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漫谈红色收藏的现状与出路

漫谈红色收藏的现状与出路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8 09:20:02 点击: 推荐访问: 出路 收藏 漫谈


打开文本图片集

谈红色收藏,首先要明确红色收藏的定义:它是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新中国革命建设中,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物品为收藏对象的收藏活动。

红色收藏的历史,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诞生。但红色收藏这一说法,是近些年的事情。随着毛主席像章和“红宝书”等藏品的不断出现,其收藏群体不断扩大,交流也日益广泛,社会认知度不断提高。“红色收藏”一词,首先在民间收藏中使用。继国家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等一些老区建设开发力度的加大和红色旅游主题的推出,红色收藏更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双重认可。

我们知道,按收藏主体划分,有馆藏(指国家和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和民藏(指民间收藏群体和民间博物馆)之分。红色收藏同样有馆藏和民藏之分。就馆藏而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家和各个革命历史博物馆都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收集过红色藏品。只不过那时称为革命文物和革命纪念物,而不叫红色藏品。红色收藏的民藏主体,应属于大众收藏范畴。

以上是红色收藏的主体归属现状。接下来谈谈红色收藏的藏品种类划分现状。

我们知道,红色收藏在整个收藏界里,是一个大类。前面谈到,红色收藏的定义是广义的,其收藏品种也是广义的。对红色收藏品的种类划分,我们无法按照传统收藏品分类方法进行。比如,传统收藏品分类有:玉器类、瓷器类、书画类、青铜器类、钱币类、古家具类等等。由红色收藏品的历史时段、政治属性和文化内涵所决定,我们只能根据其社会认可度的现状,来进行种类划分。目前的大种类可分为:文献资料类、红色邮品类、边区票类、毛主席像章类、徽章类、“红宝书”类、伟人专题类、革命文物(实物)类等等。也有人把“文革品”列入红色收藏品之内(这样是否恰当,有待商榷)。目前,红色收藏群体中,大多按这些分类交流。由于红色收藏的单品种太广,过细地分类,不利于其收藏和交流。因为细分种类,会影响小品种规模形成。由于红色收藏品广泛交流历史短,至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理论,或哪级组织对其进行明确分类。笔者所谈,也只是根据红色收藏群体多年来分类交流的公认说法,并参考多家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对馆藏品的分类方法,来划分种类。

下面谈谈红色收藏的理论现状。

对红色收藏的研究和宣传,不少收藏组织和收藏家都做了积极地努力探索。日前,在遵义市举行的“红色收藏文化研讨会”和曾在江西等地举行的这类会议,都对红色收藏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不少收藏家根据自己或当地的红色收藏经验,所撰写的文章也常见于各级报刊。但红色收藏的理论现状,总的还在浅层次上,缺少重大理论成果和重磅理论震撼,更鲜见大的理论突破。有的收藏家一阵厚积薄发之后,便不再有后续之声。倒是这几年各红色旅游地的藏友,把自己的红色藏品参与到红色旅游中,对红色收藏起到了不小的宣传作用。由于缺少重大理论的推动,“物以稀为贵”和“藏品为宝”的理念,在藏品上难以体现。对红色藏品,人们总无法像对待玉器、瓷器、书画等传统藏品那样,宝之、珍之。这就是理论缺乏的结果。更有甚者,有的红色藏品已经“死去”,退出收藏市场,其收藏群体已作他为。我们知道,没有理论,便没有一切。崇玉钟瓷宝书画,妇幼皆知。这是几千年来理论推动之功,是理论改变了人们的理念和观念。红色收藏不能只是质朴的思想感情投入,理论才应是第一位的。没有理论的支持,其他收藏门类出过“破烂王”,红色收藏同样会出“破烂王”。

