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市委书记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工作推进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营商环境是XX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场域载体是XX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两者是一个命题的两部分,在内涵、性质、目的上相互一致,都是为了能汇聚要素、优化环境、搭建平台、形成引力,为XX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的精神,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致力以一流营商环境和场域载体促进XX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下面,讲四点意见:
一、着眼发展大局,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的重要性紧迫性
营商环境、场域载体是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XX来讲,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长远之策,是事关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首先,这是对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回顾XX发展史,什么时候发展环境好,什么时候就能更好地聚人气、汇财气、扬名气、增底气。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以“十大厂矿”和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科研基础,以良好发展环境推动XX发展步入“快车道”。这些年,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抓好产业园区、创新平台、开放平台等场域载体建设,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XX都市圈建设,推动XX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可以说,良好发展环境是XX发展的活力之源和强力支撑。要认真总结发展经验,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抓紧抓实,让良好发展环境成为XX的“金质名片”。其二,这是对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任何一个地方,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集聚资金、人才、技术等优质发展要素。资金往哪里流、人才往哪里走、技术往哪里转化,说到底取决于哪里的机会多、服务好、障碍少。营商环境是吸引发展要素集聚的关键,场域载体是集聚发展要素的平台,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发展要素的聚散,进而影响着发展动力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发展质量的优劣。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就是要集聚优质发展要素、厚植发展优势,进而充分释放发展红利、展示发展预期、凝聚发展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常讲,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有了好跑道,才能起降大飞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之所以发展比较快,就得益于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得益于在场域载体上建得多、用得好。我们要顺应发展规律,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三,这是对发展需要的精准应对。当前,XX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尤为需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来集聚优质发展要素,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我们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必须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能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
我们要推动转型发展,必须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我们要建设副中心、都市圈,也必须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来增强XX聚人聚财聚智慧的“城市拉力”,不断提升发展能级,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站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新发展定位的高度,加快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场域载体。
近年来,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着力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工作举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正在加快构建,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连续两年排名第二,场域载体“强磁场”效应初步形成。特别是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市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监管效能有效提高,场域载体更加优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提高了XX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XX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优势愈加彰显,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看好XX、愿意投资XX。近年来,一大批高端人才、知名企业来洛投资兴业,就体现验证了这一点。
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与城市发展定位、企业和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从具体工作看,突出表现为简政放权还不到位,建筑许可、人才落户等审批事项还存在程序多、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一些领域企业和群众办事尚未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
一些行业市场准入限制还比较多,不同程度存在“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现象,民间资本进入仍有障碍;
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平衡和薄弱环节;
不少企业反映税费负担、生产要素成本依然较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
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现象。在去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虽然XX整体排名靠前,但是我市政务服务便利度排名全省第14位,信用环境排名全省第17位;
市工商联组织的“千家民营企业评议营商环境”反馈显示,28.6%的企业家认为我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般”或“较差”。从深层次问题看,根子还在于干部的思想认识、工作作风上。有的还存在“营商环境是‘软指标’‘软任务’”、“场域载体是市里应该考虑的事”等错误认识,工作缺乏责任感紧迫感;
有的对营商环境、场域载体研究不深入,不知道如何去破题,真招实招不多;
有的“新官不理旧账”、部门各自为政;
也有一些领导干部重名轻实、重争取轻建设、重落地轻利用,虽然扛回了一些“牌子”,建设了一些场域载体,但综合效益发挥不充分。对这些问题,必须认真予以解决。
一流营商环境和场域载体,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吸引力。加快建设副中心和都市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必须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上下更大功夫。全市各级各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真抓实做、奋勇争先,加快打造更优质更高效的营商环境、更多更具吸引力的场域载体,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二、抓实重点任务,加快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
随着“要素红利”逐渐让位于“创新红利”、“政策红利”逐渐让位于“制度红利”,营商环境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XX要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综合性标杆城市。我们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聚焦市场主体的“最痛之点”“最盼之处”,找准着力点、打好组合拳,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
