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篇)

2023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09:10:05 点击: 推荐访问: 上册 五年级 五年级《我心爱之物》作文

篇一: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3.试着将散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教学重难点】

  1.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2.试着将散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安排学生复习《白鹭》,搜集有关白鹭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回顾,对比表达

  1.复习回顾,引导比较。

  (1)教师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性的文章,同样是向大家介绍一种事物,张姞民介绍太阳,与布封介绍松鼠,有什么不一样吗?

  (2)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3)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并补充填写表格。

  课件出示:

  课文

  文体

  说明内容

  介绍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介绍松鼠的外形特征、活动《松鼠》

  文艺性说明文

  范围和生活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和其他生活习性

  2.引发思辨,梳理方法。

  (1)思考:两篇课文的介绍方法能不能换一换?为什么?

  说明方法

  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动活泼

  精练平实

  语言风格

  《太阳》

  平实性说明文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小结:《太阳》一文多采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语言表述严谨;《松鼠》一文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语言活泼,在准确表达松鼠特点的基础上,又非常传神、形象、生动,既写出了松鼠的可爱、乖巧、驯良,也写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说明一个事物的时候情感不一样,表达的方法也可以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3.阅读交流,体会方法。

  (1)让学生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除了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你从“交流平台”中还获取了哪些信息?师生共同整理归纳。

  (2)怎样恰当地使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一:列数字的话,要保证数字的准确性。

  预设二:作比较的时候,对比的事物要通俗易懂,能明确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3)教师归纳总结:说明性文章要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先回顾两篇精读课文的内容,自主交流习得的有关说明性文章的知识,再通过阅读“交流平台”里的内容,补充相关信息,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体会、交流巩固旧知,实现“交流平台”的交流作用,并为单元习作打基础。

  板块二

  初试身手,聚焦方法

  1.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有些事物是我们熟悉的,有些是我们感兴趣的。如果让你选择一种事物介绍给别人,你会选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初试身手”第一题的图片和文字示例。

  (1)小组讨论:图中的电视塔有什么特点?这段文字是怎么介绍它的?

  (2)教师归纳:图中的电视塔的特点是高。这段文字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把塔的外形特点介绍得很清楚。

  (3)追问: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选择的事物?

  3.学生动笔进行片段练习。

  提醒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而且要符合说明文的基本要求,不能简单地罗列数字,或是单纯地写比喻句,要以把事物说清楚、说明白为根本目的。

  4.根据标准,互相评价。

  评价标准

  说清介绍事物

  抓住事物特点

  运用说明方法

  星级

  ★★★

  ★★★

  ★★★

  【设计意图】由于该环节是“初试身手”,不需做过高的要求,只要能尝试围绕事物的某一特征写一两段话即可。该环节的教学,可以融入某课的教学中(如学完《太阳》一课即可布置),也可以在学完两篇精读课文后再单独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确定单元习作的对象,鼓励学生打开思路,选择自己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再试写一两段话,从而让学生能够一以贯之地为单元习作作准备。

  板块三

  迁移学法,举一反三

  1.提问导入,初试身手。

  过渡:如果将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改写成说明性的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我们如果要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你会采用《太阳》一文的写法,还是《松鼠》一文的写法?说明理由。

  2.回顾原文,补充资料。

  课件出示: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思考:这几个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鹭的外形?(颜色、身段、羽毛、喙、脚)

  (2)补充资料:学生搜集关于白鹭的资料,如种类、体型、羽毛、颜色、叫声、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等。

  课件出示:

  白鹭,亦称“小白鹭”“白鹭鸶”。鸟纲,鹭科。体长约60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生殖期间枕部垂有长翎两根,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其后消失。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

  或水田中。好群居,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白天觅食于水田、沼泽、池塘,夜间栖息于高大乔木林的树冠上。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在中部地区为夏候鸟,在南方多为留鸟。蓑羽可供帽饰用。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三多桥村,有我国第一个白鹭自然保护区。

  3.筛选资料,尝试改写。

  明确要求:结合课文《白鹭》中的描写,按照说明文的写作要求组织成文,写出白鹭的特征,表达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4.交流展示,师生评议。

  (1)问题一:不能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①展示没有恰当运用说明方法的改写片段,让学生说一说问题在哪里。

  ②教师归纳指导:散文中有些修辞手法可以直接转换为说明方法,比如比喻和打比方,对比和作比较等。你的练笔中,加上哪些说明方法能更清楚地描述白鹭的外形特点?在需要补充修改的地方做标记。

  ③教师小结: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让我们把白鹭的外形写得更清楚。(相机板书:恰当的说明方法)

  (2)问题二:不能恰当筛选资料。

  ①展示典型习作,引导学生思考:有些同学直接摘录了资料里的文字,但引用的部分,是不是适用于对白鹭的外形描写呢?

  ②让学生读资料,对照改写单,说一说这些资料都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③教师小结:这种对资料进行整理、选取的方法叫“筛选”。要想将事物介绍清楚,就要学会对应特点,筛选资料。(相机板书:抓住鲜明的特点)

  (3)问题三:介绍白鹭外形时没有条理。

  ①展示典型习作,师生交流如何有条理地介绍:描写动物外形时,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从点到面等顺序,这样会介绍得更具条理性。(相机板书:准确、有条理的表达)

  ②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习作:如果你写的内容不够有条理,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好标记。

  (4)问题四:语言转变有困难。

  ①展示典型习作,全班讨论。

  ②教师出示句子:“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

  则嫌黑。”让学生读一读,把这句话变为直接描述的语句。

  ③引导学生思考:你的改写,关注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了吗?在你认为需要修改或者补充的地方做标记。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够恰当运用说明方法,筛选有用资料,关注写作顺序,转变语言风格,就能把白鹭的外形介绍得更清楚,写出一段合格的说明性文字。请你结合自己做的标记,继续修改小练笔。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让学生回忆《白鹭》第2~5自然段的内容,然后抓住其外形特点确定改写的地方。因白鹭在一些地方不常见,改写时,要引导学生用上提供的资料来写。这样既帮助学生确定了习作的内容,又让他们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能有效帮助他们完成改写任务。最后通过改写文章,进一步巩固说明方法的迁移练习。

  板块四

  对比阅读,体会不同

  1.默读改写片段和《白鹭》第2~5自然段,小组交流阅读感受:你觉得这两段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课件出示:

  原文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改写后

  白鹭外形精美,和白鹤、朱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鹭、苍鹭比起来,它显得小巧玲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珑,惹人喜爱。白鹭体长约60厘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米,整个身体呈流线型,蓑毛雪的美。

  白,铁色的长喙,青色的长脚,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身段匀称,各种搭配都恰到好处。

  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根据交流,共同归纳。

  课件出示:

