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涉猎多学科知识对音乐教学的帮助

涉猎多学科知识对音乐教学的帮助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13 12:00:04 点击: 推荐访问: 多学科 教学 教学中

【摘要】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要求音乐教师不仅具备本学科的知识,也要拥有相关学科的丰富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为自己注入了“源头活水”,使自己在教学中思路开阔、头脑灵活、旁征博引、游刃有余。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学科知识;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1)05-0188-02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要求音乐教师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具备本学科的知识,也要拥有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辅助教学的业务能力。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而我认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种思想观念和新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先后进修了音乐学本科课程、汉语言文学本科课程以及英语、历史等课程。通过不断地学习,为自己注入了“源头活水”。使自己在教学中思路开阔、头脑灵活、旁征博引、游刃有余。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涉猎多学科知识对音乐教学的帮助。

1语文知识对于音乐教学的帮助

文学艺术是一家。通过三年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学习,我越来越感觉到文学与艺术本是同根生成。一部音乐史上的佳作必然是文学史中的巨著。比如: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本身就是春秋时期各国的民歌总汇,既是《诗三百》也是“歌三百”。明代作家刘濂称之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诗经》之后的《楚辞》来源于楚国民歌,而其中的《九歌》乃是屈原在民间宗教的基础上创作的祭祀乐章,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也最能代表楚辞的特色。而由诗歌演化而来的赋,讲究铺陈、文采和音韵,在汉代的民间和宫廷曾广泛传唱。汉乐府更是一种合乐而可以唱的诗。文学故事《旗亭画壁》告诉我们,许多唐诗在他所属的时代,曾是脍炙人口的歌曲。宋词更是如此——“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亦然。莫扎特的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就是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创作而成。而西方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象——唐璜,也先后出现于莫里哀的喜剧、莫扎特的歌剧和拜伦的长诗之中。这些充分说明:音乐离不开文学,文学也离不开音乐。文学应该是具有音乐性的文学,音乐也应该是具有文学性的音乐,二者分离便都不是艺术。

通过进修中文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内涵,精进了我的教学语言,还使我在课堂上知识丰富,具备了从容应变的能力。一次,我让学生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时,当学生听到女主角韩英演唱彭霸天“抢占茅房”时,全班哄笑:“哈哈,连厕所都抢!”眼看纪律乱了起来,这时我停下了音乐,对学生讲:“此‘茅房’非彼‘茅房’,诗人杜甫在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里的茅房指的草屋。它虽不能遮风挡雨,但却是穷人唯一的栖身之地。在彭霸天的恶势力下,穷人被剥夺殆尽,这充分地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讲到这里,学生止住了笑,请我接着播放音乐。从他们庄重的神情中可以看出,这堂课的情感目标成功实现了。还有一次,我在讲欣赏课《彝族舞曲》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主奏乐器琵琶的音色,我引用了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经典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让学生去想象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在玉盘上的声音效果,引起了他们对琵琶这一乐器的兴趣,使他们对《彝族舞曲》的学习充满了渴望,起到了很好的导课作用。

2历史知识对音乐教学的帮助

在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中,有许多作品集文学、史学及音乐要素为一身,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比如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篇《送元二使安西》为题材创作的琴歌《阳关三叠》,就是一首极富盛名的送别之作,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是在教唱这首琴歌的时候,学生的演唱却仅仅是把它作为一首送别歌曲,表达出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歌曲中诗人的无奈和对皇权的不满没有丝毫的体现。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们讲道:“同学们觉得这首诗中诗人除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还有什么情感流露?”学生回答说还有担心,因为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中可以感觉到。我看到了希望,继续鼓励他们:“同学们说的很好,可是为什么‘西出阳关’会让诗人如此担心呢?阳关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呢?”面对学生的茫然,我给他们介绍了阳关这一历史古迹:“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西出阳关进入大漠,道路越走越荒凉,人烟越来越稀少。故乡遥远,风俗迥异。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把性命丢在了西出阳关的路上!”听到这儿,同学们纷纷表示理解了王维的担心。我趁热打铁:“那王维可不可以劝元二不去安西,而是像孟老夫子那样‘烟花三月下扬州’,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去呢?”同学们回答不可以,因为诗中有“出使”的意思,而出使代表了皇权。这时候我非常严肃地对同学们讲:“唐朝初年,统治者扩大疆土之后,需要大量的人民到边疆去驻守。这使得本来就饱受苛捐杂税折磨的人民又背上了征戍徭役的重担。王维对这些现象没有像杜甫一样发出‘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这样的直接控诉,而是用言外之音,含蓄地抒发了哀怨的别离情绪,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唐王朝带给人民的苦难。所以说此诗一出,在唐朝送别诗领域中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在唐代的送别宴会中,唱《阳关三叠》成为了时尚。”讲完,我来到钢琴跟前,再次奏响了音乐……这一次,学生的演唱饱含深情,把歌曲中所有的情感表达到位,再现了古人“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的意境。那一刻,不仅我被深深地感动,学生自己也被动人的琴音,深情的歌声深深地陶醉了。《阳关三叠》教学的成功使我再次体会到拥有丰富的知识,对打造有效课堂是多么必要啊!

3英语知识对音乐课堂的帮助

在音乐教材中有不少外国歌曲,这些歌曲大多是在世界上广有盛名的。教材上给出的大多是译成中文的歌词。著名翻译家兼音乐家薛范以近半个世纪的歌曲翻译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以传达歌词的涵义、意境、意象之美和形式美作为标准,那么大多数歌曲都是可译的;如果以传达歌词的语音、音韵美为标准,则所有的歌曲都是不可译的。”基于这种观点,我比较热衷于教给学生原文的英语歌曲。〈Jingle Bells〉(《铃儿响叮当》) 、〈Edelweiss〉(《雪绒花》)这两首歌曲都是深受同学们喜欢的英文歌曲。尽管这两首歌曲的中文歌词翻译也很受欢迎,但我还是倾向于原文的学唱。通过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师生达成学唱英文歌词的共识。通过学习生词发音,流畅地朗读句子,一步步地完成英文歌曲的演唱。当课堂上飘荡着学生用标准的发音,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演唱英文歌曲的声音时,我和同学们都很开心,沉浸在小小的成就感之中。此外,当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我用一句“Are you ready?”来唤醒他们的注意,比大声吆喝:“快点坐好,准备唱歌了!”要有效得多。很多时候,我刚刚走进教室就有学生围上来问:“老师,今天学什么歌儿啊?”我故作神秘的告诉他们:“A beautiful song.”同学们一听,兴奋地叫了起来,学习动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这些成功的事例让我觉得身处21世纪,适当地运用英语进行音乐教学是多么受学生的欢迎啊!

“打铁还要自身硬”,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让自己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不断地探究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奔涌不息的河流”,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永远充满了吸引力,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喻意志.《中国音乐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