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篇:城乡一体化发展
浅析城乡发展一体化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战略措施,深刻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因、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开始发生了新变化。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研究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原因
(一)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二元经济矛盾,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方面可以落实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可以消化过剩产能,第三方面可以保证经济增长。我们现在所推动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与之前启动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同的,当时的概念注重于大城市的外延和无限的扩容,而本次则更注重中小城市群,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内需扩容的空间,也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分拆与重塑的过程。现在农民工进城,但他们并没能真正的融入城市,每年春节又出现返乡客流这种人口的不正常流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他们享受不到城市的待遇,没有城镇的医疗保险,他们建了很多高楼大厦自己是没法住的。农村发展滞后,很多农村留守儿童被拐卖的、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对于建设新农村也不利。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在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扮
演着重要角色。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动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根本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国情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的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都转移到北京、上海是不可以的。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使农民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较大的增长空间,并推动城乡差距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三)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由于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占中国人口3/4的是农村人口,实际上我们3/4还在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据统计,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村庄还不通公路、一部分农户还没有通电,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千人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1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长期游离在城
乡之间,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
(一)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
双向的城乡一体化不是仅仅以城带乡那么简单,需要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方面要增强城市的辐射功能,比如城市的相关发展项目应向农村延伸或转移,也可在考虑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城乡一体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另一方面农村要提高接受城市辐射的能力,比如农村要制定向城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根据本地资源的特点,选准与城市对接的项目,以便于城市产业的延伸和转移。就统筹城乡发展来说,强化政府服务职能,重在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对农村服务的职能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涉农信息服务、涉农项目会办服务、政产学研协作服务、涉农人才培养服务、银企合作融资服务等等。目前应高度重视这几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以项目推进服务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专项资助计划。如就秸秆处理而言,政府可以用科技项目推进的办法来促进秸秆还田或秸秆能源的综合利用。二是要着力搞好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服务,建立布点合
理的专业技术站所,形成能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
捷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三是着力打造面向农业现
代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向农村延
伸,并完善涉农金融担保制度,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目前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
主,远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金融网点,并鼓励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新型
金融组织。
(二)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
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关键是要落实
好强农、惠农、富农的相关政策。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
给。”现代
农业是农村发展极为重要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现代农业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为此要注重打造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发展良好、辐射带动有力、功能布局合理、公共产品配套、生活设施齐全、城乡面貌清新、农民安居乐业、城乡
一体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园区带动高效农
业、设施农业、设计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吸引投资,将土地流转给有投资能力的农业生产大户和有金融机构支持的农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要将农民原有分散的联产承3包地,通过流转向专门从事农业
生产的人集中,改变一家一块田或一家几块田的零
散生产经营状态。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充分
保证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
中增加权益收入。(三)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动力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城乡两方面都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农村改革,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要针对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机制在农业农村中不断深化、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更普遍应用等新情况,在切实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要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同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组织化程
度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系机制。因此,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
4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混沌—对立—隔离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由城市转向了城市—乡村地域,城乡系统也将趋向统一融合。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城乡间的顺利贯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要保持城乡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修改
常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常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2月16日)常州市辖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区域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61万,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228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2%,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达到350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300亿元,增长2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0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7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838元,分别增长13.1%、17.4%。
一、常州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的成就
尽管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部署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但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历来是我国的政策核心,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从常州来看,城乡一体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农村建设探索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依托乡镇企业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建设开始起步,涌现出横山桥、新华村等一批新型小城镇、示范村。这一阶段主要是农村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没有涉及制度层面。二是新农村大发展阶段。新世纪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
转变。三是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阶段。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按照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的思路,研究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武进区作为先导试点,随后在金坛、溧阳开展,现正全面加以推进。
我市坚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做到在目标定位上体现率先科学和谐发展,在思路观念上注重?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在改革导向上突出富民优先,在工作措施上加强政策制度研究,在发展实践上加大创新力度,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布局。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将规划编制工作由城市向农村拓展,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全市规划完善了由一个特大城市、两个中等城市、7个重点中心镇和若干一般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基本完成了各建制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加大了建制镇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的修编。全面完成了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近500个近期建设需求量较大村庄或?三类村庄?的居民点建设规划,以及1100多个一般规划保留居民点的平面布局规划,基本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
(二)形成城乡融合的现代产业。以培育壮大主导和支柱产业为突破口,以先进产业带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互为支撑、互动发展的城乡产业结构。一是推进?一镇一业?,每个乡镇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产业基础和特色,加快资源整合,积极打造本地特色产业,形成了邹区灯具、横林地板、孟河汽配
等二十多个以镇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培育?一村一品?,将?一村一品?作为发展村级经济的抓手,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共培育了?一村一品?专业村15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7.5%。三是建设?一镇一园?,加大对各乡镇的工业园区的整合力度,集中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园区,推动城镇和区域产业一体化。2011年,工业园区销售收入4849.5亿元,占全市乡镇工业销售总额的58.2%。
(三)建设无缝对接的城乡基础设施。按照?城乡一体、全面对接?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目前,全市已基本实现了供水、供电、电讯、网络、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市域范围内实现了?公交村村通?,燃气管网正加速向小城镇、集中居住点延伸。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7655公里,全面消灭了砂石路、断头路,基本实现了辖市(区)通镇二级公路、镇通镇三级公路、镇通行政村四级公路的目标,其中武进区全面实现村组道路硬化。
(四)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在教育均等化方面,我市调整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市独立建制中小学办学条件均达省二类标准以上,全市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公办学校吸纳比例83.87%以上。在卫生均等化方面,合理配臵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努力做到城乡均等化、区域间均等化,每个乡镇都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农村居民在家门口看病。在文化均等化方面,重点
