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定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内涵:全员性、网络性、开放性、科学性。从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控制、责任意识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创新实践模式的策略,提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引入朋辈辅导和网络化机制,创建心理健康体验中心,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各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测量、咨询、帮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竞争、学业压力、就业困境、家庭问题等等,无形中为价值观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提供了产生心理问题的软环境。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模式,成为新时代环境中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必经之路。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护航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困境、学业压力、感情问题等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其时代特征为:1.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不能局限于针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将所有在校的大学生涵盖在内。2.网络性。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3.开放性。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接受心理治疗是不可告人的事。因此,帮助大学生打开心结、拓展心理知识、创造校园氛围以强化大家对心理问题的包容度和开放性。4.科学性。高校通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同,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功效的发挥。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缺乏存在感和安全感,自我认知不清
调研中发现,在进行自我定性时,48%的同学以“不清楚”、“不知道”、“可能是”来回答,或者是以“同学们都说我”、“中学老师是这样看我的”、“我父母这样给我定义”等等,缺乏自我认同的自信和魄力,自我认知较为模糊。
不少学生缺乏存在感和安全感,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认同感较差。大学生中,离异家庭攀升,父母在子女养育问题上存在扯皮现象,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关爱不够,大部分仅停留在物质上的一味满足。不良的成长环境催生心理问题频发,尤其在是非观、爱情观、亲情观等方面,大学生容易出现价值观错位的现象。
(二)人生目标定位较模糊,学习动力不足
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标准,使得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在为考试分数努力。家长处于陪伴学习或者“棍棒教育”的状态,学生缺乏思考空间和自主兴趣选择的权利。当“唯分数论”被大学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时,不少学生找不到人生的目标,更不明白为什么而学、学什么。尤其是面对父母意愿而非自己喜欢的专业时,“为什么学、学什么”成为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质生活环境优越,精神世界空虚。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人生定位模糊和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Z同学是笔者跟踪的案例之一,家庭条件非常优越,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玩游戏时就是盯着电脑发呆,学业和前途已经成为一件无所谓的事情。人生缺乏目标和定位,职业发展规划等更是无从谈起。
(三) 没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较差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同学在大学里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间不能建立起码的信任。近些年来,因为宿舍关系不和谐造成的校园恶性事件攀升,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考入大学之前,文化课学习几乎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很多学生缺乏集体住宿的生活体验。加上个体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生宿舍矛盾呈上升趋势。
独生子女个性自我,缺乏与人沟通能力。“1+2+4”的家庭模式,让独生子女逐渐变成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享受身边人围着自己转的优越感。考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需要单独去解决问题和处理各种关系,“小太阳”们心理上的落差和抗拒,导致其无法正确地处理与身边同学的关系。
(四) 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强,易于冲动行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大学生的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却又未达到真正的成熟。在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感情等问题时,不少学生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冲动地采取一些过激行为。
挫折教育严重缺失,抗压能力较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每一个父母的心愿,盼望子女成长成才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希望与信念。父母们害怕孩子失败,想方设法去为孩子铺设成长之路,却从而忽略了本应属于孩子的成长方式。学校“保姆式”的教育方式更是让挫折教育和抗压教育成为空谈。
(五) 主观的责任意识较弱,遇事借口推脱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多数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对不直接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选择袖手旁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敏感多疑、偏执敌对等不良品质。在大学生的集体宿舍生活、班级管理等方面,不少学生的适应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为缺乏责任感,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不被认同等问题。
应试教育酿下苦果,责任教育缺位。素质教育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地区,素质教育是“旗帜”,应试教育依然被视为人才成长的“摇篮”。甚至在相当多的国内高校,将“考研率”、“考公务员率”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责任感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导致教育行为受阻。有些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定位于心理困难学生,紧盯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排查、跟踪和帮扶等工作,对于绝大多数的无心理问题表象的学生不问津。从而凸显了心理困难学生的群体特殊性,为其创设治疗和帮扶环境的同时,会将一些消极的因素扩大,这种帮扶和治疗是片面的、孤立的,缺乏和校园大环境的融合,从而降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应该将人格教育、健康心理素质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确立为核心理念与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扩大为全体在校大学生,以人格教育、健康心理素质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抓手,搭建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发展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有效地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对于精力充沛、自我实现欲望较强的大学生来说,校园文化活动在他们的成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
(二) 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不少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承担该课程的师资基本上来自学生工作者和兼职教师,不少人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培训。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该课程基本上停留在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教学内容陈旧、粗糙,无法适应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不能有效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因此,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完善大学生心理教育实践模式的重中之重。
高校应建立一支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工作者等在内的工作队伍。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心理帮扶等角度,全面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工作,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引进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包括配套的场地和仪器设备等,辅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 引入朋辈心理辅导和网络化辅导机制
90后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人,网络在其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90后学生习惯于网络交友,即使是现实生活圈中的友情也主要通过网络沟通与交流来维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QQ群、微信群、飞信群、微博、人人网、各类论坛贴吧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动态,引入网络化的心理健康辅导机
制。利用网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举办心理健康、青春励志等论坛,设置话题开展互动交流,建立健全网络心理咨询机制。
大学生处于由依赖向独立转型的时期,对于心灵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其求助对象往往在同年龄段的同学或朋友中间。利用好朋辈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并将其与网络化辅导相结合,通过成长共性的影响和心理互助机制,引导大学生在应对挫折、压力时,通过有效途径的倾诉、心理求助等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
(四) 创建趣味性、科学性的心理体验中心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落后,缺乏科学指导。各高校应针对本校情况,依照大学生个性特点、心理成长规律,借助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创建集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心理体验中心,并将参与体验中心的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环节,要求每位大学生定期参与。体验中心的主要理念是,通过情景体验、人物模拟、角色互换、人机互动、挫折体验等途径,培养大学生自觉接受心理健康帮扶的意识,学会从自我的角度来审视自身成长中的性格缺陷、交流障碍、心理脆弱等问题,在观察、学习、互动中铸就乐观、积极的品格。
心理体验中心是对传统心理咨询室规模上的扩充、内容上的丰富、理念上的突破,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中来。本研究认为,心理体验中心的效果远比单纯的课程教育、传统的心理咨询有效,可以将其定位为“心灵的健身房”,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跟体魄强壮同等重视。
(五)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
目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模糊,实践形式单一。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高校应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首先,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机制,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其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第三,建立以心理课程教育、心理知识普及、心理素质培养、心理问题筛查、心理干预机制、心理体验活动、校园心理文化为核心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公社.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几个问题[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09-113.
[2]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5-87.
[3]王卓.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教研究,2013(5):227-229.
[4]董阅,于巧娥.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科教文汇,2013(9):183-184.
注:本文系天津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0344)的成果。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