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这块养殖了20年黄鳝的土地,因为养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出现,把首席科学家与农户捆绑在一起。这打通了水产业的利益链条,为科技主管部门找到了抓手。
10月27日,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黄鳝养殖基地。农民胡先伟围着池塘,忙活着自己的百余口黄鳝网箱。
“全家都依赖这东西活命呢。”遇到收工的规劝,他憨笑一下,“还真饿了”,而后又围着池塘转悠着。直到老天隐去所有亮色,他才回家,扒拉一碗饭,又坐在门前,望着池塘出神。
从10月末直到来年春节是黄鳝的销售旺季。胡先伟一家五口人的衣食,都在这些黄鳝网箱里。
“塘里有问题没?”长江大学教授杨代勤走来,见他独自发呆,就一屁股坐在门槛上。
“好着呢。”胡先伟看是杨代勤,倏地充满生机,“全盼着新繁育的苗子,早点卖个好价钱。”
打通源头创新:从断种到育种
沙岭村的农民没有想到,柳江红真的搞出了名堂,而且是不小的名堂。
2009年7月,监利县红城乡沙岭村,科技示范户柳江红家中,杨代勤和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马达文,兴奋地踱着步子。这两个饱经风霜的水产专家,正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中。
“黄鳝人工繁殖非常成功。”“我看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批量生产不成问题。”……两人不停地交换意见。确实,经过一千个日日夜夜,柳江红黄鳝优质种苗人工繁育的成功来之不易。
回首往昔,柳江红坦陈:“后悔过……没想过放弃是骗人呢,只是真的放不下。”“幸亏坚持住了,多亏了杨教授的指导。”柳江红很朴实。
柳江红口中的杨教授正是杨代勤。在江汉平原上,养殖黄鳝赚了大钱的农民,都知道杨代勤,都知道他是“黄鳝博士”。
“不要谢我,我还要感谢省科技厅。”杨代勤摆摆手,“没有省厅的支持,我可能早就泄气了。”
早在2004年,杨代勤就琢磨着人工繁育黄鳝。那时,整个湖北黄鳝养殖数量坐着火箭攀升,短短3年从一两万口飞至两百万口。“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产量占湖北水产的60%,但附加值不高,有的一斤卖不出一元钱,农民不愿养。”杨代勤道出了黄鳝等“名优水产”养殖数量激增的缘由。
本地的野生鱼苗,早已不能满足产业需要,农民就从周边省份引进。运费高不算,长途运输使黄鳝发病率大大提高。“最惨的时候,黄鳝病害占70%,50%-60%死掉。”监利海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杨一斌称,“市场的刺激,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黄鳝存在断种危险。”
然而,雌雄同体使黄鳝人工繁育成为世界性难题。没有谁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杨代勤在此攻关一波三折。由于找不到“开口食”,繁育的幼鳝无法生存,竞全部死掉。
“我几乎崩溃了。两年时间,幼鳝长不大,都饿死了。我不知怎么办。说实话,那段日子,我不愿再搞繁育了。”杨代勤的脸色凝重了许多。在他心里,这段岁月或许留下了难言的滋味。
“我要放弃时,省科技厅支持了30万元,相关负责人找到我说,水产源头创新会持续支持。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而是给了我坚持的勇气。”在杨代勤的叙述中,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之一——加强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在水产业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杨代勤说,虽然黄鳝人工繁殖的路线走通了,但抱卵率低一直是制约因素。下一步,他的课题组将在提高繁殖效率、降低苗种生产成本上下工夫。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一批团队开展品种选育,加强上下游衔接,提高源头创新的针对性赫然在目。如今,湖北计划在鄂州、孝南、潜江等地建设10家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实施武昌鱼、鲫鱼等主要养殖亲本更新换代工程。
感到搞水产科研不再孤单,杨代勤找到了水蚯蚓作为开口饲料,黄鳝人工繁育由此成功。“存活率在95%以上,生长速度是普通黄鳝的20倍。”胡先伟活跃起来,“按杨教授的方法,我在7月繁育的两克幼鳝长到了三两多。如今。政府每口网箱补贴40元,大家都忙着黄鳝的人工繁育了。”
打通养殖环节:从不规范到世博餐桌
胡先伟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2007年,湖北省黄鳝健康养殖和优质苗种繁育基地落户程集。在他脑袋里,从那时开始,太阳升上了天空。一切阴暗角落将不复存在。
按照“一县一产业一基地”的思路,在改革的第一个年头,湖北就开始布局百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个水产大省,云集了百位首席科学家,数百位科技特派员。
杨代勤深感,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在湖北已不同往日,“现在是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着眼产业链条解决问题”,这就迫使高校科研人员扎根基层,为产业服务。正是在这股潮水中,过去不规范的养殖方法,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杨教授成了黄鳝基地的首席科学家。用不规范喂养催生黄鳝的现象没有了。”养了10年黄鳝,胡先伟终于扬眉吐气,“去年纯收入有10万元,今年肯定不止这个数!”