加快乡镇和村的文化站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基本实现了?镇有达标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目标。
(五)建立城乡并轨的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转换接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力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全市登记参保人数达49.9万,参保率99.4%,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已提高至80元。市5个区实现了低保标准城乡并轨,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46.6万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新征地农民做到了即征即保,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标到300元,参保农民达186.94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工作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核心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连续8年两位数增长,2011年增幅达17.4%,是近年来增长最多增幅最大、而且增幅超过城镇居民的一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1。其措施有:一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2011年,全市乡镇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327.9亿元、利税643.8亿元,乡镇企业劳动者报酬总额288.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达643.5亿元。二是积极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平台、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岗位技能提升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开展创建充分转移镇村等活动,推进城市就业政策向农村覆盖。自2006年实施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以来,全市农民就业转移培训34.9万人,创业培训
1.7万人,新型专业农民培训1.4万人。三是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大力推进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推进农村养老、低保、合作医疗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四保惠民?,落实各种强农惠农政策。2011年,全市各级财政预算投入?三农?资金达26.18亿元,其中兑付粮食直
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2.1亿元。
(二)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目标。实施?双百万亩?工程,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3.2万亩、高效农业111.3万亩、设施农业25.9万亩、高效渔业45.7万亩,分别占耕地(渔业)总面积的51.0%、50.1%、11.7%和78.6%。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省级农业园区总数达到4家,市级10家,14家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农户1万多户。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近63%,水稻育种全省领先,主体品种武运粳23号种植比例达到80%以上,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0%,位居全省前列。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累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48.6万亩,占耕地比重65.9%。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25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120多万户,凌家塘市场全年成交额突破190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拓展农业功能,全市已建有各类休闲观光农业景点300余个,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居全省第二位。更可喜的是,依托良种、良法、良技和良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1年全市水稻单产达627.9公斤,比上年增7.8公斤,继续排在13个省辖市之首,实现了水稻单产全省?九连冠?目标,为此,省农委专门向常州市政府发来贺电。同时,我市还成功赢得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举办权。
(三)把推动农村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坚持把农村?三大合作?作为富民、强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市有各类农民合作社2293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050家,农地股份合作社140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富民资产合作社1103家,全市农民合作社成员数达40.1万户,覆盖率达50.9%。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组建了全省第一家地市级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村镇银行2家,已开业农村小贷公司30家,科技小贷公司1家。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粮食作物和能繁母猪基本做到应保尽保,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开始起步。规范有序地实施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到2011年底,资金总投入达到24.2亿元,建成安臵房面积132万平方米、标准农田7万亩。确定8个重点中心镇,按照小城市目标先期培育,2011年基本完成镇域总体规划的修编提升工作。
(四)把美化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内容。一是大力推进农村绿化,以创建园林小城镇和国家卫生镇为抓手,大力推进以镇区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化、节点绿化为重点的城乡绿化工程,?十一五?期间连续两年大面积推进的城乡绿化工作,增加绿化面积6600公顷。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三年专项行动,市级财政投入超过1亿元、总投入20亿元以上,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三清一绿?,50%的村达到?五化三有?,有53个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先进村。三是大力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全市37个镇实施了工业污水的集中处理,建成投运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71个。实施新一轮实事以来,累计疏浚县乡河道613条,长1699公里,清理土方3303万方,清淤整治村庄河塘总数2万多个。总结近几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五点体会:一是明确思路,坚持走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的道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要素资源优化配臵、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衔接配套、公共服务同等共享、居民收入渐趋协调,加快构建新型的城乡、工农关系,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二是丰富内涵,重点围绕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等?五个一体化?,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全面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三是创新制度,始终把改革创新贯穿各个环节,着力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金融、土地管理等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制度化水平。四是政策配套,本着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的精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统筹、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进中心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等20多个文件,有力保障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其中近两年全市有7项?三农?政策文件获省创新奖。五是典型引路,全力推进武进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先行建设,支持和鼓励申报成为中农办农村改革联系点,以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当前,我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突出反映在: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深层影响短期难以消除。长期以来,以户籍为基础形成的二元社会经济制度,使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资源分配及政治权利等一系列关系被扭曲,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强化和固化了城乡分治、二元分割的状态,其惯性仍在社会各个领域延续。
二是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协调。突出表现在土地供给和金融服务方面。城乡建设用地长期紧缺,实际土地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开发区和城市重点工程,农村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产业结构、镇村布局调整都承受着很大压力。农村基层金融服务需求旺盛,但资本的趋利性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在农村形成巨大资金缺口。
三是城乡社会发展环境不平等。长期以来,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保障,几乎完全由政府投入,而农村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由农村自己负担,目前尽管状况有了改变,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深度仍不够,财政支农力度与财力的增长状况还不相匹配。公共品供给偏向城市,农村需要的公共资源不足,造成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过大,城乡社会与个人之间发展和竞争继续处于不平等状态。
四是农民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现有的土地征收征用对农民利益的补偿标准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有效保障。同时,由于农村建设用地无法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农村住房也无法通过合法渠道获得抵押贷款等,农村土地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常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任务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实际,常州城乡发
展一体化总的目标是:到2012年,基本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臵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到2015年,全市
?两个率先?目标基本实现,农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立完善的城乡发展一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城乡建设协调并进、城乡产业加快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生活同步改善、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全面构建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面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常州农村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真正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分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文明、组织坚强有力、镇村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其工作着力点:
(一)富民为核心。常州已经明确农民收入五年倍增,比全省提前两年。按照五年倍增,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要超过2.5万元,年均增长在14%左右(剔除物价因素),难度很大。为此,我市将坚持以工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增速,以农业现代化夯实农民增收根基,以城镇化增强农民增收活力,以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优化农民收入构成,推动农民收入进入较快增长阶段。做到既注重农民的就业创业、强村富民等工作,支持有能力、有实力的农民带头致富,更重视低收入农户增收难的状况,落实帮扶措施,倡导先富农民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促进共同富裕。既注重稳定和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放大传
统优势,更着力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建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如期实现。既注重农民收入数据的增长,做好上下数据衔接,更体验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为老百姓多做实事。
(二)规划全覆盖。对照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当前规划存在着统筹性、协调性不够,对重点功能区引导力度不强,刚性约束欠佳等不足。我市将进一步提升规划理念,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是完善城乡发展规划。加快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组织编制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做好交通、能源、环保、信息化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
展规划,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的协调和全覆盖。二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控制开发强度,进一步引导工业集中,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形成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开发格局。三是强化村域规划建设。按照人口规模3000人以上的要求,以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古村保护型等形态,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编制完善相应的建设规划。
