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和日本两国,文化渊源深远,中日古代宫殿建筑风格在很多方面合而不同,通过对中日古代宫殿建筑平面布局、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和材料,以及建筑装饰纹样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管窥中日宫殿建筑的差异性。并进一步提出形成这些差异的文化、环境和政治等因素。
关键词:中国;日本;古代宫殿;建筑风格;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3-0046-02
一、前言
中日两国的古代宫殿建筑虽在材料上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差异,二者又存在许多差异。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日古代宫殿建筑究竟有多少差异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说其中的某些艺术虽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但它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理由是:尽管这些艺术在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民族精神,这也是宫殿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这种具有公共性的建筑在执行它社会功能的同时,也传递着特权阶层和利益集团对这类建筑所具有的绝对支配权。
二、中日古代宫殿建筑风格的相同之处
综观中日古代宫殿建筑,其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结构设计上即均以木质构架为主,合理使用木结构,且木作技术都很高超。(二)在建筑室内空间组织上,均采用以“间”为基本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几个间并肩联排,构成横向的长方形。(三)在建筑外观形式上,均以梁柱、斗拱(如图1)支架起的屋身和由曲面屋顶,飞檐翼角及鸱吻、宝顶等饰物组成的“大帽子”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中日古代宫殿建筑风格的主要差异
中日宫殿建筑风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平面布局、屋顶造型、建筑色彩和材料,以及建筑装饰纹样等四个方面。
(一)宫殿建筑平面布局形式的差异
中国宫殿与日本宫殿的建筑样式、布局有很大的区别,这些我们能够从那些历史遗迹中窥见一二。
在中国宫殿建筑样式中,殿堂楼阁、亭榭廊阙、城垣坊表之间均讲究协调一致,靠群体序列的关系来取得整体的视觉效果。北京故宫在利用建筑群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且该宫殿建筑群在平面布局和组织形式上多采用中轴对称方式,并将主要建筑物置于中轴线上。
而日本宫殿建筑式样中更为强调建筑自身的内部关系,关于总体建筑布局,唯独紫宸殿一组院落基本是对称的,其余的没有轴线,极其错落,布局随意,且主要建筑物向东北方延伸。整个空间开阖、构图奇正、姿态万千,一切仿佛出于自然。
从以上阐述不难看出,中国的宫殿建筑在平面布局上追求的是轴对称产生的一种秩序感、均衡感、對称感;而日本的宫殿建筑则追求的是非轴对称形成的一种层次感、节奏感、错落感。
(二)宫殿建筑屋顶造型的差异
中日宫殿建筑屋顶造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屋顶形式及屋顶最高等级的造型形式上。
中国宫殿建筑屋顶形式丰富多彩,在故宫建筑中就有10种以上不同形式的屋顶。以三大殿为例,太和殿屋顶为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中和殿屋顶是黄琉璃单檐四角攒尖顶,保和殿屋顶是黄琉璃重檐歇山顶。其它次要殿堂屋顶形式大都是常见的歇山顶。此外,紫禁城大多数殿堂的屋顶上均安设有各种脊饰,如角脊上均安设有走兽和仙人,正脊两端设龙吻(如图2)。
日本宫殿建筑屋顶形式,多模仿唐清时期中国式的屋顶,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歇山屋顶为主(如图3)。以京都御所为例,京都御所紫宸殿的屋顶形式为葺,是歇山顶的变形,它是紫宸殿唯有的特殊形式。京都御所的其他大多数次要殿堂也采用歇山顶——“入母屋”屋顶。在古代日本最古老的、等级高的屋顶形式是双坡屋顶。 从形态来看,双坡屋顶的正堂四方伸出房檐,可接近紫宸殿的“葺”屋顶形式。总之,“葺”屋顶起源于原始双坡屋顶,紫宸殿屋顶,是古代日本神社屋顶的变形。
从紫禁城和京都御所的屋顶形式和最高等级的表现可知,中国宫殿屋顶形式具有多样性,以重檐庑殿式为最高等级,而日本宫殿屋顶形式具有单一性,以起源于双坡屋顶的“葺”屋顶为最高等级。
(三)建筑色彩和材料的差异
中日古代宫殿建筑色彩的差异均建立在色彩等级和色彩观念上。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屋顶色彩具有严格的等级尊卑划分,以黄为贵,黄绿、绿、绿灰等次之;而墙身和柱廊则采用喜庆吉祥的红色,并且为了使内檐的阴影更突出,在斗拱、椽头等上均采用以蓝色为主的彩画。总之,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色彩不仅考虑到面积、明度、色相、冷暖等的对比和结合效果,而且还体现着中国的等级制度、色彩观念。故黄瓦、青绿彩画、红墙、朱柱、汉白玉台基铸就了多彩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导。
在未受中国影响之前,日本人已经有了自己的色彩观念,并以此象征他们的世界观和理想状态。在《古事记》中就有关于赤、青、黑、白四色的描述。古代日本人最喜爱的色彩就是白色,认为白色是太阳和太阳神“天照大神”的象征,故将白色视之为最高贵的颜色。在京都御所中,色彩均以木本色和白色为主,远远望去,整个建筑群仿佛蒙上了一层灰白色的淡雅格调和俭约素净,突显出宫殿建筑不求华美而尊贵清雅的特征。
中日古代宫殿建筑材料差异主要体现在屋顶等级材料的用材上。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屋顶均采用琉璃瓦构建,并以黄色琉璃瓦为最高等级;而日本宫殿建筑屋顶则以桧树皮表示最高等级,且等级较低的服务性建筑使用瓦顶。
