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铁骑扬我国威,呼啸战鹰护我中华。国庆70周年阅兵,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全面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崭新风貌。无论规模、人数,还是装备、技术、含金量都创造了新中国阅兵史之最。展示的武器装备既有新型主战装备,也有首次亮相的国之重器、国之利剑,体现了我国国防自主创新成果和骄人成就,令世界为之瞩目,令国人为之震撼。就在这雄壮又震撼的阅兵背后,有一大群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是这些武器装备的有力保障者,有了他们的精心“守护”、日日“护航”,受阅装备展示出了最佳风采。山西大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山西大众集团)作为阅兵式多个型号装备的保障单位,在阅兵式三个月前,就派出了精干力量奔赴阅兵训练基地履行保障工作,并以优良的作风、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圆满完成保障任务,受到上级的高度评价。
山西大众集团的于鸿玮是保障小组中的一员,从7月初他就受命坚守在训练基地,对相关裝备进行保障维护,和受阅官兵一起摸爬滚打。“每天的常规动作就是装备发动前的检查,训练中的动态监测,收队后的数据采集分析,研判是否存在隐患,确保状态稳定、运行正常。每周一次检修,每月一次大保养,需要对全部装备逐项排查,对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模块的状态进行确认。”于鸿玮告诉《科学导报》记者,而天天保持着同样的节奏,时刻密切关注着装备的运行状态,一干就是近百天。
于鸿玮保障的装备,是阅兵地面方阵中第二个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的装备,广受国内外各方的关注。作为装备的贴身“保健医生”,于鸿玮倍感责任重大。“我保障的模块是发动机的电控系统,是装备的心脏,工作性质属于保障任务的重中之重。”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停车事故,影响方阵的整体效果,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于鸿玮始终保持慎之又慎的工作状态。
阅兵训练保障期间,日复一日的紧张工作,封闭严格的环境氛围,日趋临近的盛大阅兵“大考”。无时无刻不在敲打于鸿玮高度紧张的神经,但于鸿玮始终固执地坚守,忘我地工作。“在受训的队伍中,有的士兵很年轻,对装备的使用都不是特别得心应手,临战经验也不足,我就主动给他们辅导,详细讲解产品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会出现什么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应急措施。”为了确保大家快速掌握,于鸿玮还专门编写了操作指南,发给战士们,让大家快速掌握。
地面方阵的保障不容有失,空中梯队各型装备的保障任务更为艰巨,石沛红作为大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技术骨干,被委派参加空中装备的技术保障工作,为空中方阵的明星飞机提供技术保障服务。
如果说于鸿玮的紧张在于保障装备的运行稳定,让石沛红感受到“压力山大”的原因还存在更深层的意义,今年阅兵中某空军首长将乘坐他保障的飞机接受检阅。
“今年阅兵全部实装检阅,也就是说,空中方阵中,每一架飞机都将以最接近实战的姿态迎接检阅。再加上有空军首长亲自驾机,更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而事实上,阅兵保障中,石沛红以精湛的技术、精准的服务,保证了装备的最佳状态。“整个保障期间,我们都是以一种忘我的精神开展工作,‘不饿不吃、不睡不困’。”回顾起保障工作,石沛红仍然记忆犹新。
阅兵前夕,全体保障人员的弦越绷越紧,几乎到了极致,整夜静悄悄,除了一遍遍地例行检查,一次次地加电调试,没有一个人说一句话,大家都无数遍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反复检视,确保万无一失。阅兵前有三次发动,每次发动都要对状态进行研判、确认。对于鸿玮来说,每一次打火,他的心都会保持高度警觉,敏感到每一声发动的声响若有差别,他都能听出来,“其实到后期我们对设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紧张还是避免不了,万一战士的一个误操作导致装备熄火,那后果不堪设想。”
“到了10月30日晚上,挑灯夜战,其实这个时候装备已经是最佳状态了,但是大家总是不放心,一遍又一遍,就怕阅兵现场出现哪怕一点点‘闪失’。”虽然阅兵已结束一个月了,但石沛红说起这件事,仍然有那种身临其境的紧张,难以忘怀当初的紧张之情。
“十一”当天,当阅兵盛典的大幕拉开,当满怀激情的欢呼响起,所有人都沉浸在欢乐海洋里的时候,在受阅场之外,还有一群特殊的“受阅”队员。从阅兵集训地到天安门广场,再到所有方阵离开人们的视野,走过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保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阅兵,阅的是胜战的能力,而提高可胜战的保险系数,不但需要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需要保障的完备精准。
“地面方阵阅兵全程用时不到五分钟,但是我们大家却紧绷了三个月的弦。”
“空中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时间虽短,但我们心里走过的路却像有几年……”
直到那一刻,他们才知道,自己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保障任务,用满腔热忱的精准服务,一丝不苟的认真保障,成就了装备“零误差”的精彩亮相。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