(三)农业现代化。坚持用现代理念谋划农业、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现代知识提高农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常州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集中力量在水稻种源繁育、花卉苗木组培、畜禽水产新品开发、生物农药、立
体种养、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蔬菜园艺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转化和集成应用一批最新科技成果,?十二五?期间,每年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科技创新项目30个以上。突出企业创新和投入的主体地位,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龙城英才计划?为引领,加大农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按照?一主多元、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格局,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升基层农技推广能力。
(四)建设中心镇。坚持把中心镇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规划引领下,通过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步伐,逐步打造成特色鲜明、产业发达、人口集聚、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小城市。实施?项目推进年活动?,围绕产业集群、人口集聚、土地集约,整合资源、聚焦政策,组织实施一批投入大、规模大、影响大的项目,加快推进中心镇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提升。着力建立投融资平台,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吸纳民资、外资、社会资本的投入,拓展中心镇建设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强镇扩权途径,力争赋予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升中心镇社会管理水平。鼓励中心镇在城乡一体化改革领域先行先试、率
先突破,为面上改革发挥引领作用。
(五)服务均等化。以农村实事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优质资源向农村的延伸,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步伐。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着力加强公共设施配套、村庄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连接通达,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到2013年,全市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创建一批?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2012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不断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2012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均筹资标准达340元以上,住院费用补偿率达50%。巩固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2012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10元,完善被征地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六)改革增动力。着眼于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大体制机制?,积极探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发展农村?三大合作?,加快实现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大宗农作物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组织全覆盖,支持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加强规范化建设。2012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发证任务。积极稳妥开展?万顷良田工程?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维护农民合法利益。继续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加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推进创投企业和涉农项目的对接。全力支持武进区开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建设?的探索创新,以点上改革试点带动面上改革创新。
三、主要制度创新及相关建议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我市已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金融、土地、户籍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一些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
的完善和中央、省、市的事权调整等问题,更有赖于中央、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
(一)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户籍问题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关键是依附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各项制度和权益上的城乡差异。目前,尽管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之分,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取消了?农转非?制度,建立了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但不同户口性质仍享受不同待遇,如在社保政策上,无收入的城市老年居民与农村老年居民生活补助的差别;在住房及征地拆迁上,农民户口可以享受集体土地的宅基地,但不能享受城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在计划生育政策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生育第二胎子女的条件差异较大;在工伤和交通事故赔偿上,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标准相差几倍。此外,户口还承载着很大的教育功能,户口的自由迁移障碍较多。改革办法: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法律法规。户籍改革涉及的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等多项政策均属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事权调整范围,应由国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宏观指导政策。考虑到短期内出台新户籍法的难度较大,可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地方层面解决现存的突出问题,同时积累立法经验。二是统筹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居住登记制度,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尤其对本地农民,在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同时,保留农村的各种权益。三是多方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参照广东以?农民工积分制?、重庆以?保留农村‘三件衣服’、穿上城市‘五件衣服’?等做法,鼓励农民将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臵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
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换股、换保、换房?进城进镇落户。
(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方面。现有的土地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制度。改革的核心应是围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这个关键,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必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的农村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经批准用于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增值收益全部返还农村。完善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征地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同
时,同步考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及农民安臵用地问题,探索实物留地、物业补偿、货币补偿、参股经营、等价臵换、指标抵扣等多种模式,多渠道保障被征地农民长久生计。稳妥开展农民宅基地流转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和跨村组臵换机制。
(三)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方面。解决目前农村面广量大贷款难问题,既需要发挥农村外部金融机构的作用,更需要培育自身的金融组织。应针对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强的融通本地资金现实基础和需求的特点,放手发展被称为草根化的低端金融市场,鼓励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开设微型金融机构、资金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各类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推进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出资组建担保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权、农民住房?一权一房?抵押贷款试点。
(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方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保体制,不等于现在就要实现城乡统一标准、统一保障水平,而是在现有社保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注重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自由转换,缩小差距,逐步过渡为?无差别的统一?。如养老保障方面,重点是围绕新农保、被征地农民保障、城市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等各项养老保障制度,畅通制度之间衔接转换渠道,设定不同的参保档次,本着自愿选择的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建立起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方面,本着?一个制度、不同层次、覆盖城乡?的原则,整合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儿童医疗统筹制度,统一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所有居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形成以统筹城乡的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医疗救助为主体,以各项医疗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两点建议:
一是要高度重视中心镇的建设。目前,我省许多地方都把中心镇建设放上了非常重要的位臵,以其发挥在城乡一体化中的载体和引领
作用,但推进中普遍受到资金筹措困难、建设用地指标缺乏、管理权限偏小等问题困扰。浙江省选定27个试点镇,通过实施强镇扩权、调整行政区域、完善财政体制等举措,计划5年左右培育,成为一定实力的中小城市,为此,建立每年10亿元的专项资金(暂定3年),用于试点镇项目建设的补助。因而建议省在20个经济比较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试点的基础上,对重点中心镇制定强镇扩权实施办法,落实扶持的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省每年应单独安排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二是要加大对茅山老区支持的力度。我市茅山老区地处金坛、溧阳两市,丘陵山区较多,农业比重较大,自然条件差。目前,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农民收入普遍不高,经济薄弱村比例大,一些乡镇发展水平甚至低于苏中。而省有关部门在确定目标任务时,把我市老区等同于苏南发达地区,并且多年来省按照财政预算内一定比例统筹用于苏北的发展。对此建议,省要关心和支持我市金坛、溧阳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尤其要加大对茅山老区扶持力度。
第三篇: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
唐山: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行进在冀东大地,不时能看到一片片新建起的楼群——农村新社区。走进楼群,宽阔整洁的街道两侧,路灯林立、绿草茵茵。休闲娱乐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幼儿园、村民诊所、便民超市、垃圾转运车??各种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家家有楼房,做饭用天然气,活动有广场,锻炼有健身器,生病有合作医疗,老有养老金,虽然还叫于林庄,感觉却和城市没啥两样!”说起生活变化,丰润区韩城镇于林庄76岁的李俭满脸高兴。于林庄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受益村庄的一个缩影。
2009年10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市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市级试点单位,要求我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积累经验”。2010年4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了《唐山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并提出了
“积极探索、率先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要求,希望我市为全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作出突出贡献。一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总目标,按照“154”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思路,努力在规划编制、产权改革、民居建设、城乡社保等11个方面寻求新突破,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无数像李俭一样的农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日子越来越幸福!
