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江苏省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类型研究

江苏省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类型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8 15:30:05 点击: 推荐访问: 城市 城市低保申请书 城市低保申请书的模板

【摘要】本文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同长江三角洲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作对比,并采用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的方法研究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类型,使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同长江三角洲现代服务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江苏省各地区现代服务业的按集聚方式分大致可划分为五类,针对不同类型集聚区需提出不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集聚类型

一、问题提出及当前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起当前社会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现象的广泛研究。集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通过研究探索出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发展规律的集聚方式,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策略,更好地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Rosenthal & Strange(2005)在区分了集聚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情况下,研究了知识的空间衰减性。颜士高(2010)指出,集聚发展模式是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证研究方面,Rannels(2000)采用区位熵指数的方法测算制造业集聚区的行业区域集聚度。张宗庆(2012)探讨了专业化集聚所带来的MAR溢出和多样化集聚所带来的Jacobs溢出的不同作用途径,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度量了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本文深入研究江苏省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并对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类型进行量化分析。通过考察不同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特征、集聚方式,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行业划分及数据说明

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内涵仍然没有一个具体的划分方式,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主要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建立在商业、服务、管理方式之上的服务业之上,而当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均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从而导致没有一个很好的划分方式。本文参考《江苏年鉴》对现代服务业的划分,通过查询中经统计数据库,本文将现代服务业划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及各地方年鉴以及中经统计数据库。

(三)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集聚特征分析

1.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当前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前景,2011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04.3亿元,人均GDP达到了9545美元,将步入向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人均GDP的大幅增长将导致居民消费性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同时,居民的消费层次也将提高,这将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同时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也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FDI增加将在典型示范和技术、知识溢出效应方面给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江苏在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地拥有3个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园区,这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为其他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本文将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分为两地共同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共三个部分。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地区包括:杭州、湖州、嘉兴、宁波、上海、绍兴、台州、舟山,江苏省的其他地区包括: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盐城,两地共同地区包括:南京、南通、苏州、泰州、无锡、扬州、镇江,表一中显示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与长江三角洲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

2.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特征研究

通过收集数据并计算,得出江苏省各城市现代服务业专业化指数与多样化指数值如表二所示。

据此得出结论如下:

(1)从集聚特征图的市级层面来看,不同城市的多样化指数与多样化指数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同时可以发现江苏省的绝大多数城市居于中间的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都不是很特殊的区域,表明江苏省各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集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属于各个行业均有发展却发展都不是很好。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的高科技、高人力资源、高劳动生产率和高附加值等特点也突显出产业转型的优势。为了更好的地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抓住其发展特性,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效率。

(1)针对五类不同集聚方式的城市,不同集聚方式会以不同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针对苏州、淮安、宿迁、无锡、扬州等多样化集聚城市,政府部门需积极疏导不同现代服务业之间交流及服务产品流通渠道,主要由于多样化集聚区产品之间存在上下游及互补关系,加强不同企业之间产品流通能更好地促进相互发展。

(2)针对镇江、常州、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南京、徐州等专业化集聚区,由于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且产品之间存在替代作用,政府部门需通过发布企业产品信息为企业产品的对外宣传做辅助工作,通过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是的人员流动等知识溢出方式带来的溢出效应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迅,童华建.西部地区集聚效应计量研究[J].财经科学,2006(11):103-109.

[2]杨勇.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0):64-68.

[3]李文秀,胡继明.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2008(3):213-219.

[4]张宗庆,张寅.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7-43.

[5]周燕.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9(11):74-76.

[6]顾全根.浅议江苏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J].江苏商论,2011(1):142-144.

[7]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2007.

[8]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2008.

作者简介:

汪敏(1989-),男,安徽滁州人,南京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孟小会(1988-),女,山东滨州人,南京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黄挺(1989-),男,浙江宁波人,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硕士研究生。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