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课堂导入、课堂学习和乡土历史等几个方面,阐述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127-02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框和束缚,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良好。
1 创设导入情境,为新课学习打好基础
上课伊始,重在导入。如果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导入情境,具有重要意义。
用歌曲创设导入情境 对学生来说,一般都喜爱唱歌,而歌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用歌曲导入新课,既能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又能使学生通过对歌曲的了解,掌握歌曲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缩短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在教学“三国鼎立”一课时,可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在学习“九一八”事变内容时,可播放歌曲《在松花江上》;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时, 可让学生倾听歌曲《乡愁》;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可让学生随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让学生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等。这种与历史教学内容密切相连的歌曲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诗词创设导入情境 很多诗词也是和历史紧密相连的,是某个历史时期的形象反映。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声像一体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用诗词的播放导入新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而生动。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革命生涯中写了大量的诗篇,如《西江月·秋收起义》《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这些诗篇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紧密相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可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用图像创设导入情境 历史图片形象直观,学生一目了然,有利于在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用图像创设情境导入,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在学习“宋代的城市生活”一课时,可用幻灯片展示《清明上河图》来导入;在讲述“南京大屠杀”一课时,可通过下载一些影视资料的图片,使一幅幅日寇屠杀中国人民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以激发学生的愤慨之情,使学生对日军的残暴罪行产生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加快接受知识的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2 创设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究
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距离,很多事情与现在生活差距很大,学生在理解时有些困难。而学习历史,首先是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在教科书中,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教材中只能略写。为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查阅丰富的史料,再造历史形象,充实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的不足,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在学习“官渡之战”一课时,教师可截取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片段,利用课件来表现战争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沙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认识和分析历史,对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又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通过下载有关史料再现历史,可避免空洞的历史说教,帮助学生穿越时空,重返历史,将日军的侵华阴谋、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等,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及南京政府的实质产生深刻的理解。
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养成对历史的理解力。”根据这一精神,历史教学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只有在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中,在立足于正确理解历史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学生认识客观历史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两种命运的决战”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重庆谈判”的有关视频,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谈判?如果不去,会产生什么结果?”这样让学生在认识历史和感受历史的同时,积极放飞思维,既拓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空间,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3 创设乡土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乡土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一般而言,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利用乡土历史进行教学,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他们的热爱之情。如在讲“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时,把青岛地区各地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古文化遗址的照片用幻灯呈现给学生,不但能引起学生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时,可利用课件演示青岛的五四广场,同时讲解“一战”结束后,1919年英、美、法等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将青岛的主权和山东的权益一概交给日本,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有关内容时,可从青岛人民政府网上下载“青岛战役”的资料向学生播放,让学生了解到1949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2军和胶东军区、滨海军区及地方武装部队发起了青(岛)即(墨)围攻战,经过20多天的战斗,连续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防线,于1949年6月2日午12时全部解放青岛,青岛市人民政府也于当日成立,马保三就任新青岛第一任市长。这样,不但密切了学生与历史的联系,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有关背景知识。
总之,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尝试,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从教学需要出发,把握好创设的时间和时机,就一定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上、下)[J].教育研究,1997(3)(4).
[2]刘晓平.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历史教学研究通讯,1998(12).
[3]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