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教师激励管理的伦理学审视

对教师激励管理的伦理学审视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2 15:30:19 点击: 推荐访问: 伦理学 审视 教师

摘要: 激励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教师的激励进行伦理审视与考量需要以人为本的道德原则为尺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增强激励的伦理性应注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应教师人性发展,采取正当、合理的激励手段以满足教师的优势需要;二是通过激励手段设置合理需要以引导教师需求,促进教师人性发展,最终使教育教学达到服务于学生健全发展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伦理审视; 激励; 满足需要;引导需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7)05-0021-05

一、教师激励管理的伦理学视角

很多学者指出当今教育陷入了某种危机,一些学者曾从伦理和道德等角度分析当今时代哲学和经济的危机,教育的危机同样也可以归结为文化的危机、伦理和道德的危机[1]。就教育管理而言,已有的教育管理理论大多注重管理技术的层面探究,如“制度”、“规范”、“行政”、“法制”等,崇拜与迷信“管”,过分渲染管理的效率和去人情化的程度;在实践中,管理的具体工作则较多关注如何管得周密、管得严格、管得精确、管得具体,如何统一化、可操作控制化。然而,教育管理批判论的主要代表福斯特认为,教育管理学应被建构成为一门关注人间正义、道义、平等和公正的道德科学。他提醒人们注意,教育管理科学论中所蕴藏的那种纯技术性、工具性学科之观点是危险的[2]17-33。美国的教育管理学者萨乔万尼也曾经指出,伦理与道德的缺位是造成领导与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国内外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学界来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管理与伦理的内在结合即管理伦理的重要性,日益将管理伦理运用于企业、政府公共管理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相对于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而言,教育管理应该是更加需要渗透伦理精神的特殊领域。“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的社会活动和职业领域,相对于其他职业或者领域而言,它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者应该表现出更高的职业伦理要求。因为,教育管理者承担的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公民信托,它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效果直接指向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与人类的和谐发展。”[2]39-40实际上,任何管理总是与一定的伦理或道德问题相关,管理本身就是充溢着道德与价值的活动。就教育管理工作而言,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模式的设定、教育质量的评估、教师地位的提高、教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等等无不包含着管理者对教育工作的基本态度和起码的道德准则。而且“教育组织系统的管理者是人,受教育者是人,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是人,由此,教育管理系统是一个‘人——人——人’的系统”[3]。在教育组织这样一种特殊的人际系统中更无法回避人的伦理关怀,教育管理实质内在包含着系列道德原则,如公正、平等、尊重、关爱、信任、互助等,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由此,教育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始终恪守道德规范,对教育管理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必须以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原则为尺度进行伦理审视,从而使教育管理活动始终贯穿或体现伦理精神,这些实质就是教育管理伦理的体现。 

当然,教育管理伦理包含着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诸多问题,限于讨论主题,本文仅从教育管理行为的伦理研究角度选择教师激励问题予以探讨。因为,在教育管理中,激励是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合理、有效的激励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并进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学者们曾围绕教师的激励问题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人们一般笼统地将激励直接作为管理中的伦理手段来加以肯定,这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将以人为本的道德原则作为尺度对教师的激励进行伦理审视,需要继续追问什么是合理、有效的教师激励。

对激励行为进行伦理审视,既可以分析教育管理行为与组织目标如何有效合理达成,是否能引导教师的合理需求,将教师的目标与学校组织目标乃至社会发展目标达成一致,以使教育管理达到最佳效果;又可以探讨人本管理中伦理关怀怎样实施以满足教师、学生的正当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以增强其幸福感。现实中很多激励方式、手段并不是合乎伦理性的,如刚性激励的强化,柔性激励的式微;物质与精神奖励的割裂;激励方式的单一化,动态、个性化激励的缺失以及由于混淆企业激励方式与教育管理激励方式的差异、误导人们的目标追求而产生恶性竞争等等问题。在现实教育实践中,由于伦理性激励的缺失,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忧思的问题:一是很多教师服务意识不够,为物质欲望所驱使,主动性、创造性减弱,易产生普遍性的焦虑、倦怠、疲于应付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二是许多学生不满现实的学习生活状态,缺少方向和理智,存在着种种困惑、牢骚、心理问题甚至异化等现象。因此,在教育管理中,一方面要考量教师激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另一方面要考量激励的手段是否正当、合理。总之,只有对激励进行综合的伦理审视才能进而确认激励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二、采取正当、合理的激励手段,满足教师的优势需要

