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云南南涧彝族民间歌舞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云南南涧彝族民间歌舞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13 14:10:02 点击: 推荐访问: 云南 云南省 彝族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最南端,大理、临沧、思茅三地州五个县的结合部,全县辖9个乡镇,80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731,63平方公里,人口21万多人,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白、苗、布朗、傈僳等17个民族,彝族占47.5%。

南涧素有“跳菜之乡”的美誉,境内流传着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跳菜跳出了云南,跳出了国门,而另外的一些艺术形式却濒临灭绝。笔者通过检索发现,以往对跳菜、打歌、调子等民间艺术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对其历史背景或舞蹈场景的描述,只注重商业化的宣传,而没有深刻地去分析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历史渊源、乐舞形态、传承情况等方面对南涧彝族民间歌舞进行较为深入地调查、分析,并展开思考。

一、南涧境内主要艺术形态及结构分析

(一)跳菜的起源及表演形式

1. 起源

南涧跳菜最初从原始部落狩猎和战庆活动进奉行为开始,虎族(彝族)后裔在自然宗教、道教、多神教的图腾崇拜中承袭下来,从猎物战利品演变为用筛子、簸箕等盛装瓜果、猪头、羊头之类祭拜树神、石神和祖先,以此来表达对神和祖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到南诏国鼎盛时期作为“奉圣乐”队中一支重要的“奉珍耍杂”队晋京演出而博得唐天子的赞赏后,又随着南涧跳菜在结婚庆典、新房落成和为老人祝寿、办丧事中逐渐铺开,影响越来越大,跳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到1984年,乡土艺术家马如华在广泛调查收集中把这位“山野女郎”完整地记录在了《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中,推算前后共经历了万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时期中,南涧跳菜由过去的供桌、供台前,搬到了红白事的宴席上;由远古时代用木叉叉猎物到用筛子、簸箕端菜发展到托盘盛装;由青年男子扩展到中年男子、老年男子、少年男子、小男孩和妇女共同“跳菜”;并由发源地无量乡阿比庄扩展到全县8个乡(镇)的村村寨寨。以彝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除了表达丰收喜庆、幸福吉祥、清吉平安的内心激情外,还蕴藏着一股强大的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凝聚力。

当代文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杨秀文先生指出:“南涧跳菜艺术与彝族打歌艺术同出一宗,历史源远流长,艺术博大精深。‘跳菜’起源于西南无量、哀牢山上段交汇点上,以南涧县为中心的原始母系社会时期内的狩猎与战庆活动过程中的进奉行为,盛行于唐代,承传埋没于民间,发掘发展于当今……”{1}

公元800年,盛况空前的《南诏奉圣乐》轰动长安,被列为唐朝14部乐礼之一,整台乐舞取材于民间,特别是民间用于最够礼仪的奉盘(托盘或抬盘)舞,自然成为《奉圣乐》的原生态形式,所以,南涧跳菜舞又名“抬菜舞”,是境内民间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而跳的一种礼节性舞蹈。

据当地的“跳菜王子”阿本枝{2}介绍,跳菜在南涧的民间极为活跃,当地百姓逢贵客驾临、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都会请“跳菜”人来暖场子,活跃气氛。 是南涧无量山、哀牢山大山深处彝族先民宴请宾客的上菜习俗,跳菜的彝家汉子,头顶托盘,盘中装有8碗菜,双肩各抬一个托盘,每个托盘,仍各装8碗菜。加起来,就是24碗。为了不让头顶的托盘打滑,必须把头剃光,故跳菜的彝家男人,人称“光头汉子”。在长号、唢呐和小闷笛的乐曲声中,光头汉子顶着肩着托盘出场,先是小碎步,后是“苍蝇搓脚”,舞姿滑稽优美。然后弯腰屈膝,让另一位彝家汉子为客人上菜。这便是彝家对尊贵客人的最高礼仪。这一古老迷人的迎宾方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堪称一绝。

