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醚菌酯和百菌清的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测定

醚菌酯和百菌清的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测定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5 13:40:04 点击: 推荐访问: 斑点 测定 病菌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复配剂(30%醚菌酯和95.2%百菌清按照不同体积混配,其浓度梯度均为0微克/毫升、0.1微克/毫升、1微克/毫升、5微克/毫升、10微克/毫升、50微克/毫升)對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相对于醚菌酯或百菌清单剂,混配后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醚菌酯和百菌清按照体积比为3∶1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EC50为1.4716微克/毫升,共毒系数为410.12。因此在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防治中,建议使用醚菌酯与百菌清混配药剂防治效果最佳。

关键词: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杀菌剂;混配;增效作用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0)

中图分类号: S436.6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1.018

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为褐纹病,褐色叶枯病,褐色斑点病及大星病。该病最早于1956年报道于日本岩手县,之后成为日本苹果树上仅次腐烂病的第二大病害。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各苹果产区都时有发生,以渤海湾和黄河古道地区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早落,也为害新梢和果实,影响树势和产量。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圆点,其后逐渐扩大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中央常具一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夏、秋季高温高湿,病菌繁殖量大,发病周期缩短,秋梢部位叶片病斑迅速增多,一片病叶上常有病斑10~20个,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叶即穿孔或破碎,生长停滞,枯焦脱落。叶柄、1年生枝和徒长枝上,出现褐至灰褐色病斑,边缘有裂缝。幼果出现1~2毫米的小圆斑,有红晕,后期变黑褐色小点或成疮痂状。影响叶片正常生长,常造成叶片扭曲和皱缩,病部焦枯,易被风吹断,残缺不全。果实染病,在幼果果面上产生黑色发亮的小斑点或锈斑。病部有时呈灰褐色疮痂状斑块,病健交界处有龟裂,病斑不剥离,仅限于病果表皮,但有时皮下浅层果肉可呈干腐状木栓化。苹果斑点落叶病,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引起树势衰弱,果品产量和质量降低,贮藏期还容易感染其他病菌造成腐烂,是造成苹果减少的重要病害。

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上、 一年生枝的叶芽和花芽以及枝条病斑上越冬。目前防治该病的药剂品种种类繁多,但防治效果参差不齐,从众多药剂中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对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选出了百菌清、醚菌酯两种药剂将其用于混配实验,试验出最佳的配比来抑制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生长从而达到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室内毒力测定所采用的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由山西农业大学农药学实验室提供。

30%醚菌酯可溶粉剂(陕西恒田化工有限公司)。

95.2%百菌清可溶粉剂(江苏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 PDA营养液的配制 将马铃薯200克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加1000毫升水煮沸30分钟左右,捞起用多层纱布过滤去渣,过滤后在溶液内加入琼脂20克和葡萄糖粉20克,小火煮至琼脂完全溶解,补水至足量即可。然后趁热将其分装于三角瓶内,瓶口塞好棉塞。然后置于高压消毒锅内灭菌30分钟,并趁热排成斜面,保存好待用。

1.2.2 单剂及复配剂的配制

单剂:先用蒸馏水将醚菌酯和百菌清原药稀释,配制成1000微克/毫升的母液,试验时再将母液按照浓度梯度稀释,根据预实验结果选取6个不同浓度梯度(0微克/毫升 0.1微克/毫升、1微克/毫升、5微克/毫升、10微克/毫升、50微克/毫升)。

复配剂:将醚菌酯与百菌清按照体积比为(1∶1、1∶3 3∶1、1∶4、4∶1、1∶7、7∶1)设置配比组合,每个配比设6个不同浓度(0微克/毫升、 0.1微克/毫升、1微克/毫升、5微克/毫升、10微克/毫升、50微克/毫升)。

1.2.3室内毒力测定 本实验采用的是菌丝生长速率法,来测定醚菌酯与百菌清复配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取某一复配剂稀释成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液,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吸取1毫升药液倒入的灭菌培养皿中,然后往其中倒入9毫升40℃~50℃灭菌培养基,制成不同浓度的含药平板,以不含药剂的灭菌培养皿做空白对照。每个浓度重复3次。用打孔器在已培养好的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菌落边缘往中央一圈圈切取菌饼,用接种针将切取好的菌饼接种于已冷却凝固的培养皿中央,盖上皿盖,然后将培养皿堆放整齐置于25℃恒温培养箱培养,待空白对照的病原菌菌落即将扩展到全皿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不同浓度药液菌落直径。

1.3数据处理

统计菌落扩展直径并计算出抑制率,然后运用DPS软件计算出复配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及EC50值。菌丝生长抑制率(%)=[1-(处理菌落平均直径-菌饼直径)/(空白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采用孙云沛公式(Sun法)求出共毒系数(CTC)设复配剂为M,构成M的单剂分别作为A、B,毒理指数设为TI,百分含量为P,以A作为标准药剂。其中增效作用判断:CTC≥120为增效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80为拮抗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测定醚菌酯、百菌清及两者不同比例混配后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计算EC50和95%置信区限,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两种单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以醚菌酯较高,其EC50为5.1921微克/毫升,百菌清较低,其EC50为11.77微克/毫升。

由表1可知,醚菌酯EC50为5.1921微克/毫升,百菌清EC50为11.77,醚菌酯与百菌清混配后EC50依次为5.1645微克/毫升 ,3.6014微克/毫升,7.8639微克/毫升,4.5708微克/毫升,4.8218微克/毫升,3.6272微克/毫升,1.4716微克/毫升。经孙沛云公式计算得出各体积比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依次为181.82,342.77,74.33,222.29,115.77,246.44,

410.12。

根据判断标准可知:醚菌酯和百菌清復配3(4∶1)的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复配剂5(7∶1)的CTC在80~120之间,表现为相加作用,复配剂1(1∶4)、复配剂2(1∶1)、复配剂4(1∶7)、复配剂6(1∶3)和复配剂7(3∶1)的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3 讨论

本实验测得了醚菌酯、百菌清及其7种比例复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两种杀菌剂按照不同比例复配,表现增效效果的配比分别为1∶4、1∶1、1∶7、1∶3、3∶1,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81.82、342.77、222.29、246.44、410.12。表现为相加作用的配比为7∶1,其共毒系数(CTC)为115.77。表现为拮抗作用的配比为4:1,其共毒系数(CTC)为74.33。

根据制剂的增效配比、成本核算、用药量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共毒系数为410.12的3:1醚菌酯和百菌清配比为最佳增效配比。室内试验表明,醚菌酯和百菌清的混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兼具两种杀菌剂的作用特点,是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较好配比,并且如今的杀菌剂合理混配不仅能够提高杀菌剂的药效、扩大防治范围、节约劳动力、减少杀菌剂用量、降低农业成本、减少环境的污染等优点,同时能够有效延缓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为了延缓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抗药性的发展,应展开各种杀菌剂的混配深入研究,以便找出高效合理的复配药剂。

参考文献

[1] 陈功友.苹果斑点病发病因子观察及药剂防治试验[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2): 205-210.

[2] 吴桂本,王英姿,宫本义,等.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技术研究[J].植物保护,1988, (02):10-12.

[3] 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标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5] 赵善欢.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农业出版社,45-4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 1154.7-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实验准则:杀虫剂第7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7] 杨文钰.农学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关春林,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旱作农业研究。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