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师范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对良好师德的形成探究

师范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对良好师德的形成探究

【摘 要】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加强与完善师范院校师德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为富强民族、振兴中华的必然要求。而精神文化是影响我们师范院校师德建设、形成良好师德的核心,因此以精神文化方面为切入点展开各种教育活动,为党和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师范院校;精神文化;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03-02

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师范生,是培养优秀教师人才的集中地。而精神文化,是师范院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广大师生共享的价值观、精神面貌、审美情趣、文化传统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①。在我国教育部2016年的工作要点中,指出“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由此可见,不断地完善、优化师范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良好师德形成大有益处。

一、现阶段,我国师范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題及成因

(一)师范院校脱离传统办学理念

首先,师范院校的办学传统受到冲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范院校教师与学生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即要求教师有高深的学问、良好的品性修养。“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一话(普通话)、一画(简笔画)、一机(计算机)”是师范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基本功,而要达到传统办学的要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是要付出辛勤与汗水,多练多讲多演,若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练就不出好的三笔字,说不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当然也不可能备好课,上好课了。但是现在很多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学没有这些传统硬性的要求。在目前看来,师范院校的学生教育技能方面的训练不是很多,学生们生态训练也比较少,师范生毕业时的“三字”、教案书写等基本技能是应付考试,只要通过期末考试就万事大吉,考过后都全部还给老师了。如此一来师范院校的“师范性”不明显,显然直接影响到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若不能及时纠正,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办学传统一去不复返。

其次,师范院校课程安排出现偏差。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教育技能课相比艺术类的课程,安排一样或者比较少,目前的师范生出现偏科严重,特别是一些基础课,像思想政治课、语文、英语、数学等,上课时“低头族”,下课还低头族,长期以往,师范院校良好师德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科技发达时代,流行着用课件上课,写教案可以在百度搜索,然后复制粘贴就可,因此对三笔字根本不用练习,对师范生的学科知识也容易找到,再说目前手机在手,没有什么找不到的,只有不愿意找的,失去了师范院校原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师范院校的师生价值观发生扭曲

师范院校的主人翁是教师和学生,主要是育人为本,师范院校的主人翁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在时代的挑战和压力下,受到物质文化诱惑及影响,已经不愿意接受“两袖清风”这样的职业标签,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为何得到的待遇比其他行业低呢?据了解,目前很多师范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有兼职工作,为了实现自身更高的价值。其次,师范院校的师生学术同样也在商品化,目前,不正之风在各个高校引起波澜。为了评职称,可以找“枪手”帮写帮发表论文,学生为了能混个毕业证及学位证,毕业论文同样可以用钱来解决,总之,影响到了师范院校师德建设。

(三)近年来,师范院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扩大招生规模

首先,许多师范院校为了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了院校之间的合并或者升格等变化。这样一来,各个师范院校数目不断增加,招收的学生人数不断加大,那么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降低,这是师范院校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蕴含极大的挑战性。首先在原来物质基础、场地设备基础上,人数不断增加,很多院校的做法是扩大校区占地面积,或者建立新的分校,当然招更多的新老师。但是,新扩建的场地、新校区以及系老师,是否能全部转移或者吸收学校原有的文化底蕴,精神文化是否也能熏陶、感染到新校区的新教师、新学生,这样的变动务必给老师和学生们带来各种变化,影响着师范生原有的师范人的精神,也会直接影响到良好师德的形成。

其次,从2015年后,国家规定,师范类院校也要参加全国教师资格统一考试,上岗前必须培训,同时要执证上岗。那么,各个高校,只要想当老师的,都可以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那么对之前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只要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的同时,可以顺带办理教师资格证,改革之后,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压力,因此,若没有坚强的精神毅力和牢固的文化基础,师范院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课程改革会受一定的影响。

