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

[摘要] 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理念比较落后,缺乏文化氛围;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系统,实用性教材缺乏;重理论、轻实践等等问题。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地方各高校应构建创新创业文化环境育人,针对全体学生并全过程育人,专兼职师资相结合并全员参与育人,多元化实践实习育人,多学科交叉渗透支撑育人,科学保障激励机制育人等相结合的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68−04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

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但发展中存在的的环境污染、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要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必须肩负起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责任。新时期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有其独特的理论内涵。

1.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内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更应把创新教育作为重要职责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大学生创新教育就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的教育内容和适宜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教育[1]。其理论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其价值取向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和能力才可能转化为创新的行动;二是其过程是一个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教育活动过程;三是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2.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创业教育列为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并把它称为“第三本护照”,由此可见创业素质的培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的教育活动过程。其理论内涵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条件,我国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热和考研热的现状说明企业家精神的缺乏;二是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只有具备较高的创业能力才能有创业热情和创业实践;三是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针对大学生进行全覆盖、全员性及全过程的创业教育,以培养所有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能力。

3.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培养“创造性和创造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而培养创业人才是创业教育的目标,“创造性和创造力”是创业人才的首要素质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把握他们之间的两个关系。其一,创新素质决定创业素质,在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大学生可以向创业者转化,创新落实为创业。其二,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新素质,优化创新教育方法;创业教

[收稿日期] 2013-07-23;[修回日期] 2013-10-10

[基金项目] 2012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YA2012008);2013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研究》(2013B387)

[作者简介] 刘芳(1973-),女,河南虞城人,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育活动不但能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地方高校相对于教育部或其它部委直属高校而言,办学经费相对不足,往往靠扩大招生规模来获得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因此,专业设置多而全,缺乏办学特色。同时,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简单,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实习及就业渠道单一。

为了更深入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工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五所地方高校的500名在校生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为97.2%。在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问卷124份,占25.5%;大二学生问卷121份,占24.9%;大三学生问卷122份,占25.1%;大四学生问卷119份,占24.5%。通过调查并对问卷进行认真分析,同时走访或电话采访了部分高校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等部门,较全面了解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比较落后,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我国高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比较晚,而我国地方高校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更晚,观念也更为落后。地方高校往往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看成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部分,仅在就业指导课上涉及一些创新创业的知识。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教育教学中不能主动渗透创新创业的理念和内容;同时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老板和企业家,未把它上升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为创建创新型社会和国家的高度来认识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两个层次,观念文化包括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及文化氛围等,制度文化包括学校为推进和支持创新创业教育而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地方高校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在调查中发现,仅有57.2%的同学听说过创新创业教育,27.0%的同学接受过真正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4.1%的同学参与过“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创业性活动,有4.4%的同学参与过创新创业讲座和创业学术交流活动;有0.82%的同学参与过创新创业协会和社团。在学校宣传阵地上,文体活动比比皆是,而创新创业活动的海报、展览等很难觅踪迹。部分高校虽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规章制度,但很多是迎接上级检查时才派上用场。

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够合理

地方高校特别是本科高校长期以来在招生方面一直是买方市场,生源充足,招生形势好。办学经费主要由学生缴纳学费和政府拨款两部分组成,基本不存在生存压力。在学生就业方面,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卖方市场的优势心理还未完全摆脱,虽然也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但认为就业难是全社会的责任和学生自己的事情,对学校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多数地方高校开展两门创新创业公共选修课的师资力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必修课更是一种奢望。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大多为兼职,大部分教师未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笔者所调查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多是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他们往往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收获甚微。根据笔者的调查,在师资结构上,校内任课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及专业结构等都不尽合理,多是硕士研究生以下学历、讲师以下职称、40岁以下年龄和思政专业的教师,缺少创新创业教育背景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队伍;同时,校外兼职比较少,即使请到校外人员也仅是偶尔作几次讲座,不能系统讲解创新创业的知识及技能。

3.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一,未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缺乏科学实用的教材

调查显示,地方高校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翻版,仍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旧的教育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据调查,在听过创新创业知识授课和讲座的同学中,只有17.2%的同学有较大收获,有42.5%的同学表示收获不大,有35.8%的同学表示选修这类课程纯粹是为了完成选修课学分的需要。同时,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意识教育、能力培养、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均不满意,只有19.6%的同学是在参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后参与了此类实践,并能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其他同学均表示参加课程学习后并未参与实践,也谈不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这种建立在初级阶段单一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大多数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品格较弱。

在地方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度安排尚未建立起来,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在第二课堂,欠缺广度和深度,对教学目标和实施过程缺乏共识,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没有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评价体系之中。因此,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各自为政,比较随意。在笔者调查的高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建立了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近年来,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也仅局限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带有较强的精英化教育色彩,很少采取规范的课堂及实践教学惠及全体学生。

在教材的选取方面,多数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未指定教材,即使指定教材的高校也是选取国际劳工组织编撰的《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国外翻译教材,国内真正有影响力并比较实用的权威教材短缺,学生不能系统地学习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4. 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基地建设过于形式化