  文章体裁

  写作目的原文

  散文

  赞美事物,抒发情感

  改写后

  说明文

  介绍事物,说明知识

  表达方法

  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语言特色

  优美、抒情

  准确、清晰

  3.教师小结:同一事物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散文《白鹭》是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来表达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改写的文字则是运用相应的、恰当的说明方法来说清楚白鹭的外形特点,让大家对白鹭有更准确的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充分体会说明性文章和抒情性文章在表达上的不同,并理解作者的表达需要不同,语言风格和侧重点也会不同。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恰当的说明方法

  抓住鲜明的特点

  准确、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反思】

  本单元选编了《太阳》和《松鼠》两篇精读课文,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中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以及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太阳》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说明太阳的特点,语言简洁平实;《松鼠》描述细致,语言生动活泼。两篇文章虽风格不同,但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互补,在说明方法上可以给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鉴于本单元两篇课文的特点,结合习作单元“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的语文要素,我在教学时体现了以下两点:

  1.读中学写。

  与普通单元精读课文不同,这两篇课文编写的意图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的方法。“交流平台”部分通过表格的形式,对两篇精读课文的说明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对于基本的说明方法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对比表达,使学生对两篇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了直观的感知。

  2.写中固学。

  “初试身手”部分则是单元习作之前的练笔,它的作用是进行习作前的热身训练,既是对课文学习的自然延伸,也是对“交流平台”中归纳方法的具体实践。一是结合电视塔的介绍,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试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可以看出,“初试身手”是进行句段练习,让学生体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凸显事物特点的好处。二是将散

  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说明文,让学生体会说明文与其他文体风格的迥异。

  长期以来,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记叙文,写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在写说明文时最容易出现的四个问题——不能恰当使用说明方法、不能恰当筛选材料、说明没有条理以及语言转换困难,老师都进行了方法指导。此次改写,很好地将散文和说明文做了一次明显的文体区分,学生在习作时也会清晰地意识到:“介绍一种事物的特征”是说明文写作,它讲究的是说准确、说清楚,有一定的条理,而不像以往写作的记叙文那样,追求立意新颖、关注细节和记叙文六要素。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努力做到笔画正确,结构匀称美观。

  gēng

  yún

  dù

  jì

  xiōng

  táng

  chàn

  dǒu

  shī

  fu

  bāo

  fu

  cí

  xiáng

  róng

  xìng

  hóu

  long

  nán

  kān

  二、在下面加点字的正确注音上面画“√”。

  zà)

  樱蚂蚱(zhà桃(yīnɡ

  yīn)

  啃果树(kěnɡ

  kěn)

  ...nɡ

  bànɡ)

  明晃倭瓜(wō

  ǎi)

  蚌壳(bè晃(huàng

  huǎng)

  ...

  三、形近字组词。

  低(__________)差(__________)值(__________)项(__________)

  底(__________)羞(__________)植(__________)预(__________)

  抵(__________)着(__________)殖(__________)顶(__________)

  砥(__________)羌(__________)置(__________)硕(__________)

  四、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手(____)脚乱

  胸有成(____)

  半信半(____)

  一针见(____)

  情不自(____)

  养(____)处优

  1.上面画“______”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请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

  不是……而是……

  虽然……但……

  因为……所以……

  (1)生活中(________)没有美,(________)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________)船快开了,(________)妈妈无奈,只好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3)(________)写完了作业,我(__________)不能出去玩耍。

  (4)(________)热带无所谓隆冬,(_________)腊月天气也是凉飕飕的。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当同学浪费时间时,我会用______来激励他要珍惜时间。

  2.《示儿》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诗是作者以遗嘱的口吻写给自己的儿子的。其中,表达诗人遗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表达诗人临终嘱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干将发硎,______。天戴其苍,______。纵有千古,______。前途似海,______……美哉,______,______!壮哉,_____,_____!这段话选自_____写的_____。

  八、课内阅读。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人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这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看出是一位(______)的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母亲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从中看出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塞给儿子的仅仅是一元五角钱吗?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与母亲给我钱买书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四个“立刻”又突出地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快乐阅读。

  一张纸条

  上五年级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的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的。”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文中具体指______。

  3.“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

  4.“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类似的错误”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

  生活这个“大课堂”博大精深,它给我们回忆、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财富。

  请你以“________最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空缺处可填谦让、亲情、善良、尊严、给予……)

  要求:补全题目,明确中心;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耕耘

  妒忌

  胸膛

  颤抖

  师傅

  包袱

  慈祥

  荣幸

  喉咙

  难堪

  2、zhà

  yīnɡ

  kěn

  wō

  bànɡ

  huǎng

  3、低头

  出差

  值日

  项目

  底下

  羞耻

  植物

  预备

  抵扣

  着忙

  繁殖

  顶层

  砥砺奋进

  羌族

  置业

  硕果

  4、忙

  竹

  疑

  血

  禁

  尊

  心知肚明

  对于这次的小测验,大家已是胸有成竹。

  5、不是

  而是

  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虽然

  但

  6、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听了报告,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有作其芒

  地履其黄

  横有八荒

  来日方长

  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8、1.动作

  贫穷、辛苦

  语言

  爱子之情、深明大义、通情达理

  2.母亲塞给儿子的不仅仅是一元五角钱,有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有对儿子浓浓的爱意,有温暖,还有一份慈母情怀。

  3.

  动作

  母亲非常艰辛

  强烈对比

  “立刻”表现了母亲的工作劳动繁忙,工作认真

  9、1.痴迷

  梦寐以求

  2.父母似乎没发现“我”拿钱的事

  3.像上次一样,打开写字台的抽屉,私自拿出里面的钱去买书

  4.不让父母知道,私自打开抽屉,拿父母的钱买书

  5.是父母留在抽屉里的。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0、范文:

  善良最珍贵

  唉,又要独自乘坐公交车回家了,希望今天运气好点,车上能留个空位给我。

  公交车终于到站了,看着密集的人群往车上涌,我便退到一边,等人都上去了,我再最后一个上。投了两枚硬币,转身一看,车里只剩一个位置了。这时,我发现了一某熟悉的身影,空位旁边那人正是我家附近的一位老奶奶。我有点忐忑了,这位老奶奶好像一直不太喜欢我,因为我每次写完家庭作业后,总喜欢跑下楼逗逗她的小孙子玩,而此时她总

  会在旁边紧紧地盯着我,好像我会把她孙子带坏了。今天可真是冤家路窄,这时候竟然遇到了她。

  但现在容不得我多想了,回家的路至少还要十几分钟,而车子马上又要到下一站了,再不上前,这个位置估计马上要拱手让人了。

  我小心翼翼地低着头靠过去,终于来到那个位置边上。正当我犹豫着,老奶奶已经发现我了,她头一抬,咧开嘴笑了:“嘿,你放学了,坐这吧,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站那么久?”听她这么一说,我便没多想坐了下来。

