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谈新文学样式的科技性和审美性

谈新文学样式的科技性和审美性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8 09:10:04 点击: 推荐访问: 审美 审美与表现自我评价怎么写6篇 新文学

摘 要:通过对作品审美表达“主体二元间性”的阐释,引入当代语境下科技性在审美性中的新文学样式中的存在,在寻求二者联系和斗争中深切透视二者的关系,以发现“第三条道路”。

关键词:主体二元间性;科技性;审美性;第三条道路

作者简介:边昭彬(1973-),男,汉族,现为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文艺学硕士,讲师,主要致力于文艺美学、语文教学和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伍琪(1983-),女,汉族,现为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6-24-02

一、审美表达中的“主体二元间性”

在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中,艾氏把文学视为一个包含四个要素的动态过程,文学是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的物化结果,在创作主体对宇宙的主观体验中产生的思想、认识通过主体的创作活动从而物化为创作成果,这一成果灌注着主体对世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想,同时它又对受众产生作用力,从而作者的审美理想经由作品传达给读者继而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审美反应,使作者和读者在审美的共性中得以交流和对话。在这之中形成对作者和读者的审美作用力,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层次得以提升。

我们可以更细致地分析这一审美提升过程的特征。便可以发现,在从宇宙——作者——文本——读者——宇宙的这一动态范式中,审美性的实现是一个相对简单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这样的:当作者对他作生存的世界产生一定的审美看法时,他便可以操起笔,借助语言的中介使抽象化的审美观念具体化、物化。在这种物化的文本形成之后<或者有可能相隔一些时间>读者阅读到这一文本,从而实现和作者的审美交流。一般情况下,在作者的创作中途读者很难和作者形成这种交流,因为作者创作的媒质只有笔和纸,即使有某一读者在作者的创作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先看了作品,但这种审美传播的面是极窄地,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审美性的传播。取《诗经》为例,它的由口头到物化到产生社会影响的过程经由了一个极漫长的时间。这种手工化生产的文学生产模式忠实地体现于文学的历时发展中,从而使人类的文学在总体上执行着从原始社会文学到古典文学再到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线性历史发展范式中,并体现出从高度整合到分化再到高度分化的特征。而从原始社会文学到古典文学,作品审美性的实现过程基本上采取手工化生产的简单化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承继性的反应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两个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在审美性的实现上有先后性、顺序性或者是距离性,一般是先有创作主体的审美灌注而后有接受主体的审美领悟<虽然创作过程可能比这还要复杂,因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接受了一定审美观念的受众有可能成为创作的主体>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审美性实现的这种承接性取名为“主体二元间性”。

这种“主体二元间性”的存在对文学自身的发展形成了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一方面,当读者阅读完整承载主体审美性的文本时,他可以更全面地、更冷静地或者更长时间地去接受、体验、品味创作主体向他传达的审美信息,从而使他可以更完整地进行这种审美接受活动,实现和作者的这种单向交流。所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水浒传》中人物各有其性情、各有其样貌”。而另一方面,这种单向性同时对文学的接受和传播有限制作用,它大大限制了作品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而使作品的审美作用的发挥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文学在从原始社会文学向古典文学的转化中经历了较长的时期。

二、审美性和科技性的联姻

二十世纪是西方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作用时期,而中国在八十年代以后现代化的过程大大加速。在这一工业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过程中,文学在其中也正快速实现着从古典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巨大转变。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恩把文学在二十世纪的这种变化具体形象地概括为“文学从‘口头文化’向‘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的线性发展范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文学的创作过程凸显出不同于原来单纯手工化生产的特征,一个显著点是,文学由原有生产媒介<纸和笔>的简单化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从而实现了文学审美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性的接合。这在当代的文学景观下,文学的样式上也出现了不同于传统体裁的全新内容:网络文学在种种非议之中逐渐更多地进入年轻人的视野;电视散文日趋加大文学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影视传媒每天转动着观众的目光、在日益缩小世界中把时尚和文学变成人们的“茶余饭后”。正如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一个叫福斯特的人在因特网上所发的电子邮件所言:“你知道自己是个艺术家吗?你可曾想过被所谓‘伟大诗人’用过的所有词汇,你一样可以运用(至少你熟悉的人可做到)?你是否知道邪恶的艺术体制正在喂养现代压迫和丑行,它们的丰满和富有是以您作为代价来取得的?这一切靠的都是下述谎言,艺术作品是独特的,只能由上帝的看好的某个特别存在物——所谓‘艺术家’来创造。你是否认为现代诗歌是吸血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别再读下去了,因为你是敌人。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里有个机会,让你回击那些使你忽略我们都是艺术家这一事实的人。因为这是全球首篇网络诗,而你就是作者……但最重要的,是钟爱他,这是你的艺术。”这里福斯特一反过去“艺术家”的权威,鲜明地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而在艺术品的界定上,法国艺术家杜尚把一个工业品‘便器’在上面写上“MOTT”后送到艺术展上展示,从而引发了关于艺术品界限的争论。

而这一切,都在当代社会中彰显出文学和科学的一种结合。从而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是:这种科学和文学的“联姻”会对文学的审美性的传达上产生怎样深刻的影响?是科学使文学“科学化”,还是文学接纳并同化了科学?也就是如何看待“新文学样式的科学性和审美性”?

