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保护蓝色海洋,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当然,在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少不了一些具有前沿观念和创新理念的水产资源研究专家的推动和保护。这其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单秀娟博士就是一位佼佼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渔业资源生态学研究,系统研究了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与机制,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鱼类的生态学适应及群落结构的演替机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为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经历厚重,成果丰硕
单秀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2014年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客座副教授。作为“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团队成员,2014年获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授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入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批“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2015年入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科研团队、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气候变化工作组(S-CCME)成员。
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动态和种群动力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专题、863子课题、UNDP/GEF项目、省优秀青年科学家项目等12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了CCICED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专项、APN项目等1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0余篇,参编中英文专著16部(副主编3部)。获得国家各级奖励4项。协助完成了中国工程院、科技部、渔业局、海洋局等渔业资源战略研究和规划10余项。
解析主要渔业种类种群动力学,丰富渔业生态学研究内容
解析了黄渤海主要渔业种类的种群动力学特征并建立资源评估模型,对我国近海(黄渤海)及典型水域(长江口缺氧区、中陆架水域、浙闽产卵场水域、黄河口水域、东南沿海主要河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交替规律以及渔业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食物网结构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面探讨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浮游生物生态学的影响,研究了多重压力下长江口水域水母生态灾害与渔业资源结构和资源量动态的关系,探讨了水母在夏季的生物量分布及其爆发机制;同时对主要渔业种群包括小黄鱼、高眼鲽、大头鳕、细纹狮子鱼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长期变化进行了序列分析。该部分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1,12)。该项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渔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为多重压力下海洋渔业种群动态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基本参数,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及典型水域渔业资源的养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基础;
关注领域研究前沿,创新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影响的研究
创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渔业资源演变趋势预估的研究,成果为近海渔业资源的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各领域研究的焦点,单秀娟博士主持完成的973专题“气候变化下典型水域渔业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和应对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黄鱼种群对黄海水域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系统分析了典型水域(黄渤海、长江口和黄河口)近50年渔业资源结构演替过程、资源分布的迁移规律;优化和完善了DBEM模型,首次预估和量化了不同气候情境下(RCP2.6、RCP6和RCP8.5)我国典型水域鱼类资源的资源变动趋势,如黄河口鱼类资源密度递增程度和增量的重心分布范围呈现出RCP8.5>RCP6>RCP2.6,在未来30年,渔业生态系统RCP2.6 情景下的健康水平明显高于RCP6 和RCP8.5情景,其健康评价值分别是RCP6和RCP8.5情景的2.8倍和2.2倍。该部分结果在科技部973项目评估时被评为研究亮点。该成果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2015年首届年会获得墙报展示二等奖(获奖比例为6/121)。该成果为解析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范例,为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寻求保护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近海渔业资源的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基础。作为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成员,积极推动了国内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影响的相关研究,同时扩大了中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
评估资源结构与动态,支撑国家渔业管理和渔业权益维护
针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普遍衰退的现状,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分析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重要渔业种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栖息环境的长期变化;对中韩暂定水域的渔业资源结构、主要渔业种群动态及渔业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了黄海中方一侧、中韩暂定水域和中间水域渔业资源种群组成及资源量动态变化;分析了过度捕捞和水产养殖发展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评估了放流前后套子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区的资源量动态和分布及增殖生态效应;评价了休渔期前后和休渔区环渤海沿岸水域的渔业资源状况和休渔效果;该部分成果获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14)。作为主要参加者协助完成了CCICED“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大型水利工程和过度捕捞对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影响的分析,综合评估了过度捕捞和养殖活动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为下一步国家实施海洋保护策略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以及UNDP/GEF大海洋生态系国际合作项目渔业资源的评估、增殖放流和禁渔期的效果评估等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得到了外方专家的充分肯定。该项研究积累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基础资料,为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家伏季休渔、海洋捕捞减船等政策制定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具有科学指导作用,降低了盲目性和生态风险,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为下一步国家实施海洋保护策略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促进了黄海渔业资源的共同管理和养护工作的开展;相关研究成果在中韩渔业协商中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渔业权益和渔民利益,为争取较高捕捞配额、增加渔业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韩渔业协商提供基础分析数据。
解决产业技术基础问题,推动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揭示了鱼类早期的生长存活过程及对胁迫条件的反馈机制,为鱼类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基础。系统阐述了鮸鱼早期阶段的发育、生长和存活过程;研究了鮸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异速生长方式及其生态学意义;揭示了鮸鱼在胁迫条件下形态、生长、生态及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应对胁迫的生态对策。该项研究不仅丰富了鱼类早期生活史的内容,而且为评估自然海域中仔稚鱼的营养状况、仔稚鱼的存活率,解析渔业资源补充机制及种群数量变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鮸鱼早期育苗、开口饵料的研发提供了科学基础,促进了鮸鱼养殖的产业化及福建沿海一带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成果在鮸鱼大规模苗种生产、开口饵料的研发、管理模式等方面已经推广应用,推动了鮸鱼养殖的产业化,促进了福建沿海水产产业结构的提升,增加了渔民收入,在福建沿海一带新增产值7500万元,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单秀娟博士还积极关注国际渔业动态,为维护我国渔业声誉和提高学科国际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针对Science杂志2015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水产养殖和世界野生渔业”的文章进行了评论,客观阐述了中国水产养殖的真实情况,有力的反击了文章“中国水产养殖注定削减世界野生渔业资源”观点,相关内容刊登于中国水产(单秀娟等,2015)和Science杂志网站(Han Dong,Shan Xiujuan等,2015),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和支持。
她是一名女性,却巾帼不让须眉,把渔业科学研究作为事业去追求,甘于寂寞,勤于耕耘,远离浮躁,执着探索。未来,她将继续执着的行走在渔业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为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