  一路无话。我始终紧绷着神经,挺直着腰,就怕老奶奶会对我说些什么。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老太太突然就发话了:“小姑娘!”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小心地抬起头看了老太太一眼,突然发现老太太并不是一脸的严肃,她很温柔地看着我,连皱纹里也盛满了阳光:“上了一天的学,肚子也饿了吧?这儿有一杯奶茶,还热着,你赶紧喝了吧!”“这,这不好吧?”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没事,本来是想买回去给我小孙子的,现在天气那么凉,带回去也都冷了,你现在趁热喝吧。”老太太手中的奶茶已经递到我面前了,我只好接了过来。嗯,还很暖。

  我下意识地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刚要递过去,老太太的脸马上就拉下来了,皱着眉头说:“谁说要收你钱了?你再不喝,这奶茶可就真的冷了。”

  话说到这里,我也不好意思再推,低下头把吸管插了进去,喝了一口,温度刚好,那股暖流从嘴里暖到心里,全身都是温暖的。

  我们身边善良的人还有很多,感谢他们的善良,让我们一起用一颗温柔的心来善待这个世界。

篇二: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谜语导入,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八月放异香。(打一花卉名)

  引导: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桂花有什么印象。

  (2)板书课题:桂花雨。

  2.想象情境,理解课题。

  看到这个课文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情景?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补充材料,简介作者。

  (1)桂花雨给作者琦君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难忘、美好的回忆。作者将这些美好

  的回忆记录于笔端,写成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桂花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作家吧!

  课件出示: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人(今浙江温州市瓯海区)。当代女作家。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部,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母亲的金手表》等。

  (2)指名学生读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强化对桂花的“香”这一特点的认识。接着,根据课题,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桂花雨”的情境,感受桂花飘落的美。优美情境的创设,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的期待。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指名轮流读课文,随文正音识字。

  (2)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读得是否正确、通顺。

  2.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根据时间、地点和人物等要素,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2)引导交流,梳理课文内容。

  预设:第1~2自然段写作者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第3~6自然段写作者在故乡院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第7~8自然段写作者迁居杭州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设计了“三读”课文。一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字音读准;二是让同桌互读课文,旨在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三是默读,思考课后第一题这一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三次读,读的目的清晰,有层次。

  板块三

  自主识字,抄写词语

  1.学习要求会认的字。

  (1)字理识字,学习“箩”。

  ①读句子:“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课件出示:

  箩,形声字。竹表义,篆书之形像竹叶,表示用竹子编成的筐;罗表声,罗本指细丝编成的捕鸟的网,表示箩是以细竹篾编成的筐。声旁简化。本义是用竹编制的盛器。

  用竹篾编制的器具,大的多用来盛东西,小的多用来淘米:箩筐、淘箩、稻箩、笸箩。

  ②引导看图:“箩”是什么意思?(一种竹编的盛器)怎样记住这个字?(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2)联系生活经验识字,认识“杭”。

  ①读句子:“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②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了解杭州吗?你对杭州有什么印象?(中国丝绸之乡,桂花之乡)

  2.学习要求会写的字,读写词语。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同桌之间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课件出示:

  桂花

  懂得

  箩筐

  糕饼

  外婆

  沉浸

  缠着

  茶叶

  捡起

  杭州

  .........(2)说说书写带点的字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书写:“懂、糕、饼、浸、缠、捡”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浸”字右上是“彐”,中间横笔右端不出头。“捡”字右部是“佥”,不要漏掉中间的一横。“茶”字最后两笔都是点。

  (4)抄写词语。

  3.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琦君的《桂花雨》全文。

  (2)完成课本词语表中本课词语的听写。

  【设计意图】通过字理识字、联系生活经验识字、学生提示书写要点等途径学习字词,主要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快乐。

  2.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回顾内容

  1.导入:“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摇着故乡的桂花树,桂花纷纷落下,啊,真像是在下雨!这节课,让我们一同到文中去感受那场缤纷香甜的桂花雨吧!

  2.学生小声读课文,说说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段落。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赏桂花,爱花香;收桂花,摇花乐;带桂花,思故乡。

  【设计意图】以“香”和“雨”导入,从味和形两方面突出了桂花雨的美好,再次揭示了课题。引导学生读课文,回顾内容,进一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为下面的品读词句、体会感情作铺垫。

  板块二

  品读“赏桂花”,感知爱花

  1.默读课文“忆赏花”部分(第1~2自然段)。勾画出描写作者喜爱桂花的句子,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小组交流:组内交流自己画出的语句及写的批注。根据组员的交流,修改、补充自己的批注。

  3.全班交流:作者回忆儿时与父亲赏花的片段中,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1)指名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指名读句子。提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的?

  (3)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桂花香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才能有自己的认知和体会。本环节通过默读、抓关键句子、批注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同时感知到桂花香是作者喜爱桂花的情感源头。

  板块三

  品读“摇桂花”,体会快乐

  1.读重点文段,寻觅“花香”。

  (1)引导:桂花的香气沁人心脾,怎能不令人喜爱呢?课文中还有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默读课文,回忆“摇花乐”这一部分(第3~6自然段)的内容。

  ①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在句子旁边作批注。

  ②组内交流。读句子,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③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课件出示: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③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④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⑤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⑥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体会句子的意思,初品“花香”。

  (1)指名读句子①,说说“至少”“浸”分别是什么意思。

  预设: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浸:泡,使渗透。这两个词写出了花香浓郁,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桂花香气的美好意境。

  (2)想象画面:香气会飘到哪里?人们会有什么表现?

  预设:花香会飘到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等十几户人家的院子里,乡间小路上,村头、村尾,菜地里……人们会深呼吸,使花香沁入肺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个句子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表达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3)指名朗读句子①,提示:读好“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等词,语气加重,语速舒缓,感受桂花香气的浓郁和悠远,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语文要素

  (4)指名读句子②,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预设:这句话写出了摇桂花的原因,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3.想象场面,感悟“摇花乐”。

  (1)提问:大家是怎样摇桂花的呢?指名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中的对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体会到“我”对摇桂花的渴望、急切的心情,说明“我”非常喜欢摇桂花。

  (2)自由读“摇桂花”部分的句子。抓住“使劲地摇”“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想象画面,把自己想象成儿时的作者,说说当时是什么情景。

  预设:大人摇,孩子喊,桂花飘落,纷纷扬扬,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落在人们的头发上,飘到肩上,落入怀中……

  (3)指导情景朗读:看课文插图,小组内表演朗读第5自然段。

  (4)指名读句子③,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预设:体会到作者摇桂花时的兴奋、喜悦的心情。

  4.联系上下文,再品“花香”。

  (1)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桂花明明是中秋节前后开,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预设:从“桂花一开”“桂花盛开”“摇落以后”“过年时”等词语中,我们能体会到桂花不仅盛开时香飘十里,而且摇桂花、晒桂花、泡桂花茶、做桂花糕时都能闻到桂花香。从第3自然段母亲念叨送桂花给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和第4自然段母亲叫大家摇桂花中,我们知道,桂花不仅给“我们”家带来了快乐,也香甜了整个村子里乡亲们的生活。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教师引读: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学生读)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教师引读:摇桂花时,“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学生读)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教师引读:过年时,泡桂花茶,做桂花糕——(学生读)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3)小结:桂花飘香,不仅香甜的气味飘进人们的肺腑,而且,那桂花茶、桂花糕,那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幸福情味也留在每个人的心里。

