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观察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8 17:30:07 点击: 推荐访问: 保守 心肌梗死 疗效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介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长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3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3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以及3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较保守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提高生存率,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保守治疗;长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4.0.02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流急剧或持续性减少而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其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研究表明,介入治疗和保守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的长期预后,但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长期疗效临床仍存在争议[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介入治疗和保守治疗的长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3.6±6.7)岁;前壁心肌梗死19例,下壁心肌梗死2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4.1±7.8)岁;前壁心肌梗死20例,下壁心肌梗死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严重肝肾疾病、感染及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调脂药以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4000 U低分子肝素钙,2次/d,连续应用7~10天,观察组患者术前72 h给予氯吡格雷

300 mg,视患者的造影结果对病变血管行冠状动脉内成形术以及支架植入术,术后给于氯吡格雷片

75 mg,阿司匹林片100 mg和辛伐他汀40 mg/d,每天晚饭后2 h服用,连续治疗1年。

1.3 观察指标

通过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多种途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3年,随访内容主要为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再住院情况以及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长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3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长期疗效比较

两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3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以及3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是临床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介入治疗通过对病变血管进行局部治疗使其获得完全、迅速以及持久的血运重建以预防冠脉事件的发生。药物保守治疗可以钝化不稳定斑块、减轻血栓负担进而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本组研究介入治疗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3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以及生存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可能与早期血管重建最大限度减少心肌坏死,限制梗死范围,减轻心室重构,进而改善心功能相关[2]。保守治疗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介入治疗高,可能是与病变血管狭窄严重,药物治疗不能改善其狭窄程度,心肌缺血没有明显改善相关[3]。两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3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以及3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下壁心梗受膈肌保护,心室重构不明显[4]。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较保守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提高生存率,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参考文献

[1]肖 暖,唐路宁,陈春红.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J].临床荟萃,2007,22(5):327.

[2]黄海涛,郭 飞,甄 彤,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1,32(7):972-973.

[3]Angeli F,Verdecchia P,et al.Early invasive versus selectively invasive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mpact ofage [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14,83(5):686-701.

[4]韩 玮,刘惠亮.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直接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0):1109-1111.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