坚持规划引领,初步构建起了新型城乡形态
规划是龙头、是基础。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新体制,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唐山市坚持把规划编制作为先导性工程来抓,按照“全域唐山”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健全城乡规划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管理,城乡规划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从2007年11月开始,历时一年时间,我市率先在全省地级市编制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2008-2020)》,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思路、目标和重点。组织市规划部门和县(市)区,相继编制了近郊区城市化发展规划、县城扩容建设规划、中心镇扩大发展规划、中心村扩村建设规划、基层村建设规划。根据新一轮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到2020年,全市将逐步构筑起“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中心村—规划保留村”的城乡空间布局。
2010年,唐山市首次在全域范围内实现了“三规合一”,即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三个规划实现了衔接配套。为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2009年至2010年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奖补资金,聘请具有二级资质以上的规划设计单位,先后为400个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编制了建设
规划,全市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有了科学的规划保障。
强化产业支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现代农业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促农增收的一条基本途径,始终常抓不懈。
组织实施“1510工程”,去年全市共确定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18个,计划总投资155.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亿元,其中有2个项目被列入了省政府督导和省产业办重点项目,有6个项目被列入了河北省2010年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到年底,竣工项目77个,完成投资35亿元。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市狠抓产业化三大环节:大力发展壮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市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和34家;扎实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着重抓了乐亭、玉田、丰润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建设。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县(市)区都谋划启动建设了一个面积不少于5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其中玉田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组织开展了省、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级联创”活动,确定了市级示范社150家,申报了省级示范社41家,年内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30个。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2个,发展会(社)员数9.1万户,辐射带动农户达54.8万户。
201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达到320亿元,比上年增长6.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已经达到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0元,较上年增长12%,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拉大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实施新民居建设,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从2008年开始,着眼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我市就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村为载体,全面启动农居改造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有440个示范村实施了新民居建设、旧民居改造工程,其中整体新建村
301个,改造提升村139个,涉及10.97万户,累计投资达203.7亿元,在完成示范村数量、建筑面积、投资总额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具体实践中,各县(市)区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以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坚持把新民居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将村庄建设规划纳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体系;把新民居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把新民居建设与农村改革相结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把新民居建设与创新经营机制相结合,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把新民居建设与改进农村公共服
务相结合,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把新民居建设与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相结合,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促进乡风文明。相继探索创新了城镇资源带动、土地资源置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产业发展带动、新批宅基地和旧房翻建、特色村改造提升等“六种模式”。
新民居建设,实现了农民富起来,农户暖起来,农村靓起来,农家乐起来,农村经济繁荣起来的愿望,真正成为了一项惠及民生的幸福工程。加快了主城区扩张、县城扩容、中心镇扩大、中心村扩并,让更多有条件进城、愿意进城的农村人口实现了到城镇就业、生活的愿望,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已达到54.9%。
着力改善民生,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目的就是要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务。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市不断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上水平。
2010年,全市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市级以上资金达到2.67亿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9亿元。同时,为义务教育阶段57.86万名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及部分教辅用书,涉及资金6294.8万元。共为2.5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
生补助生活费1009万元。继续推行“农民工子女就读无障碍”模式,全市有620所公办学校共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口子女26337人。累计投资12.05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农村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100%;农村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得到普及。
为了让农民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市不断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开展了乡镇卫生院“三基两化”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已全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示范县(市)考核,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标准化率达到80%。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10年,全市参合农民达476.3万人,参合率为9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100元提高到140元,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万元。农村五保户、贫困户通过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全部参加了合作医疗。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不断满足农民对身体健康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努力缩小城乡文化投入、阵地、队伍差距,县级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村民中心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实施的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481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为每个书屋配送图书1273种和部分报刊杂志。全市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197个,基本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建设了75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改善和保障民生,关键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为此,市委、市政府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医疗、养老保障和低保水平,作为20件实事工程来抓。2010年,全市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2万人次,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3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540元。五保老人供养率保持100%,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均居全省前列。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有10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22万人,其中29.9万人已经领取了新农保养老金,分别比2009年底增加78万人、12.9万人。开展试点个数、参保人数、领取养老金人数均居全省首位。
深化配套改革,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围绕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开展了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林权、农村承包土地(果树)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为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创造条件。引导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合作”,让股份合作经济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股份分红成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基本途径。
开展了中心镇试点工作,择优选择了玉田县鸦鸿桥镇等6个镇开展中心镇建设试点,支持试点中心镇扩权强镇,指导6个试点中心镇编制了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立镇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人口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探索建立了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加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的管理,依法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存量,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村级集体财富稳定增长的运行机制。到去年底,全市建立集体财富积累机制的村和建立“三资”监管机制的乡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的村达到4586个,占总村数的90.2%。通过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建设,村集体实现增收7853.7万元,节支1638.5万元。
加强农村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着眼于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不懈地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2010年又建设了500个文明生态村。全市共投入资金27809.9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429.6公里,造林绿化231.5万株,院街净化清理垃圾74.6万方,安装路灯11981盏,新建沼气池8860个。全市606个村“户户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611万元,硬化道路1350公里。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文明
生态村4436个,占全市总村(队)数的86.6%。“户户通”村达到2606个,占全市总村(队)数的50.8%。在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同时,全市选树了200个村民中心建设典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到2010年底,建立“八项服务”的村200个,建图书室的村198个,建卫生室的村196个,建活动广场的村197个,有文体器材的村194个,建文体组织的村198个,经常开展活动的村193个,制定制度章程的村200个。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为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全市组织实施了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攻坚行动,在全市农村推行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健全了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形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6.9亿元,共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35个,购置垃圾清运车245辆,聘用保洁员1.8万名,全市实现“户收、村集、乡运、县处理”的村达到493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5%。
支农投入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各种设施的完善,让无数农民感受到与城市生活没啥两样。
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望,唐山,正朝着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阔步前行。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题调研材料(模版)