在地方高校,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是校内人员,他们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并未真正从事过创新创业实践,因此对学生灌输的也大多是空洞的知识和理论。因多数地方高校生源多集中在本地区,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虽然应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大量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但多数流于形式,学生去实习实践基地参观的时间往往多于实际操作的时间。同时,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基地实践的过程中很难用到,而在实践基地需要的知识在学校并未学到,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调查显示,只有13.6%的学生到过本校安排的实习实践基地,有65.8%的学生认为到实习基地有新鲜感,是带着参观的目的;只有18.2%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收获,提高了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构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的途径

在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5月16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中,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并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多项鼓励性的政策。从而可看出,国家和政府层面已经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地方高校而言,必须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教育模式,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和地方建设输送大批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1.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构建浓厚创新创业文化环境育人的新模式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它全面反映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师生的精神风貌。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地方高校必须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从“业余教育”提升为“正规教育”,将“创新、创造、创业”等时代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校风、校训和学风之中。营造出积极进取、敢于冒险的创新创业文化,而不是求稳怕变、安于现状的从业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使创新创造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和展示,使创新创业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和生存方式成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追求[3]。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也要与机制体制的创新相结合,以创新性的体制机制来巩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要对学校现有的体制机制进行系统梳理,要摒弃和修正束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努力打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养的体制机制。

2. 以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为根本,构建全过程并针对全体学生的育人新模式

创新型社会和国家的建设是需要大批量创新性人才共同努力完成的,这就要求所有毕业大学生都应具备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对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要通过渗透式的校园文化熏陶,课程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组织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当然,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专业特点以及本人的职业发展意愿等多方面情况有的放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如对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对有冒险精神并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和保守内向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有很大不同的。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构建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这就要求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要体现创新的思想,都要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大学生的一、二年级是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萌芽阶段,二、三年级是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的培育阶段,三四年级是创新创业实施成才的孵化阶段[4],在不同阶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提升的素质也是不同的。

3.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构建专兼师资相结合全员参与的育人新模式

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各地方高校应建设一支既有丰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经验的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首先,高校要通过制定创新创业师资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措施完善创新创业师资建设规划。其次,要打造校内专职教师队伍,在各学科、各专业选拔一批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并愿意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作为骨干力量,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运作、发展和管理,提升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第三,应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积极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经济理论专家、企业孵化管理者、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法律专家及政府官员作为兼职教师。要规范兼职教师的聘任机制,规定聘任条件、聘任程序及主要工作任务,兼职教师主要进行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题讲座,同时他们也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第四,在校教职工要全员参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要在党政管理人员的管理中,在后勤人员的服务中,特别是在任课教师的专业课教学中,都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为中心任务,营造出时时、事事、人人都能体现创新的氛围。最后,应建立创新创业师资合作和交流的制度,定期派本校的教师到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较好的部属高校或国外访学、进修及参加学术会议,也可以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学者到学校对本校教师给予培训指导。在交流中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4. 以实习实践平台建设为依托,构建多元化实践实习的育人新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延伸实践的平台,通过实践帮助大学生磨练意志、积累经验、铸就品格、提高能力。实习实践平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在校内,一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理念在实验教学、实习见习、创新创业竞赛和毕业论文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二是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网站等,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场地、资金、设备及服务支持;在校外,要拓宽渠道,努力整合社会资源,签约互动性和实用性强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同时,大力加强与社会上的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园联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就业踏板”,搭“创业平台”[5]。让学生能直观了解什么是企业,企业如何运作,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家精神。

5. 以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为核心,构建多学科交叉渗透支撑的育人新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需要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和管理学等跨学科课程体系设置。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和理论的完整性而忽视应用能力培养的做法,要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强调学科交叉、加强实践环节、重视能力培养、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素质能力[6]。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既要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又要满足分流培养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上,不但要在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类、技能类、兴趣类和实践类课程模块,比如面向全校学生作为必修课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思维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企业家精神》等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把《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创意与营销》、《企业管理学》、《风险投资》等作为创业技能类课程融入专业学习;创业兴趣类课程则作为选修课开设;创业实践类课程主要针对创业意愿强烈、创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开设。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比如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研讨教学法和影视教学法等[7],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在教材的选取上,应借鉴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创新创业课程开设较成熟高校的教材,同时组织本校和外校专家联合编撰符合本地区、本高校特点并有较强实用性的教材。另外,各地方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区域优势设计富有自己特色的选修课程群,以突出特色优势。作为对课程群的重要补充,高校可列出比如“创业者应对的挑战”、“如何锻炼创新思维的能力”等30~50个有关创新创业的专题讲座题目,邀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学者等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体悟创新创业之道。

6. 以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基础,构建科学保障激励机制的育人新模式

为了使各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各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办公室可设在教务处或学生处,该机构负责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基地建设、政策指导等工作,委员会成员必须包括三分之一以上的校外创业者、企业家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各院系按照此模式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院(系)学生的该项工作。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和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开展工作。也要以制度的形式在经费使用和师资队伍建设上给予保障。同时,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发展环境,完善各种支持体系的配套措施[8]。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保障,真正做到育人有成效,人人能创新。

参考文献:

[1] 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34-36.

[2] 鲁宇红,张素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分析[J].江苏高教,2011(6):106-108.

[3] 王贤芳.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5):103-105.

[4] 黄林楠.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160.

[5][6] 王丽娟,高志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10):96-99.

[7] 王永杰,陈光,阎开印,等.通过创新创业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7-29.

[8] 洪坚.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13(5):140-143.

[编辑:胡兴华]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