研究教师激励,当然首先要明确激励的涵义及激励的过程。关于激励,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和奥唐奈认为:“‘激励’是适用于各种动力、欲求、需要、希望以及其他类似力量的通用术语”[4]。孙彤认为,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过程。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5]。因此,激励的过程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可见,激励与需要密切相关。由此,所谓教师激励可以概括为:为满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的需要,通过有意识地设置需要,创设各种激发教师动机的条件,引起教师积极行为,既满足教师需要又有利于学生的需要,最终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过程。

从以人为本的管理道德原则看,教师激励目标之一是满足教育者的需要,使每一位教师能幸福愉快地工作。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适应教师人性发展,采取正当、合理的激励手段以满足教师的优势需要,是提高激励有效性、增强激励伦理性的重要方面。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人的行为动机是由多种需要中最重要、最强烈的需要即优势需要所支配、决定的。教师群体有哪些优势需要呢?从总体上探讨教师的需要内容,有必要先探讨教师群体的人性发展特点。因为人的需要与人性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马克思曾把“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或“人的本质”)看作是相互规定的东西,多次提出了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6]以及“你自己的本质即你的需要”[7]之类的命题。人的需要决定了人性的形成状况,人性只能形成和表现于人的需要及其实现的过程之中,并通过人的需要的实现来确证自己[8]。就教师与其他行业人员比较而言,教师的职业特征以及成长背景决定了教师的人性发展展示了其特殊性。近年来,国内有学者也对教师群体提出了人性假设,认为教师具有“知识人”的人性特征。作为知识人的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追求成就感和自我实现;乐于学习和求索;独立自主性;较强的精神、情感需求。这里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自我实现不是狭隘的个人私利,作为知识人的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在与社会协调发展中追求自身利益,重视社会评价。教师的行为追求既对个人有利,更对社会有利。因此,在具体管理中,教师激励必须主要依据知识人的优势需求,重视精神、柔性、动态、个性化方面的激励。如情感激励、人际激励可以增强教师的身份感与归属感;公平激励、信任激励可以维护教师的尊严,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目标激励、危机激励、自我实现激励可以创造发展空间,为教师自我实现提供条件等等。总之,合理、有效的激励应激发教师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自我激励的目的。

有学者认为,现代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从以“管”为中心走向以“理”为中心。教育管理学理论应贴近、进入教育管理的生活世界,应该既讲道理,又讲人情味,这是未来教育管理学理论必须恪守的一个道德底线[9]244。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对教育管理中的“管理”内涵给予了新的阐释。管理者应将教师当作真实的、丰富的主体人,不是侧重于“管”,而是侧重于“理”。满足教师内在优势需求、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激励可以说是“理”的重要内容。“坚持现实的关系的互主体性的人的观念是未来教育管理学理论的重要特点,人不再被看成是势利的人、算计的人、可资利用的工具人,而是平等的、协作的、在共同创造着这个世界的人。人总是在主动地、积极地构建着他所生存的组织管理世界,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他所创造的组织管理世界。”[9]248从这个意义上看,伦理性激励也可以看作是实现教育管理变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因为只有伦理性激励方可改变将教师当作工具人的倾向,激发教师的自觉行动,发挥其创造性智慧与才能,使教师与管理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主体性的人,共同提高管理的效果。

三、通过人性化激励手段引导教师需求,促进其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从以人为本的道德原则出发,教育管理目标最终的落脚点应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教育管理中的激励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因此,在具体管理中,应采取正当、合理的激励手段来引导教师需要,刺激教师追求高级需求,促进教师人性发展。

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人性是‘生成的’而不是‘给定的’,是‘多样的’而不是‘同一的’,是‘异质的’而不是‘均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10]具体而言,人性发展依据环境变化具有着变化的方面。当我们承认总体上教师具有“知识人”的人性特征外,实际生活中教师的人性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教师总体上具有优势需求外,实际生活中教师的需要也具有复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需要。这种复杂性导致教师的需要有时并不合乎伦理要求,突出表现在与人本教育管理的目标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对立。西方学者曾经就人性问题抽象地提出了很多假设,尽管每种人性理论都有其合理、片面之处。但“人性假设从根本上看是一个伦理问题,因为它在理论上不仅要回答人性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人性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前者代表着对人性的依据,后者代表着管理过程中对人性的改造和提升”[11]。在具体管理中,要通过正确的激励手段改造、促进教师的人性发展。现实中,很多学校在教师激励方面虽然倡导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方法,但在具体操作时,似乎只有物质激励方有实效。心理学家奥德弗的成长理论指出:如果职工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越少,那么较低层次需要的渴求就越多。如成长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越少,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就越大。这种理论对于我们也有很大启示:仅注重功利、物质的激励方法不利于教师良好人性的发展。管理者应当从教育管理伦理的视角着手,使激励方法和激励手段更具有人文性,更具有伦理性,引导教职员工以服务于学生健全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文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教育管理往往脱离了学生成长发展要求的这一根本目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的功利化导致教师激励方向的偏离

