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审计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报告(5篇)

审计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报告(5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9-11 10:24:01 点击: 推荐访问: 分析报告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党性修养不够怎么办

篇一:审计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报告

  

  加强基层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是十九大报告在新时期对人才工作的新定位,也是对人才工作地位和作用的新论断。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免疫系统”,要保持审计健康稳定发展,必须以人才作为根本支撑,基层审计机关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在新时代审计工作中更好的履行维护地方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的重要职责。笔记以xx市审计机关人才队伍建设为例,对如何加强基层审计机关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进行思考如下:

  一、xx市审计机关人才队伍的现状

  近年来,xx市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审计监督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审计地位不断提高,审计机关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审计队伍年龄老化、学历、职称偏低的状况得到一定改善,能较好的完成各项审计任

  务。但随新时代、新形势的到来,xx市审计机关人才队伍建设与新时期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不

  断突显。主要表现在:

  (一)审计力量严重不足,造成与审计任务不相匹配。

  随着xx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任务也越来越重。市局机关每年除要完成审计署、审计厅和本级制定的审计项

  目外,还要承担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及其他

  工作,审计人员常常处于“白加黑”、“5+2”的超负荷工作状态。随着审计全覆盖的推进及要求,审计内容也不断

  调整,由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

  计向扶贫资金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和自然资源环境审

  计等民生审计方面拓展,每年审计项目不断增加,仅靠现

  有力量,很难担负起繁重的审计任务,实现审计全覆盖。

  (二)审计干部队伍结构不优、青黄不接、新老交替面临考验,审计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一是年龄结构两极分化严重,中间骨干力量相对不足。以市审计局为例:该局核定编x人,目前实际在岗56人。目前在

  编在岗人员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12人(其中局领导6人),占21%;50岁以下至40岁及以上的11人,占20%;40岁以下30岁及以上的仅13人,占23%(其中5人为后勤工作人员);30岁以下的20人,占36%。35岁左右中间年龄段人数偏少,参加一线审计的骨干力量断档。特别是近两年,通过公开招考、高学历人才引进、公开选调等方式选拔了18人进入单位(xx年

  2人,xx年

  16人),占总人数32%,近两年新进的年轻人缺乏审计工作经验,暂时难以担负审计重任。二是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由于审计人员大都是财务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出身,既懂财务审计,又懂金融、法律、基建审计,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审计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虽然大部分审计人员基本能完成审计工作,但对其中较高层次如绩效审计、大数据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等项目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目前,该局金审二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金审三期工程由于上级部门以及机关搬迁原因,目前处于启动实施阶段,要培养既懂财务审计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审计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大数据联网审计是审计趋势。

  (三)审计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老审计人员精力有限,知识结构相对老化,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不强,缺乏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一些大型审计项目主要依靠老审计人员担任,精力不足,压力较大,不少审计人员思想观念老化,对现

  代审计理念和审计转型发展的认知迟缓、践行不够,摆脱

  不了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习惯于就审计搞审计,不善于

  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治理和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大局的角度

  来进行思考审计、谋划审计;习惯于就事论事,就帐查帐,不能够全面的分析问题,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

  题的实质,提出合理建议。

  二、加强基层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高度重视审计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开发,加大投入,找准对策,开拓创新,牢牢把握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把基层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知识全面、结构优化、素质较高的审计队伍,为推动审计事业科学、持续、协调、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动力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要拓宽审计队伍,多方位引进人才。一是审计机关要积极向本级党委政府争取人员编制,拓宽审计队伍,增强审计力量。二是要改变现有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专

  业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好地完成各项的审计任务,促进我

  市审计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在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潜在

  人才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更新用人观念,多方位引进审计

  专业人才,在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工作中除设置财

  务、审计类相关专业的人员外,还应增加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人员,要逐步调整审计、财会专业的人员比例。同时,通过优胜劣汰的审计队伍管理机制,解决审计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老大难”问题,大胆培养、启用、选拔年轻有为的审计“高端人才”,积极向社会公开招聘既有高学历、高职称,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保持审计队伍的蓬勃生机。