  【设计意图】“摇桂花”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多种形式的读是学生学习课文表达、体

  会作者“摇花乐”的有效途径。因此,这个环节设计了“寻花香”的目标导读、“悟摇花乐”的情景表演读、“再品花香”的师生引读,在读中将无形的花香变为有形有感的画面和体验。

  板块四

  品读“带桂花”,感悟思乡

  1.引导思考:“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课后“阅读链接”,相机补充资料:

  课件出示:

  琦君和母亲原先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她十二岁时,一家人迁居杭州。杭州有个叫“满觉垅”的地方,种满了桂花,香气浓郁。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一直没有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

  (2)指名读句子⑤⑥,引导:联系“阅读链接”和补充资料,说说你对句子的体会。

  预设: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杭州的桂花多,而且香飘十里,但母亲比的不是花香的浓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桂花勾起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小结:这真是花是故乡香,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人是故乡亲。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感悟表达。

  教师引读:“于是,我又想起了——(学生接读)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设计意图】体会思乡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借助拓展的阅读资料和作者的生平资料,感受作者“少小离家,老大难回”的感情。母亲睹桂花思故乡,认为杭州的桂花不如故乡的桂花香的情思显而易见,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板块五

  体会表达,拓展阅读

  1.想一想: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提示:联系本单元前面两篇课文的表达特点来思考)

  预设:借助桂花来抒发思乡怀旧之情,把这种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语文要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展示朗读,说说喜欢读这部分的原因

  和为什么这么读。

  3.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阅读《琦君说童年》。

  【设计意图】学生在领悟文章表达特点后,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展示,其实是一个整体回顾课文内容,进一步深入领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的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桂花雨》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家琦君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情感浓郁。教学时,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理解重点。

  教学时抓住关键词“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并说说全村“浸”在桂花香气里的情境,感悟桂花香气的浓郁;抓住重点段落,利用分角色朗读,看插图,想象摇桂花的画面,创设表演朗读的情境,体会大家一起收桂花、摇桂花的快乐;利用联系上下文,师生引读,创设闻桂花香、泡桂花茶、做桂花糕的情境,来感悟桂花香甜了整个村子全年的生活。整堂课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效链接,突破难点。

  课文难点是体会叙事中饱含的浓浓的思乡怀旧之情。教学时,除了在读中借助关键句来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外,链接作者思乡的相关文段,补充作者的生平经历,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对童年时故乡的“桂花雨”和“摇花乐”念念不忘。抓住文章结尾,巧妙设问:“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引导学生由关注文章内容到发现文章的表达特点:寓情于事,寓情于物。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àimù

  ēnhuì

  fángài

  chíyán

  jìngjiè

  qīnlüè

  dīngzhǔ

  hǎodǎi

  xiāohuǐ

  lǎnduò

  二、请在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后面打“√”。

  1.间n)

  侵略)任n)()

  隔(jià(luè丘(rè...2.丢三落)

  夺冠四(là(ɡuàn)

  剥削(xuē)()

  ...3.勉强n)

  垂蔓n)()

  (qiǎnɡ)便宜(piá(wà...

  三、比一比,再组词。

  指(_______)随(_______)形(_______)康(_______)纽(_______)

  脂(_______)隋(_______)刑(_______)庸(_______)扭(_______)

  四、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__)有成(______)

  (______)拳(______)掌

  出(______)划(______)

  (______)惊(______)战

  自相(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得

  1.经过了认真复习,马小虎回答这个问题时显得(____)。

  2.这个人说的话(____),我们不要相信他。

  3.我们一个个(____),想在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4.妈妈看了我给妹妹化的妆,真是(____)。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继续

  连续

  陆续

  1.天亮了,鸟儿们(_______)飞出树林。

  2.大家(_______)拍掌,更多的鸟儿叫了起来。

  3.我们(_______)两次路过这里,终于看到了名不虚传的“鸟的天堂”。

  六、句子加工厂。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毛泽东对警卫员说:“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本好书好像一把钥匙,可以开启心灵之门;一本好书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本好书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七、按原文填空。

  1.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

  2.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

  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

  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

  5.盖世人读书,第一要______,第二要______,第三要______。

  6.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______,更是叫人感动。______,______,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______。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文段中画“”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海力布__________的品质。

  2.用“﹏﹏”画出与小白蛇说的话相照应的语句。

  3.文段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许多年后,躲过灾难的乡亲们再次回到家乡,看到海力布变成的石头,他们会怎么向自已的子孙介绍海力布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的月光

  (______)的翡翠

  (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的山野

  (______)的柿子

  (______)的水墨画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________)

  (2)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________)

  (3)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________)

  (4)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天地。

  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或对别人倾诉的?请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要求: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对快乐的分享和对忧愁的倾诉,要写出真情实感。

  2.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字数在4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爱慕

  恩惠

  妨碍

  迟延

  境界

  侵略

  叮嘱

  好歹

  销毁

  懒惰

  2、2.(√)

  3、指示

  随便

  形状

  健康

  纽扣

  脂肪

  隋朝

  刑法

  附庸

  扭转

  4、胸

  竹

  摩

  擦

  谋

  策

  心

  胆

  矛

  盾

  哭

  笑

  胸有成竹

  自相矛盾

  摩拳擦掌

  哭笑不得

  5、陆续

  继续

  连续

  6、毁灭是损失。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难道不是一种残忍?

  毛泽东对警卫员说,依他看,警卫员是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一座灯塔

  可以照亮前行之路

  一架阶梯

  可以攀登科学之峰

  7、岁月不待人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为有源头活水来

  心到

  眼到

  口到

  有志

  有识

  有恒

  比翼而飞

  太阳西沉

  夜幕降临

  心旷神怡

  8、1.心理

  舍己为人

  2.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3.海力布能听懂鸟儿的议论。因为现实中人是不可能听懂鸟儿的语言的。

  4.因为海力布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大家。

  5.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的英雄海力布,当初就是他在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救了我们大家的性命。我们要世世代代记住他的恩情。

  9、1.柔和

  碧绿

  绝伦无比

  空旷

  黄澄澄

  美丽

  2.不甘示弱

  垂涎欲滴

  载歌载舞

  一望无际

  3.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

  4.田野是翡翠。

  5.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

  6.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10、示例: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每个人都有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我也有,事情是这样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妹妹和弟弟来到我家玩,一开始,我们在家玩的很开心,可

