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5篇

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5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5-02 11:20:05 点击: 推荐访问: 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医馆 工作方案

篇一: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我院2013年获省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中医科从1964年建院就成立,从当初的一人门诊,发展到现在6人,面积450多平方米,人才队伍方面拥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中医师1人、中医士1人,占全院执业医师总数31。6%,药剂师1人,占全院药剂人员总数16.7%。不断完善中医门诊工作,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开展12项;中医药门诊总量占总服务量20%;加强中药房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调剂水平,常用中药饮片品种达300种以上。中医内科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学科带头人陈立红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篇《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疾病临床观察13例》、《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疗效观察》;针灸、推拿、理疗科优势病种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中医辩证分型后,运用牵引、针灸、DT照射、推拿等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0%以上,面神经麻痹采用针灸、闪罐、放血等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5%以上。在

  人才培养方面,积极鼓励医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讲座,为他们学习提供便利条件;2011年7月至

  2012年6月陆守江医师在省中医院进修针灸推拿一年;2011年6月至

  2012年5月孟良主治医师在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进修一年,2014年3月至

  2014年5月在徐州参加江苏省康复治疗师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2015年中医科门诊人次12775,门诊及住院总收入149.72万元,其中中药饮片收入15。85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医科建设为主体,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力培育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基层卫生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服务能力、特色优势、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建设目标

  我院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医馆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服务。

  四、建设内容

  (一)中医科环境和文化建设

  1、结合我院的房屋布局和环境的绿化美化,门诊楼东二楼业务用房约450平米作为中医科,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装修装饰,诊区内诊桌、诊凳、器械柜、屏风、按摩床、治疗椅等体现中式风格,装修体现中医元素;中药房要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如中式木制中药柜,青花瓷药罐等)。

  2、充分利用走廊、候诊区、诊室、理疗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馆的走廊、候诊区、诊室、治疗区通过张贴展板,宣传中医药知识,并使用中医病名和术语,从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体质辩识、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实践者.我院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资金投入,计划编外聘用二名中医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中医师,以合同制员工管理,并给予同级别在编职工同等待遇,形成中医药人才梯队,为我院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实施中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年轻中医师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好中医方剂和适宜技术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3、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逐步提高中医辨证施治优良率。在中医辨证施治中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理念融入中医临床的实践当中。

  4、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中,逐步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体现中医传承、发扬、创新的发展理念。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覆盖面

  1、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2、提升我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我院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院中医药服务的辐射面,吸引外地病人就诊.在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人次、为中医住院诊疗服务的开展打下基础.

  3、我院要把中医馆的创建与医院内涵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中医特色专科的优势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中医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占医院总处方的比例,增加中草药的使用率。

  (四)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二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医科的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类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2、以卫生院中医科作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培训基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中医适宜

  技术的开展,争取在年内80%村卫生室至少开展四种中医药适宜技术。

篇二: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为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xx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年)》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中医馆建设为主体,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力培育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基层卫生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服务能力、特色优势、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二、建设目标我院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医馆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服务。四、建设内容(一)中医馆环境和文化建设1、结合我院的房屋布局和环境的绿化美化,计划以二楼六间业务用房约100平米作为中医馆,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1装修装饰,诊区内诊桌、诊凳、器械柜、屏风、按摩床、治疗椅等体现中式风格,装修体现中医元素;中药房要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如中式木制中药柜,青花瓷药罐等)。2、充分利用走廊、候诊区、诊室、理疗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馆的走廊、候诊区、诊室、治疗区通过张贴展板,宣传中医药知识,并使用中医病名和术语,从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体质辩识、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实践者。我院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资金投入,计划编外聘用二名中医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中医师,以合同制员工管理,并给予同级别在编职工同等待遇,形成中医药人才梯队,为我院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2、实施中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年轻中医师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好中医方剂和适宜技术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3、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逐步提高中医辨证施治优良率。在中医辨证施治中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理念融入中医临床的实践当中。4、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中,逐2步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体现中医传承、发扬、创新的发展理念。(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覆盖面1、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2、提升我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我院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院中医药服务的辐射面,吸引外地病人就诊。在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人次、为中医住院诊疗服务的开展打下基础。3、我院要把中医馆的创建与医院内涵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中医特色专科的优势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中医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占医院总处方的比例,增加中草药的使用率。(四)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二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医馆的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类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2、以卫生院中医馆作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培训基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争取在年内80%村卫生室至少开展四种中医药适宜技术。3(五)更新中医药设施设备,促进中医馆快速发展。1、对中医馆100平米的业务用房进行装修装饰,体现传统中式风格和文化特色。2、购置木制中药柜、理疗床、按摩椅、屏风等中医药服务设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3、购置智能电炙仪、中药熏蒸仪、软组织伤痛治疗仪等中医药治疗设备,提高中医药现代化服务能力。以上是我院对中医馆建设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在场馆建设、设备配备、人才招聘、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主管局的大力支持,结合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中医馆的建设大约需要2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中医馆设施、设备和中医药文化展板,然而资金有限,恳请主管局给予大力支持,我院一定会按相关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好建设资金,打造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服务特色的中医馆,为当地和周边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此方案妥否,望主管局给予审核和批复为谢!xxxx卫生院xxx年x月xx日4