  (二)要加大培训力度,多形式全方位的培养人才。

  要根据审计工作的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目标明确的培训计划,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改善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一是在培训内容上,要在继续搞好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审计业务培训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增加绩效审计、生态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大数据审计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大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培训力度。二是采取赴外培训、内部办班,参加上级审计机关跟班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拓展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同时,要着力提高和培养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习先进的审计技术及方法;要积极选派审计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审计机关开展的审计项目,以“以审代训”的方式,增加审计实战经验,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依法审计能力、科学判断能力和专业能力。三是采取轮岗交

  流的方式,对审计人员进行多岗位锻炼,培养其综合素质,不断拓宽审计干部的思维和视野。同时,积极鼓励审计人

  员参加职称考试,增强审计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审计队伍

  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要创造实践环境,提高人员业务素质。目前,xx市市县审计机关实施的审计项目大多为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审计人员的思维转变,限定了审计

  人员专业技能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审计人员的发展。上级

  审计部门和市县审计机关应从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方面进

  行优化组合,建立审计专业人才和技术保障库,积极创造

  审计人员相互学习的实践工作环境,共同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可采取抽调县市审计人员参与上级

  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或审计部门之间审计人员、项目交叉

  审计、抽调其他部门业务人员参加审计,使审计人员能够

  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习借鉴先进科学的审

  计方式方法,达到全面提高审计机关整体审计能力的目的,为推动审计事业的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要建立团队意识,打造审计团队精神。古语云:

  “众人拾柴火焰高”,指的就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动力,团队精神对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打造审计团队精神,在一

  定程度上也是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对人才实施团队精神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工作中树立团结协作、群策群力的观念,在生活中达成互帮互助的共识,这样可以增强审计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附力。审计从本质看,就是一种团队行为,它的经济监督、鉴证、评价的职能更是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结果。因此,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优秀审计团队,是现代审计工作创新和发展的根本要求。

  (五)要优化审计工作环境,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网络及门户网站等途

  径,加大审计法律法规、审计职能职限、审计流程的宣传

  力度,让被审计对象充分认识审计,自觉接受审计,认真

  配合审计。二是是要加大社会热点、难点和民生等问题审

  计情况的公开力度,扩大群众知情权,让社会各界关注审

  计、了解审计、支持审计,参与监督审计整改,改善审计

  执法环境。三是要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凝聚共识,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浓厚文化氛围,鼓励广大审计人员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实现理想追求和

  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注重人文关怀,对审计人员在严格要

  求的同时,应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中遇到的实

  际困难和问题。同时,针对审计人员工作任务重、工作压

  力大等特点,制定符合审计实际的休假、体检等制度,经

  常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确保审计人员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好地为维护地方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篇二:审计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报告

  

  审计建议问题分析报告

  经过对审计建议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和建议:

  1.审计程序不全面: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当前的审计程序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完全的情况。这可能导致遗漏一些关键信息和数据,从而影响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评估。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在进行审计程序前,制定一个详尽的审计计划,并确保涵盖了所有重要的审计步骤和程序。同时,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审计程序的执行,并及时对可能的遗漏进行补救。

  2.内部控制不完善: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规范的情况。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发生。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公司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规范和执行,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员工遵守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同时,进行定期的内部控制评估,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3.财务报表披露不准确: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财务报表的披露存在一些不准确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产生误解。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公司加强对财务报表的披露,确保披露内容准确、完整、清晰,并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对于一些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估计项,应提供充分的相关信息,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其影响和风险。

  4.现金流量表处理不当:通过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审计,我们发现公司在编制和报告现金流量表时存在一些处理不当的情况。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不准确,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现金流状况的评估。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公司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报告的规范和准确性要求,确保反映真实的现金流量状况,并且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公司在后续的审计过程中,重视以上问题和建议,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加强审计程序、完善内部控制、准确披露财务信息和规范现金流量表处理,公司将得到更准确和可靠的财务报告,从而提升经营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篇三:审计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报告

  