***镇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专题调研材料
区政府办公室:
按照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全区“一核二区三片”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对全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全区“项目建设年”
为
契机,坚持以保优势、抓招商、上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环保工业,加大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企业65家(其中投资过千万的规模企业共6家),共安置劳动力3000余人。
山东万乔集团、岳氏玻璃公司、业盛玻璃公司等三家企业为全镇的支柱企业。一是重点企业平稳、健康发展。08年山东万乔集团投资2000万元,新上长180米的硅砖全煤气隧道窑自动化生产线和新建1000平方米仓库,实现了当年扩建、投产、使用、达效;淄博业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新上6套自动化生产线和新建7000平方米标准化仓库投入使用;淄博岳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新建玻璃生产线一条。二是09年将抓好工业重点项目。重点抓好投资1000万元的万乔集团生活服务区项目、投资1300万元的康瑞图橡塑制品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博山润丰机械厂改扩建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业盛玻璃制品公司技改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金晶磨料磨具公司资产盘活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朱家庄机械加工项目建设,以及洪山口砖场盘活项目、纺织品项目和天然气管路进北博山项目建设。三是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全镇经济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
(二)农业发展的现状。紧紧围绕全区“一核二区三片”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全镇实际,努力建设现代农业片。一是农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规划建设镇东片“蔬菜生产”、西片“蔬菜制种”、北片“小杂粮生产”等三大基地。蔬菜生产方面,全镇有机蔬菜面积现已达到1.2万亩,2008年成功申报了市级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项目。积极实施有机农产品品牌战略,成功注册了“郭庄”牌长茄、“凤池”牌大白菜、“盆泉”牌马铃薯和“福峪”牌红薯四个绿色蔬菜品牌商标,拥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郭庄长茄、大白菜、马铃薯和红薯四个绿色食品生产证书。蔬菜制种方面,坚持以淄博盆泉蔬菜繁育场有限公司为依托,抓好蔬菜良种繁育。二是养殖业效益凸现。目前,扶持猪存栏量50头以上的大户56户,鸡存栏量500只以上的大户42户,牛存栏量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3户,蓝狐养殖大户2户,蛋鸭养殖600只以上大户1户。三是积极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了蔬菜、制种、桂花、养殖、农机等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了淄博盆泉蔬菜繁育场有限公司、淄博博山红叶散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淄博郭庄蔬菜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
(三)城镇建设发展的现状。紧紧围绕全区“一城六镇个二十个农村社区”的工作要求,抓规划,抓落实,推动全镇中心城镇建设步伐。一是实施科学规划,为加快发展奠定基础。聘请淄博天泽建筑设计研究院重新进行了规划编制,明确了城镇发展战略与目标。2008年,按照区政府要求,编制了朱家庄、盆泉、邀兔、郭庄四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五福峪村作为基层村进行了规划。二是按照建设山水城镇的思路,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投资200万元对淄河流域谢家店段河道进行治理,共治理河道2.3公里,新建拦水坝2座,新修河堤600米。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共组织4000多人次参加环境综合整治,清运垃圾3000多吨,拆除乱搭乱建86处,新建垃圾池62个,规划垃圾填埋点5处,粉刷立面16万多平方米,城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从今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累计投资3000万元对金牛山景区进行开发,形成集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特色旅游风景区,打造全区特色生态旅游品牌。三是优化布局,提升小城镇建设标准。重点抓好北博山瑞景苑小区建设,目前已完成1号、2号楼并已投入使用,新增住宅面积6000平方米;实施畅通工程和便民工程,抓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共投资700余万元,对镇内主干道口南路、北石路和洪崮路进行了维修改造,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四是抓好教育园区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抓好总投资260万元左右的镇中学综合楼续建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淄博市广电总局支持,对郭庄中学进行了维修改造,更名为淄博广电希望学校,全镇教育教学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加强农村文化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五个一”工程,建成文化大院4个,不断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全镇投资过千万
第五篇: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
建湖县客运管理处
裴文雅
摘要:本文就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城乡道路客运是联系城乡、服务居民出行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道路客运资源共享、政策协调、衔接顺畅、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行业比较优势的迫切需要,对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现就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基本需求为目标,以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将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工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政策引导和市场互动的组合作用,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二)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全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更加协调、网络衔接更加顺畅、政策保障更加到位,服务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基本建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二是建设一个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衔接顺畅、方便灵活的城际客运系统,有效衔接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及其他客运方式,不断巩固道路客运的保障能力、竞争优势及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
体地位。三是基本建成能力充分、方便快捷、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地市级以上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郊区主要乡镇。四是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行稳定、安全规范、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运系统,实现全国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2%,100%的中心镇建成客运站、候车亭或招呼站;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力争实现县域内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30%以上。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以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城乡联动,有序衔接,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的公益属性,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加大公共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保障力度,不断满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需求特征,探索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和推进路径,不搞“齐步走”和“一刀切”。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区分批开展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在全行业推广应用,逐步建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长效推进机制。
——坚持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发展。在普通公路上,人员往来比较频繁的毗邻城市之间以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为主,地市级以上城市周边地区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为主,县域内特别是乡镇以下地区以农村客运线网优化为主,并积极推进公交化改造;在高速公路上,以发展班线客运直达运输为主。注重整合城乡道路客运企业、线路、场站等资源,提高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维护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措施
(一)科学编制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
1.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打破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二元分割格局,从实际需要出发,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有关内容应纳入城市及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规划编制要立足整合城乡客运资源,优化客运网络衔接,科学合理布局城乡客运线网;稳步拓展和延伸城市公交网络,支持和鼓励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提高城市公交线网覆盖面;改进客运组织模式,有序推进县乡客运和毗邻地区线路的公交化改造,促进运输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大力实施农村客运通达攻坚工程,优化调整农村客运网络,加快发展镇村公交;充分利用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站点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客运网络有效衔接和融合,实现城乡客运线网结构全覆盖;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以及镇与镇、县与县、市与市毗邻地区客运线网的设置和衔接。
2.编制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要依据“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完善路网布局,提高路网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5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桥梁6000座,为全省镇村公交和城乡客运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加快完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1.积极改善农村公路通车条件。对乡镇通往行政村的现有农村公路和桥梁,不符合客运班车安全通行条件的,要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快改造,力争2012年前完成。加快建设通往集中居住点等重要节点的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继续实施撤渡建桥,发展水上客运,切实改善岛屿村群众的出行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新建公路安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竣工、同步验收。
2.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在新建或改建农村公路时,加强农村客运站(亭)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到2015年,全省农村乡镇客运站达700个,占乡镇总数的70%,开通镇村公交的沿线行政村设置招呼站或候
车亭。同时,结合客运线网规划,优化城乡客运场站布局和衔接,主动对接地铁、铁路、机场等其他运输网络,积极改善换乘设施,方便群众出行。
3.强化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管理。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站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确保已建成的农村客运站及时投入使用,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发挥县、乡政府的作用,加强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亭)等基础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三)进一步优化调整城乡客运经营结构
1.优化城乡客运经营结构。各地要大力倡导公司化经营、公交化运营、员工化管理,积极推进城乡客运经营主体整合,通过收购、兼并或入股等形式,实施规范的公司化改造;打破地域垄断,积极引入规模大、有实力的客运企业,促进本区域内城乡客运资源整合;对区域内存在线路重复、经营中容易发生矛盾的相关客运企业,积极引导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兼并。
2.创新城乡客运组织模式。对县(市)城区至乡(镇)的线路,有条件的可选用公交车型,实行公交化的运营模式。对乡(镇)到乡(镇)、乡(镇)到行政村的线路,通过新辟、改线、延伸等手段,因地制宜实行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对路况条件、客源等不适宜公交车型的,要按照《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选用适用车辆。
(四)不断加大对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扶持力度
1.建立规范的城乡客运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鼓励实行城乡客运低票价政策,落实经济补贴、补偿。对城乡客运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评估,核定企业合理运营成本。对不能完全通过价格补偿的政策性亏损,由政府给予合理补贴。对城乡客运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警察、学生等实行免费或优惠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由政府进行专项补偿。对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等,地方财政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2.加大对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扶持力度。
