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社会外控视角论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机制

从社会外控视角论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机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10 19:30:07 点击: 推荐访问: 机制 机制创新 科学知识

摘要: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机制是复杂的,现主要从社会外控的角度进行探讨与研究社会需求与价值观是其转化的价值认可前提,社会对学校的影响与控制是其转化的制度与组织保证,社会与课程的互动反馈机制则为其提供了长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外控;转化机制

作者简介:王根顺(1951-),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建(1985-),女,河北保定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6-0092-02

科学知识是课程形成的必要前提,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对课程内容的质与量的变化有重大影响。因而“什么样的科学知识会转化为课程以及如何转化”,“为什么有些科学知识很早进入课程,而有些科学知识很晚进入课程或仍处于零散状态,尚未进入课程”,这些问题都涉及到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机制。本文从社会外控的视角,探析在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过程中社会的角色与力量作用。

一、社会需求与社会价值取向

英国社会学家伯恩斯坦(B.Bernstein)认为:“社会如何选择、分类、分配、传递和评价其公共的教育知识,既反映社会权力分配的状况,又反映社会控制的一些原则。”因此,在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过程中,社会控制力量下的科学知识的价值认可成为其转化的前提,这种社会控制力量的价值认可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社会需求与社会价值取向。

1.社会需求对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影响

课程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不同的社会需求使得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力度不同,方向也存在差异。

(1)古代社会需求对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受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统治者更多地关注统治人才的培养,对学生思想进行控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为本”,因此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礼乐、文学,使这些知识成为教育内容,进而迅速地转化为课程。如中国的六艺、四书五经,它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课程。虽然朝代有所更替,但是血脉是相通的,就是极其关注教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在选择知识进入课程时,也以此作为主要标准,礼乐等知识成为首选,因为礼乐有利于“明君臣之义”、“明长幼有序”,诗雅颂等,多用于歌颂统治阶级。因此,在这种社会需求下,课程更多地倾向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重视体现“道德性”、“政治性”的知识,而非“学术性”、“科学性”知识,所以自然科学知识受到轻视,多以零散状态存在,发展缓慢,使近代中国与科技发展失之交臂。

西方社会文化来源于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古希腊重视贵族、统治阶级的培养与教化,其课程为七艺:文法、修辞学、逻辑学被称为“三艺”,关注的是人文社会知识,只属于统治阶级和贵族阶级;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为“四艺”,除音乐外,均属于自然科学知识,是技能性、实用性知识,属于一般平民子女的学习内容。在古希腊最初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统治人才培养的时期,“三艺”比“四艺”受到更多的关注,文法、修辞、逻辑学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而与之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也迅速转化为课程,进入学习者的视野,而对于科技人才的忽视,使得自然科学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低下,或以零散状态存在,或重复、堆聚在为数不多的几门课程中。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社会需求的控制影响,左右了科学知识向课程转化的方向与力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多地转化为课程,而自然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速度则较为缓慢。

(2)近代社会社会需求对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影响。在中国近代社会,随着西学东渐,一些自然科学知识逐渐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不断被开发,进入课程,表1为京师同文馆分年课程计划(1876年拟定)。

注:本表引自孙培青著《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第304页

虽然,自然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进入课程,但是在中国近代“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社会仍然以社会人文知识为主,自然科学知识仍处于劣势地位,这使得近代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

欧洲文艺复兴是以恢复古希腊的人文古典课程为目的,但是自然科学课程也得到重大发展,自然科学课程设置增加,在17、18世纪,设有算术、代数学、三角法、几何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机构学、天文学、机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18、19世纪,以蒸汽机的产生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在文化、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改革的风暴,社会极大关注可以带来生产力的科技,促进自然科学知识以迅速地方式转化为课程,以期待大范围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促进社会生产力以更快速度发展。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需求转向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科技,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力度与方向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自然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力度加大。