二、如何加强师范院校精神文化建设,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

(一)传承师范院校办学传统

首先,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师范院校精神文化亦然,是师范院校生命力、向心力、创造力之所在②。师范院校生命力如此巨大,可以直接涌向成千上万的师范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形成良好的师德具有重大的影响。若对精神文化建设视而不见,或者是应付了事,那么师范院校就像一潭死水,看不到希望,更加不可能得以持续发展;重拾师范院校师范生的精神,以严格的要求,学习师范生系统、科学技能及理论基础,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教学中,用自身扎实的教师技能、用责任与爱来影响每一位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熏陶他们人格。

其次,严谨务实的学风精神与教风是师范院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师范生从师范院校的老师身上,可以体会到老师拥有系统的科学知识,深厚的上课技能,严谨的学术,师范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一种严谨务实的精神品质,为师范生成为未来的优秀教师和祖国的人才打下基础。

最后,师范院校都有本校的校训、校风、学风,作为师范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们,要不断地传承院校自身优良的“三风”文化建设,因为师范院校的“三风”,是师范院校几代人甚至更多人精神文化的精髓,师范院校本身的每个成员都在享受着高尚的精神文化熏陶,发挥师范生精神,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加强师范精神,重视人文关怀

在社会需求市场竞争压力下,学校的办学规模、课程设置、开设专业等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同化,但是作为培养未来合格教师“摇篮”的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师范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寄托,详细了解每个人的成长以及发展所需,关心他们的生存现状,提升他们自身的满足感,体现他们每个人的存在价值,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在温暖的大家庭中感受到爱,同时也把自身的高尚道德、乐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播散到每个学生,每个地方,为师范生养成良好的品质、道德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突出师范院校的特色

新时期,师范院校必须突出自身的特色,这样在现代教育中才能稳健发展。师范院校将利用一切力量,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不仅在课内、课外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校园内进行师范生技能比赛,例如三笔综合能力比赛、演讲比赛、文艺等等比赛,在日积月累,代代师风影响下,形成师范院校高、精、尖特色品牌文化,在这样优良传统中,不管新老师范生,都为之震撼,为之不断地完善自我。例如幼儿专科学校,我们可以借鉴到幼儿园见实习,除了能唱能跳,我们老师和学生要不断地摸索,加强学生们到幼儿园之后的动手能力,加强文化课的学习,深入学习思想政治,提高思想认识及观念,提升幼师学生总体素质。同时,充分体现了师范院校大力建设“尊师爱生,谦和向上”等等校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幼苗、花朵寓意为学生,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快乐的阳光中,像幼苗一样茁壮成长。谦和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品德修养。心存谦和,人自相敬,心境似水、心胸若海。

(四)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先进人物的典型,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2016年2月份来,全国高校和各个地方都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活动,师范院校也不例外。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以下四个专题学习。

首先,开展第一专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党员的理论知识,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其次,开展第二专题“讲政治、讲信念”及第三专题“讲道德、有品行”专题学习会,党员通过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尊崇党章党纪,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组织党员观看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先进教师”李保国先进事迹视频;最后,开展“讲奉献、有作为”研讨会,结合精准扶贫,开展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助老助残等活动。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影响广大教师和学生,形成更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完善的精神文化,传播更多的正能量,涌现出更多更好的先进事迹,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总而言之,为塑造形成良好师德,不断地完善师范院校精神文化建设,从客观和主观上不断克服困难,重拾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精神,努力提高师范生的价值观,提高精神文化品质,才能实现我们民族富强的中国梦。

注释:

①②万娟.师范院校文化构建研究——基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视角,2016年。

参考文献:

[1]陈梦希.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高师院校教师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2).

[2]万娟.师范院校文化构建研究——基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视角[J].2016.

[3]任占娟.加強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J].科教文汇,2016(346).

[4]程燕屏.试加强并改进高校师德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2016(4).

[5]邱铁军.关于加强我国高校师德文化建设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报,2013,29(10).

作者简介:

韦燕英(1980-),女,广西平果人,研究生毕业,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与计算机基础教育。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SZ017)。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