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两会专访范文10篇汇编3篇

2023年两会专访范文10篇汇编3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13 10:48:02 点击: 推荐访问:

2023年两会专访范文10篇汇编3篇

2023年两会专访范文10篇汇编篇1

  ——访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宏代表

  2023年03月13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其间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为国际人才培养与合作创造了条件、搭建了桥梁。”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宏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十年来,‘一带一路’不仅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也是后疫情时代的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区域间的深度合作带来福音,也为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机遇。”刘宏代表说。

  十年间,大连外国语大学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努力绘就一幅出彩的教育画卷。刘宏代表表示:“我们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之中,依托学校国际化办学平台‘走出去’,勇担时代重任,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文明交流互鉴,努力培养具有一流外语水平、广阔国际视野、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端国际化人才。”

  刘宏代表强调,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动融入国际学术环境,加强区域国别研究,精准对接和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先后成立了区域国别研究院、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外交外事协同创新中心、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与辽宁省教育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协同创新中心,与大连市发改委合作共建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成立东北地区首个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与国外友好院校及驻华使领馆合作,围绕“一带一路”与区域国别智库建设,建立了7个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并在教育部门备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智库支撑。2022年,学校举办了中国—中亚论坛教育分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校长论坛,积极开拓教育合作新领域;今年,学校将继续推进与中亚国家的合作,筹备成立中国—中亚国家语言文化交流中心。

  刘宏代表表示,大连外国语大学将继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原则,不断拓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学校目前接受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各类留学生来校学习,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占比达63%,且人数连年增长,来华留学毕业生活跃在各国教育、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交流等领域,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当地汉语教学、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献策出力。

  “十四五”期间,大连外国语大学确立了“全面建成东北亚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的战略目标,更加注重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在东北亚地区的延伸和落地,全校师生积极服务大连、辽宁和东北的高质量发展,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刘宏代表说:“我们将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理念,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和辽宁深度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提供理论支持、智库支撑和人才保障。”

  面对时代大潮,刘宏代表对深化“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信心十足,“我们要着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顶层设计与宏观指导,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为‘一带一路’建设设立更加务实的项目;依托各类国际合作平台,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解决区域人才紧缺问题;大力发展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搭建融产学研为一体的教育合作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的设施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发动数字化新引擎,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供需两端协同持续发力赋能,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2023年两会专访范文10篇汇编篇2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代表

  2023年03月13日

  在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如何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是高校特别是能源特色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

  我国能源转型正处于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阶段,为此,郝芳代表建议,要坚持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在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有效利用国际油气资源的同时,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发挥国内油气资源的基础保障作用。在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基础上,强化能源领域自主创新,在油气资源绿色高效开发与低碳清洁利用,深层、深海、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利用,新能源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郝芳代表认为,端好“能源饭碗”,关键在人才,关键在创新。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构建以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为主体的新时代大学创新体系,为端好“能源饭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郝芳代表指出,高校要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根据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能源行业转型趋势,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符合高校特色优势、适应科技发展趋势、满足能源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要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强化本硕博相衔接、文体素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相平衡、多学科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要建设社会和高校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积极采用校企共建、订单式培养、重大项目育人等模式,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郝芳代表表示,高校要努力推动能源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支持,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打造特色鲜明、相互支撑、更加协调的高水平科研平台体系;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前瞻性布局,强化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服务;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始终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使命和责任,以建设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目标。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新增设一系列本科专业和学科学位点,新成立一批学院和研究机构;大力推进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努力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推动人才团队、平台设备、创新能力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平台体系;聚焦深地(深层油气)、深海(深水油气和可燃冰)国家战略,组建“石油+X”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团队,实施政校企协同攻坚。

  郝芳代表介绍,“双一流”建设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担了一批重大重点专项,10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解决了一系列制约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实质性贡献。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构建完善新时代大学创新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勇挑重担。

2023年两会专访范文10篇汇编篇3

  ——访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

  2023年03月12日

  党的xx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部署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总体方略,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南开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守“教育救国、兴学强国”理想,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办学宗旨。新时代新征程,南开大学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使命,以传承百年的爱国基因,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强国报国之路。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南开大学如何展现新作为?陈雨露代表认为,要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传承“爱国三问”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方向,始终站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立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把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作为一流大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先手棋”,服务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三是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四个面向”,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四是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强化区域发展共同体、科教创新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一流大学的支撑服务能力。

  “办大学、办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做好‘培养人’这篇大文章。”陈雨露代表说,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把学校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要突出培根铸魂,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大思政’工作体系,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激扬青春、铸就梦想。”

  陈雨露代表介绍,南开大学近年来突出启智增能,打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打造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师生四同”育人品牌;突出文化浸润,坚持以文化人、育人兴文,深入挖掘百年南开的红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培育塑造敦本务实、脚踏实地的学风教风校风,让师生在弘扬主流价值、涵育优秀文化的沃土中得到沁润和滋养。

  陈雨露代表认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把一流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我们要把建设战略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队伍作为重中之重,聚焦现代化建设对‘高精尖缺’人才的重大需求,强化精准引才、事业聚才,营造有利于战略人才担当重任、引领创新的制度环境。同时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鼓励大项目、大团队吸纳更多青年人才参与,搭建青年杰出人才成长‘立交桥’,不断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陈雨露代表告诉记者,南开大学始终致力于在发现、选拔、培养青年人才方面打破常规,在人才评价机制上大胆创新。

  “眼下,南开大学紧密对接教育强国建设总体部署,提出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攻坚为导向的‘十大计划’,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双倍增‘1号工程’,培育了‘百项国家级重大创新成果’,编写了‘百部核心课程精品教材’。”陈雨露代表满怀信心地说,“南开大学正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征途上稳步前行,努力在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创新力、服务力、支撑力。”

推荐内容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