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群众合唱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探究

群众合唱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探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13 12:30:05 点击: 推荐访问: 合唱 合唱团 合唱节

摘 要:群众合唱近年来以其大众性、娱乐性、艺术性特征,集体参与的外在形式与和谐向上的内在精神在群众社会活动中异军突起,日渐成为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化需求的首要选择。群众合唱有别于专业合唱,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制约其发展,影响合唱的质量与群众的积极性。文章旨在对群众合唱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解决对策。

关键词:群众合唱;常见问题;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享受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内在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日前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群众合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一、群众合唱的起源与概述

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唱歌就叫合唱,其实是混淆了歌咏与合唱的概念。群众歌咏与群众合唱都是立足于群众的文化活动,不同的是群众歌咏常常以单生部齐唱的方式出现、难度较小、专业程度不高,而合唱则是一门单独的艺术,群众合唱多指群众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有指挥和伴奏,集体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歌咏活动在20世纪初就已经以“学堂乐歌”的形式在中国萌芽,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其吟诵性和鼓舞性的特征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人民苦难的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合唱艺术则起源于西方宗教音乐,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是合唱艺术形成的标志。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发展速度较快,进入近现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合唱也应运而生。

群众合唱是由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具有大众性、娱乐性、艺术性的特征,主要分为固定型与非固定型两种。固定型也称长期型,一般具有固定指挥、固定合唱团员、相对固定的排练场所以及长期统一排练时间的合唱团体;非固定性也称短期型,一般指单位或团体为临时应对某活动或比赛而成立的合唱团体,无论哪种类型的群众合唱都起到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的重要意义,尤其在提高社会凝聚力,展示良好的企业或城市文化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群众合唱常见问题

(一)专业基础薄弱

群众合唱是由群众自发组织、参与而形成的,大多没有系统的组织管理者与相应的经费支持,其成员也多为喜欢唱歌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对合唱乐谱的识谱能力较差,对典型节奏型如附点节奏、切分音节奏的把握没有概念,发声技巧、歌唱技能、音准等方面都有所欠缺。突出表现为用大白嗓喊唱,气势有余而美感不足;歌唱状态、声音位置不统一,呼吸无规律,随意换气不考虑乐句的断句,影响音乐的整体美感。此外,群众合唱的日常活动缺乏专业的指挥,众所周知,指挥是一个合唱队的灵魂,一个具有专业素养和激情的指挥能够调动整个合唱团队的情绪,提升合唱队员的参与度与热情度,能够更好地处理编排和诠释作品,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达到排练效果。如若指挥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只能做到简单的教唱和打拍子则会影响合唱队的整体形象和气质,打击合唱队员的排练积极性。

(二)合唱方式不合理

首先,群众合唱在声部安排上存在一定误区,往往把具有一定声乐基础的合唱队员放在高声部,认为高声部支撑整个合唱队,如此便可以带动其余各声部。事实并非总是如此,高声部固然重要,但有时多声部轮唱甚至二部和声恰恰更需要音准好、节奏感强的队员引领以确保整首乐曲的声部清晰、节奏准确。其次,可供选择的合唱曲目范围较小,大多为革命歌曲,旋律激昂但往往音调过高,忽略了合唱队员自身声腔特质特点,导致队员在演唱过程中常常高声喊唱、面红耳赤、声嘶力竭,造成队员喉咙嘶哑、声带充血的同时也影响了合唱歌曲的整体音色与美感。再次,群众合唱有别于专业合唱,合唱队员所受的专业音准训练有限,过多的声部划分、追求和声效果可能会导致声部交叉,互相影响,因此在最后歌曲验收环节整体跑调的现象频频发生。最后,表演形式过于繁琐是群众合唱又一突出问题,群众合唱比赛中常常会看到舞台前面有队员敲鼓舞旗,中间有舞蹈队员翩翩起舞,后面合唱队员振臂挥手,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严重影响了舞台的严肃性、统一性效果。

(三)人员构成老龄化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广大青年人的生活节奏呈现两极化趋势,有为青年惜时如命,每天争分夺秒甚至不惜通宵熬夜为了理想和未来奋斗;无为青年终日游走于各大网吧、KTV、迪厅,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中年人群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担负着照顾家庭和奋斗事业的双重使命,无暇顾及其他,种种原因使得参与群众合唱这种业余活动的人员构成以机关或企业的离退休老年人为主且女性居多。合唱團体人员性别比例失调、老龄化问题严重。

(四)缺乏展示平台

近年来广场舞迅速变成一种社会生活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究其原因除了它队伍庞大、参与性高、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外,与其社会关注度也存在一定关联。相较于广场舞文化,群众合唱缺乏展示的平台,社会关注度较低,往往以娱乐性为主,队员们聚在一起唱一唱玩一玩,唱过的歌曲很快就会忘掉,漫无目的仅仅为了娱乐导致合唱团队过于懒散、进度较慢,不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形成,更不利于群众合唱的长远发展。

