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培养学生环保素养中的运用

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培养学生环保素养中的运用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2 13:40:08 点击: 推荐访问: 地球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计算机实践word

把科幻片《流浪地球》与教材相结合,指导学生围绕环保主题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对照现实中人们对地球生态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培养对地球公平友好之情;通过科幻情境中地球受到的灾难性破坏,警诫人类不能肆意妄为,要遵循自然规律,只能合理改造自然并合理地使用地球资源,唤醒环境危机意识;爱护地球上一切生物,理解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形成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拓展了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环保意识,努力做有环保素养的科学达人。

面对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科学课中有机结合课程渗透环保教育,形成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提升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素养。

科幻片《流浪地球》以太阳即将消逝并吞噬地球为背景,为了摆脱厄运,全人类团结起来,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太阳”,重建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该片播映期间,笔者结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我们共同的家园》《消失的恐龙》等内容,先布置学生观影,再组织学生围绕影片中的环保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环保教育探索。

一、感恩自然,培养热爱地球的公平友好情感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对地球与空间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环境,知道太阳系的基本概况;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孩子们耳熟能详,但不一定能理解其真实含义。观影后,孩子们以“茫茫宇宙寻知音”为主题开展研究,思考具备生物生存条件的星球的条件:首先要有液态水,这要求行星与恒星保持在合适的距离,地球正好落在这个区间,科学家至今还找不到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除了水,阳光、空气也是生命需要的基本要素。在汇报中,学生指出流浪中地球的水要么消失在太空中,要么因气温骤降而结成冰,人们只能靠人工制取、且成本昂贵的循环水来过日子。另因大气层消失,空气也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物品,人类只能靠人工制取氧气才得以满足生存需求。孩子们在研究中进一步提出:没有大气层,地球常常被太空中陨石或小行星袭击,也因紫外线直接照射,成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致命杀手。他们联系生活实际,不再把水、空气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提出要自觉地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和大气免受污染;珍惜地球上的花草树木,蓝色的海洋,新鲜的空气……

孩子们认真思考生命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后,切身体会到地球母亲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更以她那无尽的宝藏养育着人们,加深了对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的认识,人类不能一味索取,要以感恩的心,关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关爱身边的一草一木,自觉形成热爱地球的美好情感,形成对地球母亲公平友好的正确态度。

二、敬畏自然,唤醒孩子的环境危机意识

在城市生活的小学生远离自然环境,往往对身边的自然事物漠不关心,他们不知道食物的来源,不了解身边的动植物,对所栖息的地理环境不感兴趣,漠视大自然的养育之恩,这不利于孩子培养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儿童这种与大自然割裂导致对自然的漠不关心现象,被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称为自然缺失症。为培养关爱自然的情感,孩子们以“‘流浪地球’将面临怎样的生存危机?”为主题开展研究,在汇报中他们指出:在无边无际宇宙中漂泊的地球就像一葉小舟,要经过2500年才能到达另一个“太阳系”。地球在流浪的过程中,地表温度下降到零下八十多度,风雪飘摇,高楼大厦倾塌,人们要是没有携带氧气和做好保暖措施,将在地表迅速冻死。缺少大气层保护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人类只能迁居地下城,但地下城常常因地壳运动导致地震和火山爆发,不少人在焦虑不安和情绪抑郁之中过日子,人类不再丰衣足食,甚至不得不以蚯蚓干为食,由于食物、生存空间等问题,人类只能严格控制生育。联系生活实际,孩子们深刻地认识到:虽然地表有时也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但地球仍然是生物生存的最适合场所。我们要走进大自然,用自己敏锐的感官去拥抱大自然,去领略大自然的造化之美,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动。孩子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激起了他们对地球未来命运的忧思,纷纷表示要做环境保护的使者。