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改造不符合客运班车通车条件的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农村客运站、候车亭,完善安保设施,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规划内的项目给予专项补助。3.加大对镇村公交发展的推进力度。加快建立镇村公交发展扶持政策,大力推进镇村公交发展。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县(市)为单位、乡镇为单元对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所有乡镇开通镇村公交、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县(市)给予一次性奖励,重点用于新增、更新节能环保车型等,具体补助和奖励资金可在燃油税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镇村公交营运车辆可参照城市公交标准申请燃油补贴。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考核,重点考核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支持情况、企业经营机制、服务质量以及群众满意度等,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另行制订。
4.加大对基础设施用地的保障力度。国土资源、规划、建设部门要对纳入城乡规划的客运枢纽、换乘场站、乡镇客运站、保养场、停车场、首末站、调度中心等基础设施,优先保障场站用地。对经规划确定并依法取得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用地,不得随意挤占,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五)切实加强城乡客运服务与管理
1.加强城乡客运规范化管理。完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延长服务时间,努力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简化许可程序,改造毗邻地区城乡客运线路,引导城市间公交线路相互融合、互联互通,着力解决城市毗邻地区城乡居民的出行问题。加快优化城乡结合部线路设置,加大线网密度,建设换乘站点,规范市场秩序,统筹考虑城市公交与班线客运资源整合,避免无序竞争。
2.建立健全城乡客运服务质量规范和质量考评体系。高度重视城乡客运统计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支撑。定期组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加强城乡客运服务质量考核,将考评结果作为各项资金补贴的依据,并与客运线路招投标及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等挂钩,督促企业规范管理。
3.加快城乡客运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智能化调度系统和ic卡系统,建立城乡客运服务信息查询系统,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发挥科技手段在经营行为监管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技术车型在城乡客运的应用,积极与省内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研究开发标准化的镇村公交车型。
4.确保城乡客运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强化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公安部门要科学核定车辆载客数和时速,合理划定车辆停靠点,科学指导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在城乡道路条件满足通行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投入有站立乘员席的公交车型从事城乡客运。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加快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所需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把加快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作为服务民生的“惠民工程”抓实抓好,为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供基础支撑,让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各地要成立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宣传、教育、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建设、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列为各级政府城乡统筹工作的重要任务,将城乡客运发展指标纳入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评价等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城乡居民自觉维护城市道路、农村公路以及站(亭)等基础设施的完好,充分利用学校和各种媒体大力普及安全出行知识。
(二)加强行业引导。各地要制订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客运在发展规划、设施建设、服务监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集约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客运线路招投标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全力打造品牌客运企业。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牵头组织对各地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工作进行考核,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反馈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考
核结果可作为各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立项和补助的参考依据。深化行业文明创建,组织开展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示范县(市)建设,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快全省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进程。
(三)加强市场监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乡客运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工作顺利推进。公安、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城乡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监管,严厉打击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和各种报废车非法载客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城乡客运安全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交通运输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作用,充实力量,加大城乡客运管理力度,规范经营行为,强化服务质量监管,依法查处非法营运车辆,督促客运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我省城乡客运统筹发展。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主要模式
建国初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概在10%左右,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城市化水平在建国后的二十年左右都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我国有城镇人口1.72亿,1989年为2.95亿,1997年为3.69亿,到2002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0212亿,城市数量达660个。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06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5.7%。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开始了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上海的“城乡统筹规划”模式、浙江及长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以及成都市“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它们的发展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广东省沿海,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厦门、中山、佛山、东莞等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在探索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中,总结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十条标准,即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工业经济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交通通讯网络化、市场经营商品化、文明卫生标准化、群众生活小康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行政管理法规化、环境净化、美化。
珠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品农业阶段:珠江三角洲的商品农业化起步早。目前农业商品率达到80%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达7500元/人左右,土地生产率达2200元/亩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总体而言,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进程中走出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第二阶段是农村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因为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得到了“集聚”,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第三阶段是完善基础设施阶段:珠江三角洲在实现第一、二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按现代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这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已拥有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5座;50-100万人口的城市4座;20-50万人口的城市6座;10-20万人口的城市5座;建制镇374个,城市化水平达到72.2%。至今,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的城市群体,形成了村中有城、城中有村、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珠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可以看作是以大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共同发展。深圳、珠海等大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能够很好带动乡村的发展。而且,由于珠江三角洲位于沿海开发区,具有优越的外贸条件,在出口外贸的推动下,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得更快,城乡一体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城市病”。大城市要增强自身的辐射功能,就必须不断地扩大规模以增强自身的实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合理,就有可能引起人口激增、公共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所谓的“城市病”。当然,“城市病”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以大城市带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中,应该注意协调城乡关系,合理发展城市规模。而且,一个大城市是否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最主要的并不是规模的大小,还应该包括本身的经济实力、投资环境等一系列因素。
(二)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上海的郊区和全国
其他地方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即上海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上海地区的农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只有2%左右,而全国有些省、市的农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上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88.7%,显然高于我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上海农民的实际收入中,非农收入要占到75%以上。上海240万农民劳动力大约有170万农民纯粹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中都是无法比拟的。上海郊区的基础设施有重大进展,目前已形成了9000公里的公路网以及较完备的农用事业设施。更重要的是,上海郊区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制造业中心,“三资”企业总数达11000多家。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上海中心城市的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也必然要大规模地向郊区辐射。
正是因为上海具有这一优势,因此,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的“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即城市和乡村的双向发展,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鼓励城乡合作,融合城乡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城乡经济的合作和跨区域发展已由工业拓展到商业、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仓储、农业等许多领域,并已达到相当规模。郊区城市化水平以年均2个左右的百分点逐年提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28%上升为2002年的52%。郊区的GDP约为全市的三分之一,郊区的工业产值更是占据了全市的半壁江山。上海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被打破,不仅市区体现了都市的繁荣,而且郊区也体现了上海的实力和水平。
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就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其中,大力发展郊区经济是一个重点。因为上海郊区本身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通过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城乡经济的合作,并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它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起着枢纽的作用。但是,这种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郊区经济要具有一定的实力。因此,“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必须考虑本地的经济实力。
(三)浙江及长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1、以城带乡的义乌模式