2. 表演形式

这种舞蹈盛行于南涧广大地区。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宴席跳菜”(俗称实地跳菜);另一类是“舞台跳菜”。“宴席跳菜”一般在结婚庆典、新房落成、给老人祝寿和为老人送终办丧事时举行,该类跳菜按抬菜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跳法。一种是常规跳法:当跳菜开始时,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大铜和唢呐声中,大师傅们次第从厨房里相继而出,他们手里托着托盘,盘中摆满菜碗,在三声大锣响过后,先由两人跳着舞步,缓缓入场。两人一前一后,分别跳着舞步,扮着怪相,表演着哑剧,幽默而滑稽,相互配合得体别致,一步步徐徐入席,动作轻松、优美、流畅、连贯。落菜时,按所开的八大碗,摆成“回宫八卦阵”“四季常青”“水中捞月”“龙争虎斗”“龙凤呈祥”等等,每一碗菜都是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先放哪碗菜,再放哪碗菜,最后放哪碗菜,全按古有成规布阵落桌,有条不紊,丝毫不乱。第二种称“空手叠塔跳”:只见一“跳菜”高手头顶托盘,盘中盛满8碗菜,双手伸开,每只手上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8碗菜,双脚踢踏着节拍,在唢呐声中跳着舒缓的舞步上场,两位搭档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为其保驾护航,令赴宴宾客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但跳菜高手却从容自如,连一滴汤汁也未从碗中溅下。第三种称“口功送菜”:开始时,一“跳菜”顶极高手口中紧衔着两柄大铜勺,勺上各置一大碗菜,头顶一托盘,盘中摆8碗菜,双手各托一盘,盘中各摆8碗菜(共24碗菜2 碗汤,另一碗汤由搭档端上),在唢呐声中跳着舞步入场,口功、臂功、腕功、顶功、指功齐用,开张整合,徐缓有序,菜香四溢,一气精确落下三桌。精彩的表演绝不亚于杂技分毫,令人惊叹、叫绝。这对从未领略过彝家风的朋友来说,那可真是一种难得的见识与美好的享受,即餐饮文化、宴客礼宾、风土民俗的见识与享受!

“舞台跳菜”按所表演的地点不同或舞台大小又分为“舞台跳菜”和“广场跳菜”。无论是“舞台跳菜”,还是“ 广场跳菜”,相同之处是其所用舞步都以“半翻歌、三翻歌、全翻歌、三跺脚、扫脚歌、直歌、攒歌、攒攒歌”8种打歌步伐为主,都是用来表达彝族人民的丰收喜悦和美好憧憬,同时也用来表达对来宾的崇高敬意和深沉厚爱。其二者差异在于“舞台跳菜”演员多在20人之内,要求舞蹈动作细腻,调度花样频繁,演出质量和舞蹈动律力求达到炉火纯青的功效。而“广场跳菜”则注重大色块、大气势和整体艺术效果,演员少则40人,多则可达上千人。“舞台跳菜”按表演时的不同步伐套路,通常分为无量山系黑彝“跳菜”、哀牢山系黑彝“跳菜”和无量乡红星村白彝“跳菜”三种。无量山系黑彝跳菜即位于南涧县的西北部,包括小湾东镇、碧溪、公郎、乐秋、拥翠5个乡镇,因该区域山脉同向, 水系连源,族内交往密切,致使“跳菜”在这一区域内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跳菜”套路有十种:属摹拟性组合的有“ 喜鹊蹲窝”“苍蝇搓脚”;单纯抒发感情性质的有“踏步两翻两转”“跳步两翻两转”“三翻三转”“退歌”“踏步半翻半转”“一步转通”“合脚”等组合;与吹芦笙者领舞组合的为一套,以及在领舞过程中吹芦笙者感情产生巨大变 化时出现“回身敬酒”“公羊打架”“鹤立松尖”“ 矮子探水”“斑鸠找伴”“喜鹊蹲窝”“狂猴寻亲”“苍蝇搓脚”等特殊动作有8个。哀牢山系黑彝“跳菜”即位于南涧县东南部,包括无量乡、宝华镇的部分地区。该山系的“跳菜”分别由 “攒歌”“四步行走式”“六步行走式”“六步颤动式 ”“板桥翻”“半翻”“三翻”“全翻”“正喜歌”“三跺脚”等10种抒发感情性质的舞蹈组合而成。而无量乡红星村的白彝“跳菜”在同一民族内又自成一体,形成 一个独特的种类 ,分别由 “老鸹歌”“正喜歌”“歌利得”“直歌”“弯脚歌”等5种套路组成,其中最具风格的是“老鸹歌”和“正喜歌”。“老鸹歌”属模仿老鸹(乌鸦)在地上觅食时跳动形态而舞的摹拟性舞蹈;“正喜歌”又叫“扫脚歌”,是在喜事“跳菜”时作为收场跳的一种套路,最能引人入勝,最能激发感情。