  当前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设法治中国构建了宏伟蓝图,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把审计监督确定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审计的责任将更加重大。要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强化审计监督,提升审计质量成为重中之重,关系到审计机关的生存和发展。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参与审计质量检查、审理、优秀项目评比的情况,客观分析当前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基础上,就审计机关如何认真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强化质量控制、减少审计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审计质量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从总体来看,审计质量不高仍是当前影响审计监督作用发挥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履职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我们面监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审计系统无疑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社会经济信息过滤和优选的一个重要依赖,因此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然而在每个审计机关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执行不力、行为不当等有可能导致审计质量事故发生的各种薄弱环节。

  一是应当审计的重要事项没有审计,应审未审。如财政同级审只简单停留在翻翻总预算会计的账本找几个问题,有些基层审计机关延伸部门预算执行的单位覆盖面低,一年只审3至4个,而且审得不深不透,停留在面上,无法说明问题,浪费了人力物力。经济责任审计仍停留在简单的本级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上面,没有涉及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规、重点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对以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等,更没有延伸下属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

  二是应当甄别的问题没有甄别,审而不实。个别审计人员不注重倾听被审单位意见,凭主观臆断,将有利于证明问题的证据就收入档案,不利于证明问题的证据就束之高阁,带来在后期征求意见阶段与被审单位各执一词,有损审计形象。个别审计人员为偷懒应付审计报告,将进点前被审单位已经整改的事情仍做问题反映.还有一些审计人员将查出的问题作砝码,和被审单位讨价还价,选择性报告,选择性审计,对不准备反映的问题干脆不取证,给审计工作带来较大风险。

  三是应当处理的没有处理,审而不严。主要表现为少数项目在审计执法方面自由裁量权过大,处理处罚过轻。有虎头蛇尾、头重脚轻之感。如某档案中有几百万不知去向,最后的审计处理意见为改正。有的被审单位由于政策掌握有误等原因多发放了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处理处罚引用的法规是《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追回有关财政资金的条款,但审计意见为今后改正,未追回专项资金.还有的执收执罚结论下得多,实际收缴少,不能按审计决定执行到位。如多发给个人的奖金福利、单位自行开支的不合规的支出等,如果不是具有“高压线”性质的资金,一般情况下难以追缴到位。

  (二)审计机关的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审计准则》、《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对审计工作的规范化进行了明确要求,但有些审计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执行《审计准则》是束缚自己的手脚。对《审计准则》理解片面,学习不深入,落实不到位,对规范自身的审计行为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

  在审计方案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缺乏深入了解和测试,可操作性

  不强,审计重点不突出。有的项目未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有的审计分工中未涵盖所有审计事项,有些人员无分工,有的审计方案签字不全。有的审计方案中确认的事项,没有编制工作底稿,审计报告中也没有反映该问题。有的审计实施方案中人员分工情况与实际承担该任务编制取证笔录的人员不一致。有的项目审计未按照审计方案规定的进度进行,既未作调整说明,也未及时办理审计实施方案调整、审批手续。一些单位还固守着以前的工作模式,没有按照审计通知书、调查了解记录、审计方案的顺序开展工作。

  在审计证据和底稿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相关性不够,重要的证据后面没有附相关原始复印件.存在先编写审计报告,后倒挤审计底稿情况,造成审计底稿时间晚于审计报告时间。有的重视对违纪违规问题的取证,忽视对基本情况和审计评价等重大事项的取证。此外,由于部分审计人员不细致,致使审计证据间不相匹配。如审计证据反应问题的数量和附在后面的原始记录数量不相符,审计底稿和审计证据反应违规问题的数量不一致。还有的底稿没有相应的证据作支撑,没有按审计工作底稿在前,审计证据在后的要求装订.有的审计底稿无签名,有的签名是打印上去的,不是手签的。有的审计组长对底稿的复核不细致,签名太过简单(属实),无具体意见。有的底稿中审计人员和复核人员均为一人。

  在审计文书方面,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未区分清楚,带来后面的定性、处理处罚以及救济途径错误。还有的审计决定写了两种救济途径。有的做出审计处理处罚的事项未下达审计决定。审计决定中有的无定性依据,有的无处理处罚依据.有的审计通知书的依据和审计报告的依据不一致。有的审计报告问题表述不够清楚,对问题定性不准确,处理处罚依据引用不当.个别报告中对问题的表述含糊其辞,似是而非,强调写实而不敢定性。有的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与审计工作底稿不一致。一方面是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内容缺乏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审计事项,审计报告却不加以反映,且从审计档案中看不到某些违纪违规问题被修改、去掉的轨迹,各级责任划分不清。

