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乌干达自196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长期保持友好,经济互利合作不断发展。目前,有众多中国企业在乌投资,主要从事制造、房地产、矿产开发和餐饮服务等行业。根据中乌双边协议,自2012年7月1日起,乌干达95%的输华产品可享受免关税待遇。
乌干达对外资市场准入的有关规定
乌投资主管部门为乌干达投资局(UIA),其职责包括:努力使乌成为外国投资者的理想选择;颁发投资许可和投资优惠证书;协助投资者获得其他批准和许可等。
限制投资行业
如在金融、保险、机场、法律服务、航空和铁路运输、旅游、采矿、石油勘探与开发、水电、林业、医药和医院、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等领域投资,外国投资者必须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签发的投资许可证。
鼓励投资行业
乌颁布的《投资法》鼓励在24个领域投资:粮食加工行业;林业产品加工行业;鱼类加工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 ;纺织及皮革业;榨油业 ;纸制品行业;采矿业;玻璃和塑料制品行业;陶瓷业;机床、工具、设备、机械的制造业;工业备件的加工业;建筑业;肉制品加工行业;旅游业;房地产开发业;建材业;包装业;运输业;节能工业;制药业;银行业;高科技产业。
外国投资者不享受优惠政策的领域
商品批发、零售业;个人服务行业;公共关系行业;汽车租赁及出租车行业;只供应乌干达市场的面包房、糖果店及食品加工业;邮政和电讯;专业服务。
根据乌《投资法》,乌对外商投资方式没有特别要求,可以现金或机器设备、技术等资产形式或以新建、收买并购或入股等方式成立个体企业、合伙、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或子公司投资经营。乌政府鼓励发展私有企业,允许外资跨国并购当地企业,外国企业可在乌收购企业上市。乌股票市场对外国投资者开放,但乌证券交易目前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上市公司少,交易量小。
乌干达亟需引入外资发展渔业
乌干达国土面积24.1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28%,是非洲水面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乌地处东非高原,平均海拔1000~1200米,大小自然湖泊有160多个,河流众多,素有“东非高原水乡”美誉。乌水域辽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发展渔业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渔业发展概况
乌鱼类品种丰富,自然水域有500多种鱼类,主要商业品种有尼罗鲈鱼、非洲鲫鱼(罗非鱼)、白鲢、脂鲤、新波魚、虎鱼等。渔业以传统捕捞方式为主,作业区域集中在维多利亚湖、阿尔伯特湖、基奥加湖、爱德华湖和乔治湖等五大湖。捕获的鲜鱼约60%进入工厂加工成冷冻鱼片出口国际市场,20%利用传统的熏、腌、炸、晒的方式加工后供应地区市场,少量鱼在初级加工后被用于提炼鱼油或饲料添加剂。尼罗鲈鱼的鱼鳔晒干后出口亚洲市场,主要是中国。
渔业经济地位
乌渔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2.8%,占农业GDP的13.3%,约120万人从事渔业直接相关的行业,全国近530万人以渔业为生。鱼和鱼类产品出口成为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创汇产品,主要市场为欧盟、美国和中东。
传统渔业资源锐减
维多利亚湖是乌最大的产鱼基地,乌境内湖面3.07万平方公里。据估计可持续的捕捞量每年最多为30万吨。由于非法捕捞幼鱼和环境污染,自然水域的鱼类数量急剧下降。
渔业监管难以到位
乌干达农业部渔业资源司是自然水域渔业资源的监管部门,负责捕捞作业的规章制定、牌照发放和监管。各地区政府设有相应的渔业官员协助工作。尽管乌政府对不同湖泊使用渔具和捕捞许可都有专门规定,但渔农仍大量使用小于10目的渔网非法捕捞小鱼,在临近湖岸两公里以内区域使用挂满大小鱼钩的长线捕捞尼罗鲈鱼。
淡水养殖水平落后
近些年来,随着商业企业和研究机构进入水库、池塘、网箱等水产养殖领域,淡水鱼养殖发展较快。但总体上看,乌水产养殖水平比较落后,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很少,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缺乏,种苗和饲料生产能力较低,鱼苗运输装备和技术较差,资金和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淡水养殖规模尚不能弥补自然水域渔业资源下降的缺口。以乌目前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有水面的难度较大,亟需引入外资为水产发展注入活力。
中乌开展渔业合作空间巨大
乌干达年人均鱼产品消费量为8.3公斤,不足世界人均年消费量17公斤的一半,仅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年人均消费25公斤水产品标准的三分之一。鱼产品作为一项重要蛋白质和出口创汇来源,渔业发展对乌社会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2011年,乌农业部提出了2016年全国鱼产量增产30万吨的目标,其中淡水养殖规模提高到年产20万吨。依托我国援建的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我国企业可在鱼苗繁育、饲料加工、淡水养殖领域与乌开展合作。
推广实用养殖技术
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肩负着人员培训、技术示范和推廣的职能。通过中国政府扶持及与乌方合作,示范中心按照中乌双方既定的合作目标,为乌技术人员和渔农提供技术培训、示范和指导,使其掌握鱼苗繁殖、池塘和网箱养殖等技术。通过技术外溢使更多的渔农从中获益,从而加快乌水产养殖发展进程,为示范中心承办企业在乌商业化可持续经营奠定基础。
合理开发水域资源
据乌农业部水产专家分析,若水面全部得到合理开发,每年鱼产量(食用鱼、饲料用鱼和工业用鱼)可提高至100万吨。乌人工养殖主要为池塘养殖和小规模的网箱养殖,大量水域资源尚未有效开发利用。维多利亚湖湖湾适合进行网箱养殖和湖湾围栏养殖。尼罗河水温和水质与维多利亚湖相似,在乌境内落差400米,形成许多瀑布,适合流水养殖。此外,诸多湿地也可用来进行鱼类养殖。若这些水域得到合理开发,可极大提高乌淡水养殖鱼类产量。
探索新型合作模式
我国企业可利用资金、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公司+渔农”的合作模式,与当地企业和渔农建立水产养殖和加工联盟。我国企业可与渔农签订产、供、销合同,采用抵押担保或赊销方式提供渔农苗种和饲料,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形成规模化养殖格局。我国企业经营集中在鱼苗繁殖、饲料加工、技术服务和鱼产品加工领域,带动当地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规模,形成互利合作和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