以城带乡模式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力量的扩展,表现为通过城市的扩展力量或扩散效应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理想格局。其主要特征在于城市发展及由城市的扩展而波及、卷入乡村的社会发展,它是整个社会由农村社会结构向城市社会结构转变的开端,经过带动乡村发展,通过工业生产力作用实现对城乡社会的改造。以“中国小商品城”闻名于世的义乌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其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在于以商业市场的聚集促进消费聚集与人口聚集,进而促进商业中心形成与城区发展。同时,打破行政地域限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市管县”改革、市场化土地资源运作和土地收益股份化,成为义乌以城促乡的关键环节。
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以南的苏州、无锡和常州。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
2、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带动”的模式
之一。特别是苏南的乡镇企业,已成为苏南经济的支柱。因此,在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过程中,苏南地区抓住这一优势,靠乡村工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农村工业化为动力,走出了一条苏南特色的“乡镇企业发展带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早在1993年,苏南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就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6.8%。苏南12个县被列入全国百强县。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苏南地区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来协调工农关系,稳
定农业生产。他们在全区建立了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农业的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保证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和人口城市化。
苏南的“乡镇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主要是指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来增强农村的经济实力,以此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苏南地区以发展乡镇企业为动力,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乡镇企业的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技术不强,不能完全保证商品的质量,同时,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水资源的污染。因此,在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环境、经济实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成都市“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具体表现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以重点突破、圈层状的空间扩展为途径,走大都市带动型与自下而上的农村城市化相结合的道路。呈现圈层状的空间扩散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原因是成都市区对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可以逐步带动其周围的发展。其次,农村自身的发展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要。成都市农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包括农房改造、医疗、社保等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因为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有发展的潜力。因此,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才会呈现出“大城市带动,城乡共同发展”的局面。
从2003年开始,成都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思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六年多来,成都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和“六句话”。“三个集中”是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三大工程”是指“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六句话”是指“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柱,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综合配套政策为保障,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成都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发展思路,使得成都的城乡一体化顺应了经济社会与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使成都的经济文化等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广大的农民普遍受益,使得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迅速。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介绍中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认识,综合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对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为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理论
探讨
思考
一、国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探讨
1.马恩列斯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他在185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乡村城市化”这一理论。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24页)恩格斯认为实现城乡融合就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失,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以及大家共同享受福利。
斯大林认为:“这不是说,城市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应当引导到‘大城市的毁灭’。不仅大城市不会毁灭,并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它们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大工业的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58页)由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标志。
2.现代学者的理论认识
在英文和法文的城市科学资料中,没有“城乡一体化”的词语,比较相近的是“城乡融合(和解)”(Urban-ruralcomposition)。其含意是指自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从原先的大都会向较小的村落或尚未工业化的地区转移,从而形成城市和乡村相混合的新型区域。
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学界,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是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他在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霍华德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它
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
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1895~1990)对霍华德的城乡一体化思想大加赞扬,说“霍华德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20世纪60年代,他明确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他主张建立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城市(但要大大的分散)为主体,把“区域统一体”的发展引向到许多平衡的社区里,就可以使区域整体发展,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还有可能使全部居民在任何地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
亨利·赖特及克拉仑斯·斯坦因提出“区域城市”的设想,即通过建立整体化的、清晰的区域交通网络,在交通轴交叉点形成城镇集聚,构成多中心城镇功能以及相对集中的空地系统。也有一些人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促进中心城市达到更高程度的经济与生态协调,从而使中心城市成为三、二、一产业空间上梯度布局,形成大、中、小城市群体在空间形态上呈区域化的特征,即区域城市(regionalcities)。
加拿大学者麦基(T.G.McGee)基于对亚洲一些国家的研究提出了“Desakota”概念即城乡一体化区域。它是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现象。这种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形态,实质就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其主要特征是高强度、高频率的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混合的农业和非农业活动,淡化了的城乡差别。
以上论述说明,马恩列斯和资本主义城市理论家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认识是基本相同的,即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重建城乡平衡,使全部居民在任何地方都享受同等生活条件的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
二、我国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探讨
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本质
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是我国的学者,它源于我国典型的“二元社会”格局,因而对城乡一体化的论述也就围绕着城、乡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进行展开。主要的看法有:社会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通过分析经济发展规律,从城乡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出发,有学者认为城乡
一体化并不是城乡无差别的境界,而是一种区域生态群落的合理分布,城乡一体化应是城市没有制度上的堡垒,乡村没有政策上的栅栏,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区域生态经济良性平衡系统的高境界”。又有学者从可持续发展和空间概念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
2、城乡一体化研究领域
最初,受农工商联合发展的启示,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手段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便确保城乡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发展战略一体化、经济管理一体化、商品市场一体化、经济活动网络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等对策思路。其后,研究领域扩展到户籍管理、就业、教育等更为广泛的制度领域,对传统的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进行探讨。目前学者们已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空间等各个方面,认为城市与乡村最终将成为一个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统一体。
3、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
有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有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首先,内部动力是乡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他认为乡村城市化是指乡村地域中传统社区向城市现代社区的逐步演变,使留在乡村的居民逐渐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乡村的就业结构、人口居住地和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改变,城市从乡村中产生。但是乡村城市化并不是城市的“全城化”,而是使乡村与城市居民在不同地方共享平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乡村与城市协调发展。乡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大量剩余是乡村城市化中来自乡村内部的推力,城乡收入分配、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异是乡村城市化中乡村外部的城市的拉力。在两种力的作用下,实现乡村城市化。乡村城市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在乡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现代化是通过城市现代化建设,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使城市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增强,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外部动力是改革开放政策和外资的引进。认为改革开放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壁垒,改革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外部动力将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始终。外资的引进则是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方式。
也有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的辐射(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两头动,即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4、城乡一体化实现模式
对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模式国内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1)城市主导型模式。学者的看法主要有:汤正刚认为“城区的经济辐射
功能和‘市带县’的城市主导作用”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上海《城乡一体化课题组》(1991)研究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主导在城市”;石忆邵、何书金认为大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这些学者的观点都强调城市的作用,把城市的作用放在主导地位,通过城市的辐射、吸引功能,依靠城市的优势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种模式的实施方向是从上而下。