一要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首先看政务环境优不优。要坚持问题导向,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权放得更彻底更到位,把该管的事管得更科学更高效,把该提供的服务提供得更精准更贴心,形成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强大“引力场”。要进一步改进行政审批。行政审批事项的多少、门槛的高低、程序的繁简,直接反映着营商环境的优劣。省里已经向XX下放了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我们要抓住机遇,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持续深化,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持续压减审批事项,对现有审批事项和各种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梳理,想想为什么还要对这些事项进行审批、能不能不审批,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尽快下放。要切实推进流程优化,对该保留的审批事项,进一步明确审批流程和要求,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能并联的必须并联,尤其要围绕“一件事一次办”,既横向整合,推进部门之间系统集成、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又纵向压减,以更大力度减层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要从严整治变相审批,对已经取消的审批事项,严禁以其他任何形式进行变相审批,不能换汤不换药。各级各单位要经常看看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审批事项,还有哪些需要市场主体排长队、反复跑,全国全省哪个地方的办理时限最短、有什么好的制度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工作。需要强调的是,改进行政审批不是简单地做“减法”,更不是无原则地降低门槛,需要办的手续一定要办全办好,关键是每个环节都要依法高效,用最短的时间办最高效的事。要进一步加强公正监管。简政不可减责,放权不是放任,在放权的同时,事中事后监管这一手必须硬起来。要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使监管“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要创新监管方式,对一般性商品和服务领域,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领域,实行严格监管,守牢安全和质量底线;
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引导促进其健康规范发展。目前,监管部门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不文明执法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要以更大力度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在行政执法中推广运用非强制性手段、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努力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对市场主体不能仅仅说不行,要讲清楚为什么不行、怎样才能行,坚决避免简单粗暴搞“一刀切”。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要求。要把能否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多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对企业和群众办事最烦最难的问题,要主动梳理,及时采取措施,不能总是等到企业和群众反映了、甚至有怨气了才去解决。要着力增加服务供给,紧盯市场主体的实际需求,统筹做好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公共服务等,既解决好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融资、用工、用能、用地、物流等问题,又增加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全方位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当前,要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深化“四企”活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用最短的时间把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事项办好。互联网平台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有效载体,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要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让市场主体感到“服务高于周边、负担低于周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要求。要把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结合起来,着力在降低制度成本、税费成本、要素成本等方面下功夫,用降本减负的“减法”换来企业发展的“加法”。尤其要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坚决斩断“向企业乱伸的手”,通过政府过“紧日子”让企业过上“好日子”。
二要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要以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基础,以清除各种隐性限制为重点,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都可以依法公平进入,决不允许在清单以外再搞门槛限制。对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文化、养老、托育、市政等领域,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围绕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重点在“照后减证”上下功夫。要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让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要持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目前,我们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上还有差距,要素“错配”“低效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分类提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和具体举措,我们要结合实际,不折不扣落实好。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守信用的良好氛围。政府要带头讲信用,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不能开空头支票或新官不理旧账。要充分发挥全市信用信息平台的作用,完善“企业信用红黑榜”制度,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三要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调查显示,法治要素在整个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比约三分之一。在法治环境上,我们与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还比较大。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全面落实民法典、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要营造法治氛围。围绕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着力推进法治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当前,要按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要求,下大力气解决执法司法不严不公不廉等问题,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要优化法治服务。整合各政法单位法治资源,探索在市民之家、县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置统一的法治服务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的法治服务。要用好由警官、法官、检察官和法律服务官组成的法治服务队伍,切实提高法律服务水平。要保护合法权益。