  审计程序方面。主要是少数通知书没有提前三天送达。被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未盖公章且意见超过10天.有的缺少审计组会议纪要。有的审理意见书是空白,未发表任何观念,仅打印签名。有的无审理意见书及审理意见采纳情况说明书。有的审计组会议纪要缺少全体审计组人员签字。有的审计业务会议纪要无领导签字.有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未盖公章。有的征求意见稿无审计组长手工签名。有的审计决定执行结果回单太简单(已执行决定),无被审单位调账、缴库的原始证明凭证。有的档案中干脆缺少执行结果回单。有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内容不完整,使用不规范。如:对审计公文送达记载不全,有的只记录了审计通知书的送达情况,而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审计决定或审计报告等重要文书无送达载;有的只有送达人签名,未见收件人签名;有的未填写送达日期。

  (三)审计人员的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增强

  审计制度是现行《宪法》确立的法律制度,具有独立性、强制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少数审计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积累了一些审计质量上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作为,现场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审计质量控制的惰性同时存在。主要表现为有的报告过于简单,审计力度和深度不够,移送经济案件线索少,且级别低。有的该延伸的重大资金、重点项目和二级单位没有延伸,审计质量不高.大部分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过于原则化,笼统化,缺乏可操作性,使被审计单位无法得以落实.有的审计组延伸的范围和空间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脚踩西瓜皮,审到那里算哪里”屡见不鲜。审计人员脱离审计方案既定的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仅局限于散点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审查,最

  终导致整体审计任务未能完成.大部分报告的审计评价照抄照搬被审单位提供的>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缺少经过必需的审计检查、判断和测试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二是乱作为,过度审计导致行为失范。个别审计机关认为审计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热衷于“包打天下”。有的无视审计监督职权的有限性,偏离审计机关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监督的基本职责,而在投资审计中对决策权、执行权渗透和延伸。有的对不属于审计监督职权范围内或者评价标准、依据不明确的事项进行了审计评价。有的审计评价前后自相矛盾.如评价中写了“不断服务民生,维护了社会公众利益”和存在的问题“加重百姓负担”前后矛盾。有的超越审计管辖范围而向央企、民营企业的非财政资金进行审计.有的在无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仅凭主观臆断推定当事人涉嫌受贿,查询当事人的个人存款,严重违反审计工作程序,侵犯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

  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很多,有些如审计体制、审计环境等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外,这里仅从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以及审计质量控制等角度对当前审计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部思想认识淡化。在当前审计人员少和工作任务重矛盾无法妥善解决的情况下,普遍认为审计程序太过繁琐,费时费力,对是否有必要进行这些程序设计思想上持疑问和怀疑态度。还有部分审计人员在多年审计工作中沿袭的一些不规范不正确的做法和习惯难以在短期彻底扭转。少数单位只注重案件线索和审计处罚,忽视规范审计程序,不少单位事后碰上检查时才“修补漏洞”,补充有关资料,检查起来难免顾此失彼。思想认识的淡化必将带来学习的懈怠和滞后。表现情形有三点:第一,对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断章取义;第二,对相关的行业规章和政策规定平时不注重收集和学习,遇到审计处理问题时,有的回避疑点,避重就轻;有的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导致引用法律法规不准,处罚不当;第三,对先进的审计方法不接受不钻研,只会对纸质的账簿凭证进行核查,对计算机审计和先进信息技术找出各种理由拒之门外,影响了审计项目质量。