(2)小城镇主导型模式。有学者从小城镇出发,研究小城镇在解决农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主要观点是:城市的产生来自于农村集镇的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不能抛开农业和农村。发展小城镇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通过人口、经济要素的集中促进小城镇功能转变、规模扩大,缩小小城镇与城市的差别,而小城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又缩小村与镇的差别,最终缩小城乡差别。此种模式以小城镇的发展为主导,通过小城镇与上(城市)下(农村)差距的缩小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大城市(都市区)而言,这种模式也可表现为郊区城市化模式,即通过郊区城市化来缩小城(市区)乡(郊区)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该模式的实施方向总体来看是自下而上。
(3)城乡结合统筹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也可称为区域城乡一体化模式,在大城市表现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提出这种理论的是胡必亮同志,他认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一个区域的整体力量发挥出来,而不仅是促进其中城市的发展。也就是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导城市对整个区域在整体功能定位、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基础设施布局等诸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区域范围内系统的、完善的城镇体系,做到大、中、小城市及镇在本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进而使区域整体效益得以发挥,最终促进区域范围内城乡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增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在推进这样一种以区域一体化为中心的城镇化过程中,关键的因素不是单个城市的规模大小,而是区域内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的强弱程度。也就是说,“联系”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与“规模”相比,“联系”是一种更为深刻、更为本质的内在变量。“联系”就是这种新的城镇化模式之区别于传统城市化模式的最根本要素。在这种模式下,发挥了上(城市)下(乡镇)双向作用,上下同步实施,更多体现了城、乡的结合与统筹。
三、本文的思考与认识
1.对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界定
综上所述,对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在生产力和城市化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时才具有条件;第二,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第三,城乡一体化是双向的演进,不是单向的。是城乡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吸引先进和健康的因素、理顺交流途径、摈弃落后的病态的东西的过程。第四,城乡一体化是系统性工程,包括社会经济
的方方面面,不能只重经济而忽视精神的、文化的、社会的内容。第五,城乡一体化不是消灭城乡差别的过程,更不是全部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只要乡村存在城乡差别就存在,只是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程度和形式不同。
社会统筹
城乡统筹
经济统筹
生态统筹
文化统筹
空间统筹
制度统筹
政治地
位
社会利益
社会
协调
社会
一体化
产业发展
资源配置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观思教念想育
经济
协调
生态环
境协调
文化协调
新型城乡协调关系
要素空间布局社会制度
经济制度
空间布
局协调
制度
协调
城乡一体化
经济
一体化
生态环境一体化
文化
一体化
空间布局
一体化
制度
一体化
社会福利
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一体化
社会文明一体化
城市空间布局一体化
经济、社会制度一体化
图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因此,本文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为: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通过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建立城乡协调的新型城乡关系,使高度发达的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实现城乡之间城市空间布局一体化、经济(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社会文明一体化、社会福利一体化等各方面的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具体内容见图1表述。
2.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构成要素
(1)经济要素。其一,产业一体化。即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广泛联合,农业、工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城乡产业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其二,资源配置一体化。即基础设施等资源在城乡之间统一配置。其三,市场一体化。形成城乡之间统一的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
(2)社会要素。其一,政治地位一体化。城乡居民在参与国家政策、决策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和相同的机会。其二,社会福利一体化。社会福利的享受上城乡居民平等,特别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3)生态要素。其一,合理配置绿地,协调城市、乡镇、农业用地,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其二,城乡一体化的治理、控制污染源,保护环境。
(4)文化要素。主要是城乡文明的一体化,具体有:其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其二,城乡居民思想观念一体化。其三,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
(5)空间要素。主要指各类要素空间布局一体化,如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土地等,使城乡在空间上实现融合。
(6)政策(制度)要素。通过制度、体制创新,打破割裂城乡关系的人为制度障碍,建立城乡统一政策环境,主要有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行政制度等。
3.动力机制
本文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是城市的带动力和农村的推动力。城市的带动力指由城市产生的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拉动)力。这种带动力由城市化升级和城市产业发展而产生。农村的推动力指农村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发展而在农村内部产生的推动农村向城市靠拢的力量。这种推动力的形成既有工业化也有城市化的作用。固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作用共同体现在城市带动力和农村推动力之中。具体表述见图2。
农业产业
农村发
城市
农村
乡村工业化
小城镇发展
化(现代化)
展
城乡一体化
城市升级(城市化)
(产业升级)
城市现代化
图2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示意图
4.城乡一体化实现模式
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实现模式,要根据地区情况来确定,本文认为前文介绍的模式适用的情况分别为:
城市主导型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心城市经济较发达、各方面力量都较强、所带县乡数不多的情况下,对尽快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较好的作用。这种模式的主动力是城市的带动力,通过城市的带动促进农村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发展,农村的发展又产生了推动农村向城市靠近的次动力,从而实现整体进步。
小城镇主导型模式。它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背景下产生的,适应于经济水平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个体私营经济发达的地区。该模式的动力是农村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靠农村自身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这两种模式在运用中要注意不能只停留在城乡一体化的表面,而要深入到制度建设和扩大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城乡结合统筹发展模式。这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模式,它是在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提出的。它结合了前两种模式的做法,同时发挥城市和乡村(小城镇)的双向作用,领域扩大到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地域范围较大、城镇体系结构复杂的大城市和区域的城乡一体化。在这种模式下城市、农村的作用是同等的,没有主次之分,二者共同作用于促进城乡一体化。
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和总任务。报告将“三农”的发展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要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强调“四化”同步发展
民以食为天,邦以农为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各地代表结合各地的实际畅谈了经验。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表示,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当中,河北省以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来带动农业的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把现代农业放在县域经济的大框架下推动,把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高端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一个支撑。黑龙江绥化市委书记朱清文介绍说,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整建制农业高产创建示范地级市,绥化市去年粮食产量达到了
305.8亿斤。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绥化市坚持和完善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了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起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
在这次的十八大报告中,解决好“三农”问题被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针对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各地代表们发表了各自观点。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表示,城镇化具有多重联动效应,是新阶段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发展的强劲引擎。健康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全域规划的要求,推进市域城乡规划全覆盖;同时要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保障均衡。山东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认为,要紧紧抓住农村新型居住社区的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的建设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要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真正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一体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同时,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针对如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介绍说,“近几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政策,但只有将这些好政策落实好,才能让农民真正受益。”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表示,“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使农民的生产方式尽快得到转型升级。只有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民才能实现增收致富。”
此外,本次报告还首次提出了改革征地制度,这成为了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徐小青表示,“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农民几乎被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体系之外。目前,农村征地面过宽,补偿过低,农民无法公平分享土地资本化后的升值收益,实际上被甩出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报告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对此,浙江省安吉县女子茶叶合作社社长、党支部书记宋昌美表示,“十八大报告提
出要改革征地制度,我们对此特别拥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仅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而且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侵害农户权益,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制度,提高征用补偿标准,维护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任
闻)
短评
十八大报告科学思考新型城乡关系
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专题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必将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报告强调“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的深刻把握和对“三农”工作的科学定位。我国仍然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农民实际仍占大多数、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道远,必须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贯彻于现代化建设始终。
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路径的顶层设计,也是我们党关于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科学思考。为此,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才能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未来5到10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也到了高投入、高成本、高价格的阶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力以赴把现代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