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广播电视传媒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在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有关继续教育部门决策提供尽可能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战略;政策建议
从2008年暑假开始至今,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现状和改革发展研究”子课题组对我国湖南、河南等省市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了认真调研和综合研究。总的来看,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仍然很多。对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我们的战略思考和政策建议,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重视。
一、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继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一)国家层面没有明确系统、带有很强强制性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由于没有明确而系统、强制性很强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许多关于个人进修学习的规定因单位种种因素的限制而流于形式,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整体上处于一种低水平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当单位进行用人制度改革,将一定的人事权(并不彻底的人事权,频道或部门无权将正式职工辞退或调离工作岗位)、财权下放给频道、二级部门时,大多时候继续教育任务就落到频道、二级部门的头上。而频道和二级部门往往会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力所能及的内部培训。至于战略性的、基础性的、前瞻性的或综合性的培训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上级单位组织的培训往往上下脱节,实用性不强。同样地,由于缺乏制度规定,在经费筹集、投入和负担上,不同条件的单位进行继续教育的情形大相径庭。许多单位不得不放弃理应开展和迫切需要拓展的继续教育项目。
(二)专门继续教育机构缺乏或效力不够
很多广播台、电视台没有专门的继续教育部门(其职能大多隶属于人事部门),其做出的培训计划往往缺乏很强的目的性、实用性或可操作性。而专门继续教育部门,因为政策和效力等原因,其精心制定的计划常会落空。这诸多因素大大影响了员工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营利性培训充斥传媒继续教育市场,而公益性培训难求
到省地市电视台、广播台调研采访,每到一处就会听到负责人抱怨说: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五花八门的培训信息(电话的或信件的),培训时间短(多是三五天)但培训费要价惊人,往往还打着广电总局或行业协会的旗号。他们厌恶和反对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营利性培训,欢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培训。但现实的状况却是:营利性培训在目前的培训市场中比较多见,而能够做到供需双方双赢的公益性培训少得可怜。为此,国家应大力倡导和扶持公益性培训,并严肃整治有些混乱的培训市场,克服和扭转业已存在的信用危机。
(四)培训供给难以满足培训需求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不同级别的广播电视媒体培训需求不一。例如,中央级、省级和省会城市电视台、广播台的高端培训需求相对较多,而地市级、县级媒体的低端培训相对较多。即使在同一广播台和电视台内部,各部门间的培训需求也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需求的分散性和多样性,导致了培训实施上的困难。这是因为任何培训都有基本的成本核算和时间合理调配,以及人员的联系和组织。为解决有限的培训供给与无限的培训需求之间的矛盾,应尽可能统筹规划,做到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和培训的层次性相结合。
(五)优秀人员的流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实施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人员流动和继续教育投入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矛盾和冲突。单位给继续教育方面提供的政策优惠越多,优秀人员流失的可能性愈大。县级的优秀人才向地市级媒体流动,地市级的向省会或省级媒体流动,省会的或省级的向北京、上海或其他兄弟媒体流动。这个流动。已经没有了决定性的制度因素的制约,因此许多单位都会感叹: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都渐渐流失掉了。优秀人才的流动有着许多复杂的因素,其中较好的地域生活环境,较好的经济待遇,较好的事业发展平台,局聘、台聘和部聘(频聘)不同层次与不同性质的用人机制和形式所产生的单位归属感,以及较好的人际生活环境,可能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在这种情形下,许多单位领导都提出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口号。但是无论什么口号,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都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许多具有良好开放心态的领导,为了实现良性互动和共赢,在不得不尽力培育新的后继人才的同时,继续和已经流失的人才保持尽可能的联系。
(六)由于传媒工作的特殊性,培训时间和工作时间难以协调
传媒工作是一项非常耗时、繁忙的工作,因此,员工能够抽出用于培训的时间十分有限。此外,由于企业化的运作,传媒行业一般不会雇佣或招聘多余的人员进行传媒工作。因此,有些部门,如广告部门、节目制作部门的人员几乎没有接受培训的时间。许多人为了满足单位的学历要求或者非学历教育,或者自愿提升自己,都是在挤时间。许多单位负责人坦言:我们的员工大多是以工代学,教学时间不好保证。也正因为如此,“请进来”和“内部培训”方式成为绝大多数单位,特别是地市县级广播台、电视台更喜欢的方式。
(七)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等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而目前的继续教育作用有限
优秀播音主持人,优秀采编人员,优秀广告制作人才,以及摄像、灯光、舞美、音响等专业人员比较缺乏。同时,经营管理类人才、高端设备操作人员、策划创意人员、优秀导演和编剧人员,以及复合型人才也相对较缺。
广电行业发展急需但普遍缺乏高端的优秀人才。更为遗憾的是,不知如何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有些类型的人才,如经营管理类、策划创意类,很难通过高等教育或继续教育培养出来,在此情况之下,许多单位不得不立足于自己摸索和借鉴他人经验相结合。
(八)优秀的培训资源有限,导致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成本加大
因为传媒节目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同层次的传媒行业人才需要不断接受新的思想、知识以及信息,但是能够用于这方面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地级和县级电视台通常到省台接受自己认为急需的学习和培训,或参加省级广播电视管理机构组织的统一培训;而省级电视台通常向兄弟省级电视台或央视学习自己急需的内容,或者投入大量资金派人参加出境教育培训。为了寻求有限的优秀培训资源,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继续教育成本有逐年加大的趋势。
