容纠并举。容错不是容忍一切错误,也不是鼓励和纵容错误,在容错的同时更要纠错。要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在容错的同时督促失职失责的单位及个人及时纠错,充分汲取教训、完善制度机制、堵塞漏洞,最大限度避免犯错、少走弯路,不断提高自我纠错、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是严肃执纪问责。加强监督执纪,强化责任落实,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跟进,对不担当、不作为、消极懈怠、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干部要严格依法依规处理,以儆效尤。同时,严肃精准审慎问责,不搞凑数式问责,区别不同情形,精准定性,恰当量纪,防止追责问责泛化、简单化,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五是健全“三个机制”。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干部、在重大事件中考验干部、在改革发展主战场识别干部、在群众口碑中考核干部。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的前提下,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健全信任保障机制。建立干部申诉快速通道,保护干部的申诉权。在加大对违

  纪违法干部查处的同时,要切实保护因担当而被恶意举报的干部。建立快速调查机制,坚决查处、打击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干部澄清正名;健全完善容错机制。对容错的具体情形、条件、程序、实施主体、适用标准等做出统一规定,完善干部容错纠错配套体制机制,将其纳入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发挥容错纠错机制的综合效应。

篇六: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不足

  

  2021年领导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座谈会上的发言文稿

  十八大以来,通过治理雁过拔毛、加强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扫黑除恶等举措,乡镇较之以前更加风清气正,基层组织更加清廉牢靠,干部作风更加勤勉务实。但同时,猛药去疴难免矫枉过正,问题的解决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何让“钟摆归位”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下面,本人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1、能力不足不会作为。具体表现:一是工作中存有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缺乏创新理念,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二是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缺乏干事创业的能力,凡事等着上级出政策、领导出主意。形成原因: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学懂弄通不够,对新知识、新业务不学习、不钻研,缺乏真本事,导致履职能力日渐低下。2、规避风险不敢作为。具体表现:一是怕有风险,一切唯领导、唯文件、唯指示行事办事。二是以“不出事”为最高原则,奉行“刷碗怕打碗”的错误思想,不敢主动干事。三是不敢坚持原则,怕得罪人,怕被打报告。形成原因:一是有些地方问责干部一律从严从重,“一有错就问责,一问责就动纪”,导致不敢作为。二是认为容错纠错机制认定情形复杂、实践经验不足、舆论压力大,导致不敢作为。三是在现行信访体制下基层干部被“束缚”手脚,导致不敢作为。3、消极懈怠

  不愿作为。具体表现:一是部分干部特别是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对乡镇工作产生了厌烦情绪,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受累。二是一些干部进取意识不足,工作只求过得去,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干部,态度消极,行动迟缓,甚至出勤不出力。三是部分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只注重岗位职责,互不配合,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形成原因:一是部分经济奖励取消,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二是部分干部因工作中取得成绩没有被提拔重用,或因编制身份、学历、年龄、职数限制,职务上没有晋升空间导致对政治前途丧失信心,积极性受挫。三是基层干部人才短缺,人员老化,出现“一人多岗”,分工不明确的现象,久而久之导致思想上懈怠懒散,行动上互相推诿。4、权责失衡不利作为。具体表现:乡镇(街道)责任大、权利小,没有对应的管理、处置权限,工作难以推进落实。形成原因:职权与事权脱离是各乡镇(街道)目前面临的普遍困境,职能定位、机构设置、服务体系与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

  二、意见和建议

  1、针对能力不足不会作为的问题。一是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促进干部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履职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二是加强机关和基层的双向交流,通过挂职锻炼、派驻压担、轮岗交流等形式,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2、针对责任风险不敢作为的问题。一是深化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以容错机制消除“洗碗效应”,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精准问责,进一步规范追责问责方式和程序,做

  到宽严相济、有理有据。三是主动为敢担责、能干事的干部公开正名、撑腰打气,对造谣诬蔑者坚决打击处理,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3、针对消极逃避不愿作为的问题。一是完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强化结果运用,拉开差距、重奖重惩。二是用好公务员调任、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边远补贴等政策,着重向深耕基层、默默奉献、苦干实干的干部倾斜。三是对“实绩突出、敢于担当、群众公认”的干部要及时提拔重用,真正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用人风向标。四是畅通乡镇(街道)与上级机关干部能上能下交流渠道,及时稳定充实乡镇(街道)干部队伍。4、针对权责不等无法作为的问题。一是破除“属地管理”等单一模式,明确划分县乡(街道)之间的事权和职责,形成管理合力。二是优化组织机构、创新人员配备方式,建立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高效的新型基层政府组织架构。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