同学们在研究中进一步指出:流浪中的地球不再自转与公转:地球的一半总是被太阳光照射,温度比以往高,另一半将长期处于黑暗之中,气温极低,习以为常的昼夜交替不见了,生活变得没有周期规律,因为不能围绕太阳公转再也没有四季变换,这时候的地球如影片开篇所述:“我没见过黑夜,没见过星星,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人们的生活变得非常单调,孩子们感慨:这样的地球多么可怕呀。俗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有失去了才觉得宝贵。“万物生长靠太阳”也不再是一句宣传语,联系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最终导致大自然的报复。孩子们感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类只能师法自然,不能肆意妄为,要科学理性地认识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对大自然心存敬畏、感恩之情,只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唤醒了孩子们的环境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珍爱生命,形成万物共生的和美价值

生命是自然界中最可宝贵的东西,地球因为有了生命而精彩。珍爱生命,保护生命是科学教育中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孩子们以“‘流浪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状况”为题展开研究:在汇报中他们指出:“流浪地球”是贫瘠的,地表因缺水、缺空气,显得毫无生机,已不适合动植物生存,人类只能迁居环境恶劣的地下城,随时发生的地质灾害,缺少绿意盎然的植物和多姿多彩的动物伙伴的陪伴,人们在“地下城”中过着单调、机械、看不到明天的生活。

孩子们感慨:茫茫宇宙中地球显得多么渺小,人类更是沧海一粟。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人类失去了亲密的动植物伙伴,衣食住行成了大问题,生活变得单调黯然。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只有生物圈里万物共生,只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才是和谐的,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还应该有田野树木、山川湖泊、鸟兽虫鱼,保持生态平衡才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联系生活实际,他们纷纷表示在享受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一切美好的事物的同时,我们要主动走进自然,从校园里的花草、池塘里的鱼虾,再到对植物界、动物界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认识,发现生命世界的美,思考自然万物生存的合理性,从原来仅对生命世界表面特征的认知,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激发了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形成关爱周边的一草一木,尊重和敬畏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的一切生物,保护形形色色的动物,构建生物生存的良好生态,从而激发尊重生命,感恩自然,热爱各种生物的美好情感。

教师进一步强调:生命的产生遵循自然进化规律,是来之不易的,也是脆弱的,人类要爱惜和敬畏各种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要以感恩的心,去感受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共存的美好。从学生在研究中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彰显了《流浪地球》的研究对生命本质认识的特色和价值。

四、合理开发资源,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自古以来,大自然一直是人类的征服对象,甚至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误观念。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自然资源短缺形成巨大的矛盾,加上有些人只追求经济效益,低效率利用自然资源,严重污染及破坏环境,这是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缺乏正确的认识。孩子们以“以流浪地球的方式真能拯救人类?”为题开展研究,汇报中指出:科学家们即使制造出1万多座高达1万多米的发动机,即使真能利用地表的岩石作为燃料,先用40多年的时间给地球的自转踩刹车,将消耗地表大部分的资源,在经历2500年的流浪生涯中,整个地表的岩层几乎被消耗殆尽,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联系《消失的恐龙》,他们指出:统治地球达一亿五千万年之久的恐龙灭绝了,人类至今不知它们因何“毁灭”?地球上某一物种的销声匿迹,并没有引起人类足够的重视,人类是否会重蹈恐龙覆辙,仍不得而知。孩子们在汇报中指出:地球总被看为慷慨的奉献者,可惜很少人看到地球在呻吟,人类从未感谢和回馈被我们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库。虽然人类已经掌握了改造自然的本领,但是人類不能藐视自然规律,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响,我们要思考如何躲过恐龙的厄运。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孩子们认识到只有坚持可持续消费,更加自觉地爱护自然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才能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联系流浪地球的恶劣生存环境,学生们谈论最多的是,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提倡环保、简朴的生活方式,青少年要自觉当环境保护的使者,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做起;人类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人类的安全和福祉。面对资源浪费和资源过度消费的行为,全人类要团结起来,休戚与共,远离战争,保护好仅有的资源,让青山绿水长存,让人与自然长期可持续发展。

《流浪地球》只是科幻故事,把它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筛选有用资源,进行分享汇报,在充分交流中深刻理解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地球上一切生物是命运相关的共同体,只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在研究中,有效唤起了学生珍惜地球,珍爱生命的意识,又提升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球家园意识及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等,提升了学生的环保素养。

【作者单位: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福建】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