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绍兴市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绍兴市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9 18:50:05 点击: 推荐访问: 图书馆 图书馆2022年工作总结 图书馆20XX年度工作总结

【摘 要】 大禹文化遗产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展示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保护。文章基于绍兴高校图书馆对大禹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 键 词】大禹文化遗产;非遗;高校图书馆;绍兴

【作者单位】吴铃林,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结题成果(项目编号:135J046)。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精神和智慧的财富,它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记录了历史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遗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通俗地说,非遗就是我们先祖留传下来的,现已濒临失传的一系列文化,包括表演形式、制作技艺以及习俗等,这些文化辈辈相授,口口相传,具有无形化和活态化的根本特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表示,“要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繁荣少数民族事业,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这表明非遗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国家级战略的高度。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多样,流传下许多民间技艺,传承了丰富的非遗资源。2006年5月,公祭大禹陵典礼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遗项目。但是,与其他非遗一样,大禹文化遗产也面临传承困难等诸多问题,这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利用多方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保护和传承。绍兴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有责任与义务加入保护和传承大禹文化遗产的队伍。

一、紹兴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优势

1.绍兴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文化遗产的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绍兴高校图书馆是绍兴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序列中的重要成员,保护大禹文化遗产项目既是责任也是义务。高校图书馆协助绍兴市文化机构保护大禹文化遗产,不仅能向师生展示大禹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也能给师生的科研指引新的方向。此外,也为国家社会资源调查提供了数据依据,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与文化机构促进科研、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相辅相成,是未来绍兴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和前进方向。

2.绍兴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文化遗产的优势

(1)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绍兴高校图书馆是绍兴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这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企及的。这些资源不仅包含了大禹文化遗产的文献信息,还有绍兴市区域性的文献,这些的文献资料为大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筹备、建档、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原始数据。

(2)具有高素养的人力资源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这类受众人群对文化内容、技能服务和知识结构有较高的诉求,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素养、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优质的服务意识。一般的工作人员基本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其中不乏博士或双硕士学位的学者。这是其他社会文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也为建设高素养的资源库提供了人力保障。

(3)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非遗具有隐形、活性、多元的特点,传统的纸质记载方式不能将其完全保留下来,后人在这类文献资料中也难窥全貌,这就需要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全方位记录,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而高校图书馆具有相对完善的信息采集、处理、整理、加工、制作、共享等一条线技术流程,使大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数字化活性阶段,可以使相关资料更加直观、易懂,也为共享资源的服务提供了技术保证。

二、绍兴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文化遗产的现状

目前,国内有众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到非遗保护的工作中,主要有大连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温州大学、钦州学院、吉首大学等36所高校。这些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非遗保护的方式主要是提供相关资源和服务,建立非遗研究中心、非遗文献数据库,以及构建非遗特色专题网站,均以传扬通识性知识为主,缺乏深入的探究。

绍兴设立诸多公共文化机构对大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例如,绍兴市图书馆专门建立祭禹数据库,内设历代祭文、大禹研究、颂禹诗文、大禹传说等栏目;大禹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开展大禹历史民俗神话研究和大禹文化精神传承研究。但是,绍兴高校图书馆在对大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其缺乏大禹文化遗产的纸质文献与数据资源。大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处在萌芽阶段,尤其是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有些高校图书馆还在筹备中,而已经建立数据库的高校图书馆也只是搭建了基本框架,内容上只是简单展示图片或者罗列数据,缺乏高质量、有研究价值、具有特色的电子文献。例如,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建立了绍兴大禹陵数据库,浙江越秀外语学院图书馆建立了绍兴地方特色数据库,这两个数据库只是简单罗列与大禹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未对其进行深入展示。

三、绍兴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1.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淡薄,人才不足

首先,绍兴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大禹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意识淡薄,认为大禹文化只是众多传统文化之一,有的甚至认为大禹文化只是祭禹典礼,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对绍兴地区文化的重要性,也没有全面认识和了解大禹文化,缺乏主观能动性。其次,绍兴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文化遗产缺乏专业人士。要做好这项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调查、沟通能力,以及进取的研究精神等,而绍兴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现有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这也是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2.大禹文化遗产数字文献局限性大,缺乏“走出去” 精神

目前,有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尝试建立大禹非遗数据库,但是进度比较缓慢,而且资源局限性较大。首先,数据库中的很多电子文献资源是纸质文献的扫描件,缺乏有创造性见解的原创文献。其次,在采集文献的过程中,一般只能采集到一些题录、文摘,缺乏满足科研需求的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这些资源只能用来普及大禹文化通识,无法为读者提供深入的内容和独特的精髓。再次,在文献引进的过程中,没有贯彻 “走出去”的精神,严重缺乏外文文献资料。现在许多高校都有外国留学项目,交换生日益增多,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内化,更需要“走出去”。