(四)宫殿建筑装饰纹样的差异
中日宫殿建筑装饰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题材内容、所在位置、皇家象征纹样等方面,如表1所示。从上表可知,中国宫殿建筑装饰画主要以龙凤等吉祥纹样为主,以此来象征皇权,突出建筑物的等级和地位,彰显其庄严、华贵帝王气派。而日本宫殿建筑装饰画则以象征皇家的菊花为主,在门窗细部、瓦顶的脊头瓦等都用菊花形作装饰。
四、形成中日古代宫殿建筑风格差异的因素
古代中国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建筑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就文化本身而言,他代表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依托的观念体系,体现为历史上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整体,他既是历史的积淀,又是一个发展延伸的过程。建筑文化也不例外,但日本在消化吸收中国建筑语言的过程中,加以提炼和变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语言。
(一)文化因素
不同地域条件孕育不同建筑文化,由于中国与日本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信仰的差异,对建筑美的评判标准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儒文化作为国学深入中国人心。已根深蒂固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目标和审美观,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所固定而成为传统。
中国在这种文化影响下,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严格的礼仪制度,其中等级、秩序是最根本的表现。建筑作为各种礼仪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样也表现出了这种等级与秩序。所以中国的宫殿建筑布局呈现出严格的对称,反应等级的建筑各守其位、层次分明。不同等级的建筑通过色彩、用材等区分等级。居住建筑按照礼仪制度呈现出对称格局,而园林建筑则布局自由。
日本民族自然观的根基是自然的五种元气,追求与自然的调和。可以说,禅对日本民族个性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日本宫殿在建筑风格上也追求自然而然的、具有变化的、无做作、无矫饰的表现形式。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不同也是造成中国与日本建筑风格的差异的又一原因。
一般来说,中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主要指黄河流域一带。因此,黄河流域一带的平原上的城市布局,一般是在其外围是掘得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工事,以及高大和坚固的城墙。而且,为了安全起见,城墙还有内城和外郭之分,往往有很多重。比如明代的北京城,它总共有三重,皇帝住的皇城在最里面。中国建筑往往把精华和高潮放到最里面的重心之处,而外围则只是朴质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化解之中。
而日本作为四面临海的一个岛国,地理上远离大陆,孤立且资源贫乏。因此,在日本建筑和园林中都可以感受到弥漫在其中的对“寂”、“幽玄”的追求,其建筑风格更趋向于禅的闲寂与枯淡。日本人对山川自然的理解更多的是来自神学的观点和如同,所以,日本人对自然美的感知多伴有着一种宗教情感。
虽然日本建筑布局等与中国极为相似,但是与中国拥有巨大城墙和城郭的城市不同,日本的城市的防御只是形式上的一些土垒、木栅栏和壕沟。
(三)政治因素
中國历代皇朝都是高度集权的,因此,皇宫的设计充分体现着国家的权力。以东、南、西、北、中为基本要素的中国天下观,认为“天下的形”象征了帝王对天下的统治。王城、王府和宗庙等的轴对称性就由此延伸而来。这些表明了传统的中心观念完全是意识形态和人事政治制度形成的。传统的天下观也形成了居住文化中的择中理论。择中观念在民间表现为“向心”普通百姓不能也不想以我为中心,反而有以某一东西为中心,依附于他的观念。
正是因为中日历代皇权的影响力的差异,造成代表皇权象征的皇宫建筑物在数量、体量、立面和颜色等方面礼制规定的不同。这些特点的形成不单是因为美学上的几何问题,同时还包含有深刻的哲学观点和人们对政治秩序的观念。
五、结语
中日宫殿建筑同出一脉,却结出了不同花朵,这的确值得思考。对比发现中日建筑虽然在技术、形式等方面上如出一辙,但由于文化背景、审美趋向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日本宫殿建筑虽以中国宫殿建筑为蓝本,但却能推陈出新,结合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建筑语言。纵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形式,可以看到,表现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和自然观的建筑,绝不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究其根源仍然是“礼制”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儒家文化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灿烂音符,它以一种独具神韵的侧影屹立于伟大的东方地平线上,构成极富文化魅力的历史长卷,成为一种深邃而丰富的“生命”。这同样也解释了中国宫殿建筑文化体系缘何一脉相承,稳定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276
-277.
[2]刘天华.凝固的旋律-中西建筑艺术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6.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