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30例在穴位贴敷的基础上给予TDP治疗,隔日一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穴位贴敷;TDP照射;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本病如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还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源性心脏病,预后很较差。近年来我院中医科采用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 年8月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根据入选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年龄(56±8.75)岁,病程(10±6.42)年,其中男20例,女10例。对照组年龄(52±7.20)岁,病程(11±7.7)年,其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或喘息反复发作,每年发作至少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排除:①治疗期间急性发作的患者;②肺结核、肺癌、肺脓肿、心脏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其他疾患;③超敏体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取细辛,甘遂,地龙,麻黄,苏子,元胡,黄芪等按一定比例研成极细粉末,加姜汁调成稠膏状,制成直径2.0cm大小圆饼状,厚约3mm的膏药,贴敷在肺腧、膈腧、肾腧、膻中、天突穴等穴位上胶布固定,每次贴敷2~3h(如贴敷穴位有烧灼疼痛感可提前取下),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TDP 治疗:使用CQ-BS7型治疗仪(重庆中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在穴位贴敷的同时采用电磁波对双侧肺腧、膈腧、肾腧等穴位进行局部照射,仪器距离照射部位皮肤20~30cm,使皮肤温度保持在40℃左右,或以患者自感舒适为宜,照射30min/次,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3疗效标准
1.3.1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所制定的标准拟定[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根据积分法制定中医证候总疗效,疗效指标:(N)=(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变,证候积分减少≥70%;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3.2中医症状量化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量化计分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每一症状分无、轻、中、重4级,对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肺部听诊的轻中重程度分别记0、2、4、6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1041,P<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可诊断为“咳嗽”、“喘证”。中医认为本病久延,肺脾两虚,日久及肾,故该病与肺脾肾三脏有着密切关系,其病因病机多为疾病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表现为邪实正虚,肺的肃降无权,迫气上逆而发为本病。将中药碾末制成膏剂贴敷于穴位上治疗气管炎,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其应用已久。清代名医徐灵胎指出“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至肤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3]。近年采用三伏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法不限于“三伏天”的治疗,针对有适应症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辨证取穴,可达到预期疗效。
该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止咳,细辛温肺化饮,苏子降逆止咳,地龙平喘,甘遂温化伏饮,黄芪补肺气,调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温肺行气,止咳平喘之功。穴位敷贴是依据中医经络学说的理论,根据病症,循经取穴,使经络气血得以畅通,全身脏腑功能得以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天突穴、膻中穴属任脉,宣肺理气,止咳平喘,肺、膈、肾俞穴前均属足太阳膀胱经,宣理肺气,补肾降逆,治疗咳嗽、气喘之肺部疾患。
本观察采用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疗法是通过特定电磁波的温热渗透作用,加强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使腧穴部位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以加强治疗效果;同时又刺激了穴位本身,调节全身经气,加快胸肺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疏通脏腑气血经络,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调理免疫功能,以减轻症状,减少复发;并且药物不需要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对脾、胃、肝、肾脏器无损伤,患者容易接受。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药物、穴位、TDP三者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了经络腧穴行气血、调阴阳的整体作用,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普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6.
[3]郑爱红.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喘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4):586.
编辑/成森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