三、矛盾的二元互动

我认为一个比较明确的解决办法是从分析科学性和审美性的区别和联系入手来客观地界定这一对范畴。

首先,科学性极大地弥补了审美性表达过程的简单化,加快了文学审美性作用的速度,从而缩小了简单化媒介生产模式下所形成的“主体二元间性”。我们看到在网络文学中,一改过去作者要在作品完成后才能和读者见面的交流模式,网络文学一旦生产便可以立刻和读者(现代网络文学的读者群正在日益扩大;不再仅是年轻人的游戏)见面,创作人和读者的互动交流大大加强,作者可以在读者的评论和发帖中迅速知道自己的审美意识在读者中的反应并有可能在这种反应的作用下修改甚至改变自己的创作思路。另一方面,读者在迅速跟帖评论中亦实现了“作者化”,这和传统上文学文本形成之后写书评等的反应模式十分不同;而大众影视在日益完备的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大大拓展了镜头的表现功能和领域,使影视文学艺术在技术化条件下可视性大大增强;电视工业下的电视散文亦改变着传统散文,在纯视觉的程式下的心理反应模式,而把听觉纳入反应过程中来,从而使审美性在更丰富的交流模式下实现。更进一步地使科学技术在审美性的实现中以科技美的姿态而存在。这就使文学中对审美对象的关注把科技性的因素包含其中,关注科技美对文学审美表达的意义。

其次,科技性和审美性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二元共存范畴。正如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衍生出许多“亚形态”如“城市审美文化”、“旅游审美文化”、“建筑审美文化”、“装饰审美文化”、“服饰审美文化”等等一样,科技性和审美性具有“互渗互为”的共通性。科学仪器的发展,人类使用工具的制造在追求实用性的前提下日益向美观化,工艺品化发展,典型个案就是在艺术展上引起“杜尚的疑问”和关于“美的对象的争论”的那个具有形式美的工业品“便器”;同时美的审美的标准正影响着人类的科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人们在科学创造中有意识无意识地把美的标准——一种主体的审美本质施加到活动对象中去。科学活动因其自身的客观性,非主体性而使人们往往把它误以为具有更多的自然性因素,但即使这样,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的二重性的经典论述,科学活动作为自然活动也是一种“人化的自然”,这种科学活动中的“人化”正体现于不同科学人员对一件工具的不同设计上。一个反面的例子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中学课文《怀念腾野先生》中鲁迅先生对血管图的改动所引发的腾野先生对科学和艺术的评说。同时鲁迅先生和许多其它的文学家一样本来却是学医的,本人就是科学和文学的“复合体”这是一个十分有说服力,十分有趣的现象。

在承认科学性对审美性的推动和二者的互渗互为的前提下,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科技性对审美性的囿限。

举大众影视为例,在科技性的操作下艺术视觉性、可观赏性登峰造极的国外影视大片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却又陷入主题雷同、技术化风格雷同的工具理性的泥沼,本来应该拓展观众审美视野的大众影视在一部部内容貌似不同的大片下向人们传达着几近相同的观念。从而使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成为科技性的工具,反映出的不是科学的审美化而是人的工具化。这一特征很大程度反映在人在科学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异化上。再如电视散文,在作为新的文学样式而在其童年期赢得掌声阵阵的电视散文却因为制作人员在场景的选择、演员的衣着和音乐的搭配上由于对原作审美性的把握不足,和深刻展示作者内心世界能力上的不足上沦为不伦不类之作,存在平面化图解原作的危险倾向,致使电视的张力和表现力成为一种肤浅的表象。而这从中反映出的却是科技性对审美性的掩盖和歪曲。

四、审美的超越

面对这矛盾的二元,有无一种共通融合的“第三条道路”呢?我认为是有的。那就是在深切尊重审美性的人性本质和客观理性的分析科技术的工具性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审美性对科技性的超越。

我们可以在人们对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批判上找到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推崇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仿效自然科学,放弃或排斥传统的“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研究,致力于对具体科学知识的综合或逻辑、语言分析,强调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实证范围内,哲学变成了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人本主义则批判科学技术,反对理性,认为科学不能回答人的价值问题,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注重对人的内心生活的非理性的发掘,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具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这里我们不妨作一个理论范式的置换:科学性——科学主义,审美性——人本主义。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处理科学性和审美性范畴矛盾的哲学依据。不是因为二者绝对对立而导致矛盾而是我们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性作为客观性较强的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特征之一,它本身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在这一点上它不应发展成为对人们异化的力量,而只能彰显人的本质的因素而存在。而审美性作为人能够在现代社会“诗意栖居”的前提,应在依靠科学技术性上实现自身意义的凸显,在这之中科学只能作为工具而存在,是服务于人的。仍举电视散文为例,我们发现,提高其诗意性质的途径是对人们进行科技美的教育、使人们具备驾驭现代科技手段深刻表现作者内心世界、创作意图的能力。这种能力深沉于人们——包括创作主体和现代大众,对科学技术表现美、提升美的综合作用的体悟中,包含在对传统文学的深刻解读中.只有坚持这些,我们才能重新回到开篇所说的“诗意的栖居”。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