  是,玩着玩着,就感到无聊了,于是,我们就决定去蹦蹦床那里玩,我们就劝自己的妈妈,终于,她们答应了。

  在去蹦蹦床的途中,我们有说有笑的,十分开心,可是,没想到,我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摔倒了,妹妹和弟弟看见了,就赶紧把我扶起来,弟弟见我的一只鞋子给掉了,就给我穿上了,妹妹则安慰我,说我不要哭,即使是这样,我也止不住哇哇大哭,过了一会儿,等我不哭了,妹妹就问我:“姐姐,你还去玩蹦蹦床吗?还是回家吧。”我小声地对他们说:“我还想玩蹦蹦床,可是,我走不了了。”妹妹和弟弟好像商量过一样,异口同声地说:“我背你。”就这样,比我小1岁的妹妹和比我小3岁的弟弟就一会儿背着我,一会儿扶着我,当我在他们的背上的时候,我清清楚楚的看见有体会到了,他们的脸上流着汗,我还能感受到他们的衣服湿了,他们的步伐很沉重,有时候,他们还会差一点儿摔倒,还幸亏不是妹妹扶了我一下,就是弟弟扶了我一下。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到蹦蹦床哪里,玩完之后,他们还是一直背着我、扶着我到家。当时,我家和蹦蹦床离得非常远,他们姐弟俩还一直背着我、扶着我,我还不是他们的亲姐姐。

  每当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总会看到妹妹和弟弟的身影,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眼前就闪现他们强大的背。

  这就是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篇三: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4*

  月

  迹

  【教学目标】

  1.认识“袅、嫦”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

  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引出“月迹”

  1.创设情境,揭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古朗月行》(节选)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眼中的月亮,在诗人的想象中,月亮是“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写了孩子们眼中的月亮。(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惑吗?

  预设:月亮会走路吗?月亮走路会有痕迹吗?“月迹”指的是月亮的足迹吗?月亮的足迹会出现在哪里呢?

  3.这节课,就让我们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当代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触摸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贾平凹。(注意“凹”的读音)

  课件出示:

  贾平凹,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废都》《秦腔》等。

  【设计意图】由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课题开始质疑,通过理解题目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板块二

  走进文本,感知“月迹”

  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

  (1)“嫉妒”与“忌妒”的意思相同,但字音不同,引导学生正音。

  (2)结合词语“悄然无声”,引导学生理解“悄”的读音,读好词语“悄没声儿”。提示:“悄没声儿”中的“没”读轻声mo。

  (3)“累”在“累累”中读léi,可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中“累累”一词的意思是“接连成串”,如“果实累累”。

  引导:文中其他的叠词还有哪些?找出来。

  提示:袅袅、款款、玉玉、银银、疏疏等。

  3.默读课文,找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理清课文思路。

  4.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会归纳。

  明确:月亮的足迹先后出现在:中堂——院中——河边。(随机板书)

  师提问: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写出月儿的美妙和有趣的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生字词这一教学目标。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总结概括,为后文的学习作铺垫。

  板块三

  对话文本,品味“月迹”

  1.自读课文,把你觉得最能表现月儿美妙而有趣的地方找出来,批注阅读感受。

  2.交流成果,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1)预设一:

  课件出示: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①引导想象:这段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表感受)

  预设: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这句话中的“溜”让我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明明知道“我们”在盼着它,却偏偏不让“我们”看见似的,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爬”表明月亮一点点升起,越过一个个竹帘格儿,就像是长了腿会爬一样。

  ②引导发现:作者用“长了腿”“爬”等词语,写出了月亮动态变化时的顽皮可爱,表现了儿童奇妙的想象力。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好描写月亮有趣、好玩的句子吗?

  提示:设身处地,带着人物的心情来读,就能读好句子。

  (2)预设二:

  课件出示:

  我们都跑了出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①引导想象:这段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表感受)

  ②点拨:“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的、银银的”

  写月光明亮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这些是写月亮静态时的恬静柔美。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

  ③朗读指导:通过对比朗读月亮动态、静态描写的语句,引导学生感受月亮动态变化时的顽皮可爱和静态时的恬静柔美。

  (3)预设三:

  课件出示:

  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①引导想象:谁来说一说自己对月亮上的月宫、桂树、嫦娥有过哪些神奇的想象?

  ②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吗?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边引导学生品味,边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交流感悟,借助重点语句让学生感受月亮动态时的顽皮可爱与静态时的恬静柔美;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发展路程,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板块四

  质疑问难,探究“月迹”

  1.教师引导:一次寻月,月亮带给大家如此新奇、有趣的感受,作者在表达上有哪些

  秘诀吗?

  (1)学生交流。

  预设:作者通过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月亮的美妙。

  (2)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课文通过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

  2.课文读到这,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预设:(1)开头第一句话与主题无关,能否去掉?(2)“月亮竟是这么多”这是为什么?(3)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3.教师相机整合为下面几个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结合课文原文结尾,作者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课件出示: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2)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4.速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5.交流成果,明确:

  (1)“觉得不满足”——在孩子们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他们对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总是“觉得不满足”的。

  “觉得满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孩子们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

  (2)这里的月亮不单单只代表月亮,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月亮是每个人的”实际上在告诉我们只要不停地追求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

  板块五

  拓展运用,尝试练笔

  1.《月迹》一文充满了童趣,充满了想象,生活中,你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月亮了吗?请拿起笔,以“月夜”为题写一段话吧。

  注意:(1)写出月亮升上天空的变化过程;(2)写出周围景物在月光下的变化;(3)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

  2.教师总结:同学们,尽管美好的童年一去不返,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一抹斜阳是一首歌,一个游戏是一种创造……

  【设计意图】回归课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会作者感受的细腻和描写的传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自主阅读,寻找月亮的足迹。

  教学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作者追寻月亮的足迹的相关词句,然后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理清月亮的足迹先后出现在哪里,整体感知文章脉络。

  2.对比感受,体会细腻的描写。

  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交流分享。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当学生分享到月亮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感悟月亮动态变化时的顽皮可爱和静态时的恬静柔美,从而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3.朗读想象,感悟文章的意境。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本文语言动人,充满童真童趣,在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自己的理解,体会文中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

  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感悟文章的情趣。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全面】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dù

  jì

  juànliàn

  hóulong

  cíxiáng

  yǐnjiàn

  lǒngzhào

  yāohe

  fàngsì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zhài)油

  浸ngjìn)入

  冠榨(zhà(jì(guān

  guàn)军

  ...ng

  niàng)

  履宾(bīnbīng)馆

  酝酿(lià(lǚ

  lǔ)行

  ...