3.大禹文化遗产数据库相互独立,缺乏合作

有些高校图书馆因高校科研发展的需求而建立大禹文化遗产数据库,缺少和外在机构的合作与互动。这就导致了信息闭塞、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内容分散的问题,难以构建全面的、系统的、长远的信息资源库,也无法满足读者的真正需求。

四、绍兴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文化遗产的对策

面对上述的现状和问题,绍兴高校图书馆在保护大禹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上需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加快保护步伐,提高保护效率。本文基于高校图书馆推进科研、传承文化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探讨保护大禹文化遗产的有效对策。

1.从促进科研的角度开展工作

大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撑,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协助科学研究,因此,可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对科研的辅助作用来整合资源,从而推动大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1)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加工整理的效率和质量

绍兴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对绍兴地区大禹文化遗产的一系列数据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收集,例如,通过走访、查询、调查来采集数量、种类以及分布的情况,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可以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对这些资源进行音频化、视频化等多媒体格式化,再对其进行编码、分类,建立可以满足师生欣赏、普及通识或者科研等特殊要求的素材数据库。这样的处理使简单枯燥的资源更加具有实用性和丰富性,也更加完整、真实。例如,图书馆可以对公祭大禹的过程进行拍摄,后期加上配音解释,然后上传至于大禹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以及网站,供师生学习和参考。

(2)通过深造交流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引进相关人才。通过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选拔出优秀的专业人士。其次,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大禹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工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初步专业知识,为大禹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做好基础工作。再次,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研究活动,促进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大禹文化遗产的实时动态,提高其对工作的敏感度和主观能动性。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实际操练。使其独立完成原始数据的采集、后期加工整理,以及保存分享的工作流程,为大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完整的、高质量的、真实可信的数据。

2.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开展工作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与资源传播的窗口,在保护、传承文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其可以通过搭建大禹文化遗产传播和展示的平台来深化大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师生对大禹文化遗产的兴趣。例如,利用图书馆的空间优势和先进技术,展示图片、书籍、影视等资料,向师生介绍和宣传大禹文化遗产;也可以开展一系列征文比赛,增强宣传效果。其次,利用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人脉关系,聘请大禹文化相关学者,向师生开展保护和传承大禹文化遗产系列讲座,加深师生对保护大禹文化遗产的认识。再次,可以与绍兴地方文化机构合作,开展大禹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例如,公祭大禹活动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趣味性,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师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发参与到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

3.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开展工作

绍兴高校图书馆不仅给师生提供了科研保障,而且还为绍兴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资源,通过建立数据库、共享资源来分享和保护大禹文化遗产。

(1)建立大禹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利用自身先進的信息技术及人才优势,收集大禹文化信息资源,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对现场技术表演做好记录,并通过后期制作将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特色数据库。为了让更多的民众能够接触到这些资源,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库建立相应的大禹文化遗产网站,内容不仅囊括大禹文化遗产项目,而且可以建立互动栏目,加大宣传力度。

(2)建立资源、技术的共享机制

目前,绍兴高校图书馆和其他地区高校图书馆一样,在大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中不仅面临人力、财力不足的问题,而且技术非常匮乏。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和当地文化机构互相沟通,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合作,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使保护工作长效平稳地运行下去。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和绍兴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建立大禹文化遗产联盟,建立起高校与公共机构之间的有效连接,建立绍兴区域的大禹文化遗产数据库。

(3)贯彻“走出去”精神,创作和引进外文文献

绍兴不少高等院校均配有留学生机构,这意味着大禹文化可以传播远洋,也就需要大量的外文文献来贯彻“本土创作、外来引进”的策略。首先,高校图书馆可聘请校内外英文专家积极参与大禹文化文献、视频字幕等外文翻译或创作工作,深化大禹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工作。其次,高校图书馆可以有选择性地引进这些外文文献,促进大禹文化对外交流,增强大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

五、结语

绍兴高校图书馆在大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博采众长,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杜宁. 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 图书馆学刊,2010(12):11-13.

[2]李永鑫. 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读本[M].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

[3]佘志虹. 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0):80-82.

[4]周志容. 试论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 图书情报工作,2010(21):93-96.

[5]郑芳梅. 高校图书馆: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J]. 中国出版,2012(6):54.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