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烟台如何稳步推进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转型工作

烟台如何稳步推进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转型工作

[摘要]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十分重要,探索和研究疾病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分析烟台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该文通过调查分析烟台疾病的预防控制体系现状,继而提出烟台疾病的预防控制问题,针对烟台现存问题指出新时期下烟台疾病预防控制的转型,以更为有效地改善疾病预防传播情况。

[关键词] 烟台;疾病预防控制;转型工作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4(a)-0038-02

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非常重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为疾病安全预防的前提保障,以较好地控制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能够较好的促进社会稳定,较好的维护国家的安全。对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必须要考虑到疾病的传染原因,得出加快疾病传播的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生活方式等,对于传染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都要加以重视[1]。疾病发生率增加,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基于现有的中国医疗制度,烟台要做好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必须要分析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采用相应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方法,相关的疾病进行分析与防制。

1 烟台疾病预防控制的现状

疾病问题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缓慢,需要漫长的过程,一般很难在几年间进行疾病判定与干预,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可以较好消除潜在的致病因素,并达到缓解慢性病的目的。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计划,如在中国,虽然只有极少数的医疗机构,已经实施疾病全面的干预措施[2]。

1.1 慢性疾病的控制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疾病报告显示,自2010年以来,烟台的死亡总人数是731万,而死亡人数近600万人都死于慢性疾病,慢性疾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人们的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作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每年约有250万例患者死亡,而癌症患者的死亡比例达34%,其中有128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台作为中国的北方城市,受到气候与环境原因的影响,慢性疾病的患者死亡率就更为严重。但是,正常人对慢性疾病认知水平仍然很低。在我国,一般控制在较低水平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开始不断增加。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以上,有177万人。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超过2万人,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的3~4倍。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病概率[3]。

目前,患者的死亡原因是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疾病,烟台大部分居民都存在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在烟台部分地区,因为空气质量不佳,许多人都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次是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在烟台过去的十年中,“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肥胖和糖尿病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令人关注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中,其中超过10%的孩子过于肥胖。心血管疾病在20世纪60年代,患病率不到2%的成人糖尿病患者突然上升至4.6%,统计超过4万人,而糖尿病患者也不断增加。

数量迅速增加的慢性疾病的3个原因,主要是空气的污染,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饮食过度,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因素。慢性病主要是由于环境的长期低剂量毒素影响人体正常代谢,毒素被人们逐渐吸收蓄积在体内,当达到了特定的剂量阈值,就会开始病变[3]。

1.2 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烟台疾病预防控制过程中,必须要对症治疗,现有的医学技术水平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但是治疗成果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而且治疗过程进展缓慢,同时要防止患者治疗拖延,对于急慢性疾病引起的并发症的患者,必须要延长患者的寿命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人们健康所需的几大因素,其中包括,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并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可以摆脱糟糕的健康状况。充分的营养是非常必要的健康基础,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关键,疾病的预防核心是乐观的心态[4]。

疾病的预防性措施,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进行实施,提倡健康饮食,要进行低盐与低脂肪的摄入,同时适当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还有就是进行适当的健身运动。因为疾病感染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疾病的预防,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感染与发生。

1.3 疾病系统的建立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发展,烟台设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成为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建立了规范的组织管理任务,对于公共健康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同时采用了公共卫生监督,构建了烟台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机制,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即使如此,烟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数仍然不断的增加,死亡人数急剧上升,严重威脅着烟台人民的健康。在慢性病调查中显示,2010年烟台非传染性死亡人数约为6万人,占总人数的82%,癌症占19%,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34%,慢性肺炎占17%。对于老年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加速了烟台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数的增加。

在烟台疾病预防和控制快速发展,但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展滞后。虽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监测,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此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但是对如心脏病的防控,近年来并没有突破。主要的问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人才缺乏,尤其是在烟台。医务人员的素质和经验提高,能够完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6]。在烟台医疗队伍中,只有34.7%的人是本科,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过程中,医疗机构还缺乏基础设施和工作经验。特别是在烟台的基层医疗机构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在控制中心的有效控制只占到54%,所有医疗部门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都要进行有效的支持,保证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资金充足。

2 烟台疾病预防控制的问题

疾病預防和控制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保障的是人民的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21世纪初提出,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促进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国在更早之前就开始重视疾病的预防控制问题,像在上世纪末烟台进行了心血管病社区干预为主的疾病预防[7]。

2.1 居民的不良习惯

脑血管疾病的科学预防控制技术,在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进行展开,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身体监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立,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也纠正了居民的生活不良习惯,通过促进健康、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组织居民全民健身。对于慢性疾病的类似研究项目,在中国可以更好的调整居民生活习惯,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也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的关系[8]。

2.2 医疗部门的协作问题

由于现行体制的统一指挥烟台疾病预防和控制,缺乏基本的合作机制,共同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和专业技术缺失,因而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任务,以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传染病类型开始出现更多的变化,也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染性疾病的感染介质包括,如食物,饮用水,空气等。而环境安全与职业危害成为其他的公共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关注,通过加强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人们需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要更大的增加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加快设备更新,巩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9]。

3 烟台疾病预防控制的转型

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局,调整为政府扶持政策,在帮助基金的支持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在预防疾病的过程中,培训更多的人员具备相应的疾病控制经验,医务人员必须要从大学开始,接受定期培训,具有专业知识和咨询技巧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

3.1 疾病预防改进措施

对于预防传染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不易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很明显那是非常困难的,适当的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都要同时实施。所以,慢性非传染疾病能做的就是,拖延疾病的进展,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要维护人民健康,必须要消灭疾病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合理。改善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减缓人们的生活节奏十分必要,脂肪与糖代谢混乱是不均衡的饮食造成的。低钠、低脂肪的饮食,可以有效的保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低糖饮食、清淡饮食平衡,可以保证优质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同时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加纤维的摄入量。除了饮食和运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运动。通过增加运动减少,肥胖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要坚持3~5 h/周的步行和跑步。

3.2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近20年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立,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在烟台的疾病中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虽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仍有欠缺,但通过政策、资金、人才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充足,使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预防措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4 小结

在许多地区,因为人们健康意识的较差,一些根深蒂固不良习惯,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和控制。此外,疾病预防与控制人才缺乏,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的顺利、有效地实施。很多人不正确的想法和态度,使得科学的方法对疾病的预防无法正常使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团队的专业知识水平低,专业医疗人员缺乏,也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形成了不良的影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疾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和控制为根本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机制,落实有关政策,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机构,加强合作,预防和控制疾病。

[参考文献]

[1] 谭天林,贺敏,冯光成,等.成都市新都区公立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西南军医,2007(6):110-113.

[2] 黄伟,龚勋,张洁欣,等.中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7(9):21-23.

[3] 汤敏,杨淑香,吴秀云.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7):1478-1480.

(收稿日期:2017-01-09)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