  三、比一比,再组词。

  进(_______)帘(_______)猴(_______)腮(_______)隐(_______)

  迸(_______)窗(_______)候(_______)思(_______)稳(_______)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____)千(____)万

  (____)(____)自得

  膘肥(____)(____)

  辽阔(____)(____)

  熠熠(____)(____)

  不由(____)(____)

  1.写两个与画“﹏﹏”的词语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两个与画“____”的词语一样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填词语:“情不自禁”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形容牲畜肥壮结实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安静

  宁静

  平静

  寂静

  1.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________)下来。

  2.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________)的海面。

  3.他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一般的(_______)。

  4.乡村的夜晚显得多么(_______)啊!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用加点词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空中布满了阴云。(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安静地在水面挪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诗文回顾。

  1.默写张继的《枫桥夜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无处不在。《四季之美》中在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同学珍情时间,可以用“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也可以用“及时当勉励,____”。劝同学要勤俭,可以引用名句“一粥一饭,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

  八、读课文选段答题。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关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体会作者笔下的夏天之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静态转入动态描写,静中有动,让景物充满活力。

  B.由动态转入静态描写,动中有静,把景物写活。

  C.静态描写,写出月夜的美丽。

  3.秋天黄昏时,作者笔下的两个很有动态感的情景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由_________到_________,能感受到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

  5.文中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下列诗句写夏天月夜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九、课外阅读我能行。

  失根的兰花

  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图,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流泪是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彩色版画”指的是()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

  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

  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4.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

  题目:一句话的启示

  提示:我们经常收获“启示”,懂得勤劳、珍惜、奋进、善良、团结、创新……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带给我们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思考。这句话可能是父母、老师不经意间说出来的,可能是同学做游戏或学习时说出来的,可能是你在读书、上网时看到的……

  请以“一句话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习作,将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出来,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谈得到的启示。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妒忌

  眷恋

  喉咙

  慈祥

  引荐

  笼罩

  吆喝

  放肆

  2、zhà

  jìn

  guàn

  bīn

  niàng

  lǚ

  3、进入

  窗帘

  猴子

  腮帮子

  隐约

  迸发

  窗户

  时候

  思想

  稳当

  4、成

  上

  悠

  然

  体

  壮

  无

  垠

  发

  光

  自

  主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不由自主

  膘肥体壮

  5、1.安静2.平静3.寂静4.宁静

  6、蜜蜂就像一位姑娘,在花丛中欢快地跳着舞。

  那“鸟的天堂”不正是鸟的天堂吗?

  清晨,灰蒙蒙的天空中布满了黑沉沉的阴云。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一阵秋风吹过,飘落的叶子就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即使是干旱缺水的沙漠,也有仙人掌为其增添绿意。

  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天的黎明

  夏天的傍晚

  秋天的黄昏

  冬天的早晨

  不弃功于寸阴

  岁月不待人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8、1.即使

  动人

  感动

  心旷神怡

  2.A3.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4.夕阳斜照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

  5.C

  9、1.“根”,祖国;“兰花”,漂泊在外的游子(含作者)。题目暗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不是。其流泪是因见到故乡的花木,触发了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

  3.B4.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10、一句话的启示

  俗话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没错,最近这段时间,我注意到果然是这个样子,只要挤,总会有。

  最近,我开始节约时间。听妈妈的话,我写作业不再玩笔、走神。开始用最快的时间来写作业。弹钢琴也比以前要认真许多,所以很快谈完了所有曲子。比以前的速度快了许多倍。

  以前,我写作业不专心。一会玩笔,一会走神,要不就是望着书本发呆,所以写的十

  分慢,作业即使不多,也总写的很晚。等到谈完钢琴,什么事情也没法做,只能洗刷睡觉了。

  现在,我每天都可以节约下许多时间。我可以用这些时间看课外书、画画、听听英语。有时还可以和妈妈爸爸下棋。

  妈妈对我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你节约了时间,看见了吧,好处很多。你可以做许多过去没时间做的事。继续努力吧!”我点了点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吧,它会让你受益无穷。从现在开始,节约每一分钟。

篇四: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了解“鸟的天堂”在傍晚时的景色特点,感受大榕树的无限生机,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指名答)

  2.教师引入:是的,杭州和苏州的风景美丽如画,就像天堂一样。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儿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大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3.板书课题:鸟的天堂。(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老师直接以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引入课题,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诱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向往之情,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并反馈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灿烂

  白茫茫

  船桨

  规律

  一簇簇

  不计其数

  榕树

  缝隙

  照耀

  应接不暇

  颤动

  静寂

  抛在后面

  (2)指导生字书写。

  “桨”:划船工具,多为木制,因此是木字底。要写得上窄下宽,“木”横要长,竖出头要短。

  “暇”:借助日字旁,理解“暇”与时间有关,并在“应接不暇”中理解字义,不要写成目字旁。

  2.引导思考:同学们,“鸟的天堂”在哪里呢?“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

  课件出示:

  作者一共()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看到了();第二次是在(),看到了()。

  预设:作者一共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株静静的茂盛的大榕树,却看不见一只鸟;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纷飞的热闹场景。

  3.教师小结:看,××同学说得多好啊!学会概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同一株榕树,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的方式既联系了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正式学习课文内容之前通过学生自学字词,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扫清阅读障碍,为学习文本作铺垫。让学生填空、概括课文内容,不仅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板块三

  走近榕树,品味写法

  1.过渡: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了“鸟的天堂”两种不同的美,让我们先走近傍

  晚时候的大榕树。课文中写榕树的文字有好几处,请默读第5~9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说说你的理由。(生认真默读)

  预设:作者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说明“我们”是慢慢接近榕树的。

  2.启发思考:你真会读书!请再默读描写榕树的句段,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生再次默读)

  预设一:这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榕树。

  预设二:这是一株生机勃勃的榕树。

  预设三:这是一株生命力旺盛的榕树。

  预设四:这是一株巨大的榕树。

  3.引导体会榕树的“大”。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的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②重点体会“真”字。句中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课件出示:

  真:①真实,跟客观事物相符合,跟“假”相对。②清楚,显明。③副词,确实,的确。④本性,本原。

  预设:第一个“真”的意思是真实的,本来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实、的确。这句话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2)“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大榕树的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根?(体会大榕树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课件出示: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①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约16亩,约10666平方米)

  课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相当于多少间教室?

  ②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榕树实在太大了)

  ③指名朗读描写大榕树的语句。

  4.深入引导,体会榕树生命力的旺盛:是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的?

  课件出示: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6.指名读句,谈体会。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预设:“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写出了树叶之多。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预设:“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出了叶子之绿。

  (3)引导思考:写叶子的多和绿,我们也会啊。老师也写了两个句子,请大家比较一下。

  课件出示:

  ·叶子多,叶子绿。啊,真漂亮!

  ·那树叶真是多啊,多得不得了啊!叶子还绿,片片绿得发亮啊!生命力多么旺盛!