以提高企业获得感安全感为导向,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要依法保护经营自主权,从严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恶意竞标、敲诈勒索等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要依法保护财产权,严禁违反法定权限、条件、程序对市场主体的财产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对依法确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要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和合法所得、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依法维护涉案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多元化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更有效地维护好产权人利益、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四要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优化营商环境,要以厚重的人文环境形成更为强劲更为持久的“引力场”。要着力彰显文化特色。厚重的历史文化,能让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挥着独特作用。以XX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这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最深厚的底蕴。特别是XX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我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源地,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祖脉所系。这些年市里建设客家小镇、发展客家文化,就是要打造祖脉文化、根亲文化。在亲情基础上建立商情,感情基础会更加浓厚。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厚重的河洛文化,大力彰显XX的文化传承、文化魅力,让客商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吸引更多客商来洛投资兴业。要着力厚植开放优势。XX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曾6次进入国际大都市之列,创造了商贾云集、物流天下的盛景,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要延续开放包容基因,涵养开放包容胸襟,树立全球眼光、战略思维,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使XX的朋友圈遍布海内外。要着力激发创新活力。XX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创新文化,“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都诞生于此;
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集聚了大量创新资源,形成了坚实的科研基础。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把XX打造成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沃土”。
三、扭住关键环节,切实建好用好场域载体“强磁场”
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XX要一手抓项目建设“牛鼻子”、一手抓场域载体“强磁场”,实现“场域载体更优”的目标,这是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各单位要统筹好各类场域载体的谋划、打造、整合和利用,让场域载体真正成为XX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一要深入精准“谋”,找准主攻方向。场域载体既包括有形载体,也包括无形载体,涵盖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要立足XX实际、紧盯发展所需,精准谋划、找准主攻方向,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谋划场域载体建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谋划过程中,要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客观需要与现实可能的关系。既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市,切实搞清楚XX需要什么,又要立足自身发展水平特别是基础条件、财力状况等,切实弄明白我们当务之急能做什么,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接地气。比如,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我们谋划建设“6+3+X”新型产业园区,就是统筹考虑构建“755”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和XX制造业发展基础作出的。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我们提出要形成“一谷两廊四中心”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就是统筹考虑构建现代创新体系需要和XX科技创新基础作出的。二是厚植优势与补齐短板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创优势,也要补短板。这就要求在谋划场域载体建设时,既要着眼厚植优势,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又要立足补齐短板,避免出现“木桶效应”。比如,围绕厚植科技优势,要抓好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的谋划建设;
围绕厚植文化优势,要抓好历史文化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等的谋划建设;
围绕补齐开放短板,要抓好开放平台、开放通道、开放园区等的谋划建设,加快国际性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落地。三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既要把当前迫切需要又能争取到、建设好的场域载体谋划好,又要前瞻布局,持续谋划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支撑性强的场域载体。四是立足一域与站位全局的关系。既要立足自身、使谋划的场域载体与自身发展需求相符合,又要学会从全国全省大局中去谋划布局、有所作为,更要善于在把握全局中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确保谋划的场域载体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二要积极主动“争”,增加金字招牌。场域载体不是等来的,必须积极主动向上争取。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之所以能进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就是因为近年来省、市两级通过各种渠道,在主动争取上下了功夫、做了文章。呼南高铁豫西通道之所以能即将落地,就是因为这些年我们持续不断地向上呼吁、向上争取。XX综合保税区之所以能获批,也同我们的全力争取密切相关。“十四五”时期,全市有6条高速公路进入省里规划“大盘子”,在全省数量第一,同样也是得益于我们在“十三五”时期就开始谋划,得益于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持续的争取。场域载体的争取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谁的工作更主动更有效,谁的胜算就更大。要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遇,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用好一切能用好的条件,把更多需要争取、需要上级批复的场域载体争到手、扛回来。要研究政策“争”。政策蕴含着机遇。各级各单位要增强对政策信息的敏锐性,着力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及时从上级政策中把准争取场域载体的机遇,做到上级重视什么、鼓励什么,我们就结合实际朝哪个方向努力、朝哪个方向争取。要把具体政策研究透,把具体要求弄清楚,立足实际精准对接、精准申报,切实提高“命中率”。要主动对接“争”。不仅市直部门和各县区要到国家、省有关部门多跑动、多对接、多沟通,还要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可能渠道、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做好向上对接和推介。我们谋划的航空航天智创产业园之所以能落地,既有相关领导和部门的主动作为,也与有关企业积极同集团公司对接密不可分。类似这样的情况,各方要共同发力、协力作为。要讲清优势“争”。场域载体的争取,最终比的是谁的优势更大、谁的竞争力更强。要聚焦争取场域载体所需的各项条件,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有针对性地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势全方位展现出来。要展示作为“争”。场域载体的成功争取,靠的不仅是自身优势,还有工作中的积极作为。我们之所以能推动副中心、都市圈建设进入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立足于“先动手、后伸手”,干出了成效,赢得了省委省政府认可。我们之所以能得到上级支持,要下大力气把本地本单位各项工作开展好、完成好,展现出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务实重干的好作风、可见可感的好成效,让国家和省放心把“金字招牌”交给XX。
