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骨内输液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危重症院前急救输液的新方法。 方法 选择危重症院前急救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困难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4例以骨髓穿剌针建立骨内通道输液给药和对照组(B组)23例以头皮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输液给药,其他救治措施两组均不受限制。观察比较两组建立输液通道耗时、输液速度、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 结果 建立输液通道耗时A组(2.4±0.9)min,B组(8.6±2.1)min,A组明显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1)。输液速度A组(12.7±3.6)mL/min,B组(4.5±2.3)mL/min,A组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A组(13.5±3.8)min,B组(23.3±3.9)min,A组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1)。 结论 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骨内输液是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替代方法,迅速、安全、有效、输液速度快符合急救要求,值得推广。
[关键词] 骨内输液;危重症;院前急救;骨内通道;外周静脉通道
[中图分类号] R605.9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8-0140-02
在院前急救中,能否及时、有效地建立输液通道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成败[1]。建立输液通道的方法通常为外周静脉,但对于危重症患者,外周静脉常收缩塌陷,穿刺困难。院前急救受环境、场地所限,实施中心静脉穿剌、静脉切开耗时长、难度大,并影响抢救的实施。实施骨内输液较少受环境、场地制约,可迅速建立输液通道。骨内输液在欧美等国家已较为普及,但国内有关骨内输液研究开展得较晚,尤其在危重症院前急救领域应用并不多见,为此,我们从2010年开始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采用骨内输液进行救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院前急救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困难(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困难指外周静脉塌陷预计不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而又急需输注抢救药物的危重症患者47例,男28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3±10.9)岁。其中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创伤性休克1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脑挫裂伤致呼吸循环衰竭10例,脑血管意外致呼吸循环衰竭7例。本组病例急救时均处于休克状态,初始血压(初次测量值)均≤90/60 mm Hg。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23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情(初始血压)、发病至抢救时间、参加急救人员技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参加急救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积极救治,均给予开放气道、高流量输氧、部分病例给予气管插管或喉罩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予以阿托品及解磷定,创伤性休克者予以局部伤口处理等急救措施。所有病例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留置尿管记录尿量。以随机数字表作为随机分组依据,将47例病例随机分两组。A组以左右髂前上棘为穿刺部位。消毒穿刺部位,戴无菌手套,以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根据患者肥瘦体形选用相应型号的骨髓穿刺针,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骨面穿刺,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拔出针芯,以注射器缓慢抽吸,见骨髓后,由助手固定牢固。连接输液器,输液及输注急救药物。待休克纠正、血压恢复、静脉充盈后再行静脉置管,静脉通道建立稳妥后尽快撤销骨内输液。B组立即以头皮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成功后输液及输注急救药物。
1.2.2 评价指标 ①建立输液通道耗时;②输液速度;③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指通道建立开始输液至血压回升≥90/60 mm Hg的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分析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建立输液通道耗时、血压恢复的时间、输液速度均用t检验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与B组比较,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建立输液通道耗时A组(2.4±0.9)min,B组(8.6±2.1)min,A组明显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1)。输液速度A组(12.7±3.6)mL/min,B组(4.5±2.3)mL/min,A组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1)。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A组(13.5±3.8)min,B组(23.3±3.9)min,A组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1)。见表1。
3 讨论
1941年Tocantis[2]将骨内输液首先用于儿童及新生儿的临床救治,此后骨内输液主要在婴幼儿、儿童中应用[3],上世纪90 年代后又推广用于成年人[4]。《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提出经骨髓途径给药等同于经中心静脉给药,病情危重反复静脉穿刺失败者,应立即进行骨内输液[5]。目前,在我国危重症院前急救中经骨内通道给药偶见报道,尚未见有较大规模临床应用研究报道,究其原因可能是对骨内输液理论及可行性、安全性等未有足够的认识。人体骨髓内分布着1~2条较大的静脉窦及血运丰富的静脉血管丛,血窦中的血液经过血运丰富的静脉血管丛流入中央静脉窦,然后汇入腔静脉系统。在周围静脉塌陷时,骨髓内静脉血管丛仍然处于一定程度的开放状态,髓内血窦还具有相当高通透性,这为骨内输液抢救给药奠定了解剖基础[6]。骨内输液可替代静脉途径给药并作为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输液方式,已被列为美国心脏病学会生命支持(ACTS)和儿科生命支持(PALS)的训练课程,成为欧美国家多数医疗机构培训急救医护人员的基本内容之一。国外已有批量生产的骨内输液器、骨内输液枪,价格昂贵,国内未能推广应用。但急救时使用普通骨穿针进行骨内输液是安全可行的。骨内输液尤其适用于院前急救。由于受急救现场的条件如光线等所限,救护车空间狭小,患者病情急重,外周静脉常常处于塌陷状态,建立外周静脉通道相当困难;而采用骨内输液时骨性标志定位容易,即使较暗的光线也能顺利操作,建立输液通道耗时短、成功率高、急救效果好[7],这在本研究中也得到很好的佐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比B组建立输液通道耗时短,输液速度快,开始实施抢救输液至血压回升时间明显缩短。与本研究入选的均为院前急救的危重症病例,救治时均处于休克状态,外周静脉普遍塌陷,建立外周静脉通道相当困难,耗时长,外周循环差,输液速度慢,药物不容易进入中心静脉系统,血压回升慢,对休克抢救效果差。而经骨内输液由于操作容易,缩短了时间,骨内静脉通道在外周静脉塌陷时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输液速度快,接近中心静脉,起到了迅速复苏抗休克的效果。由于建立骨内通道较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耗时短,输液速度远较外周静脉通道快,所以,我们认为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尤其患者处于休克状态,不能因为反复选择外周静脉穿刺而耽误抢救的黄金时间,应首先进行骨内输液。据有关报道认为骨内输液成人宜用髂骨,因为髂骨含较多红髓,髂嵴平坦,骨皮质薄,穿刺操作容易获得成功。成人胫骨相对较硬,穿刺针容易滑脱,经胸骨或锁骨会引起血气胸、纵隔血肿等致命危险。因此本研究选取髂前上棘为骨内穿刺输液部位。本研究骨内输液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 h,无局部渗液、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为此我们建议实施骨内输液待休克纠正、血压恢复、静脉充盈后再行静脉置管,静脉通道建立稳妥后尽快撤销骨内输液,以减少渗液、感染等并发症。本研究骨内输液血压回升时间较国内有关研究慢[8,9],可能与本院院前急救中还没有配备加压输液装置、无法进行加压输液有关。
总之,骨内输液是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替代方法,迅速、安全、有效、输液速度快符合急救要求,特别适用于危重症院前急救中使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云,韩正理. 骨髓输液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2,18(l5):62-63.
[2] Tocantins LM,ONeill JF,Jones HW. lnfusions of blood other fluids via the bone marrow:applications in pediatrics[J]. JAMA,1941,117:1229-1234.
[3] Claudet I,Alberge C,Bloom MC,et al. Intraosseous infusion in children[J].Am Fr Anesth Reanim,1999,18(3):313-318.
[4] Waisman M,Waisman D. Bone marrow infusion in adults[J]. J Trauma,1997,42(2):288-293.
[5] 何莉军. 骨髓输液在基层医院儿科危重患儿抢救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175-176.
[6] 韩建秋.骨髓输液在危重病儿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5):378-382.
[7] 张吉新,李士华,毕宝林,等. 野战条件下经骨髓输液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3):21-23.
[8] 张吉新,李士华,毕宝林,等. 经骨髓输液在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8):743-744.
[9] 章芬娟,励佳,沈国英. PDCA循环法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111-113.
(收稿日期:2013-04-1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