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广西壮族地区,灶神是民间信仰中重要的一位家神,掌管一家的饮食和家庭的大事小事。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可以认识到在广西壮族灶神信仰中灶灰担负着特殊的神性职能,它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灶神信仰;灶灰;民俗符号
作者简介:廖彩吉,女,1985年12月生,瑶族,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作单位:中共柳州市委党校,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事业,民间文学,教育教学,学历:山东大学 文学硕士学位 。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在过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三尺灶台间还渗透进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演化成一个人神交融的精彩世界,形成了中国民间普遍存在的灶神信仰。
一、广西壮族灶神信仰的起源与地位
灶神俗称“灶君”、“灶王”、“灶王爷”、“老灶爷”等,灶神最早是主管民间饮食的神灵,晋以后演化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清代的《敬灶全书》中说道:“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
灶神信仰有很浓厚的早期自然崇拜的特征,灶神信仰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由早期的自然火崇拜向人格化的火神崇拜转变,再到成为一位在民间广泛信奉之家神的过程。在中国过去几百年的农耕社会,民间灶神信仰颇为广泛。
在广西壮族地区,人们认为灶君是家神中仅次于祖先神的第二大神,在灶台上设神位,立香炉,逢年过节、祭祀时都要给灶君摆设供品,对其十分敬畏。壮族人认为灶君掌管着家业的兴衰,掌管的人口的繁盛,家畜的兴旺,掌管家中粮食的丰收,是护家的家神。壮族人自幼便从长辈那接受到这样的禁忌知识:不能用脚踩灶,不能把刀放在灶台上或在灶台上切菜,不能拿柴火棍敲击灶台,不能把不洁物品放入灶中焚烧冲犯灶神等。家中小孩若五行缺火,可以认灶君为父,认灶君时男孩要选在农历十五给灶君上香,女孩在初一给灶君上香,供奉灶君,请求灶君保佑自己健康平安的成长。家里遇重大事情时,比如子孙即将参加高考或身体突生疾病,家长就会在灶君神位前摆设供品,点上香烛,焚烧纸钱,向灶君祈求顺利,祈求健康。
二、灶灰是广西壮族灶神信仰的民俗符号
首先,灶灰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壮族百姓有积攒灶灰的习惯,灶灰在广西壮族地区还有很多用处,比如用做食用碱、用于洗发护发、用做农药,农家肥等等。其次,灶灰还有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过去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壮民没有看病就医的条件,家人遇到一般病痛,常常用灶心灰、锅灰入药或作为药引。这种黑乎乎的灶灰、锅灰作为秘方在治疗人畜暑热、痢疾、软骨病等能起到惊人的治疗效果,令百姓十分惊叹和敬畏。因此,灶灰在百姓心中也逐渐具有了神性,成为了广西壮族灶神信仰中的一种普遍民俗符号。
乌丙安先生在其《民俗学原理》中论述了民俗符号的指符与意符的理论1,指出了民俗符号包括可感觉的具体东西和被推知的,被联想到的民俗含义或概念。在这里,灶灰是百姓生活中现实的,可感知的并不断被使用到的具体事物,同时它具有一些被联想到的,被百姓所深信不疑的神圣功能,这二者的结合,使其具有了民俗象征符号的典型意义。灶灰作为灶神信仰的民俗象征符号,常常得以出现在壮族民众的各种节日庆典或重要仪式之中,并且行使着非常重要的神性职能。
1.灶灰是驱灾避邪的神秘武器
在广西壮族地区人们对灶灰表现出了与对灶神同样的敬畏,他们厨房禁忌里就包括不能随意捣弄灶灰,不能随意倾倒灶灰,不能往灶灰里扔不洁物。
在壮族的一些地区,逝者的尸体在入棺前,必先撒一些干净的灶灰于棺木里。目的是为了使其逝者感到洁净,安宁,使其在通往冥界的路上能够平安、顺利,不受到妖魔鬼怪的干扰。在壮族的二次葬仪式中,安放装有先人遗骨的金坛前,也要先在墓井中铺上干净的灰,意为暖井,同样是为了驱灾避邪,祈求吉祥。
可见,灶灰是灶神的延伸,负载着灶神的神力。百姓在遇不祥之事时把灶灰作为降伏鬼怪、驱避不祥之物的法宝。
2.灶灰是沟通人神的吉祥物
广西壮族人们把灶灰用于神圣的祭祀香炉中,他们祭拜祖先、神灵的香炉中所填放的必须是最洁净的细腻的灶灰,而不能用污浊的泥沙或泥土。而且香炉中的灰通常需要每年更换,并且由家中男子进行,换下的旧炉灰要用纸或布包好夹在大树枝上,不能随意抛弃。
在这些重要的仪式场合,百姓选择的不是沙、土或别的常见材料,不仅是因为灶灰在百姓家庭生活中日常可见极易取材,更因为灶灰来源于灶,来源于灶神镇守之所,有着不同于一般沙土的灵性和神性。它更能帮助人们在节日的祈禳活动中与神沟通,实现愿望。所以灶灰在节日活动中出现,是一种沟通人神的媒介。
结语
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灶台的神秘性已在逐渐消失,古老的灶神信仰习俗也正在削弱,但在广西壮族地区,人们仍坚持供奉灶神,仍把灶神作为家中的重要神祗。即使已经改用煤气灶及各种电气用品,但也不能拆了灶台,他们认为拆了灶台,撤了灶神,家业就要会衰败。可见,有关灶神的信仰仍然以不同的方式在民间传承, 它作为民间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将具有更丰富的现代性民俗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
注释:
1、乌丙安在《民俗学原理》中,论述了民俗符号的“指符”即“形符”和“所指”即“意符”。见第212页-218页。
参考文献:
[1]杨福泉. 灶与灶神[M]. 学苑出版社,1994.7.
[2]乌丙安. 民俗学原理[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