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次民族大融合的出现促使中国服饰文化开始新的变革与发展,民族大迁徙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服饰文化与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传统上衣下裳的服装配套结构得以变革发展,中国服饰文化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逐渐完备的春秋战国时期
1、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建立东周,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使得原依附于周的小国,开荒拓地,大力发展粮食、桑麻。生产力高度发展使小国脱离周的统治,奴隶制社会解体,传统观念的转变逐渐在服饰文化上得以体现,服饰文化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记载:战国时代,官营纺织、染缝等加工盛行,都有"麻枲丝茧之功"这一时期各国为增强实力不断改革,加上铁器、牛耕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大幅提高,蚕桑的培育及种植都得以普及,麻类的栽培及纺织也有很大的提高,而此脚踏斜织机取代踞织机、纺车取代纺轮提高了织造速度和质量,从而带动了纺织业的发展。同时改变了服装用料成分以及用料的社会分配格局。
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文化发展之迅速对服装穿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百家争鸣"、群雄割据导致服装风格出现明显差异。其中齐桓公对紫色的偏愛也对传统的服装色彩观念产生了冲击,因紫色稳重、华贵的特点被视为权威的象征,使得紫色上升为富贵的色彩。
2、服装特点:
商周传统的上衣下裳因穿着费时、不利与骑射。因此公元前302年赵灵王进行服装改革,学习胡服特点,废除上衣下裳,将传统套裤改为有前后裆,将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古称"穷绔"。但受到保守派"不合先王礼法"的影响,上层社会仍保持传统宽襦大裳的服饰。只有军人和劳动人民穿着变服。
用料方面,通过对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的发掘,发现这一时期的服装用料已有锦、绢、绨、素罗、方孔纱、彩条纹绮等。
服装款式方面,这一时期已有袍类、禅衣、夹衣、秋衣(洗澡时所披)、单裙、绵袴、帽、麻鞋。
首饰配饰方面,春秋时期的配饰有表征德操和社会等级地位的意义,工艺也更加精美,由发饰(笄、梳篦)、耳饰(玉玦)、颈饰()、臂饰(玉瑗)、指环、腰饰带钩、佩玉、佩璜和纽座系璧(装饰佩玉)、金属工艺装饰等。
3、服装纹样:
这一时期由于奴隶制的瓦解、思想的进步使得服装纹样设计思想更加活跃、开放、成熟。纹饰轮廓由直线变曲线,由凝重走向活泼生动,且团纹样可根据创意超越框架边界,纹样除龙凤、动物、几何纹外还有具有时代特征的穿枝花草、藤蔓纹和具有浪漫色彩的活泼的鸟兽、动物纹穿插结合。有的实体与变体共存,有的数种或数个动物合为一体,有的动物与植物共生;构图方式有更加丰富,有上下连续对称、左右连续对称、上下左右错开二分之一位置作移位连续对称。
二、短暂的秦代服饰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独立、七雄争霸,各国因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的不同服饰方面差异很大,同时各国文化也在相互交融。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使各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并发展。但秦朝短暂的统治时期使其并未建立服装礼制,只是吸取各国之长,融合各家特色。并且废除了周代六冕制,只保留了最低的玄冕。
受阴阳家邹衍"终始五德说"影响,秦朝依序轮为水德,服饰色彩不分男女崇尚黑色。这种以五德定服色的方法也受到后代开国君主重视,并不断完善。但通过对秦俑的发掘发现秦时非常注意色彩装饰。通常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如红衣绿袖、蓝衣红袖、赭衣白袖等等。
纹样方面,通过对秦俑服装研究发现秦服纹样丰富、色彩艳丽。常使用多种几何形和其他图形组成,即整齐对称有错落有致、别致的巨型纹样更体现出秦代服装的装饰水平。
三、华丽的汉服
1、汉服发展的背景
经过长期的楚汉相争,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但常年战乱导致生产力水平滞后,所以汉初皇室的服饰也是简单朴素的丝织服装。后通过统治者鼓励生产、减免税收,以及"文景之治"的出现使得经济愈发繁荣,服饰也由简转奢。随着纺织产量的提高,汉朝主动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增强了中外丝织技术的交流,不仅可以织出精美的提花织物,而且染色技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及丝织品出口交换回来的璧流离、琥珀玳瑁等奇石异物,刺激了服饰水平的发展,使得汉代服饰以华丽著称。而这条以运销我国丝织品的贸易通道便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2、汉服纹样特点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统治者对皇权的追求使得儒学逐渐宗教化、神学化。西汉时期服饰纹样多云中龙凤、豹纹、鸟纹、菱纹、茱萸纹等,都以充满神话色彩的动物云气山岳为主题,再配以"长乐光明"、"晚熟如意"等铭文。东汉时期纹样打破现实局限,人物与猛禽共处山脉云气之间,呈气魄宏伟之相。表现了统治阶级渴望长生不老、多子多孙、皇权永固的思想,这都是儒家"天人感应"的封建神学思想的反映。
3、服装形式:
汉代服装以袍为主,汉袍特点为:大袖、衣身宽博所谓 "褒衣大袑",以袒领为主,栽剪为鸡心式露出里衣,层次感明显。衣料选色红为上,青绿次之。汉袍注重实用美观,款式主要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衣襟从领至腋下向后旋绕。西汉较为流行。直裾:从领曲斜至腋,衣襟直下,东汉较为流行。袍外一般佩戴组绶,"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用彩丝织成长条形饰物,盖印鞶囊用。除袍外还配有禅衣(无衬长衣),衫(半衣),襦(短衣),裈(kun)有腰头短裤,袴、褶(无裆套裤)袴褶连称,即上衣下裤。汉代裤子多为无裆裤,汉昭帝时,霍光专权为阻挠其他宫女与黄帝亲近,就买通医馆以爱护汉昭帝身体为名,命宫中妇女都穿绲裆裤(有裆且前后用带系住),有裆裤子就流行开来。东汉时期在女子深衣下摆部位加襳(xian)髾(shao)。衣下摆加连接的尖角形装饰称为髾,在深衣腰部加围裳,从围裳延伸出的飘带称为襳。
四、魏晋、南北朝汉胡服饰文化传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以及民族迁徙的问题,民族大融合,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促使中国服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魏晋时期,基本上承袭秦汉服制崇尚黄色。男服以袍衫为主,特点是右衽,交领,衣长至地微露脚,袖口大袖根窄,袖口和领部都有色边;贵族女装也是肥衣大袖、衣长曳地、交领或圆领,腰束带有线条美;这一时期平民服装以瘦窄短为特点。且下层民众穿裤已相当普遍。
南北朝时期胡汉服饰文化,按统治阶级和劳动阶层两个方向发展。统治阶级方面,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因本族服装不足以炫耀其地位显贵,便改穿汉族华贵的服装;而劳动阶层,由于鲜卑族服装紧身短小,下身为连裆裤。因便于活动、劳动的实用功能,使得鲜卑服在汉族劳动人民中间得以推广。裤褶、裲裆、半袖衫便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开来。
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西域的异质服饰文化与传统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构成了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多样性。
自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进行军事改革学习便于骑射废的胡服废除上衣下裳,至南北朝时期便于劳动的鲜卑族服装在汉族由下及上的普及,民族融合使各族服饰文化相互碰撞、传移,服饰制度愈来愈完备,构成了中国服饰文化的新的篇章。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