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企业集群内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大连市水产加工企业发展态势;从集群产生的社会文化与历史条件、集群产生的需求条件、集群产生的供给条件三方面分析了大连水产加工企业集群形成机制;从水产加工企业的专业化、根植性和空间集聚性三方面分析了大连水产加工企业集群形成特征;最后,提出大连水产加工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集群;水产加工;大连市
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4.019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in Dalian Cluster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DONG Xue, HU Yong-chao, BAO Teligenbaiyi
(Hi and Appropriate (Suzhou) Company, Ltd., Shanghai Branch,Shanghai 200051,China)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 of enterprise clusters defined and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in Dalian; secondly, soci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at produced from the cluster, the cluster requirements, supply conditions, the cluster generated by analysis of Dalian Fisheries processing enterprise cluster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from the specialization of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rooted and spatial aggregation of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of Dalian cluster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e problems in Dalian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cluster development and gives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enterprise cluster;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Dalian
1 企业集群内涵
对于企业集群,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定义,最早与企业集群有关的描述来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强调了(集群内)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联合。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基础上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企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它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如大学、质量标准机构、短期培训机构以及贸易协会。并且指出,中小企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
学界对企业集群尚没有一致的认识,但有3个基本相同的指向:(1)空间指向——企业集群大量企业集中在某一个较小的地理空间上;(2)关系指向——企业集群内不同企业存在一定技术经济关系,它们生产的产品在行业上具有同一性或关联性,它们之间存在并不主要基于股权纽带的分工与合作关系;(3)利益指向——企业集群内企业能够获得单个企业在分离状态下孤立发展难以获得的利益。总结为企业集群是指某种产业领域里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
2 大连市水产加工企业发展态势
近年来,大连市已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优势产品为重点,技术创新为动力,出口贸易为导向的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新格局,这些都为大连水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大连立足区位条件,依托资源优势,开拓创新,优化布局,努力打造水产加工园区,取得一定成就。水产加工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土地、能源、交通、渔业等多领域。2003年,以大龙王塘实业总公司为主体,开始规划建设水产品加工园区。根据资源分布情况,这个园区分为陆域生产经营商贸、海上耕海牧渔、居民生活三大区域。陆域生产经营商贸区依次分为市场交易、商贸服务、水产品冷冻冷藏、精深加工、来料加工、第三代水产制品、科技研发、休闲渔业、居民生活等九大区。至2008年,龙王塘、黑岛、皮口、棉花岛等八大水产品加工园区全部启动,并已成为渔业经济一个显著新增长点。产业发展上,以水产品加工为主体,计划到2010年,园区总产值将达到25亿元。由于规划合理,贴近实际,龙王塘加工园区发展的步伐较快,2005年,园区进驻水产品加工企业34家,完成产值12亿元,渔村人均收入15 000元。按照大连市政府原则要求,到2010年全市基本组成黑岛、关驾山、皮口、大李家、棉花岛、龙王塘、桃园、炮台、永宁和金贝广场10个水产加工园区,每个园区建设规模为2 km2以上,并且集中连片;生产设施要引进和采用同行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产品质量安全,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投产之后年加工产值要在10亿元以上;要带动当地渔民致富,村屯建设向城镇化推进[2]。
3 大连市水产加工企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3.1 社会文化与历史条件
悠久的渔业历史和深厚的渔业社会文化都为大连水产加工园区实施企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很好的背景。一般说来,一个区域历史遗留的从事商业活动的社会风气、商业文化氛围可以成为当地商业兴起的一个条件。生活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养成了经营意识,培养了经营思想。大连地区先民早在6 000年前就已筑室定居,除渔猎外,已开始农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到西汉时,大连地区农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元朝在大连地区设金复州屯田万户府,实行屯田垦殖,奠定了今天大连地区农业的基础。但在明清之际,由于战乱,大连地区又一次沦为人去室空的荒漠之地。清初颁行招民屯垦政策后,经过近百年的开发,大连地区已桑梓满坡,耕地连片,成为辽东农业发达地区之一。大连地区渔业生产历史更为悠久。全地区三面环海,岸线长达1 906 km,海岸曲折、港湾毗连、岛屿众多,滩涂水域广阔,有富饶的渔场。至魏晋时期,渔业经济已很兴盛,捕鱼采贝成为海岛和沿海居民的主要生计。在漫长的自然经济时代,渔业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日本统治大连时期,对渔业资源进行疯狂掠夺和破坏。解放后,渔业生产步入科学发展轨道,实行养捕并举,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重视科学技术在水产生产中的应用,吸取一度枯捕滥采的教训,加强对资源的保护,扩大养殖规模,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并在船舶、渔具方面进行改革。改革开放以后,经过调整,全市已经形成捕捞、养殖、加工三个产业并举,国有、集体、个体三种体制同进,产供销、渔工商、内外贸综合经营的渔业经济格局。构筑起渔业病害防治、水产技术推广、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渔业行政执法四大保障体系,使全市渔业不仅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在多个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
3.2 需求条件
渔业己成为大连的特色、优势及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海水产品,由于它营养价值高,含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及独特的生理活性物质,对增强人体免疫机能,促进发育代谢,防病抗癌、抗衰老等方面有独特的生理疗效。消费者对于集群产品的消费行为呈现易变性和上瘾性。对于一些消费品,消费者有求新求变的消费心理。对于同一种商品的多次反复消费,消费者往往希望变换口味。随着消费经验的积累,消费者对该种商品将产生上瘾的消费行为。另外,营销信息沟通的口传性。距离集群越远,则该集群的知名度越高。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与营销信息沟通的口传性相差的。在企业集群成长的早期阶段,集群企业主要依靠当地的专业市场从事产品的批发和零售。现代营销手段,如广告、品牌、建立远距离营销网络,还没有在集群中使用。远距离的消费者大都无法实地考察企业集群,他们只能从贸易商或者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得到关于集群产品的有关信息。口传增加了集群整体的知名度,有利于集群产品开拓远方的市场。因此,综上所述,增加水产品的品牌效应和水产品的多样化是大连水产加工园区企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需求条件[3]。
