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中国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6 17:10:11 点击: 推荐访问: 中国妇女 危险 危险化学品

【摘要】 目的 获取中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高危人群的有关流行病学信息。方法 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进行文献初检,电子检索数据库有Pubmed(1998.1——2012.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8——2012),手工检索近期《中华妇产科杂志》等3种杂志。纳入运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以评价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的文献。数据由两名作者独立提取,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专用RevMan4.2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9篇。根据合并数据后的OR(95%CI)值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患病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0.36(0.28,0.46),性伴侣数量1.90(1.54,2.34),婚外性行为1.67(1.40,2.00),流产次数1.25(1.03,1.50),尿路感染1.58(1.25,2.01),滴虫感染1.30(1.08,1.55)等因素。结论 性伴侣数量大于等于2个、有婚外性行为、流产次数多、有尿路感染或滴虫感染等可增加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风险。文化程度高是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保护性因素。

【关键词】 中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系统评价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它的发病机制和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对人群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起到积极的意义。本研究目的是获取中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高危人群等有关流行病学信息,以便于指导人们远离这些危险因素,降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从而有效地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998——2012年间国内发表的关于中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病危险因素的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各文献有研究开展或发表的年限;样本大小有明确规定;暴露的定义基本相似;

1.2 排除标准 对每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重复报告、质量差、报道信息太少及无原始数据的文献进行剔除。

1.3 检索策略 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和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1998——2012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采用主题词、关键词相结合的检索方法进行检索。检索语种包括中文和英文。手工检索《中华妇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和《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种杂志。

1.4 统计分析 统计学分析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专用RevMan4.2软件。阅读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并核校数据。若研究因素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值小于0.05,则该因素各项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根据以上文献资料的入选及排除标准,经筛选并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9篇[2-10],文献内容涉及的地区有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累计病例2614例,对照15035例。

2.2 各危险因素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OR值的合并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文化程度,性伴侣数量,婚外性行为,流产次数,尿路感染,滴虫感染等因素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合并OR值具有显著性意义,其中文化程度高为保护因素外,其余均为危险因素。

3 讨 论

3.1 分析结果显示 受教育程度高是宫颈人乳头瘤感染的保护因素,相对而言,高教育程度者有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卫生条件好。其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也可以保证身体所需营养素的供给,保证规律的生活习惯。这些因素协同作用使体质增强,降低宫颈HPV的感染风险。

吸烟为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而饮酒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在吸烟者的上皮细胞和宫颈粘液中可以鉴定出烟草致癌物亚硝胺和芳香组碳氢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损坏细胞的DNA,降低了细胞免疫监督水平,使宫颈HPV易感。

初次性生活年龄小和性生活的频率在本meta分析中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但多个性伴侣和婚外性行为是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研究[11]证实男性或女性有多个性伴侣、婚外性行为等可增加宫颈高危HPV感染风险,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妊娠次数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但流产是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次流产容易损伤宫颈,引起宫颈移行带区鳞状上皮化生,在修复过程中对不良因素的刺激耐受性降低,从而导致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有研究表明应用避孕药、不常使用避孕套易致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这可能与采用避孕药、节育器避孕,宫颈上皮组织直接与精液中的有害刺激物接触,破坏宫颈上皮组织,使宫颈HPV感染风险加大。而避孕套起到了很好的隔离和保护作用,因此避孕套的使用对于预防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但在本研究中,使用避孕套或口服避孕药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纳入分析的文献数量有限有关。

尿路感染及滴虫感染是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梁华茂等[12]的研究显示:白带多、白带异味是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3.2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多因素的问题,有的因素起强烈作用,但更多的情况是多种因素、长期暴露的综合结果。流行病学中的危险性依RR值分为高(>10)、中(2-9)和低(<2)三种情况,当RR<2时,即使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应慎重考虑其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本文纳入的文献中同一因素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说明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解释,应持慎重的态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是因为研究方法的不同;或是因为因素间的相互掩盖与制约所致。也提示我们,在分析危险因素时,既要考虑各因素的独立作用,又要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3.3 病因与危险因素证据的分析与评价的主要方法有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回顾性调查分析某种致病危险因素的致病效应和程度。由于其“回顾性”,加之病例组的来源和配对选择对照的诸多偏倚影响,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较前瞻性研究的证据为差。但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以往具有相同目的多个独立研究资料进行合并分析,客观、真实地反映已经存在的研究结果,总OR值的范围得到收敛,研究效应能全面、量化地显示,结论更全面、可靠,也更适合于人群总体。

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针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关注她们的卫生健康状况,降低HPV的感染;应尽量避免计划外妊娠及频繁人流、做好避孕工作,避免HPV感染;在妇女人群中倡导健康的性行为和良好的性卫生习惯;对于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白带异味、尿路感染及临床虽无妇科病症状的患者,我们不应该忽视和掉以轻心,应该做好其接受定期检查的思想工作,制定科学的定期检查计划,避免和降低HPV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Lee SJ,Yeo SG,Park DC.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infection in low risk women:incidence,patient characteristics,and clinical meaning for cervical cancer[J].2012,9(1):103-107.

[2] 陆牡丹,许飞,陈道桢.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578-2579.

[3] 刘燕燕,韩临晓,袁秀英,等.东莞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及其干预效果[J].广东医学,20011,32(16):2197-2200.

[4] 李丽,玛依努尔·尼亚孜,陈凤,等.新疆维吾尔族女性HPV感染状况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癌症进展,2010,8(2):114-119.

[5] 洪水清,毛勤尔,傅亚仙,等.杭州市萧山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0,16(12):965-967.

[6] 王晓辉,刘玉琴,白亚娜,等.陇南市武都区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93-5196.

[7] 韦艳萍,赵苏萍,魏萍,等.农村少数民族已婚妇女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5(32):4727-4729.

[8] 陈凤,曾转萍,刘彬,等.山西省阳城县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04,19(4):349-351.

[9] 赵戴君,龚向真,胡争光,等.上海市社区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况及危险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0):1867-1872.

[10] 陈晓琼,刘桂淑,肖斌梅,等.湘南地区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35-2337.

[11] Mills LA,Vanderpool RC,Crosby RA.Sexually related behaviors as predictors of HPV vaccination among young rural women.[J].J Womens Health(Larchmt),2011 Dec,20(12):1909-15.

[12] 梁华茂.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B):3239-3241.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