(二)打歌的起源及表演形式

1. 起源

在唐代,打歌已载入史册。诸如“照山畲火动,踏月俚歌喧”“李白乘舟将欲行,突闻岸上踏歌声”等名句,脍炙人口,为后人传诵。《定边县志》{3}风俗篇记载云:“婚丧,男女拍掌顿足,吹笙踏歌为戏。”可见其流传历史的悠久。

打歌要打三跺脚,跳起黄灰做得药……啊苏啧呢瞧者”这是滇西大理州南涧无量、哀牢山中彝族打歌调中最有代表性的唱词之一。

“打歌”作为一种民族娱乐方式,在南涧境内绝大部分地区盛行,东至文启一带,南至宝华、无量山区,西抵小湾东镇、碧溪、公郎,北至乐秋庙山之巅,从礼社江畔到南涧盆坝,从无量山到澜沧江边,从哀牢山到把边江,真是歌遍两山三江水,舞在东西南北中。 打歌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打”“踏”音近,也名为“踏歌”。其余“左脚舞”“芦笙调”“踢脚”“跳月”等名称实为同一歌舞的异名。

2. 表演形式

歌因舞而甜,舞因歌而美。时至今日,在滇西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境内,凡有彝族居住的地方,歌不断,舞不止。无论男婚女嫁、庆典丧事、节庆山会,也不管街天赶集,还是茶余饭后,各式各样的场合,只要芦笙、竹笛之音韵缭绕,人们就自然汇拢,携手踏歌,翩翩起舞。打歌,顾名思义,既要“打”,又要“歌”。打则手舞足蹈,以足动为主,身、手为辅,三者兼备,风采横溢为佳;“歌”者,调门甚多,但多为七言唱句。歌,又以抑扬顿挫,歌喉甜润者为美。舞步有:半翻、全翻、小翻及二翻转、三翻转、三跺脚、单、双合脚、喜鹊蹲窝、苍蝇搓脚、“歌利得”、老鸦歌、拉马调等快慢诸步,但因地而异,各具风格。全县可概分为三种:小湾、碧溪、公郎(属无量山系打歌),歌舞大同小异,气氛热烈,感情奔放。其中,“三跺脚”为高潮。舞者,身体上下耸动,粗犷中富有深情,其势若澜沧江迭瀑之澎湃,又如无量山松涛之遇狂飙,耸愈盛,动愈烈,舞愈快。男女此起彼伏,跌宕有序。此时,打歌者情倾舞姿,围观者掌声雷动,无不为民族舞蹈的魅力所吸引;无量、宝华、拥翠等乡镇,(属哀牢山系打歌)则以体左倾右摆,扭腰转肩为舞美,舞蹈动作飄逸洒脱,攒动缓慢时,真有“悠哉游哉,怡然自得”之感,足以让观众忘记一切烦恼和忧愁;无量红星一带的打歌,又别有哀牢山区之风味:羊皮褂掌击折叠,节奏强烈,大三弦拨弹伴奏,音韵和谐,舞姿优美,歌声悠扬。

打歌调,是打歌时唱的调子,各地不同,种类曲调繁多,唱词和唱腔,随感情的变化有圆润高亢、委婉深沉之分。内容十分丰富,有传统调门,也擅即兴而作,但都歌如流水,顺口而来。演唱者可以自由择曲,根据个人情绪、打歌形式、气氛、场合即兴创作,触景发挥,没有任何局限和拘泥。歌场上,男女倾心时,就会唱出“桂花插在腰杆上,人又标致花又香”的调子。打歌调非常丰富,正如对歌者的比喻“阿妹调子郎晓得,十八囤子一筲箕”。南涧彝族打歌不仅歌声不断,乐声不止,舞步不停,且调子多种多样,歌词千变万化,真是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打歌时传统伴奏的器乐是芦笙、九点、三弦、短笛。伴奏者,又是领舞人,他们是歌场上能吹会跳又会唱的佼佼者。因为皆为男性,民间称其为“歌郎头”。打歌的节奏全部按照他们吹奏的节拍进行,南涧彝族打歌并无固定日期,节日丰收要打,婚丧嫁娶必打,新春山会大打。且形式不拘,单人可摇,二人可打,三人可合,多致数百人,围成数圈,手携手,肩并肩,连袂竟舞若花盘转动,掌声、脚步踏地声、器乐声,交响场内,给人以音韵的享受和舞美的悦目。