篇三: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中医馆建设方案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我院2013年获省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中医科从1964年建院就成立,从当初的一人门诊,发展到现在6人,面积450多平方米,人才队伍方面拥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中医师1人、中医士1人,占全院执业医师总数31.6%,药剂师1人,占全院药剂人员总数16.7%.不断完善中医门诊工作,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开展12项;中医药门诊总量占总服务量20%;加强中药房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调剂水平,常用中药饮片品种达300种以上。中医内科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学科带头人陈立红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篇《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疾病临床观察13例》、《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疗效观察》;针灸、推拿、理疗科优势病种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中医辩证分型后,运用牵引、针灸、DT照射、推拿等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0%以上,面神经麻痹采用针灸、闪罐、放血等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5%以上。在

  人才培养方面,积极鼓励医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讲座,为他们学习提供便利条件;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陆守江医师在省中医院进修针灸推拿一年;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孟良主治医师在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进修一年,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徐州参加江苏省康复治疗师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2015年中医科门诊人次12775,门诊及住院总收入149.72万元,其中中药饮片收入15.85万。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一、指导思想

  以中医科建设为主体,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力培育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基层卫生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服务能力、特色优势、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建设目标

  我院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医馆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服务。

  四、建设内容

  (一)中医科环境和文化建设

  1、结合我院的房屋布局和环境的绿化美化,门诊楼东二楼业务用房约450平米作为中医科,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装修装饰,诊区内诊桌、诊凳、器械柜、屏风、按摩床、治疗椅等体现中式风格,装修体现中医元素;中药房要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如中式木制中药柜,青花瓷药罐等)。

  2、充分利用走廊、候诊区、诊室、理疗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馆的走廊、候诊区、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诊室、治疗区通过张贴展板,宣传中医药知识,并使用中医病名和术语,从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体质辩识、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实践者。我院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资金投入,计划编外聘用二名中医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中医师,以合同制员工管理,并给予同级别在编职工同等待遇,形成中医药人才梯队,为我院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实施中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年轻中医师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好中医方剂和适宜技术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3、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逐步提高中医辨证施治优良率。在中医辨证施治中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理念融入中医临床的实践当中。

  4、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中,逐步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体现中医传承、发扬、创新的发展理念。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覆盖面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4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1、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2、提升我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我院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院中医药服务的辐射面,吸引外地病人就诊。在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人次、为中医住院诊疗服务的开展打下基础。

  3、我院要把中医馆的创建与医院内涵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中医特色专科的优势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中医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占医院总处方的比例,增加中草药的使用率。

  (四)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二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医科的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类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2、以卫生院中医科作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培训基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争取在年内80%村卫生室至少开展四种中医药适宜技术。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5

篇四: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第1篇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医院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00%的中医科、100%的中药房建设达到国家、省级标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均能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

  2、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3、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4、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1/15、综合(专科)医院100%设置中医科、中药房,75%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6、100%的县(市、区)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不少于10%。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各县(市、区)要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要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适应分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各县(市、区)要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为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鼓励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各各县(市、区)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设备设施配置、人员配备与培训、中医药服务提供等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列为一级指标,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5%。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要加强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建设,重点强化基本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将县中医医院纳入120急救网络。高邮市中医医院争创三级中医医院。

  所有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要开展中医药人员2/1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高邮市实施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试点工作。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配齐配强中医药人员。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100%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在每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要重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工作。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要努力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通过师承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要认真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在职称评定、培训学习、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向基层中医药人员倾斜的激励措施。

  (四)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各县(市、区)要在创建成市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要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以及“2013-2014年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允许基层西医人员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后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3/1要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中医临床诊疗中心创建活动。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全国、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区、区、县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验收。继续推进省、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活动。新建一批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实施省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和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深入开展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药房达标建设活动,推进综合性医院中医示范科室的创建活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健全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积极推广中医妇儿适宜技术。市一院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各县(市、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和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加强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对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七)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各县(市、区)要制定并实施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的政策措施。制定并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基层药品连锁企业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4/1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八)依法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要强化中医监督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各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各县(市、区)要对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加强中药质量监管,各县(市、区)要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