  (4)比较感悟:同学们,你们是喜欢巴金爷爷写的句子还是喜欢老师写的两个句子呢?说说你的理由。(生静静思考)

  预设一:我觉得巴金爷爷的“堆”字用得特别好。因为树叶都堆在一起,没有任何缝隙,显得很茂盛、很稠密。

  预设二:“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又绿又亮,绿油油的,说明生命力十分旺盛。

  预设三:我觉得“颤动”一词写出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作者好像看见树叶在生长。

  7.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太好了!“颤动”这个词语,只有巴金先生才写得出来。片片绿叶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那是生命在颤动,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因为他已被深深地感染了,所以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8.体会静态描写:同学们,作者从远到近,写了一株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大榕树。此时的大榕树安静又充满生机,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美。这种对事物静止状态的描写,我们把它叫作“静态描写”。那这段文字应该怎么来读呢?

  9.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朗读节奏。(感悟舒缓的节奏,感受赞美中蕴含着深情)

  (2)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时要读出赞美、感慨的语气,如“那么多”可拉长字音,突出绿叶多;“堆”重读,“明亮、照耀、颤动”可读响亮,让人感受到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3)课件播放视频《美丽的大榕树》。(学生观看视频,教师配乐朗读第5~8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充分抓住重点描写榕树的句子,通过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体会感悟能力,在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对比阅读领悟作者的静态描写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视频资料,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再现文字描写的生动,图文结合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板块四

  回味感受,小结写法

  1.回顾小结: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对榕树的大,以及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我们通过对课文这部分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

  2.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摘录喜欢的段落,写赏析。

  (3)师:傍晚“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可是第二天早晨,却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情景,作者写得特别精彩。请同学们课后读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语文要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了解“鸟的天堂”傍晚时的景色特点,感受榕树的无限生机,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味第10~14自然段,感受鸟儿的欢腾雀跃,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无数只小鸟。第二天清早,作者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百鸟纷飞图)

  2.引导想象: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观看视频资料)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借用视频资料让学生感悟百鸟腾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为后文学习作铺垫。

  板块二

  走进鸟群,感受热闹

  1.引发思考:“鸟的天堂”里的鸟儿生活得怎么样呢?

  巴金爷爷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2.学生默读课文描写鸟的这一部分,边读边画边想,读完以后,说说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课件出示第12~13自然段)

  (1)教师引导:这部分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来梳理一下:先写周围是静寂的;接着写一声鸟叫,一只鸟儿飞起,这叫“一鸟飞鸣”;然后,第二只,第三只,许多只,树上变得热闹起来,“我”应接不暇,这叫——(生齐说)百鸟飞鸣。作者最后写一只画眉鸟,你们看,写得多有条理呀!这也值得我们学习。

  出示关键词语:周围静寂、一鸟飞鸣、百鸟飞鸣、一只画眉。

  (2)引发思考:“百鸟飞鸣”这一部分作者用的笔墨最多,作者是怎样写出百鸟飞鸣

  的热闹场面的?像上节课那样,抓住一两个关键地方,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预设一:我觉得“到处都是”写出了热闹欢腾的场面。“到处都是”说明鸟多。鸟多,自然就热闹了。

  预设二:从“有的……有的……有的……”可以看出鸟儿自由自在、姿态万千。

  教师引导:鸟儿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欢快呀!还有吗?

  预设三:还有“应接不暇”,眼睛都看不过来,足以说明鸟多和场面的热闹。

  师:作者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还写了“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让我们感到很有画面感,这就是作者的——(齐声读)高明之处。

  (3)对比朗读。

  课件出示: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这段话的句子都比较短,我想来改一改,请看老师改的——大一点的,小一点的,穿花衣服的,黑不溜秋的,有的站在树枝上欢叫,有的呼啦一声就飞了起来,有的在用力地扑着翅膀。大家觉得老师写得好不好?

  ②男生读巴金先生写的,女生读老师写的。(学生对比朗读)

  ③引导发现:老师写的句子长,作者写的句子短。短句,读起来给你什么感觉?(激动、开心,节奏欢快)

  ④指导朗读:说得真好!老师写得长,显得啰唆,感觉这鸟都飞不起来。而短句,读起来有一种惊喜的感觉。谁能读出这种欢快的节奏和惊喜愉悦的语气?(配鸟鸣声,指名朗读)

  (4)感悟写法:(出示百鸟飞翔图)你们看,这就是百鸟飞鸣、欢腾雀跃的场面。这种对事物的变化和活动的描写,叫什么描写?(动态描写)

  语文要素

  (5)启发想象:(动情地)孩子们,树和鸟儿幸福相依,多么动人的画面啊!所以,巴金先生在文章最后说,“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呢?谁来把这句话填写完整?

  课件出示:

  那()的大榕树的确是()啊!

  预设一:那硕大的大榕树的确是鸟儿们居住的地方啊!

  预设二:那生机无限的大榕树的确是鸟儿欢腾雀跃的家啊!

  预设三:那茂盛的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家园啊!

  预设四:那巨大的大榕树的确是鸟的王国啊!

  3.教师小结:鸟的家园,鸟的王国!课文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飞鸣、欢腾雀跃的场面。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让人如临其境。

  4.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指导:第12自然段从静到动,朗读时要由慢到快。“静寂”要读得轻一点,“忽然”语调要略高,通过轻快的节奏体会景物的动态美。读第13自然段时,语速要稍快,“应接不暇、这、那、另”要重读。

  (2)学生朗读、感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关注文本,在学习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部分的过程中充分抓住重点句子,通过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体会感悟能力,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对比阅读帮助学生体会动态描写的方法和表达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

  板块三

  回归文本,感悟写法

  1.引导发现: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鸟的天堂”,开头的四个自然段却没有从“鸟的天堂”写起,前四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讨论交流)

  预设:文章开篇从晚霞、河流、划船出游等写起,描绘了一幅优美、轻松、快乐的出游画面。

  2.引发思考: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呢?(平静、愉悦)

  3.这样写与后文写“鸟的天堂”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这样写为后文遇到“鸟的天堂”作铺垫。4.引导想象:课文分别描写了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同学们,你能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吗?

  预设一:第一次看到的是榕树枝繁叶茂的静态场景,第二次看到的是群鸟飞翔的动态场景。

  预设二:先写树后写鸟,一动一静,对比强烈。静态描写只写树但处处为写鸟作铺垫,动态描写表面上写鸟,但又与树有关。

  5.引导思考:“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呢?

