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化消费对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促进作用

文化消费对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促进作用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8 14:50:04 点击: 推荐访问: 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产业发展帮扶内容

摘要: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语境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出了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要求。面对文化消费的高涨态势,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至为关键。在满足有效需求的过程中,消费结构升级对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体系之健全关键在于可持续,重点在于产业体系的完备及其体系之间的相互借力、相互支撑与资源的有效整合,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有利于深化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供给侧改革;健全发展体系;促进作用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政府提出“十三五”时期构建产业新体系的要求,其中要着重发挥战略新兴产业的先导作用,推动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产业主体,加强科技、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基于产业结构转型中消费拉动作用的增强,中央全面启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适度扩大和满足总需求,以创新机制为支撑来引领消费,在迈向产业链高端中不断健全发展体系,据相关资料,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特别是网络消费的比重不断提升,旅游、信息、文化、健康等服务消费持续升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创意产业强势发展,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趋势明显,文化消费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地位凸显,文化产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表征和“后发产业”其发展自然离不开改革和创新,但如何满足大众消费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实现文化产业的内生驱动至关重要。文化消费高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面对文化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是解决有效供给不足、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消费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数量规模的扩大,与政府主导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政策推动(政策红利)分不开,体现了强势的政府意志和政策的主导作用,但其中累积的问题和弊端已影响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由外在推动转为内生驱动,发挥市场调节功能与制度和立法的促进,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使其越来越聚焦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在诸多内生驱动力培育中,文化消费的地位凸显。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消费在建构现代文化市场和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在内生机制上促使市场在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外在机制上推动立法对完善现代文化市场和产业健全发挥促进作用。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文化消费

“供给侧”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n年代美国的“供应学派”,在经济大萧条和冷战背景下,供应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批评和反思,提出应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经济理论主导了里根时期的经济政策,美国借此度过了冷战期间的滞涨危机。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当前阶段发展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心,目的就是从重量转到重质,实现产品从低端向优质转变,以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文化消费作为居民消费中的软支出,不仅标志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表征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增强幸福感的评价指标之一。所谓文化消费是指大众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精神心理需求的一种消费。其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特定的精神理论和服务性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设备和手段的消费:既有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如影视剧、网游、书刊、报纸等,也包括为消费文化产品所必需的各种硬件,如电视机、录像机、照相机、电脑、手机、电子书等,以及各类文化设施,如图书馆,艺术馆、展览馆美术馆、大剧院、电影院、博物馆等。从满足供给来讲,文化消费包括基本消费和非基本消费两个层次,基本消费主要满足居民一般文化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基本文化权益:非基本文化消费主要满足大众差异化、多样化、高端化需求,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经由市场供给实现。文化消费是一种典型的发展型、享受型、精神型消费,其形态日益呈现主流化、高科技化(网络数字化)大众化和全球化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文化消费即有较大增长,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文化消费将有爆发式增长。201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500美元,个别城市超过1.4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居民消费已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但文化消费并未出现专家期望的“井喷”,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分别为2142元、860元,分别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0.7%和10.3%,如果剔除教育支出则占比更低。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测评报告(2014)》指出,全国城乡文化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尤其滞后于文化生产增长,导致文化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2010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13471.45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12.1%。2012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增长12.64%,达到11405.97亿元;人均增长12.09%,达到844.45元。总体上讲,城乡文化消费增长明显高于总产值增长,低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略低于总消费增长,显著低于积蓄增长。虽然居民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旺盛,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比重不断提高,但在不同收入、不同区域群体之间,文化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消费层次等存在巨大差异。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分别为1102元和165元,相差近7倍;2015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760.01元,增速比同期全国人均消费支出高5.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既表明了文化消费的不平衡,也预示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化潜力为现实,政府除了推出鼓励文化生产的政策,更要出台激励文化消费的政策,针对不同区域、群体培育文化消费。为此,中央政府作出重要部署,文化部、财政部2016年5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引导城镇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此前,北京的文化惠民消费季已具有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