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艺术形态:从浪漫主义到吕佩尔茨
作者:王艺
白苓飞
来源:《艺术评论》2016年第7期
王艺白苓飞
2015年于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的“西方绘画的回归:吕佩尔茨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展”,呈现了吕佩尔茨(MarkusLupertz)近十年创作的81件绘画及雕塑作品,这也是他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过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个展。这次展览及相关的学术活动,将这位仍活跃在艺术领域的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全面地展现在中国观众的面前。
可以说吕佩尔茨展示了一种德意志式的浪漫主义。谈到吕佩尔茨,就不得不提及新表现主义,也不得不涉及德国式浪漫的民族艺术精神。
一、浪漫主义在德国
始于18世纪末的浪漫主义是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上一场壮阔的思想运动。或许和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同,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最先是在德国出现的(18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的狂飙突进运动),随后影响到英、法、俄诸国,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场引人注目的文艺运动和思潮。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即指出,欧洲范围内的浪漫主义为“反启蒙运动的思潮,其实源自别的地方,源自那些德国人”[1]。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德国人一般是理性的、严谨的,甚至是刻板的。那么,德国又是如何与浪漫主义结缘的呢?要理解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对其历史背景的考察必不可少。
我们知道,作为德意志民族前身的日耳曼民族,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他们在与当时的欧洲霸主罗马帝国的战争中逐步确立了活动区域与民族版图;但作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德国,直至1871年普法战争后才真正地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期间漫长的历史中,德国只有民族和地域的概念,而没有国家的概念。分久必合,可以想象,日耳曼民族的众多城邦小国在思想层面上对强大统一的国家的向往之情。
18世纪后期,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的征战,给欧洲诸国带来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和思想运动。建立德意志民族国家成为德国思想界越来越紧迫的共识,反映在文艺界,则体现为寻求德意志民族身份认同的独特文艺形式,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应运而生,并经历了从具有模糊的本民族自我意识到自发自觉地探求的思想进程,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起源于法国的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甚至是古典主义思潮的反抗,也看到对机械唯物主义和早期工业化社会的激进批判。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有以下几种特质:首先是从费希特、谢林的哲学和民族文化中汲取了丰富且深厚的思想营养,具有深沉的、反思的、内省的倾向,天然地带有强烈的哲学色彩;其次对宗教无比的虔诚和狂热,充满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缅怀宗教改革前的中世纪,追求“无限”与“永恒”。
如此一来,德国式的浪漫主义自然与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异其趣。具体到绘画界,德国式的浪漫主义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样貌和表现形式。我们仍然以法国为比较对象。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较为“向外”的倾向,带有现代主义运动思潮的特征,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野兽派中都可见一斑。而如前文所述,在追随印象派之外,德国艺术家们还渴望在古老的日耳曼民族历史中寻求更强健的艺术之根,寻求不同于法国印象派、与德意志
德国美术简短介绍
德国美术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影响和变革。在古老的罗马帝国时期,德国地区的美术风格受到了罗马文化的影响,随后的中世纪时期则出现了基督教艺术和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德国艺术家们开始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创作了大量充满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18世纪,德国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兴盛,19世纪则出现了浪漫主义美术,以及受到印象派和表现主义影响的现代派艺术。
德国美术家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作的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和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最著名的艺术家包括阿尔布雷希特·杜勒、卡尔·弗里德里希·谢因、弗兰茨·马克、奥斯卡·克勒等人。
德国也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和画廊,如柏林国家艺术馆、杜塞尔多夫美术馆、慕尼黑新艺术博物馆等,收藏着大量值得欣赏的德国美术作品。
-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