(九)培训计划自上而下制定,造成学用脱节
除了内部培训这种基本形式之外,还有“请进来”和“派出去”两种形式。将知名专家和业界精英“请进来”,成本巨大,可针对的人群对象也有限,所以经济实力一般的媒体很难将这种培训方式常态化。将骨干人员“派出去”,也会遭遇“学用脱节”难题。这是因为培训计划多是自上而下制定出来的。为了学用一致,培训方应与受训方认真沟通和讨论继续教育的现实需
求、内容及方式。
(十)培训内容不系统、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难受欢迎
到省市广播电视媒体采访时发现,许多培训计划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因为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难以将学员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系统化;二是目标不明确,在培训内容中有许多可能与受训者需求无关的教育内容;三是教学方式过于“填鸭式”,普遍缺乏师生互动的案例教学和工作坊教学方式。学员们喜欢理论讲授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但由于师资和培训条件等原因,这样的需求往往很难得到满足。
(十一)继续教育经费筹集有困难
很多地方,经费筹集有困难,每次培训费也比较昂贵,而培训基金的缺乏直接关系到本地培训和异地培训进行的数量和质量。
(十二)继续教育证书缺乏效力
目前,传媒行业在学历教育方面的需求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非学历教育方面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非学历教育的证书在待遇和晋升等方面鲜有体现,这直接导致了继续教育证书效力的贬值。
(十三)远程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效用,网络教育资源有限,未能形成共享局面
调查研究发现,自学者不仅能够利用书本、专业刊物等印刷媒介,而且能够使用网络、光盘、录音录像等电子媒介进行学习。但调查和采访中也发现,网络上的专门继续教育网站,以及其所能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十分有限。基于网络技术的内容提供和互动教学模式等互动共享机制也远未形成。
二、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等与继续教育有关的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和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而努力。
(二)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是指导思想的展开和体现。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需要把握以下10个主要原则:
1.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重原则
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学习是传媒人的第一生命,不仅要学习国家根本政治指导思想,还要学习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业务学习是传媒人的第二生命,是立足于传媒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2.面向全体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原则
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在职员工,这是教育公平和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员工的继续教育需求都是相同的,这些需求的重要性也并非全都相等。那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高层次、创新性的继续教育需求,显然是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因此,要尽可能做到面向全体与重点突出相结合。
3.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原则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显而易见。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淘汰率与日俱增,并且对于继续教育来讲,继续学习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尤为重要。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很多高深的理论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并非十分有效。其原因是,这些理论和思想没有做到与工作实际的紧密结合。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的讲授曲高和寡,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原因就是这些专家、学者的讲授与实际需求差距过大。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教育和学习的方法。这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5.有计划、分岗位、分类别、分层次原则
要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继续教育计划。这些计划要有可操作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岗位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教育需求。不同学科背景和工作兴趣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需求。因此,培训要尽可能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
6.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原则
一项工作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看其是否能够做到有合理的制度、有科学的规范,有专门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7.充分发挥教育技术手段原则
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存在一个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规模,就必须尽可能充分发挥一切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例如发挥网络教育技术的作用,做到教育资源的科学整合和充分利用。
8.以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与单位自主相结合原则
传媒事业逐渐走向企业化、市场化。市场必须体现需求与供给矛盾运动的规律。但是,市场也需要计划与之配合,需要政府主导、推动和监管。
9.专业科目培训与公需科目培训相结合原则
专业科目培训主要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施教机构和用人单位具体实施。通过专业科目培训学习,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方法,了解发展动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业务素质。而“公需科目学习是专业技术人才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公需科目的学习一般不超过国家规定继续教育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