2.社会价值取向对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影响

(1)中国古代、近代社会价值取向对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影响。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价值取向一直是“德化取向”,凡有利于这一取向的知识,都会受到重视,并成为课程进行大力普及。所以人文社会知识如道德教育内容礼乐等由于符合“德化取向”,因此更早进入课程。这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有关,在这种伦理文化中,社会主导更倾向于“求善”,而不是“求真”,甚至在有关世界本源等自然科学问题上往往也立足于道德基准。人们只注重社会人伦关系以及道德准则,轻视科学技术知识,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雕虫小技。到19世纪中期,顽固派甚至还称同文馆拟增设的算术、天文等课程为“淫技奇巧”,认为青年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乃“上亏国体,下失人心之大耻”,自然科学知识被看作“器物之教”“技艺之教”,“为粗鄙、不登大雅之堂之教”。清末,为了应对统治危机,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倡导进行改革,强调“实用取向”“科技取向”,但是在中体西用体制下,最终还是让位于“德化取向”,具体情况见表2。

注:本表引自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第228页

(2)西方古代、近代社会价值取向对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影响。西方在不同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古希腊罗马时期,社会以培养政治家、贵族子弟为主,为“贵族取向”,关注“三艺”课程,完全忽视自然科学知识。中世纪时期,社会价值取向为“宗教道德取向”,以培养圣职者为主,课程多选择宗教道德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往往也被异化,披上宗教的外衣,为宗教服务。文艺复兴时期,价值取向为“古典取向”,拉丁语、希腊语等成为主要课程,在思想解放下,自然科学知识也受到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课程,进入学校教育。到了16、17世纪,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古典与技术并存的双重取向”,社会既要培养绅士,又要培养适合生产的劳动者。这一时期,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均受到重视,进入课程的速度也在加快,地理、物理、化学等课程均在吸纳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到了18、19世纪,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科技取向”,在面对科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时,社会将自然科学知识的地位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自然科学知识迅速转化为课程,转化的速度与范围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见表3。

总之,这一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课程中所占比例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从此,逐渐建立起稳固的地位。

二、社会对学校的控制、影响

在推进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过程中,社会控制还表现在其对学校的控制影响层面上。学校是保存和传递文化典籍的主要机构,正式课程的产生必须依赖于学校,而社会对学校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课程的控制。所以在社会需求与社会价值观选择下的科学知识要进入课程,还需要社会控制和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它最终决定了哪些科学知识可以进入课程。其次,社会对某门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评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修正课程,促进课程的分化与拓深,所以社会对学校的控制影响为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提供了组织与制度的保证。

三、课程需求与社会修正

社会控制力量并不是单向的、绝对的。科学知识一旦进入课程,就获得了其纵深发展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会对未进入课程的科学知识产生需求,促进与其相关的课程上延或下延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科学知识会转化为课程,“存量决定变量”,在不断充实的课程中,加入更多的科学知识,这是课程向社会的一个反馈。同时,社会也会根据需求与价值观,对课程进行修正,淘汰不适宜的科学知识,影响进入课程的知识,使其不断更新,保持活力,这是社会对课程的反馈。这种互动反馈机制保证了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动态流向,为其转化提供了长久的生命力。

不可否认,社会外控下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机制是复杂的,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利于在实践中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提高课程对科学知识的反应灵敏性,保持二者的适切性。但是在实际的机制推进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广大学者不断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2-244.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00-315.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47.

[4]王伟廉.试论高校课程与文化科学知识的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01,(1):13-17.

[5]陈芳.论古代、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转化为理科课程的机制[J].高等理科教育,2005,(2):6-10.

[6]罗国忠.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45-47.

[7]谭萍.科学知识社会学:缘起、发展及启示[J].中州学刊,2006,(3):98-101.

[8]王金娜,冯建军.课程知识的合法性与合法性权力主体——一个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2006,(3):10-13.

(责任编辑:沈清)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