功利主义以利益为中心,以有用性作为判断事物对错、好坏的标准。对于功利主义,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功利主义是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的结合:第一,‘福利主义’要求事物状态的好坏程度仅仅是与这一状态有关的效用函数。第二,‘总和排序’要求对有关任何一种状态的效用评价只能通过观察这一状态所包含的效用总和来进行。第三,‘结果主义’要求每一个选择,包括行为、制度、动机和规则等,最终由结果的好坏来决定。”[12]功利主义在现实中的表现是轻视过程合理性,重视结果有用性;重物质需求,轻精神需求;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当下,功利主义不同程度地侵蚀着教育管理领域,导致教育管理的功利化,造成教育管理者急功近利,重视眼前利益、现实利益,忘却了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谁。教育管理者设置的激励围绕着暂时的物质、功利需求,激励方向的偏离导致教师经常是按照物质利益的多少和相关程度采取相应行动,有利可图的事就多干,无利可图的事尽量少做或干脆不做。如教育管理者过于注重学校的经济效益,对有利于发展学校经济实力的激励措施比较重视,必然导致教师轻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育管理中重视直接的效率因素,尤其是短暂的可视化的政绩因素,必然会无暇顾及学生实际需求的潜在、隐性因素。传统的教育管理过于夸大效率理性的作用,以为学校管理或教育管理的目的和功用就在于通过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力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最好的效果,从而忽略了教育管理行为背后的价值伦理问题。总之,教育管理的功利化导致激励方向偏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方向,使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与教育发展的主旨相背离。

(二)没有从以人为本、从培养健全的人的视角去激励教师教育管理学生

有学者从总体上评价现代教育状况,认为“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已经失去了教育的真正功效,‘人们已经忘记了教育为何物’。甚至教育越普及深入,人性发展的偏差就越大。教育不是以成‘人’为终极目的,而是从技术功用效率的层次把人变成了物,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价值几乎全被抹杀了。在这种物化的教育中,教育者看到的只有知识、分数、容器和工具的代名词。可以说,这样的教师越努力、越成功、越坚实,现代教育中的人性建设也就越苍白、越失落”[13]。我们暂不论这种评价是否偏颇,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些警示。从现有的教育管理激励机制来看,并没有从培养健全的人的视角去激励教师教育管理学生。教育管理者偏重于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知识灌输的多少、管理学生纪律的严明、教师竞赛科研的名次等等工具性目的。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方向严重偏离,使得教师努力、成功的果实与社会价值相背离,培养的学生往往被物化,学生很容易成为被动、孤立、惟利是图的人。“工具理性下的行动将使我们很难去促进社会价值的表达,而只考虑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因此,纵然运作得十分有效率,但是,我们或许会发现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竟然和社会价值——也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大相径庭。”[14]

我们承认教师的行为有其独立、自主性的方面,但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工作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谋生的手段,在强大的功利激励机制诱导下,人的行为也会趋同功利化。因此,对激励本身必须进行伦理考量,管理者要经常思考激励目标主要指向什么,否则,激励就会偏离教育管理的人本目的。

综上所述,就教师而言,只有运用伦理性激励才能激发教师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并将工作本身日益当作生活满意的源泉,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人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教育管理效果。只有实施一种具有伦理精神的教育管理,激励教师服务于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走向现实关系的主体性的、健全的人,从而最终达到教育管理的人本目的。

参考文献

[1]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8-42

[2]W•P•Foster Paradigms and Promise:New 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dministrationPrometheus books,1986

[3]黄兆龙 现代教育管理伦理学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64

[4]孔茨,奥唐奈管理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650

[5]孙彤组织行为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2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

[8]葛新斌人性假设问题与教育管理人道化[J]江西教育科研,1997(1):10-12

[9]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0]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教育研究,2002(6):12-18

[1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64

[12]阿马蒂亚•森 伦理学与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2

[1]崔景贵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J]教育研究,2004(7):43-48

[14]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2版项龙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65.

(责任编辑张向凤)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