由于胡乱喂食,全国黄鳝养殖曾经遭遇重创,价格一路跳水还少人问津。
胡先伟所在的程集,当时一下子被吸入了黑洞中。“一半以上的养殖户亏损。好的年月里,累死累活,收入不过两三万元,全家人吃饭都成问题。”
“创新要素向水产积聚,说来容易做来难。”监利县程集镇党委书记朱姝,曾因养殖环节的瓶颈苦恼过太长时间。监利科技局局长、副局长,则屡屡慨叹“水产管理主要靠水产局,一时搞不清科技如何发力”。
监利,这块养殖了20年黄鳝的土地,因为养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出现,把首席科学家与农户捆绑在一起。这打通了水产业的利益链条,为科技主管部门找到了抓手。
在杨代勤的叙述中展示了这样一个循环链条:科研人员若要不断获得项目,就要把科研与水产基地、水产产业的主要技术需求结合;农户有问题,找科研人员解决;科研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科研,反过来用在基地示范上,以期获得新项目。
“基地成立前,我也给养殖户讲课,但来不来、何时来都由自己决定。也听说养殖户会胡乱喂食,有时会说说,有时不说,一切仅此而已。毕竟这与我的科研项目没有直接关系。”杨代勤认为,“科研人员没有以前自在了”,黄鳝养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成立要求他必须与农民的联系更紧密,因为“技术目标的完成及成果转化应用,关系到科研人员获得多少经费”,科研人员必须“深入地头满足养殖户需要”。
“科学喂养和不规范喂养的鳝鱼,外形上就不同,一个苗条,一个矮墩墩。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了,胡乱喂养的鳝鱼没人买了。”在胡先伟看来,“水产搞不好是一个灾难。监利的鳝鱼产业,到了讲求质量的时候了。”
开展水产良种工程,加强名特优品种养殖技术,湖北集合60所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创建了“长江中游水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推十大名特优品种和十大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在洪湖、监利、潜江、仙桃……养殖环节讲科技
已刻在养殖户心底。
胡先伟代之以自豪:“监利黄鳝不再困惑了。我们的鳝鱼,通过了检验,今年上到了世博会的餐桌!”
打通增值路径:从薄利起早到黄金产业
“刮风下雨到处跑,幸好这样的日子过去了。”坐在自家门槛上,胡先伟拉扯着杨一斌,“再坐一会儿吧。”
“哈哈,30岁的小伙子还怕跑路,五六十岁还活不活?”杨一斌略有调侃,“不过,没头没脑闯市场,真不是好法子。”
杨一斌50余岁,在十里八乡知名度颇高。还在2005年的时候,他已组织程集养殖户建立了水产养殖协会。
“大伙起早贪黑地忙,到头来挣不了几个钱。我们协会帮着做做技术咨询,管不了大用。”杨一斌承认,政策规定协会不能和经营沾边,于是乎,黄鳝销售让中间商赚了不少,“我们不知还能做什么,打破头也想不出来。”
当他得知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时不以为然,但听说措施之一是创建扶植水产专业合作社时,不住拍着大腿,“找到了!”而后不久,养殖协会摇身一变,又成立了监利海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缺乏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县市,专业合作社对于养殖户的组织至关重要,与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培育龙头企业一样,是“整合资源、建立体系”的要求,湖北省科技厅在此有一个统筹的考虑。
“养殖户知道养殖,不知道市场在哪里,但我们知道。以前不懂政策,闲着没办法。如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咱插手经营没顾虑了。”杨一斌拍拍胡先伟,“小伙子,在家等着数钱吧。”
“多亏了合作社。有了良种选择,咱的种苗比其他地方好,又省了流通的开销,每公斤黄鳝比别人能高五六块钱,还卖到了国外。这是以前不敢想的。”胡先伟回过头,望着屋里跑动的孩子,眼里全是笑。
胡先伟所在的程集,农民收入分为农业经济、打工经济和水产养殖经济三块。当地农民算过一笔账:一亩水稻,好年景时收入不过千元,扣除成本,所剩无多,不好时要赔钱;打工的,抛妻弃子,流落外乡;唯有水产,一个人能干几个人的活,但因物流不畅、产品加工滞后,迟迟难成气候。
湖北从水产中找到了解决之道。繁育新品种,加之省去中间商的“盘剥”,在胡先伟眼中,“黄鳝产业”已从相对薄利变为了“黄金产业”。但在杨一斌看来,利益链条上,监利仍需要补全龙头企业一环,“哪怕只是流通环节的牵头企业,也便于养殖户按照统一的标准养殖,按照统一的品牌销售”。
距离监利1小时车程,潜江市华山水产公司,董事长漆雕良仁很悠然。他坐在家中,欧美的经销商已赶来,商谈甲壳素和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买卖。
“这些产品的原材料是占小龙虾70%的虾壳。以往,虾壳大多被丢弃,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我们的项目被列为湖北省示范工程,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这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无疑是一个信号。一吨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能卖到20万元,比卖小龙虾的价格翻了好几番。”
农民的收入如何增加?农村的面貌如何改善?农业的发展如何提升?面对社会上不绝于耳的争论,湖北水产业作答:过去,江汉平原,农民谈水色变;而今,“水袋子”变成了“钱袋子”。水产品产量360万吨,渔业产值413亿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0%。
以《谁来养活中国》闻名的美国经济学家布朗称,淡水养殖业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之一。在打通水产链条之后,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得以新生的湖北,能给占世界近70%淡水鱼产量的中国以怎样的启示?
编辑/万晓艳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