三、群众合唱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一)优化组织结构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群众合唱虽然是自发组织的群众活动,但想要提高合唱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必须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合唱队伍的组织与管理水平。首先,聘请一位长期固定且有专业素质的指挥,同时可担任合唱队员的专业老师,向队员讲授一定的乐理知识和发声、演唱技巧,提高合唱队整体的专业素养。其次,聘请相对专业的钢琴或电子琴、手风琴伴奏,以便根据合唱队员的音高和合唱曲目的速度变换随时转调、变化速度。再次,管理人员系统化和内部人员构成合理化。针对男女比例不平衡、老龄化严重等现象,采取“一带亲”方式,一人参与动员全家参加,活动时间可选在相对闲暇的双休日下午,每次1-2小时,时间短高效率,争取在不影响业余生活时间安排的情况下,保证高质量的合唱排练。优化组织结构,使人员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都更加完善,更好地促进群众合唱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依托高校加强日常专业训练

随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的普及,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有专门的音乐艺术院系。合唱队可借用高校的教师资源向合唱队员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具体细致地讲述歌唱的呼吸、发声、咬字等专业技巧,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象的语言与身体动作,如发声训练时需要竖着张口,上口盖积极打开,以“打哈欠”的方式练习面罩共鸣,外口张开的同时将内口打开,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腹部发力,以气息而非嗓子带动整身歌唱等,帮助合唱队员更好地理解声乐与合唱。合唱讲究声音的融合度,这就要求合唱队员运用混声而非真声歌唱,建议将音乐专业的学生穿插到群众合唱团队中,在歌唱声音的融合统一、歌词的咬字、歌曲的节奏速度把握等方面起带头示范作用。

(三)选择科学的合唱方式

首先,合理选择合唱曲目。声音是靠声带震动发声,声带是身体的器官,不同于其他乐器,声带的长短、厚薄不一决定了每个人的音色不同,声腔特质也不相同,因此合唱曲目的选择应符合大多数合唱队员的声腔特质。若只考虑所选曲目的优美和适用程度而忽略人声本身声带构造的特质,演唱时必将受到声腔及音域特点的限制,无法完美地诠释作品。如遇音调较高歌曲,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应对歌曲本身做降调处理而非强行以人声去附和。其次,在声部安排上应将音乐基础较好的队员安置在需要对音准与节奏相对敏感的低声部,以便更好地与高声部进行和声部分的配合。最后,在歌曲的编排方面,因为群众合唱并非专业合唱队,并没有完全掌握专业技巧,长时间持续性歌唱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头晕气短等不良反应,影响合唱整体效果,所以可简单划分声部,采用领唱、轮唱的形式交替演唱,这样既变换了大齐唱的单一形式,又减轻合唱队员的负担。

(四)加强合唱团团队建设

正如公司需要利用团建提升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一样,群众合唱作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艺术活动同样离不开团队建设。合唱团由来自社会各界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团员组成,加强团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彼此由陌生到熟悉并成为朋友是提高团队凝聚力的关键。因此,要促进群众合唱的发展就要尽可能多地组织一些参与性强的活动或聚会使团员们融入进来,如团队春游、秋游、主题聚餐等,利用这些活动来搭建平台、增进感情,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合唱技巧方面的交流与切磋,探讨有关合唱团未来发展的想法,集思广益,促进合唱团持久性、专业性发展。另外也可组织统一观摩一些专业合唱比赛,从中取经、举一反三、提高合唱团的整体水平。

(五)提升社会各界对群众合唱的重视

群众合唱是群众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合唱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扶与支持,政府可以适当加大对群众合唱的资金扶持,为群众合唱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与简易设备,由政府出面提倡音乐方面的人才定期指导群众合唱,举行交流会与培训会对指挥进行定期集中培训,方便业务提升与经验交流;多举办群众歌咏活动或文艺演出,为群众合唱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增强团队之间的竞争意识与队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在比较中取长补短、互相取经,共同进步。其次,有关社会媒体可增加對群众合唱活动的报道,就群众合唱的积极意义发挥舆论的力量,动员和鼓励更多人参与进来,为群众合唱的发展出一份力。

四、结语

群众合唱作为群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社会凝聚力的提高、城市良好文化形象的展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重视群众合唱的发展,做好群众合唱的研究,更好地了解和反映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民的新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流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龙庆.如何促进群众合唱水平的提升[J].大众文艺,2018(6).

[2]陈岭.依托高校资源发展社区群众合唱艺术的可行性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6).

[3]温霖.群众合唱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7(11).

[4]徐万兵.群众歌咏与合唱[J].黄河之声,2016(11).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