每逢节庆和婚丧红白喜事,彝族山寨都要打歌,打歌时以簧火为圆心,芦笙领舞,笛子伴奏,男女结伴自然围成圆圈。打歌调内容丰 富,唱词分为上支和下支,上支为比喻,下支为叙事,男女一 唱一和,一问一答。演唱时,男子多用假嗓,女声甜润而富有 感情,舞蹈动作节奏明快。舞步有12步和7步两种,有“直歌”“翻歌”,配以拍手、扭脚、拍羊皮等动作。“翻歌”中, 又分“全翻”“半翻”“半翻半转”“全翻全转”“三翻三 转”等,呈现出“蜜蜂采花”“斑鸠喝水”“苍蝇搓脚”“喜 鹊登枝”“母鸡蹲窝”“阉鸡摆尾”等优美舞姿。打歌常常是 通宵达旦,舞兴酣畅,打歌调中有句名言“打歌打到太阳出, 一块豆腐两块肉”,正是对彝族打歌的概括和反映。

(三)调子的起源及表演形式

1. 起源

唱山歌在南涧也称唱调子,彝语为“哈巴阿”,意思是用汉语唱情歌,是人们在各种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笔者访问了四位民间艺人罗光伟{4}、普德凤{5}、瞿凤章{6}、周朝云{7},他们都说不出调子的起源时间,所以,关于调子的起源时期至今仍未知晓。

2. 表演形式

南涧山歌可有多种分类,按内容可分为情歌、劳动歌、赞美歌等;按结构可分为二句式、四句式和多句式;按唱法可分为对唱、独唱,合唱等;按地域可分为无量山系黑彝的山歌和哀牢山系黑彝的山歌。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要以歌舞抒发其情感,歌舞音乐是彝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彝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使得彝族的歌舞音乐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内容和表现手法富有民族性和地方特点。

彝族民歌的唱词内容广泛,是彝族民间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在传统的彝族社会中常以歌唱的形式宣讲历史、强调道德、传承风俗、表达爱情及喜怒哀乐,其唱腔则根据唱词内容,或流畅委婉,或抑扬顿挫,或温柔婉转,极度具艺术感染力。

南涧山歌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泛,包括婚姻爱情、家庭生活、道德、社会现象、劳动歌、劝世歌等。其演唱多用方言,是地方方言的再现,有一种独特的“土”味,如“一出大门打曲哨,一翻墚子欧怀怀”“粑粑要做剥皮吃”等句式都用了地方方言,显得格外亲切生动,具有灵俏幽默的艺术风格。一部分山歌还有部分彝语。南涧山歌曲调细腻委婉,常用比兴手法,而且所唱的内容还要合辙对称,上口押韵。

南涧山歌与南涧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贯穿生活始终,如同山野中那一层层野花,在时代变迁中顽强的生存下来,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新的活力。

唱山歌谈情说爱,是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之一。由于彝族与汉族文化相互交流,当地彝族一般用汉语演唱山歌,以便于与其他民族青年男女的感情交流。而且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以前文化落后,大多数彝族人都不会讲汉语,然而,有一部分人一唱调子汉语就特别流利,而叫他们不唱,改成说时,他们就不会了。笔者问了他们。为什么用唱就可以说汉语,而说就不会了呢,他们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彝族山歌有“二里半腔”“四平腔”“打歌调”“顺宁调”等多种唱法。“二里半腔”特点是激昂悠长,音域较宽,旋律高低幅度变化大,歌词均为两句一段体。如男唱:“妹想郎来只乱说,郎想妹来真想呢。”女唱:“挂你挂在妹胸上,挂在胸上记在心。”“四平腔”特点是委婉缓慢,颤音滑音居多,旋律时有变异性,歌词多为四句一段体。如男女皆唱:“那时想你桃花色,这时想你戴黄花,不叹冷气又不得,叹叹冷气没心肠。”“打歌调”特点是跳跃激越,间杂變化,相互配合,旋律变化中有规范。如男唱:“想你不得搭你去,爱你不得做一家。”女唱:“想你才走这条路,爱你才来打歌场。”“顺宁调”也叫“凤庆调”,曲调取其中一句唱词为歌名,由外地流传入彝族民间。如《阿妹为你壮胆子》中男唱:“叫你来得你来得,叫你放心你放心。”女唱:“胆莫小来心莫跳,阿妹为你壮胆子。”