3.3 供给条件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加工品包括虾夷贝柱、半壳贝、盐渍海参、淡干海参、原味鲍鱼等几十种产品,公司现有永祥水产品公司、永盛水产有限公司、荣成食品公司、海胆食品公司及金贝广场分公司共5座水产品加工厂,具备年15 000多吨的加工能力。大连棒棰岛海产企业集团始创于1993年,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国最早开始海参工业化生产、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海参企业,现已形成集刺参原种保护、苗种繁育、精深加工、科研开发、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企业在生产产品时有明确的分工,同时还要存在大量相关配套产品生产的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一般来说,产品的价值链条越长,技术上进行工序分解的可能性越大,垂直方向的劳动分工延伸也较长,这样产业集群产生的条件就越充分。大连水产加工企业的产品多样性和差异性为大连水产加工企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供给条件。
4 大连水产加工企业集群的特征
4. 1 水产加工企业的专业化
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人的局部劳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商品成本。第二,劳动工具的分化和专门化,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工具的投入。第三,分工和专业化节省了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第四,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4]。目前,大连市优质高效水产品养殖技术及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和影响力,水产品养殖面积累计达到28万hm2。獐子岛渔业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虾夷扇贝生产基地,壹桥苗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扇贝育苗基地,另外,棒棰岛海产、玉璘海洋珍品、上品堂等已成为全国最专业的海参加工基地,以天正实业为代表的国内最大的河豚鱼养殖出口基地。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00多家,精深加工水产品达到十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大连涌现出了獐子岛、棒棰岛、壹桥、玉璘、天宝、善岛等6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獐子岛、天宝已成为上市公司,壹桥苗业、玉璘海珍、棒棰岛海产、上品堂等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獐子岛、棒棰岛获得了国内水产领域仅有的2枚 “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刺参原种场、虾夷扇贝、紫海胆、牡蛎、菲律宾蛤仔等良种场均落户大连。大连的虾夷扇贝、海参、鲍鱼、裙带菜、牡蛎、菲律宾蛤仔等海产品的品质和资源量均名列全国前列。大连海参、扇贝、鲍鱼等系列海珍品叫响全国,远销海外。
4. 2 水产加工企业的根植性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与地域根植性的相关性分析,企业集群的“地域根植性”是指集群对特定区域环境关系(如制度安排、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关系网络等)的依赖性 [5]。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五合一”模式,联合各地水产行业协会、水产养殖专业户、科研院校、有关金融机构等组成利益共同体。另外,企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措施、土地使用、人才引进、银行贷款、信息服务、行业协会、职业学校、培训中心、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等服务支持体系还不完善。而这一系列公共资源、外在制度、文化环境及社会资本等支撑性条件单靠企业集群或企业集群内部企业根本无力,或很难创造和提供,但它们对企业集群形成、规模扩张、竞争力提升具有基础性作用[5]。
根植性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形成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它是产业地方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6]。
4.3 水产加工企业的空间集聚性
企业集群的地理聚集特征,是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产生紧密联系,大量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化企业聚集在一定区域,形成了相互信任的产业文化,降低了集群内企业之间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了交易费用,使集群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同时,专业化分工形成的社会化分工网络,把人员的培训、销售网络的建立、运输成本的降低、原材料的供应全部纳入区域的专业化分工之中。集群的地理聚集特征是集群获得聚集效应的重要因素[2]。
大连水产加工业发展布局:按照点线结合、区域布局、规模发展的思路,重点培育水产品加工产业带,在产业带中培育加工园区,重点扶持大中型水产品加工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龙头,打造产业集群,形成新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7]。
5 结论与建议
虽然大连水产加工企业集群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大连水产加工业起步较晚,企业数量和规模远远不及其他省份等一系列因素制约,大连水产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给出的建议是:
(1)培育龙头企业,牵动产业开发。重点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权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中型特色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营,提高特色水产品加工水平和档次。
(2)用足用好政策,借力促进发展。抓住机遇,充分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和省辽宁有关部门出台的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政策,争取水产行业以外的各方面支持。
(3)培植研发基地,加强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省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和省内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与大型加工企业进行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水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4)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产业经营。做好企业产品推介宣传,扩大知名度。提高质量卫生标准,改进包装,树立信誉,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企业营销,创建品牌,打造名牌,积极申报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申报辽宁名牌和著名商标。依靠品牌优势,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水产品加工业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Porte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venes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6):77-90.
[2]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符正平. 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2(10):20-26.
[4] 赫连志巍.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集群创新路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8(6):100-103.
[5] 耿建泽.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与地域根植性的相关性研究[J].理论界,2003(8):51-52.
[6] 朱英明. 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J]. 中国软科学,2003(7):107-112.
[7] 包特力根白乙,董雪,许添怡.大连水产加工园区的企业集群化及其推进方案[J].渤海大学学报,2011(6):56-5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