  二是审计执法手段弱化。由于我国法制建设尚在不断完善之中,《审计法》赋予的审计权限,远远不能满足实现审计目的的需要。由于审计机关本身不能采取扣缴、划转等强制措施,审计决定只能依靠被审单位配合执行,如果这些部门出现梗阻,审计处理处罚就不能到位。这一情况的客观存在,致使审计人员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时,大多采取调账、改正等措施,对一些硬骨头,由于追缴困难,程序复杂,则往往绕道走,或轻描淡写,反而容易执行到位。另外,在标准的选择上缺乏统一衡量,主观和经验主义惯性依然强大。主要表现在:审计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评价的适当性、审计处理处罚的合理性、审计建议的操作性等很多方面,仍然依靠审计人员专业感觉和判断,停留于个人工作经验层面,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估、选择标准和方法。如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同类问题,不同的审计人员对于定性处理依据和标准,往往判断不一样,影响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客观性,隐含着较大的质量风险.三是审计质量控制粗化。笔者通过归纳多年来开展审计质量检查及日常审理复核情况发现,虽然各项目审计人员不同,但所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和瑕疵大多雷同,一些简单的程序性、常识性问题屡讲屡犯,这种现象表明当前的审计质量控制尚不能从源头上防范质量问题的发生,三级复核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如在审计复核环节,复核人员有时碍于面子复核把关不严,不认真对照实施方案审查审计目的是否达到,审计程序是否到位,只管签名了事。又如不少基层审计局由于人员编制不足,法制部门、综合部门和办公室联合办公,审理会议、审计业务会议等集体研究制度不健全、审理人员能力的缺失、精力

  的有限以及更换的频繁带来审理工作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如果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阶段有意隐瞒被审单位违规问题而不取证,“无米之炊"的审理人员拿什么来控制质量呢?

  三、提升审计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审计事业迎来发展的“新常态”,作为党和政府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适应审计发展的新常态,用全新思维把握审计发展规律,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以创新举措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一)以人为本,加快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都明确提出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这在中国审计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由此可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是未来审计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更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可从以下三条路径去探索审计职业化制度:一是对新录入的公务员实行严格的审计准入制度.目前审计人员的招录一般是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而公务员考试是面向报考各个不同政府部门考生的统一考试,不能体现出审计的专业性.因此,审计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在报考条件上提出比现有条件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来选拔优秀的专业人才,规定进入国家审计机关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除具备一般公务员的资格之外,还要取得由国家通过组织考试考核颁发的审计职业资格证书,优化审计人员的职业资质。二是通过加强职业后续教育提高现有在岗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侧重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在职培训和专门的业务培训制度,尤其要加强计算机审计、法律知识的培训,采用讲授式、研究式、实习式、互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法帮助审计人员应对各种挑战,更好完成审计工作。三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助力审计人员的职业晋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发挥出最大潜能。要通过建立审计员、助理审计师、审计师、高级审计师和审计专家五个等级,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待遇和职业福利,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二)以法促规,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

  审计法制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法制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一要帮助审计干部中树立符合审计法治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从业理念,教育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等法规的要求,从基础工作抓起,从每个环节做起,“治审先治权,治人先治己”,围绕审计质量这条生命线,规范审计程序,确保每个审计程序执行到位。二要认真执行《湖北省审计机关审计项目审理操作规程》,发挥审理机构的作用,充实法制干部力量,同时赋予法制人员必要的权限,全过程监督审计项目实施,服务审计执法。三要建立审计质量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质量控制各环节主要人员的职责和义务,认真执行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分清各自责任。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因个人主观故意、不作为或过度作为导致的质量事故,要从严追究审计组长、复核人员、审理人员等各级的责任。四要规范审计定性处理标准。在梳理现行适用制度、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基础上,对各专业审计常见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做出统一规范。对同一个违法问题,全省引用统一的法规.既减少了用失效法规带来的风险,又符合审计工作规范性的要求。可喜的是,目前省审计厅组织了数名全省法制骨干,正在编写《财政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审计定性与处理处罚指南》一书,并按行政事业审计类、外资审计类、综合类、金融审计类等进行了划分,此举受到审计人员的欢迎,必将大大推进全省审计法制化进程。

  (三)以岗履职,不断提高审计成果利用水平

  审计成果是审计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凝聚了审计人员的汗水和智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项目开展得轰轰烈烈,结束时却反响平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审计结果利用不够,没有体现出审计的价值,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一是

