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羌族民间舞蹈“巴绒”是羌族传统礼仪性舞蹈,其舞蹈独特的轴向胴体转动动律是有别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的显著特点之一,且对羌族传统自娱性舞蹈“萨朗”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深远影响。本文从历史渊源及形成要素出发,通过对“巴绒”舞蹈动律分析,探究“巴绒”审美特征及成因。
【关键词】:羌族;巴绒;胯部动律;审美特征;
“羌”——甲骨文中族姓,形容牧羊人,是中国最远古的部落,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羌族是古羌人支系的直接后裔,本是西北一代的游牧民,由于自然灾害的爆发及战争的影响,造成大规模人口向中原迁移,经过一次次迁徙和不断的民族融合,这个古老的民族现在还剩下不到30万人口,主要居住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县等地[1]。因生活在深山幽谷,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农历五月初五是羌族的传统节日“瓦尔俄足”节,也称羌族妇女节,流传至今已有千百年。这一天清晨,一群精心打扮的羌族女性在一名舅舅,现可发展为几名舅舅(保留母系社会遗留痕迹,与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如彝族、摩挲人一般奉行母舅权力最大的宗旨)的带领下扛着枪搬着祭品唱着歌上神山祭祀天神“萨朗姐”。舅舅诵经(很多舅舅是释比)、朝天放火药枪,告诉天上的“萨朗”女神“我们来啦,来祭拜您啦”。诵经过后舅舅杀羊、煮东西,所有的劳作均由男性完成。女性则在一旁玩耍,年长女性向年轻女孩(十二、十三岁以上,未出嫁)传授经验,教育年轻女孩吸引男性的办法,如唱情歌、如何打扮会让男性心动等等,已婚妇女则被教育要当一个好媳妇,学习持家之道等等。传授经验后,所有女性边唱边跳民间歌舞“巴绒”。
一、“巴绒”胯部动律分析
羌族舞蹈的特点是单边(右边)起舞,右边动作大,左边回范小,肩依次带动大臂、小臂、胯形成胴体转动,羌族民间舞蹈“巴绒”也不离这一规律。跳“巴绒”时,所有女性面对面围成一个圈,上身体态稍稍后倾,体态向上,形式庄重,连臂或独自逆时针方向绕圈而舞。“巴绒”舞蹈主动律是其丰富多變的胯部动律,胯部动律中最独特的三种形式分别为:
1.坐跨:双手小拇指分别勾着左右两边人的腰带或互相勾着两边人的小拇指,双脚程“小八子”位张开,双膝微曲,胯部随着音乐节奏自然地左右移动,此时音乐多为慢歌。
2.甩胯:双手小拇指分别勾着左右两边人的腰带或互相勾着两边人的小拇指,双脚程“小八子”位分开,双膝微曲,以右脚、右胯为重拍,甩单边胯向前顶,而不是用整个胯甩,甩跨时要注意上半身的方向及全身的动感。
3.转胯:在“巴绒”胯部动律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转胯。转胯时,屈膝颤动,两手手背朝上放在胃前做逆时针方向划圈的同时胯部从右至左划平面圆,转胯频率由慢至快。
胯部扭动时,脚下动作并不是固定为现在的左脚掌立半脚尖,右脚全脚掌着地,踮步转动扭胯,应为双脚掌同时着地平脚扭胯,在高山环境下缓缓地跳、缓缓地扭。
二、“巴绒”审美特征
(一)和谐美
羌族传统民间舞蹈多伴随古羌语吟唱的民间歌曲踏地起舞,形式古朴庄重。羌族民歌与羌族人民的劳动、仪式、游戏活动等场景紧密相连,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及其民俗事项[2],或演唱于劳动现场及其劳作休闲的场合;或用于饮酒助兴,边饮酒边歌唱;或演唱于仪式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强调了民族的传统民间信仰;或表达人们的七情六欲,发泄出民族的人间情绪。歌词内容多与劳作生活、酒文化、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婚嫁习俗、民族服饰等等相关。羌族民间艺术歌舞相融,二者不分家。羌族人民在咏歌不足时,必然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巴绒”作为羌族最古老的民间歌舞,集音乐、舞蹈于一体,是羌族民间歌舞的“根”,是羌族歌舞之母。在“瓦尔俄足”节上,所有女性不论老少都连臂踏歌而舞,边唱边跳“巴绒”,展现出一幅歌舞升平、载歌载舞的和谐景象。
(二)虚幻美
羌族同其他古老的少数民族一般崇敬大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巴绒”是“瓦尔俄足”节羌族女性表演的重要舞段,是祭祀与追思教会羌族人民唱歌跳舞的歌舞女神“萨朗姐”的传统礼仪性舞蹈。农历五月初五“瓦尔俄足”节,在神山上年长女性向年轻女性传经过后,舞蹈跳得好的女性钻进山顶的树林中朝着天空边唱边跳等待“萨朗姐”传授新的歌舞,不一会儿该女性舞蹈动作就发生了变化,据说此时“萨朗姐”已“附体”到她的身上,教会了她新的舞蹈,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虚幻的色彩。之后,她再将“萨朗姐”传授的新舞蹈教给其他人。新舞蹈与之前的舞蹈在胯部或脚下步伐上有些许不同,但不离“巴绒”胯部的基本动律特点。通过祭祀歌舞女神“萨朗姐”后获得的民间自娱性舞蹈就是在羌族北部方言区传承的“萨朗”。
(三)性爱美