无量山系彝族山歌以男女对唱为主,演唱内容主要是谈情说爱,用夸张、比喻、重复等修辞手法,见物咏物,抒情叙事,情真意切,寓意深刻,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铸造彝族青年男女真挚的审美情趣。

二、表演及传承现状调查

(一)跳菜的传承发展情况

南涧民族民间跳菜队曾先后应邀参加国内演出比赛906场,观众达632.5万多人次,其影响遍及海内外。

目前,《南涧跳菜》在全县范围内跳得十分红火。中共南涧县委、南涧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县民间跳菜歌舞的发展状况,于2001年10月正式命名得胜乡、无量乡、宝华镇、沙乐乡、乐秋乡、公郎镇、碧溪乡、小湾东镇“跳菜民间艺术之乡”8个;命名南涧镇和拥翠乡“打歌民间艺术之乡”2个;命名无量乡华山村、宝华镇拥政村等“跳菜打歌民间艺术村”64个;命名亏绍南、李荣清等“打歌世家”34户;命名李贵华、何昌元等“跳菜世家”34户;命名罗家富、李伸等“民间音乐世家”36户。

(二)打歌的传承发展情况

根据笔者对小湾东镇老家库村民采访调查后了解到:解放后在历史的新时期,彝族打歌,作为少数民族的集体舞蹈,正式作为一种艺术节目被搬上舞台。大理州南涧县文工队吸收了当地彝族农民歌手来作《打歌》的演员登台表演,即大放异彩:曾在1985年进行的大理州和云南省民间音乐、舞蹈大赛的演出中获得了节目一等奖;1986年赴北京,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获舞蹈节目一等奖,表演二等奖。

近年来,石林的《啊细跳月》作为一种最有名气的彝族打歌形式,登上了舞台,这样就冲击了南涧彝族的打歌,所以现在发展停滞不前,它的知名度远远落后于《啊细跳月》。但是,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并没有流失,据南涧县副县长查朝政介绍,政府也在经常组织进行这类活动,而且村村寨寨不管有什么节庆日或者红白喜事,都会自发组织,汇聚在一起打歌,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步法。

打歌对彝家人来说,是生活中表达喜怒哀乐的重要方式,所以流传广泛,只是未能以原生态方式等上比较大的舞台。

(三)调子的传承发展情况

调子类似于石屏的花腰彝的对唱,只是还未能搬上大舞台表演。对调也是彝族表达喜怒哀乐的重要方式,更是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最重要方式。

然而,现在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已经更青睐于用电话、约会等方式进行交流而不是用唱歌的方式交流。除了中年以上的彝族人还会唱,现在新一代的后辈几乎已经遗忘了这种方式,笔者问了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唱了,回答是太麻烦。对此,笔者分析得出了两个这种艺术形式遭到淘汰的原因:

1. 因为在当地,有一种不成文,但是人人皆知的规定:唱调子时,都要在没有亲戚朋友长者的时候才可以唱,否则就会被认为伤风败俗,而且歌唱时间大多都要在夜晚,村寨里的长辈们都休息的时候,青年男女才可以出来活动,在约定的山顶碰头,对唱调子,谈恋爱,而现在时代发展了,人们对谈恋爱的观念也从以前的古老、保守转变到了现在开放、自然的态度上于是,没有了这些观念上的枷锁,年轻的新一辈也就不再满足于那种委婉的求爱方式,而喜欢大胆,直接的汉族的求爱方式。

2. 这种艺术形式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存在,而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再接受古朴原始的艺术形式。以前在没开发前,彝族人生活单一,娱乐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又没有什么公共场合能让他们有更多交流的地方,所以精力充沛的彝族青年男女一般都会在打歌时候相互认识,等到下半夜再出去对调,而现在,很多公共场合的增加,也就不用让他们大费周折的去那些地方,他们就更热衷于聚会。