  加强对审计结果的综合分析。对审计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就事论事,仅仅针对表面现象随便提出一些处理意见,而要从大量的数据资料中找出规律,抓住问题的本质,要跳出审计看审计,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与综合,进而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服务领导宏观决策.二是建立健全审计通报制度。利用反腐倡廉会、审计工作会、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张贴公告、网络媒体等公开审计结果,通过审计成果的辐射作用,形成有利于审计整改工作的舆论监督环境,起到审计一个,震动一片的目的。三是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查处问题不是审计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揭示问题促进整改、推动完善制度健全法制,铲除问题产生的土壤,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因此,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的规定,积极建立健全整改跟踪检查机制。认真开展审计回访和整改跟踪工作,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向政府汇报,同时注重与财政、税务、纪检监察、公安、人事等多部门加强协作,借力发力,借势发力,形成整改合力,提高审计成果利用水平,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篇四:审计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报告

  

  审计项目组现状分析报告

  1.引言

  审计项目组作为企业内部重要的管理团队之一,承担着对公司运营情况的审计工作。为了更好的了解审计项目组的现状,本文将从项目组成员、工作方式和项目成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2.项目组成员分析

  审计项目组由专业的审计人员组成,主要分为项目负责人、核心成员和支持人员三个层次。在当前审计项目组中,存在以下问题:

  2.1人员配备不足

  由于公司业务扩展的需要,审计项目组的人员配备明显不足。在进行大型项目审计时,项目组成员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以保证项目进度,而这对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2.2专业技能不够均衡

  审计项目组成员的专业技能不够均衡,有些成员在财务审计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而在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方面相对较弱。这导致在具体项目实施中,专业技能的差异会对项目效果产生影响。

  3.工作方式分析

  审计项目组的工作方式对于项目执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

  当前项目组中存在以下问题:

  3.1缺乏信息共享

  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充分。由于审计项目组成员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工作中很难及时获取到别人的最新进展,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3.2项目管理不完善

  审计项目组在项目管理上存在短板,缺乏统一的项目计划和风险评估流程,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项目进度无法及时掌控。

  4.项目成果分析

  审计项目组的工作成果是评估其绩效的重要指标。然而,在当前项目组中存在以下问题:

  4.1报告质量不高

  由于工作方式和项目管理的问题,审计项目组的报告质量存在不足之处。报告中的数据不够全面,结论不够准确,给公司的决策提供了不充分的依据。

  4.2成果评价不足

  审计项目组的成果评价不足,缺乏对项目执行过程和成果的综合评估。这使得项目组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方式。

  5.建议与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审计项目组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以下是我们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5.1人员配备优化

  根据项目的规模和需要,合理评估和调整项目组成员的人数和专业技能,确保项目组能够同时承接多个项目并保持高质量的工作。

  5.2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

  建立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避免信息孤岛的情况发生。定期组织项目组会议和讨论,提高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效率。

  5.3完善项目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包括项目计划、风险评估、进度控制等。明确项目组成员的任务分工和责任,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5.4提升报告质量

  加强审计项目组成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报告中加入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实战性。

  5.5强化成果评价

  建立有效的成果评价机制,对项目执行过程和成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审计项目组工作的质量和持续改

  进能力。

  6.总结

  通过对审计项目组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空间。只有不断优化人员配备、加强工作方式、提升项目成果,才能提高审计项目组的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篇五:审计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报告

  

  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的开题报告

  题目: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选题背景: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会计审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审计也并非完全没有失败的可能性。审计失败的风险不仅仅对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造成了负面影响,更可能引发法律诉讼、监管处罚等后果。因此,对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审计失败原因的深入分析,揭示审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帮助审计工作中更好地规避风险,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和案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的方法。

  论文结构: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目的与方法

  1.3论文结构

  第二章: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2.1审计程序不严谨

  2.2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2.3企业管理体制问题

  2.4企业操作风险高

  2.5其他因素引起的审计失败

  第三章:防范审计失败的措施

  3.1完善审计流程管理

  3.2充分发挥审计团队的作用

  3.3加强企业管理体制建设

  3.4提高企业自身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3.5其他应对措施

  第四章:实证分析

  4.1案例介绍

  4.2案例分析

  4.3建议与对策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预期成果: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审计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企业和审计人员更好地抵御审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财务安全和经济效益。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审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危害,以及如何发挥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