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缺憾

缺憾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10 14:10:11 点击: 推荐访问: 缺憾

这依然是一个最不讨巧但却最吸引眼球的话题。同时,在我们认为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即使这些所谓的缺憾是瑕不掩瑜、无伤大雅,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去投注目光。因为发现“暇”远比赞美“瑜”更重要。我们在深刻感受到科技以及科技产业所带来价值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博会自身的价值。但作为如此大规模的活动,科博会本身也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憾。“挑毛病”也许是世上最容易的事情,我们对此不感兴趣。且看本届科博会第十二“钗”——“缺憾”。

一:中坚观众哪去了?

本届科博会的由多个部分组成,有展览会、论坛、会议、洽谈会等。而展览会无疑是科博会的重头戏。在展览会上记者看着来往的参会观众,猛然发现一个细节——老年人多于青年人。

与会观众年龄偏大应该是这届科博会展览会的一个特点。人到暮年依然热心我国的科技事业,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作为社会主流人群的中青年观众比例偏少不能不说是个不足。也许是科博会期间适逢工作日吧,但这似乎也并不能构成一个合理的解释。那是因为科博会主办方的宣传力度不够、科博会还不足以影响大批社会的中坚分子?抑或是社会中坚们都在忙,忙着工作、忙着挣钱,也许二者都有吧。

如果说大批中青年对展览会的冷淡是个遗憾的话,那么青少年的缺席就得算是遗憾之中的遗憾了。展览会所承担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科普教育,而开展科普的核心人群就是青少年。一个孩子也许就是因为参加了一次科普活动从此就迷上了科学技术,从此走上钻研的道路从而影响了他的一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我们在展览会上几乎没有看到几个“祖国花朵”,就更不要说成建制的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展览会了。科博会无疑中国目前科学技术领域规模最大的盛会,在这样一个盛会上青少年的集体缺席可以说是本届科博会上一大遗憾。

也许中青年在忙着挣钱,青少年在忙着考试,都无暇关注科博会吧。

二:北汽集团一枝独秀?

走进十二届科博会展览会的2号馆汽车科技馆。你会发现偌大展馆却只有北汽集团一家参展商,多少显得有几分寂寥。

的确,中国的汽车行业在经历了几次涅槃之后依然未能彻底的浴火重生,但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在各个方面所取得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国内众多的汽车厂商缘何未能在汽车展馆上一展风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可是国际性的科技盛会,难道不想扬眉吐气一把?难道不想在科博会这个商机无限的平台上一试身手。其实,此次科博会的汽车科技馆完全可以描绘出一幅中国汽车行业多年发展成果的全景图。

那么,众多国内汽车厂商的集体缺席是因为他们并不看好科博会这个平台而更看重专业性的汽车展会,还是北京科博会出于地方保护的考虑限制了其它各地的车商,抑或二者兼有。个中缘由我们尚无答案。

三:谁是真正的主角?

据本届科博会的主办方介绍,此次科博会展览会有近两千两百家企业参展。企业无疑是展览会乃至整个科博会的主角。但参展企业的构成似乎存在着一些问题。参展商的规模和档次千差万别,甚至给人泥沙俱下之感。

此次参展企业有不少像联想、海尔、长虹、北汽这样的大企业。这些公司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各个展厅的焦点和亮点。唯独规模中等极富潜力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少见。而这些企业是最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

有一些小公司甚至就在现场兜售自己的产品,当场做起了生意。也有的企业根本与科技创新没有多少关系,本不属于科技型企业,也拿着毫无科技含量的产品在那里展示。这些都降低了科博会的档次和质量。当然,这些参展商都是花了钱的,耗资巨大的科博会也需要有一定的收益。但希望科博会主办方能在兼顾利益的同时也能对参展商的参展资格有一个审查,制定一定的参展门槛,这对提高科博会自身的水平无疑会大有裨益。举办科博会毕竟是政府行为,主办方的现实收益至少不应放在第一位吧。

四:技术成果推广之殇?

只见“皓首”的技术持有者?

与会者年龄过于偏大也是个突出问题,这主要指的是技术项目方。诚然,我们不能把技术持有人的年龄作为衡量项目优劣的标准,甚至在技术创业这个特定的领域我们恰恰需要一些老当益壮,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来保驾护航,但当你在推介会现场看到满眼的白发你一定不会无动于衷,而且老年人的比例之高也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他们中很多人是穷其一生为了一个项目奔走呼号,两鬓斑白依然毫无所获。我们已不知是该对这种精神表示敬意还是对这种做法表示遗憾。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因素很复杂,其中有社会各个方面的原因,更有个人的问题,但作为科博会至少不应该为这种行为推波助澜吧。

技术项目参差不齐?

本次的技术项目鱼目混珠、水平参差不齐,给人泥沙俱下之感。同时,这也导致一些真正好的项目被埋没。这也难怪推介会上几乎见不得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的身影了。这些技术项目中有号称已经推翻物理学中经典力学所有理论以及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某某研究院的所谓首席科学家;有号称研制出了可使作物产量几倍增长的超级复合肥,而其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凭据就是与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的一张合影,并且向他遇到的每个人展示那张精心压膜的照片;更有一些白发老人拿着终其一生的所谓研究项目,敝帚自珍的向与会者描述着自己项目的价值。看的人不禁有些心酸。当想到这些参会者都是缴纳了一笔不菲的参展费时,内心更是一阵的唏嘘。

投资机构缘何寥寥?

投资机构的寥寥。正如前述,技术项目水平的低下必然导致投资机构对推荐会的冷淡。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跟投资有关的机构中有一多半还都是投资中介和咨询机构。当我们提出要采访其中一个投资咨询机构的负责人时,其讳莫如深的笑了笑说:“我们拒绝接受采访。”他们的态度颇值得玩味。会上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谈的最热闹最尽兴的往往不是技术方和投资方,而是两个技术所有人。共同的经历共同的遭遇让他们找到了“同命相怜”的感觉,甚至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对对方项目的认可又满足了双方某种心理上的需要,乃至产生了一种“英雄惜英雄”的豪情。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上一篇:作文教学的读写观
下一篇:坦克迷的好去处

推荐内容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