三、对南涧彝族民间歌舞发展现状的反思

这些艺术的发展传承过程中都出现了很多问题,重点则是跳菜。文化部门想打响艺术品牌的想法不可谓不好,然而在这当中的过程中,有些过与盲目,只注重宣传力度,渲染自己的艺术形式,而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入手,了解自己长处,清楚自己自身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在当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宣传过程中失实,就拿其中一篇2007年在网站发的《九十年代以来南涧跳菜的发展及成果》文章中一段报道来说。这段报道是这样的: 为使跳菜艺术前赴后继、兴旺发达、持续发展、人才辈出,南涧在全县掀起推广和普及跳菜套路工作。首先抽调大批民间跳菜艺人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和农村培训跳菜,形成村村寨寨学跳菜的良好氛围,培训率达到80%以上;其次组织专业队伍编撰彝族跳菜广播体操在各中小学作体育必修课推广,普及率达100%;其三在县职业技术中学成立跳菜培训中心,同时开设民族歌舞中专学历教育。

笔者根据在南涧县小湾东镇老家库村的实地调查分析得出:这个村共有约1100位居民,而每100位村民中掌握跳菜技艺的大约只有19人,那么就是说有跳菜技艺的人数大约占19%;据笔者了解跳菜艺人也很少收徒弟,更别说在学校、机关、社区、农村搞培训了;而且据笔者以南涧县岔江小学为例了解到:没有学校开设跳菜这门课的,而且至今没有一套彝族跳菜的广播操,普及率达100%更是严重失实,新一辈的彝族孩子对跳菜也是很少有掌握的,面临的也就是流失。

当地文化部门为了立竿见影的预期效果而采取这种失实的报道,不仅迷惑了外界的人们,主要是误导了自己。这样,何来下一步更好的发展?

根据以上的调查分析,大家可以发现这三种艺术形式各有特色却又融会贯通,有歌必有舞,而且曲调相近,它们作为彝族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却都出现了问题,所以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 保留与淘汰。在信息发达,各种音乐多元化的今天,总会有些东西被保留,有一些则被淘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化的变化总是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一定会走,任何人为的因素都不可以来决定这一切。因此一些古老的方式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消亡,这是自然的定律,所以笔者认为,值得保留并发展的艺术我们一定要去用心呵护,反之则没有必要去刻意保留,有过就好。

2. 实事求是。几乎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有一个相似的现象,就是总是有一部分“被雅化”“程式化”“商业化”“舞台化”,这些对于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改变使得艺术在获得商业利润的同时也散失了民间的活力。在这方面,政府就要起到带头作用,把当中所存在的矛盾协调好,了解自己的长处,但是也清楚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认清自己,对我们的民间艺术更好的传承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3. 加强保护与改进。保护并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这里所说的保护实际上包含保存与发展两方面的內容。也就是说应该在保持自己的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空间使它适当的更新发展,但又没有变味。经过美化,加工这是必然的一个选择。

面对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流失,我们大多只能是叹息和可惜。

这些民间艺术是具有历史性和艺术性的歌舞,是蕴涵丰富的彝族文化的精品。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的民间艺术除了要保持原有特色以外,也要顺应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在音乐文化多元化的当代,这些民间歌舞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向发展,以新的理念和形式来满足大众的审美眼光。这样,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才能走得更高更远,真正从远古走到现代,从民间走向舞台,重新焕发出其独特的光彩和活力。

注释:

{1}转引自陈举惠:《九十年代以来南涧跳菜的发展及成果》,彝族人网,发布于2003年3月15日。

{2}啊本枝:现任南涧县文工团团长,南涧县无量乡人,出生于跳菜世家,多次参加跳菜节目的演出,是南涧跳菜的领军人。

{3}《定边县志》:写于清朝光绪年间,作者不详。

{4}罗光伟,男,47岁,南涧县小湾东镇老家库村民,彝族,擅长九点吹奏。

{5}普德凤,女,43岁,南涧县小湾东镇老家库村民,彝族,曾参加85年的打歌比赛、演出,擅长打歌。

{6}瞿凤章,男,25岁,南涧县小湾东镇小村村民,彝族,擅长跳菜,吹奏各种乐器,参加过多次演出。

{7}周朝云,男,38岁,南涧县小湾东镇者古把村民,彝族,擅长跳菜、打歌,参加过多次演出。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