  (九)推进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

  各县(市、区)要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不少于10场,直接受益群众不少于1000人次,组织中医药服务“六进”活动各不少于2次,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力争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普及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和80%以上家庭。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各县(市、区)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节、养生节、膏方节等活动,创作不少于1种面向基层群众的优秀中医药文化作品。

  三、组织实施

  (一)部署启动(2014年1-3月)

  5/11、制定下发《2014年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2014年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考核标准》,并予以部署。

  2、各县(市、区)相应制定2014年提升工程实施细则,落实具体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并将实施细则报市卫生局中医处。

  (二)具体实施(2014年4-9月)

  1、各县(市、区)按照《2014年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和各地制定的实施细则要求,扎实开展提升工程的动员部署,努力推进工程顺利实施。

  2、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按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提升工程中各项工作任务。

  3、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提升工程实施动态监控,随时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好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和目标完成。市卫生局期间将组织抽查。

  4、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报送本地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活动和工作进展情况。

  (三)评估验收(2014年10月)

  各县(市、区)要加强本地区提升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2014年10月20日前完成对辖区提升工程的自查,同时将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的书面总结、自查评分表等材料于2014年10月30日前报市卫生局中医处,并做好接受市级抽查的准备。

  6/1(四)工作总结(2014年11-12月)

  市卫生局于2014年11月组织对各县(市、区)提升工程工作进行考评。2014年年底将各地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考评结果予以通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工作。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负责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业务指导,承担社区卫技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任务。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认真实施提升工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组建专门领导班子,领导、协调项目推进工作,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并定期收集、上报实施进展情况。

  (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

  市卫生局对各县(市、区)的项目实施情况实行阶段或年终抽查,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各县(市、区)要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定期对建设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不按要求实施项目的单位,要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

  (三)宣传引导,示范推广

  各县(市、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主动引导,广泛宣传提升工程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要调动各方参与提升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中医药人员主力军的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提升工程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搜集项目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采取多种7/1方式组织交流。被评为省、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单位要努力发挥示范作用,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市基层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开展。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第2篇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在维护和增进群众健康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我院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工作,为确保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上级有关要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加快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服务群众;

  坚持中医为主,继承创新,弘扬特色,彰显优势;

  坚持高起点,规范化,重实效;

  坚持试点示范,典型引路,稳步推进。

  三、工作方式

  (一)与日常服务相结合。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要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当中。将服务对象分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群、慢病人群和康复人群等,对不同服务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分别制定服务方案,充分发挥“治未病”的作用。

  8/1(二)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整合针灸、推拿、拔罐、敷贴、熏蒸、耳针、刮痧、理疗、穴位注射、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简易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三)与健康信息建设相结合。依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整合“治未病”预防保健信息、中西医门诊就诊信息、疾病随访管理信息、妇女儿童保健信息,打造独具特色的信息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建立中医特色的、动态全程的健康状态信息库奠定基础。

  四、工作内容

  (一)完善服务体系。利用上级医院中医药人才与技术优势,指导我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打造体现中医文化特色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为辖区居民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指导等服务。

  (二)开展人员业务培训。要对从事中医服务保健服务的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治未病”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使其熟悉工作流程,熟练运用中医药特色的技术方法(如心理调节、膳食调养、中药调理、运动调摄、针灸、推拿、熏蒸、浴足等)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应在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

  (三)建立居民中医特色健康状态信息库。为居民进行体质辨识,针对不同人群的体质状况做出健康评估,从而提供个体化的健康调养方案。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状态信息库”,形成“治未病”信息服务网络。

  9/1(四)加强传播与推广。加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切实做好中医特色健**障服务模式的宣传推广活动,成为传播中医健康文化和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方法的重要窗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作为今后中医药工作的重点任务,研究制定总体规划和工作方案,当前要重点抓好“治未病”工作的实施。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试点,扎实推进。

  (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研究及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研究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价格政策,制定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特色优势。

  (三)加强行业管理。医院负责对辖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行业管理,根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有关标准规范,对辖区内相关机构和人员,统一准入标准,规范服务内容,加强有效监管,并建立定期考评机制和校验制度。

  (四)加强调研督导。医院将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情况,纳入综合调研督导工作。组织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的现场评估指导,加强服务质量监测与控制。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治未病”服务效果评估研究。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第3篇

  为深化我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工作,依据《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4版)》及《成都市新都区10/1医院管理办公室关于下达2014年度目标工作考核的通知》(新都医管办发〔2014〕42号),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稳步实施全镇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延伸工作覆盖面,提高我镇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及群众接受度。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工作公益性和公平性,按上级要求免费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

  (二)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城镇、乡村人群的服务差距,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坚持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公共卫生服务。

  (四)坚持资源整合和开发相结合,合理整合城镇卫生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基层卫生资源作用,以有限的资源争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和健康公平。

  (五)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居民充分享受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三、组织结构

  (一)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卫生院院长)

  11/1副组长:?(公共卫生科主任)

  成员:?(卫生院防保成员)

  ?(卫生院妇产科主任)

  ?(镇卫生院护士)

  ?(卫生院财务科会计)

  领导组下设项目办,负责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的协调管理,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项目办成员:

  主任:?

