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有关外科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探讨

有关外科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探讨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4 12:00:09 点击: 推荐访问: 外科 外科医生 外科工作总结

摘要:作者针对外科感染性疾病治疗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外科感染性疾病概述和外科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并对外科感染性疾病手术治疗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外科;感染性疾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01-01

外科的含义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展,外科疾病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增加, 外科疾病的治疗是和人类的进步相提并行的。外科与内科主要区别是治疗方法的区别,而非疾病的区别, 内科偏重于用药,外科则在用药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1]。

1外科感染性疾病概述

外科感染性疾病比较多, 有皮肤感染、 皮下组织感染、 肌肉感染、 外伤性感染、 内脏器官性感染、盆腔脏器及盆腔感染等。感染的病原体有各种细菌、 真菌和病毒等。外科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与感染部位及疾病的发展过程有关,对迅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在疾病早期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及症状性治疗往往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感染,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在用药前应该尽快明确致病菌,如有条件应做血液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条件较差可以做血、 尿和体液的细菌学检查, 对于诊断细菌性感染也有极大的帮助。在外科感染中, 除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外,一般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2]。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 可先根据感染的部位、 临床表现特点和脓液涂片革兰染色的结果,估计可能的致病菌而选用较敏感的抗生素,即通常所说的经验治疗。

2外科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

2.1结合感染部位分析:病原菌既有外源性的,也有内源性的。如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因皮肤常驻菌以链球菌、葡萄球菌等G+球菌居多,感染时常先入驻;腹腔、会阴部感染时,常见肠道菌群,包括厌氧菌。

2.2参考局部情况:如链球菌感染,炎症反应明显,易扩散,形成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等,脓液较为稀薄,有时为血性;葡萄球菌感染的化脓反应较为明显,脓液稠厚,易有病灶破坏;绿脓杆菌感染时,敷料易见绿染,与坏死组织共存时有霉腥味;厌氧菌感染时,因蛋白质分解发酵,常有特殊粪臭味,有的因产气而出现皮下气肿。

2.3结合病情分析:病情急剧,较快发展为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休克者,一般为G-杆菌感染。病情发展缓慢,以高热为主,有转移性脓肿者,多为葡萄球菌感染。病情迁延,口腔黏膜出现霉斑,对一般抗菌药物治疗反应差,应考虑真菌感染。

2.4结合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分析:临床所用药物敏感试验是以血清中有效的抑菌浓度为准,并不能反映不同组织药物的有效浓度。如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往往明显低于血清中的浓度。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有明显差别,体外实验表明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对颅内感染高度敏感,但药物基本不能进入脑脊液中。再如胆道感染常用氨苄青霉素,由于此药可形成肝肠循环,在胆道无阻塞的情况下,胆汁中药物浓度可高达血清浓度的数倍之多。

3外科感染性疾病手术治疗

以前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疾病大多是疖肿、 急性蜂窝组织炎、 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等, 厌氧菌和特殊细菌引起的疾病很少, 但近些年来由厌氧菌和特殊细菌引起的疾病有急速发展的趋势,并且治疗越来越困难, 稍有不慎就发生死亡, 而且病死率逐渐增高。坏死性感染的临床特点是组织广泛性坏死, 病情发展迅速、 并且很凶险,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很容易引起死亡。此病往往有明显的诱因, 如创伤、 手术切口感染、 肠造瘘、 肛瘘、 皮肤溃疡、 吸毒和药物成瘾等。此类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疾病。浅表伤口罕有厌氧菌感染, 开始往往为 G+球菌感染, 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 一般经抗生素治疗与局部伤口清洁处理后均能奏效。如伤口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就有迅速扩展的危险, 厌氧菌在软组织内大量繁殖, 不久就会出现严重感染或具有广泛微血管损伤及组织坏死等特点的感染,例如气性坏疽、 坏死性筋膜炎及侵入性真菌感染等。如果已经明确诊断,应在抗生素应用的同时立即手术清创, 防止疾病继续蔓延。感染如果逐渐加重, 侵犯于血管内,如栓塞性脓毒性静脉炎,诊断明确后也应立即手术切除。

感染部位如果位于封闭的间隙内,例如关节、 筋膜间隙、腹腔内脏器等处时, 例如胆道感染用抗生素效果较差, 感染也很难消退, 均应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手术或穿刺引流。如果是空腔脏器发生梗阻并伴有感染时,一般是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在患者生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快地解决梗阻的问题, 只有梗阻的问题解决了,疾病才能更好的控制直至痊愈。

脓肿成熟后可自行破溃, 如肛瘘、 皮脂腺囊肿感染等,破溃的引流口总是引流不充分的,只有手术切开引流才能保证充分的引流。若脓肿周围已经形成坚硬的炎症膜时,有时甚至需要对这种膜施行清创切除才会消除脓腔。脓肿如果发生在胸、 腹腔时, B型超声或放射引导下的定位经皮穿刺引流有时是可行的, 如位于接近的部位、 多发性脓肿或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时仍应考虑手术切开引流。感染患者需要手术时, 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患者的生理情况密切相关,器官功能不全在术前应尽量纠正。如感染已为晚期,其生理状态已不能恢复正常或术前准备期间患者的生理损害逐渐恶化,手术引流或感染组织切除对这些术前准备不佳的患者,可能意味着只能终止其继续恶化。对有些生理情况很差的患者,必须考虑手术危险性是否增加,权衡进行性器官功能减退与全身恶化原因之间的利弊后才能做出决策。一旦微循环栓塞及其他器官严重损害或有较严重的脓肿形成时,抗生素的有效性就会明显下降, 这时候就需要手术干预。手术不仅能起到减压引流作用, 而且能立即改变细菌与机体抵抗力的对比力, 如能手术成功则很快恢复局部血流, 发挥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4结论

总之,不管是哪种情况, 都要有明确的适应证, 选择适合的药物, 尽量避免滥用。轻微的感染可以选择一种或一般常用的抗生素,严重的感染往往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应考虑联合用药。用药的原则应是感染性疾病或预防感染,用药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应尽量避免滥用或随便应用抗生素的不良现象,滥用抗生素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给细菌提供了一个产生抗药性的机会,使大量的耐药细菌产生, 并造成菌群失调,引起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高根五. 临床普通外科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0

[2]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