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人对自然景观有天然的亲和力,将中国山水画理论融入景观建筑实践,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山水画理论与景观建筑空间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如何将山水画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景观建筑空间中,从而创造宜居的环境是我们的目标。
关键词: 山水画 景观建筑 节奏与韵律 四维空间
1.国画的“三远”所表现的绘画空间与建筑景观视点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绘画中,对于山水画的创作视点与精髓,不与西洋画似,提倡的是“三远”的表现视点。何谓“三远”?北宋郭熙之《林泉高致集》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迭,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简而言之,就是平远、高远、深远。“远”与人生的境界有着内在的联系。山水画把人的视觉、情思引向远方,乃至无边无际,远离尘俗,陶冶心胸。
中国古代的三远,对应西方透视学即为仰视、俯视、平视。低、中、高三种视点位置观察景物时生成仰、平、俯三种透视关系。通常,在对建筑与周边环境结合的景观的布置中,也经常应用到此手法,利用观者的视点的改变而造成不同的视觉欣赏效果。
平远构图法能表现清旷幽远的境界,能使画面产生一望无际、层层推进的视觉效果。通常平远构图法一方面能反映画家绘画时内心的平静,另一方面能表现绘画意境的平和,也有萧索之感。北宋三大家之一的李成尤善于以平远构图法表现清旷幽远的境界。从李成作品的题目来看,如《秋岭遥山图》、《晓岚平远图》、《晴峦平远图》等,不难看出,李成的构图多以平远手法表现烟林、山峦、雪景等幽深、清润、远阔的意境。平远构图表现平原的烟林远丘,可以产生一望无际、层层推进的视觉效果,感觉上似无还有,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距离愈远景物愈小,色泽愈灰,景物在视觉中产生了层层递进的效果。由此可见,平视对整个景观的深度有很强的感染力,平视角度一般都布置在开阔的江、河、湖之滨。平视也能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西湖之所以能使人产生温柔恬静之感,是与人平视景观分不开的。又如颐和园的佛香阁,前面是浩瀚的昆明湖,后面是万寿山的制高点智慧海,在构图中,设计者特意将佛香阁在整个构景中处在中景位置,使观者在欣赏中能产生层层推进的效果。在平视构图中注重的是视距与被观赏物之间的体量和比例关系,佛香阁由于其巨大的体量,成为了整个颐和园的主景。所以与绘画理论相同的是,一般中景都是比较重要的景观、建筑,在整个构图中,体量和比例都较大。
古人在山水画的表现中,并不是单一地使用一种构图法表现画面的内容,而是多种构图法的结合。郭熙传世作品《早春图》就采用了全景式三远构图:上方正中高山大壑,是为高远;左侧飘渺处矮山连绵,溪水欲流又止,视野宽阔是为平远;右侧古寺迷离,更用浓墨设色表现出来,是为深远。此巨作主要是通过构图和墨的浓淡来表现阴阳向背,体现出高远、深远和平远的境界。同时,巧妙地用溪水流止、行人萌动、枯木吐枝,使画面在宁静中蕴涵着生机,来表现“早春”这个主题。就意境而言,它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是相当成功的。
在建筑中,给观者视点俯视与仰视的角度也是相互的。比如说,对于构成建筑空间的木架结构,脊檩雕花观者只能仰视观之,必定要赞叹建筑的结构是如此巧妙,梁上的雕花是如此精妙。北京天坛建筑皇穹宇,重修后为鎏金宝顶单檐攒尖顶建筑,用蓝色琉璃瓦铺设屋顶,象征青天。首先,观者从平视角度望去,是由八根金柱和八根檐柱共同支撑起的巨大的殿顶;接着随着视线的慢慢上移,映入眼帘的是三层天花藻井,藻井层层收进,构造精巧,颜色绚烂。在建筑与园林构景中,也会经常会通过地形的改变、空间的转折、建筑物的设置等来改变观者的视点变化。视点的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小中见大,即使是小空间也能产生宏伟的效果。
2.空间和国画的节奏与韵律
2.1建筑空间序列的先抑后扬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的序列通常从建筑开始,因为在人类所有各种多少带有实际目的的活动开始,只有建筑活动有权利被提高到艺术的地位。”
中国景观建筑的艺术特征,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的组合。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为观者提供了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园林设计与中国山水绘画理论同样推崇山水画有“可望”、“可游”、“可居”种种。在此,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成时间进程,在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横空间,使人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变化多端的空间进程中,使人感觉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空间序列通常有起景、高潮和结景的序列变化,其中以高潮为主景,起景为序幕,结景为尾声,起景和结景都是为了强调主景而设的。