再来谈谈红色藏品的交流现状。

红色藏品的交流红火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大约在1997年之后,交流趋于平稳,收藏者趋于理智,分类收藏交流的理念逐步形成。毛主席像章、红色邮品等红色藏品率先独立成类,并逐渐形成收藏大户,造就不少专品种收藏家。同时,带动一大批藏市人员向收藏大户输入藏品,成就一些收藏大户向专题、系列化迈进,为他们的私家红色收藏馆奠定了基础。目前,红色藏品的交流仍然是地摊交流为多,进入拍卖行的甚少,能进入拍卖的,也多是早期文献资料类。“直接输入大户”的交流方式,仍是红色藏品交流的一大特色。随着多位收藏家私家红色收藏馆的建立,并成为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私家红色收藏馆也成了红色收藏品的主要交流渠道之一。一些收藏大户和私家藏馆,成了红色藏品的蓄水池和交流平台。

纵观红色收藏的现状,成就是巨大的。单就民藏而言,就保护了一大批极具价值的革命文物,这是馆藏所不及的,“藏宝于民间”之说,在红色收藏上,同样得到了验证。那么,这大批的红色藏品和这个庞大的收藏群体的出路在哪里呢?

红色收藏的出路问题,谈起来过于宏观。因为这一收藏的历史还过短,有些收藏者的藏品,本身就是个人“曾经之物”。有些收藏者出于对党、对老一代革命领袖的敬仰之情进行收藏,多是情感大于藏品的实际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藏品会随大浪淘沙而去,而有些藏品的价值则会越来越高。这是历史的规律。要想藏品不在历史的淘洗中逝去,首先要做的还是理论的推进。我们知道,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红色收藏是这个大环境的诞生物,其理论研究也应站在宏观的立场上,去探讨这些藏品的意义。一物一议的探讨,固然需要。但宏观的、重大的、突破性的理论研究,才能真正推动红色收藏。我们不可能企望红色收藏品有哪一天会变得如同传统收藏门类那样受关注,但红色收藏成为收藏界永远的“经典藏品”,是完全可能的。红色收藏也只有达到这个高度,才能历久不衰,不受朝代更迭、社会变迁的影响,而永宝之。对红色收藏理论的研究,各级收藏组织,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各位收藏家,尤其是红色收藏大家,及各地私家红色收藏馆馆主,都应担当起这份责任。这不是个人能完成的事情,每个组织或个人更不能只等待别人去研究。因为这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个人研究发表文章是一种理论宣传形式。有组织的理论研讨会,更是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寻找理论突破的好形式。要使这样的研讨会出成果,就要少些泛论文,要有针对性地去研讨。有些重大的、突破性的理论成果,要有组织地肯定下来,并推广出去。理论传播的平台十分重要,借助各级各类报刊,参加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的专项活动,参加党和国家及地方革命历史纪念活动等等,都能大力地宣传红色收藏理论。

红色收藏除了期待理论的突破和扩大宣传外,各地收藏组织的合作,尤其是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收藏组织的合作,来共同扩大宣传,推动红色收藏的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可以成立全国性的“红色旅游区收藏组织联席会议”和“全国红色收藏私家博物馆联合体”等,以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在红色藏品交流上,应把地摊式交流作为发掘藏品的主要渠道,把一些公认的、系列性的、高价值的藏品,逐步地放入各地拍卖会上去,这是提升其身份的好办法。一些红色收藏大户,应该有序地、及时地提升自己藏品的档次和水平,以复换需,开辟“以藏养藏”之路,提高个人收藏,特别是私家收藏馆的生命力,同时培养新的收藏群体,壮大收藏队伍,确保红色收藏后继有人。红色收藏品种专业化、专题化、私家或合作式馆藏化,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收藏规模较小者,将会逐渐被淘汰。因此,红色收藏家应抓住各种可丰富藏品、提升藏品水平的机会,力争跻身于收藏大户行列。

以上所言,意在为推动红色收藏发展而作引玉之砖。文中偏颇之处,还望同好、方家指正。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