  成员:?

  (二)项目技术指导和绩效考核组

  1、健康教育项目小组

  组长:

  成员:

  2、孕产妇保健项目小组

  组长:

  成员:

  3、老年人保健项目小组

  组长:

  12/1成员:

  4、慢性病管理项目小组

  组长:

  5、业务培训项目小组

  组长:文(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

  6、村站管理小组:

  组长:

  四、工作目标

  1.健康教育

  针对中医药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及重点健康问题的中医药处理方法等内容,向城镇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中医药内容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6种,制作或购买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2种,更换4期中医药专题宣传栏,开展1次中医药咨询活动,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全年提升辖区居民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知晓率达50%。

  2.孕产妇保健

  13/1尽早发现孕妇,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产前保健服务和产后访视时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为孕产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保健指导如: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起居调摄、产后康复等。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

  3.老年人保健

  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有针对性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如: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体质辨识率达15%。

  4.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病人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指导进行中医药保健,提供中医药保健养护方剂等。全年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

  5.业务培训

  针对中医药保健服务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专题培训。年初及时制定培训计划,全年对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至少4次,每2月进行一次院内工作人员中医药相关业务培训。每次培训须进行考核。

  6.村卫生站

  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工作主要指健康教育活动,每年至少有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含中医药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有2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中医药内容。

  五、绩效考核

  14/1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组织考核工作,重点考核各责任人和村卫生站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进度、服务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考核结果将作为工作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六、工作要求

  定期组织院内自查及村卫生站督导,督促工作进展,加强量控和管理,确保服务数量得到落实,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XXX镇中心卫生院

  年月日

  组长:

  四、工作目标

  1.健康教育

  针对中医药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及重点健康问题的中医药处理方法等内容,向城镇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中医药内容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6种,制作或购买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2种,更换4期中医药专题宣传栏,开展1次中医药咨询活动,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全年提升辖区居民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知晓率达50%。

  2.孕产妇保健

  15/1尽早发现孕妇,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产前保健服务和产后访视时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为孕产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保健指导如: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起居调摄、产后康复等。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

  3.老年人保健

  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有针对性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如: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体质辨识率达15%。

  4.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病人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指导进行中医药保健,提供中医药保健养护方剂等。全年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

  5.业务培训

  针对中医药保健服务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专题培训。年初及时制定培训计划,全年对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至少4次,每2月进行一次院内工作人员中医药相关业务培训。每次培训须进行考核。

  6.村卫生站

  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工作主要指健康教育活动,每年至少有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含中医药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有2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中医药内容。

  五、绩效考核

  16/1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组织考核工作,重点考核各责任人和村卫生站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进度、服务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考核结果将作为工作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六、工作要求

  定期组织院内自查及村卫生站督导,督促工作进展,加强量控和管理,确保服务数量得到落实,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XXX镇中心卫生院

  17/17

篇五: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中医馆建设方案

  我院2013年获省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中医科从1964年建院就成立,从当初的一人门诊,发展到现在6人,面积450多平方米,人才队伍方面拥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中医师1人、中医士1人,占全院执业医师总数31.6%,药剂师1人,占全院药剂人员总数16.7%.不断完善中医门诊工作,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开展12项;中医药门诊总量占总服务量20%;加强中药房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调剂水平,常用中药饮片品种达300种以上。中医内科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学科带头人陈立红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篇《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疾病临床观察13例》、《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疗效观察》;针灸、推拿、理疗科优势病种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中医辩证分型后,运用牵引、针灸、DT照射、推拿等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0%以上,面神经麻痹采用针灸、闪罐、放血等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5%以上。在

  人才培养方面,积极鼓励医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讲座,为他们学习提供便利条件;2011年7月至

  2012年6月陆守江医师在省中医院进修针灸推拿一年;2011年6月至

  2012年5月孟良主治医师在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进修一年,2014年3月至

  2014年5月在徐州参加江苏省康复治疗师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2015年中医科门诊人次12775,门诊及住院总收入149.72万元,其中中药饮片收入15.85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医科建设为主体,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力培育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基层卫生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服务能力、特色优势、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建设目标

  技术的开展,争取在年内80%村卫生室至少开展四种中医药适宜技术。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