三要加快推动“建”,打造优质平台。场域载体一旦定下来、争取到,就要全力以赴加快建设,确保尽早见到成效、发挥作用。近年来,我们着力抓好各类博物馆建设,在全国叫响了“东方博物馆之都”的品牌;
着力抓好新型产业园建设,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抓好小游园、“城市书房”、XX“乐道”、“乐养居”建设,在打造惠民品牌的同时,增添了城市底蕴。这些,都是对认准的场域载体,不等不靠,抓紧建设,及时投用的结果。无论是有形的场域载体还是无形的场域载体,都要细化任务、细化责任,全面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建设水平。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对场域载体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进行梳理,既抓好主体工程建设,又抓好配套工程建设,既在提高建设速度上下功夫,又在确保工程质量上花心思,避免因基础设施不达标而影响场域载体建设和作用发挥。比如,我们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必须紧盯上级要求,把需要抓好的各项生态保护治理工程梳理清、抓紧推,让大气污染持续降下来,使河渠沟溪水常清,让河洛大地碧绿满眼。要加快制度改革创新。建好场域载体,往往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体制机制。要聚焦场域载体建设所需,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制度创新上下功夫。比如,在自创区建设上,要聚焦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在自贸区建设上,要聚焦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开放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制度改革创新成果;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要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等管理运作模式,以制度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要加快政策先行先试。政策先行先试是场域载体建设开创新模式、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争取到不少试点,但总体上先行先试力度不够,政策红利尚未充分释放。要不断解放思想,在具体政策、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大胆闯、大胆试,真正试出管用办法、成功路子。当前,尤其要把省里向XX下放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与场域载体建设结合起来,在政策先行先试上下更大力气。对于有基础有条件、能够在先行先试上有所突破的,要拉出清单、明确节点,一项一项往前推,不能把政策先行先试当口号喊。
四要注重充分“用”,发挥最大功效。抓好场域载体建设,落脚点在“用”上。要聚焦汇集更多发展要素、创造更多发展红利,在用好场域载体上下更大功夫。要注重功能挖掘。每个场域载体都是一座“富矿”,关键是要找准场域载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发力点,深挖功能潜力,释放发展活力。比如,我们要充分发挥物流园区和物流枢纽作用,关键是加快培育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着力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和跨界融合,真正让车流、物流转化为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比如,我们要发挥产业集聚区、新型产业园区等的作用,关键是引进培育更多优质平台、项目、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强链延链补链固链,着力培育千亿级、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对此,各级各单位都要往深处想、往深处挖、往深处做,不能让工作停留在浅层面。要抓好系统集成。当前,场域载体“单兵作战”现象较为普遍,必须以系统集成的思维,放大各类场域载体的叠加效应。抓好系统集成,既要推动同类场域载体形成合力和规模效应,又要推动不同类别但相互关联的场域载体在强化协同中产生“化学反应”。
四、坚持务实重干,着力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上取得实效
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场域载体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各级各单位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拿出一股事在人为、志在必成的精气神,真正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也是建设场域载体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工作统筹谋划、部署和推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日常协调调度,牵头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各成员单位要履职尽责、协同联动,形成解决问题、推动落实的合力;
各县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作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牵动性引领性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靠前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经常抓,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统筹推进、督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的相关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纳入市委巡察和纪委监委监察,加大督导力度。对不担当不作为、工作推进不力特别是拖全市后腿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二要强化能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要把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实践探索,着力补齐能力短板。尤其要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善于运用新思想新理念谋划推进工作,善于通过改革创新手段破解实际工作中的瓶颈制约。要提升政策落实能力,及时学习领会上级政策,善于从中发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的最新导向和政策机遇,既知晓政策、吃透政策,更善于抢抓政策、落实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决不能让好的政策措施在实施层面“卡壳”、在“最后一公里”搁浅。要提升专业运作能力,聚焦自身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上的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真正做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三要强化实干实效。持续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不断提升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一切以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企业和市场主体感受怎么样为检验和衡量标准。对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的各项部署做到任务细化、措施细化、责任细化,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上阵、扑下身子,带头研究谋划、带头向上对接、带头深入一线了解问题、带头攻坚克难破解瓶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加强项目谋划和实施,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的各项工作具体化项目化,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严格台账管理、节点管理,确保重点项目按节点推进实施、及早见效。要用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选用、项目和资金支持等挂钩,以评促优、以评促建,倒逼各项工作落实。今年,省里要统一对所有县(市、区)营商环境开展评价,各县(区)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把迎检工作做早做扎实,确保在全省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
同志们,一个地方有什么样的营商环境、什么样的场域载体,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我们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场域载体作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和中西部地区场域载体“强磁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XX绚丽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