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表现出来,这方面显现出线的艺术特征。建筑空间序列,在时间与空间的行进过程中都要有曲折变化、高潮,否则平淡无奇。
建筑空间随着每一处屏门、墙壁、巷道、木槅门的阻隔,地形的变化,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转折,构成了建筑空间明暗交替的变化,使人行进在此建筑空间中,每一转折都有起景、收景,循序渐进,起承转合,构成建筑空间大小、明暗、高低、开合、横竖、平陡等的鲜明对比,创造了极富意趣的空间效果。
2.2国画绘画中的起承转合
“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在这方面,建筑与绘画同出一理。起承转合在国画中是一个非常讲究的原理。一幅国画,尤其是一幅表现自然山水的国画,在画中没有起承转合的变化和发展,会让人看得索然无味的。起承转合在一方面也是一个韵律的表现问题。哪里笔墨表现该重,哪里笔墨表现该轻,都要在画里表现。犹如建房子一样,什么是主,什么是次,也要分清。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堪称山水画的经典制作。整幅画的构图层次繁复,空间深远,画中峰岳起伏,坡地沙堵,变化无穷: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亭台飞泉,渔舟小桥,茂林村舍,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画家以笔墨方式做开合放收的纸上运动,山水意象层次丰富且展示一种丰富的“势”,一收复一放,一起又一伏,之间展现了流动、游走的笔势。多层次、有开合变化地凝固于画面,其中的势自然勃发,并突破静止时空,活化和深化了饱满诗情的意蕴。整幅画无论是构图还是笔墨的运用都产生了起承转合的变化,有收有放,产生了流动气韵。
3.四维空间的体现
3.1建筑空间
建筑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多空间流动的综合感受,是四维的时空构成。
梁思成先生对中西建筑的区别曾做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如同欧洲的画一样,是可以一览无遗的;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都像一幅中国的手卷画,手卷画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开过去,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园林,也只能从一个庭园走近另一个庭园,必须全部走完,才能全部看完。由此可见,对建筑空间的欣赏,是一种身临其境和动态的连续审美。对建筑空间及景观的欣赏就是美的空间信息在游人脑中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建筑景观给予游览者是一种融合游览者在内的真切的空间美感。游览者在观赏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身处一个三维的空间中,同时随着时间的消逝,对空间美的欣赏也在不断地累积,给予观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3.2国画产生的画面感
陈绶祥在《国画讲义》中认为,中国的空间是从画上变来的。因为,绘画的语言及其表现形式相对于我国其他古代的艺术类型,如青铜器的纹样,织锦纹样等更加单纯。绘画只能在平面的纸上,通过对笔墨的组合,绘画章法的运用,把“尽精微”的对象表现在有限的纸上,从而无形地把拓展平面变成深度空间,完成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在中国画表现中,给欣赏者展现的是一幅行进的路线,它与西方绘画透视原理不同的是,中国画所描绘的景象是多视点的。中国画就似电影一样,画面通过以多视点的方法展现自然山水的面貌或人文景观。我国文人自古就有在厅堂之内悬挂山水画“卧游”之高雅享受,将自然山水引入室内,令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国画所产生的画面感与西洋画不同的是多视点的表达,与建筑空间类似的是,观者欣赏国画的时候,视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一种“画中游”的欣赏行进路线。
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长卷就表现了幽岩深谷、绵亘山势、流溪飞泉、茅蓬楼阁等自然及建筑的景象,同时还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等人物的活动。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景。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在建筑环境中体现人文情怀,打破人与自然的隔阂,在有限的空间里体现无限的自然山水意境?本文通过对中国画画论的研究,将中国画画论与建筑空间融合起来,为创造具有人文的宜人空间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魏婷.城市微观环境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任道斌.丹青墨趣——中国绘画的源与流[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