10.育人用人一体化原则
人才培养必须实现与用人机制相结合。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针对性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就寻求或提供定制化的培训服务。同时需要“强化激励、制约机制,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成效与考核单位领导班子的政绩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与他们的考核、晋升、使用结合起来,实现育人用人一体化”。
(三)对策和实施建议
1.国家有关部门要出台专门继续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并在此基础上出台行业继续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以做到制度保障、政策指导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要科学计划和合理统筹。要加强继续教育法规和发展战略研究(可由中央一级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或委托专门的继续教育研究机构或课题组来实施),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继续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争取出台全国一般性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和建立长期有效的继续教育政策,以规范各行各业的继续教育实践。
在一般继续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和争取早日出台《全国传媒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继续建立和完善行业相关管理制度,将继续教育的实施与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建立继续教育信息采集和反馈机制,并将信息集中反馈给上级继续教育部门,由上级继续教育部门组织人力分析和统计信息,做到信息共享并给出全国性、全省性或地方性的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省市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和实施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各种类型传媒人才的继续教育。
2.各行各业要建立继续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和运行
机制,力求做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共享
目前,全国各行业的继续教育资源多是分散的、零碎的,很少能够共享。其结果一方面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加大了教育成本。因此,要大力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可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可共享的教育资源和信息网络平台。鼓励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结合行业实际从事科研工作,为行业继续教育和事业发展不断提供实用和高效的智力支持。还可鼓励媒体与高校通过委托或共建等形式合作科研、开发媒体发展所需的智力资源,达到智力成果共享、发展共赢的目的。亦可探索建立传媒行业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等岗位的人员进行对口支援的继续教育制度o
3.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要实行行业资格准人制度,规范和净化培训市场
各级人事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规范培训和发证行为,净化继续教育市场。一方面,要提高准人条件和标准,规范培训市场,并积极培养和扶持公益性培训机构和组织(可考虑设立国家继续教育专项基金来奖励或资助公益性培训);另一方面,要坚决打击和取缔不法的纯营利性质的培训机构及其不法行为。可建立继续教育施教机构信用管理数据库,对参与实施继续教育的机构和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并作为政府有关培训项目支持的依据,定期向社会公开,营造良好的继续教育市场秩序。
4.行业各级各类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要有的放矢,并切实有效
继续教育培训特别要强调培训的效果和目的的实现。为此要做到计划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积极组织必需性的培训,坚决杜绝非必需性的培训。要抓住继续教育的重点一一非学历教育,而提高职工职业和岗位技能则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职的学历教育应主要采取网络、函授和自学考试的方式。短期、中期和长期教育培训相结合,但以短期和中期为主。此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及接受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要完善管理体制,落实责任分工;(3)要加强教育培训的需求研究,做到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相结合;(4)要建立、完善和落实专门经费和时间投入,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保障培训工作的实施和完成;(5)要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建设,等等。
5.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评估、督导和激励体系,实现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和良性运转
首先,要研究制定对继续教育机构、师资和对象的评估标准。通过规范标准,加强监督检查,来重点扶持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市场前景广、信誉度高的施教机构,支持他们做大做强,并提高师资水平,以及行业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其次,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考核、督导和激励机制。要依法实行职业准人制度,要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对其考核评价、岗位聘用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有硬性的任务要求;要有教材、辅导、考核等系统化的考评体系;应当将继续教育成绩和岗位聘任、待遇等挂钩。
最后,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各级人事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检查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继续教育机构建立信用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继续教育机构的信用情况。要求继续教育机构如实向社会公告其培训科目、培训教师、培训地点、收费项目和标准及设施等情况,营造良好的继续教育秩序。尤其对继续教育活动中乱办班、乱收费,或者擅自提高收费盈利,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和单位负担的行为,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保障继续教育工作健康持续的推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