  预设: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亲身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和当地农民的保护是分不开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板书:和谐之美)

  【设计意图】交流研讨前四个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写作技巧;最后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总体感知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板块四

  模仿迁移,领悟表达

  1.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节选自巴金先生的《筑渝道上》,请同学们朗读节选片段,结合本篇课文感悟巴金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2.作者写安静的大榕树时,句子长短错落,读上去深情舒展,令人陶醉。写百鸟飞鸣、欢腾雀跃时多用短句,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欢快动感让人回味。大家有没有学会这种写法?请模仿“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有的在扑翅膀”来写一段话。可以写你熟悉的游乐园、操场,也可以写马路上、菜市场里的场景。

  3.学生认真写,然后交流。

  预设一:菜市场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叫卖声,到处都是人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讨价还价,有的在大声吆喝,还有的谈笑风生。

  预设二:游乐园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人声,到处都是人影。男的,女的,胖的,瘦的,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在奔跑嬉戏,有的在玩各种体验项目。

  4.教师小结:孩子们,“鸟的天堂”在不同的时间,景色有动静变化,我们生活中的景物也是如此。譬如,校园的一角,早晨宁静,课间变得热闹,傍晚又恢复了宁静。请大家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动静变化,为习作积累材料。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所以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教材无非是个

  例子,教学过程中就要认真地凭借教材这个例子逐步渗透怎样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

  23鸟的天堂

  第一次

  傍晚

  榕树

  静态美

  第二次

  早晨

  群鸟飞鸣

  动态美

  【教学反思】

  1.化繁为简,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上课伊始,简介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向往之情。字词归类指导识记,教授方法。文本学习引导学生多层面整体感知文本主要内容,再聚焦重点段落,落实语文要素,体会文本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情景朗读,体会动静之美。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实践活动,它既是理解体会课文的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在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教师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朗读的节奏和语气,借助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享受动静之美,感悟语言之美。

  3.迁移运用,习得动静描写之法。

  教学中教师做到了注意发挥课文的“例子”功能,在学生体会了课文“写安静的榕树时,句子长短错落,深情舒展,令人陶醉;写百鸟飞鸣、欢腾雀跃时多用短句,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欢快动感,让人回味”之后,创设语言表达情境,让学生模仿“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的写法,用一段话写写游乐园、操场、马路、菜市场等自己熟悉的场景。创设的语境契合课文片段描写的语言句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就有话可写、有情可发,促进了学生自我语言的构建。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有机结合,读中学写,让语文要素在语言实践中落到实处。

  和谐之美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ínɡwěn

  hénɡliánɡ

  tuǒxié

  tiěquān

  shèzhì

  diǎnfàn

  zuì

  ɡuò

  qièruò

  kànɡjù

  jīnɡtiáo

  二、用“____”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风一更(gēng

  gèng),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yūn

  yùn),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3.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gàn

  gān)在什么地方。

  .4.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瑕

  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5.一个朋友(拔

  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三、形近字组词。

  挨(_______)郎(_______)嫂(_______)瞌(_______)俭(_______)

  埃(_______)朗(_______)艘(_______)磕(_______)捡(_______)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____)不克

  (____)(____)气壮

  (____)(____)请罪

  (____)(____)之宝

  (____)心(____)力

  (____)口不(____)

  战无(____)(____)

  难以(____)(____)

  (____)璧归(____)

  1.和氏璧是_________,秦王非常想得到它。

  2.只要我们_________,美丽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3.他表面上一副__________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五、选词填空。

  身临其境

  记忆犹新

  戛然而止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娓娓动听

  引人入胜

  终生难忘

  1.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___________),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

  2.演奏会上,音乐(___________),听众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3.奶奶摇着蒲扇,(__________)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4.田老师将小诗编成(___________)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然(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说培养人才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现在的小朋友写作文缺少故事。这是因为他们不关注身边的事。不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

  (用一个关联词将三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亮出来了,星星不亮了。(根据情境写一个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雨后,天边出现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居秋暝》中描写月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位雨天安闲钓鱼的老者形象。

  3.《忆读书》的作者是_____,文中寄托了她对少年儿童的期望,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长生果”》一文中,作者通过阅读积累,悟出了一些写作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呕心沥血的创造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八、阅读课文《慈母情深》(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⑦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⑧“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⑨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⑩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你如何理解第②③两段的人物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段中的四个“立刻”,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⑤⑥两段是“我”心灵受到震撼后,对妈妈的认识、理解和自我感受。你从中能读出“我"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是如何理解妈妈的责备和数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________(yíng)②娇___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_____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妙笔生花。

  每一个汉字都能引发我们许多遐想,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奇妙的故事,请以“我与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一个汉字或词语,可以写习字练字的经历,可以写对某一个汉字的学习认识过程,可以写围绕这个汉字所发生的故事,也可以写由某一个汉字产生的许多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平稳

  衡量

  妥协

  铁圈

  设置

  典范

  罪过

  怯弱

  抗拒

  荆条

  2、gēng

  yùn

  gàn

  暇

  拨

  3、挨着

  郎中

  姑嫂

  瞌睡

  节俭

  尘埃

  明朗

  一艘船

  磕头

  捡起

  4、攻

  无

  理

  直

  负

  荆

  无

  价

  同

  协

  绝

  提

  不

  胜

  置

  信

  完

  赵

  无价之宝

  同心协力

  理直气壮

  5、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娓娓动听

  引人入胜

  记忆犹新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6、(1)之所以现在的小朋友写作文缺少故事,是因为他们不关注身边的事,也不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

  (2)月亮探出了头,星星不亮了,它害羞地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脸。

  (3)这是伟大的奇观。

  (4)雨后,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

  (5)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提高我们的水平。

  7、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张志和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冰心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作文

  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

  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

  要写真情实感

  8、1.当母亲的同事认为“我”要钱买闲书,劝阻母亲给“我”钱时,母亲的回答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体现了母亲的深明大义、爱子情深。

  2.表现出母亲不辞辛劳,抓紧工作,刻画出了母亲的辛苦,体现了慈母情深。

  3.辛酸、激动、感动。

  4.“我鼻子一酸”,说明“我”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内疚;被母亲无私的爱感动而内心激动,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省略了“我”跑出去后的情景。

  1195满足“我”读书的愿望,可“我”却拿钱买了罐头,辜负了母亲对“我”的希冀。写母亲的数落,更加突出母亲的善良和对“我”的慈爱。

  9、1.盈

  嫩

  2.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

  3.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蒲公英

  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6.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有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7.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10、示例:

  我与“爱”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爱”,它包含着许多意思,其中有两种意思:一是溺爱,二是真爱。两个意思恰恰相反。

  我曾经和爸爸比赛养植物,我和爸爸都种的绿萝。当时我第一次养植物,我对我的那盆精心呵护,还在旁边插了把伞,为它遮风挡雨,让它不受太阳晒。可看着爸爸除了去看它的绿萝,就对它不闻不问,天天专心致志地看着世界杯,我觉得胜利在向我走来。日月如梭,我大吃一惊,我的绿萝和爸爸的完全不一样。爸爸笑着对我科普了一番,我这才恍然大悟,正是我的溺爱,伤害了它。

  虽然爸爸妈妈都在苏州工作都很忙,但依然把我放在第一位,每天都不忘和我视频,更何况爸爸妈妈今天,还能回来看我,我很开心,也很兴奋,因为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忘记给我买小礼物,更不会忘记给我买新衣服和鞋子。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永远是真诚的,友善的,美好的,这种是真正的爱。

  世界上的爱无处不在,我们都要像这个字一样,无论刮风下雨,也要给对方撑起一把爱的伞。爱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多少文人墨客为它执笔。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