表演民间舞蹈“巴绒”者女性居多,且女性比男性表演更加优美。表演“巴绒”的女性具有献美意识,通过上身体态后倾、抖肩向人们展示最美的胸前银饰挂牌;通过坐跨、甩跨、转胯等胯部动作的表演向人们展示做工精美的腰带。羌族的服饰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其精美绝伦的腰带,羌族女性将腰带系在腰间,通过胯部的扭动、转动展现给男性欣赏,以达到吸引男性的目的。“巴绒”这种表演形式体现了最原始的生殖崇拜特点,尤其表现在对女性胸部、胯部的崇拜上,因为后代是通过母亲身体繁衍出来的,这即是对女性生殖力崇拜的体现,反映了羌族最原始、最纯粹的性爱美。
三、“巴绒”审美特征成因
(一)原始古文化
“羌”——中国最远古的部落,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百余支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化的支系[3]。在古羌人居住过的青海省大通县出土了一个舞蹈纹陶盆,该陶盆约有五千年历史,是新石器时代产物。它如实刻画了羌族先民们舞蹈活动的场景:人们手牵着手,正朝着同一方向,整齐地踏舞,头上的饰物,身后的尾饰,都向不同方向斜垂,这实际上表现了一种“扭”的动势,因为只有头部与身体在扭动中,头飾与尾饰才会向不同方向甩动[4]。现如今的羌族民间舞蹈中仍保留了身体“轴向转动”的动律,正如羌族古老的民间舞蹈“巴绒”轴向胴体转胯动律就是对古羌人舞蹈“扭”动势的继承与发展。民间舞蹈“巴绒”的表演形式与舞蹈纹陶盆内壁的舞者手牵手“连臂踏歌”而舞的形式一致,进一步说明民间舞蹈“巴绒”具有悠久的历史。
(二)高原生产方式
羌族曾是我国西北一带的游牧民,受自然灾害及战争的影响,羌族大规模向中原迁徙。历史上朝廷攻打羌族,羌族就往山上跑以躲避战争,久而久之便定居在高山地带,生产方式由单一畜牧逐渐转向以畜牧为主、农耕为辅,男性牧羊、女性粗梗。羌族女性在晒场上用笸箩、筛子筛谷物,搓玉米的动态与民间舞蹈“巴绒”的表演形态(随着胯部的转动,手背朝上在胃前划圈)相似。走山路及上下独木楼梯用身体单边行走最安全、省力,因此羌族民间舞蹈形成了单边起舞的特点。在山地運送物资依靠人力搬运,人们为了减轻背部重力负担,限制手臂活动,逐渐形成了下肢灵活的特点;上下山路需要用膝盖控制身体重心,膝部长期受力,造成了膝盖松弛、屈膝颤动的特点,这些特点都体现在民间舞蹈“巴绒”的动律特征上。此外,羌族人民将腰带做得宽大、厚实是因为人们长期在山区劳作如砍柴、狩猎、农耕、采药等等,万一遇到险情可以用腰带自救,且腰带作为一种美的象征,是女性在表演“巴绒”时献美意识的体现。
(三)宗教信仰
羌族的宗教信仰還停留在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阶段,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5]。羌族人民认为万物有灵,他们懂得感恩,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心情感。羌族人民感恩教会他们唱歌跳舞的歌舞女神“萨朗姐”,于是形成了农历五月初五祭祀“萨朗姐”的“瓦儿俄足”传统节日。在“瓦尔俄足”节活动中,舅舅自始至终参与,体现了母舅权大的特征,此外,在“瓦尔俄足”节上女性表演的民间舞蹈“巴绒”的动律特点体现了对女性身体的崇拜,突出地体现在胸部、胯部上,这是对女性生殖力崇拜的体现,带有浓郁的原始母系崇拜遗迹。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圈舞受地磁引力的影响,根据地球自转及公转轨迹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些民族受其教义或其他因素影响圈舞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藏族“锅庄”受藏传佛教教义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羌族的民间舞蹈“巴绒”也不例外,保留了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运动轨迹。因此,羌族民间舞蹈形成了右脚起范,右边动作大、左边回范小,重拍在右的特点。
四、结语
羌族是一个能与天地通灵的民族。羌族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其文化的厚重性,羌族人民对自然、祖先的崇拜赋予了其文化的神秘性。羌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是中华民族歌舞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舞蹈独特的轴向胴体转动动律是羌族民间舞蹈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显著特点之一。民间舞蹈“巴绒”是羌族传统礼仪性舞蹈,是“瓦尔俄足”节羌族女性表演的重要舞段,其独特的胯部动律特点对羌族传统自娱性舞蹈“萨朗”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深远影响。“巴绒”是羌族民间舞蹈的“根”,是羌族舞蹈之母,任何羌族舞蹈都以“巴绒”胴体转胯动律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孔又专,吴丹妮. 各为其功筚路蓝缕—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一)[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2] 崔善子,金艺风. 羌族民歌分类再考[J]. 民族艺术研究. 2015:(2).
[3] 邱琳. 羌族民族文化价值探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 李翔. 羌族碉楼美学初探[M] 岁月(下半月).2012:(1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