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盛夏要防哪些病

盛夏要防哪些病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8 16:30:06 点击: 推荐访问: 盛夏

夏季炎热高温,人们户外活动又多,稍不注意难免患上许多疾病,有损健康。为此,提醒大家盛夏要防病,预防为主是上策。

谨防传染病

1.胃肠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夏季高温水源易污染、食品易变质,再者人体消化道充血,消化功能下降,很易患胃肠消化道的传染性疾病。常见如下几种:①沙门氏菌属感染:为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沙门氏菌有300余种,分布极广,如各种动物的肠道及蛋类内、苍蝇、跳虱、老鼠等可携带。污染的手和餐具常为病原菌传播的媒介。当人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和饮料4~12小时后,出现寒意、发热,伴呕吐、腹痛、腹泻水便或脓血便、恶臭。严重时可出现中毒症状。发病以后,首先要对症治疗:止吐(用灭吐灵、胃复安、吗丁林)、止痛(阿托品、654—2)、止泻(蒙脱石、易蒙停)。其次,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再次,使用抗生素,消灭细菌。预防措施:杜绝食用不卫生食品和污染的饮料,餐具要消毒,污染物要合理消毒处理。

2.食物中毒:凡摄取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急性中毒性胃肠炎和其他症状称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可暴发或易集体发病。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失水和有中毒症状。常见有嗜盐菌、致病大肠杆菌、产气荚膜菌及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预防:(1)食物有肉毒杆菌时发酸、变味等,切勿食用。(2)罐头鼓起、色香味改变,煮沸后丢弃,不可喂食家畜。(3)腌腊食物及家庭自制的瓶装食物要煮沸6~10分钟后方可进食。(4)市场购买的熟食,最好蒸后食用。

3.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中毒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临床类型(中医称封口痢),由于细菌的内毒素的毒力太大,结肠黏膜的炎性反应还未来得及表现出来,而全身中毒症状先表现,可致高烧、抽风、惊厥、昏迷、休克,死亡率很高。儿童多发,全年发病,以夏秋两季最多见。主要因摄入了被痢疾杆状细菌污染的食物、饮料等,经口感染。苍蝇是活跃传播者,通过污染的手也可传播痢疾细菌。通过手传播是非流行季节散发病例的主要途径。

4.霍乱: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多以大流行发生。临床以吐、泻米汤样排泄物,严重失水、肌肉痉挛及尿闭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死亡率很高。我国此病虽已消灭,但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增多,难免有海外病人流入境内。所以仍要预防霍乱,隔离病人、消毒污物、控制每一个传染源,加强群防意识。

5.急性出血性肠炎:病因不清,可能与梭状?胞菌感染有关,死亡率较高。

肠胃道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大同小异:一般治疗,为让消化道减轻负荷,要吃流食或半流食、低脂好消化食物。另外是对症治疗。最重要的是病因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正确!择和使用抗生素。最重要的在于预防,全民应有相关疾病的知识,讲究卫生,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不食有问题的食品。一旦有病症马上看医生,以防成为传染源。

防病毒感染性疾病

1.呼吸道感染:夏季病毒感染多由腺病毒3~7型引起,其他尚有埃可、柯萨奇等病毒。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热伤风)、咽—结膜炎、急性阻塞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流行性胸痛。另外,腺病毒8型易引起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所以,不要到未经消毒的游泳池游泳,杜绝公用毛巾,防止用脏手频繁地擦眼睛。空调应适度,防止开空调温度偏低,吹得关节疼痛、全身发紧不适,抵抗力下降,易遭病毒感染,患上呼吸道感染。

2.神经系统感染:

(1)病毒性脑炎:①夏秋季蚊虫猖獗,由带毒蚊虫叮咬之后易患病毒性脑炎。在沿海地区库蚊和黑斑蚊叮咬后,从蚊虫唾液中释放的乙型病毒性脑炎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后,可以发病,为流行性乙型病毒性脑炎。②在森林地区被蚊虫叮咬而患的脑炎,称为森林脑炎。③无菌性脑膜炎:多由腮腺炎病毒、灰质炎病毒及肠道病毒引起。

(2)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由灰质炎病毒1、2、3型引起小儿麻痹症,也是夏季多见。发病后可以发生肢体运动障碍、呼吸肌收缩障碍。后者有生命危险。

3.病毒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等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多引起秋季小儿腹泻。

4.病毒性肝炎:夏季人们户外活动多,外出旅游、游泳、露天就餐等,大大增加感染病毒性乙肝及病毒性戊肝的机会。甲肝是世界范围的传染病。人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后潜伏期为2~7周。临床可表现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前者多见,后者因症状轻不易被发现。而黄疸型在黄疸没出现前,可有似上感样表现,低、中度发热,乏力,恶心,纳差,大便稀等消化道症状。一旦黄疸出现(尿黄先于巩膜及皮肤3~5天),发烧即消退。经输液、保肝治疗(肝太乐、肝利欣)及中药(川芎嗪、肝舒颗粒)治疗,预后良好,多数大约一个月恢复,少数持续到两个月。

5.出疹性病毒性疾病:出疹性疾病有许多种,其中流行性出血热,一年有两次发病高峰,在夏季5~6月或秋冬10~12月是流行高峰,黑脊鼠为传播媒介。临床上表现为高烧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我国南方为多发疫区。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6.心肌、心包病毒感染:常由肠道病毒、EB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憋、心悸、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心包发炎时可发现心包积液和心包摩擦音,二者均应住院治疗。

7.其他感染:

(1)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小儿为多见,传染性很强。表现为低热、流涕、吐泻及手、足、口腔黏膜有小疱疹。预后良好。

(2)登革热:广东、广西多见,7~8月是发病高峰期。

对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抗生素对多种病毒均无杀灭或抑制作用,但病毒感染时常合并细菌感染,所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一些抗生素使用是必要的。此外,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关键。也可以接种相关疫苗进行预防。消灭疾病传播的中间宿主,如灭鼠、蚊、蝇等。对疫区要监控,不到未消毒场所游泳。儿童少到公共场所。注意个人、环境及饮食卫生。药物预防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一旦发病,临床出现相关疾病的症状时,不要自治,以免延误时间,要尽早到医院求治,力求早期发现,快速确诊,有效治疗。

据《医药与保健》

编辑 / 王翠萍

推荐内容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