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纪录片真实性的这一本质属性为出发点,从先进摄像设备和娴熟拍摄技术两方面探讨了获取真实拍摄素材的技术要求。指出,纪录片记录的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人和事,客观物质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是绝对运动的,人物、事件、时间、空间都是运动和变化的,在绝对运动的物质世界里,记录下不变的真实瞬间,同时带给人们某种历史或现实的启迪,这就要求纪录片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必须具备娴熟的拍摄技术并使用先进的拍摄设备。
【关键词】 纪录片拍摄;技术性;真实性
在纪录片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因素非常多,如前期的素材拍摄,后期的制作,导演的感情以及整个制作团队的职业精神等。而前期的素材拍摄是整个纪录片创作真实性表达的基础,这一基础的实现是靠先进影像设备和娴熟拍摄技术进行的,因此这两方面的技术在纪录片的真实性中尤为重要,因为要创作出有价值的纪录片,必须在素材来源上先要达到绝对真实,这样后期制作人员才能根据导演的意图,创作出既有艺术价值,又有高度纪实性的纪录片。
一、先进的影像技术是纪录片真实性的依托
影像技术是人类目前最先进的保存和记录技术,现实的真实记录和保存是离不开影像技术的。影像是技术的产物,影像产品依托于技术之上,离开现代技术是不可能有先进的影像技术的。而纪录片真实素材的获取,又是通过影像拍摄设备来实现的。摄影师们为了拍摄到弥足珍贵,从未有人拍摄过的,真实的精彩镜头,就必须依托先进的影像设备来完成。先进的技术对打造一部精品纪录片的作用是巨大的。
1、航拍技术在纪录片拍摄中被广泛应用
航拍又称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就是使用先进设备从高空对地面进行拍摄,获得相应的俯视图,由于其独有的鸟瞰视角,能将一些我们无法看到的角度有效的体现出来,因此航拍技术在纪录片的拍摄中被广泛应用。
在纪录片《航拍中国》中,为了拍摄到新疆地区的天山山脉连绵不绝的2500公里山脉走势,就充分应用了航怕技术。通过航拍,将跨越四国的巨大山系真实的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观众不仅看到新疆天山山脉的天格尔峰和博格达峰的真实面貌,也看到海拔5000多米山峰上的常年积雪和沟壑交错的地貌。在BBC纪录片《地球脉动2》里,摄影师通过充分利用航拍技术,准确的捕捉了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的金雕在冬季捕猎的画面,这一真实过程的还原就充分利用了航拍技术来实现的。为了用全新角度来展示盘旋在群山之间的金雕生活,BBC的摄影师们以地面拍摄和航空拍摄两种不同的方式,全方位的进行了拍摄。传统的野生摄制组近距离,拍摄金雕地面夺食和赶走其它掠食者的画面。近距离的特写镜头,真实的记录了金雕高速俯冲到地面的震撼画面。航空组在高空捕捉金雕在群山间盘旋、滑翔、俯冲的画面。为了从金雕俯冲的视角展示金雕的俯冲这一生动真实的飞行过程,摄像师采取了极端的航拍方法,让专业的滑翔员头戴摄像机,然后自己操控滑翔伞,模拟金雕俯冲的飞行过程。BBC纪录片《蓝色星球2》中,利用无人机超清航拍技术真实的拍到了宽吻海豚冲浪戏水画面,成群的宽吻海豚在巨浪下尽情的飞跃和戏耍真实画面,被无人机全部拍到。
2、与鱼共舞的水下拍摄技术
自然类纪录片,由于其承担的科普教育功能,因此对于此类纪录片真实性的要求是绝对的,同时也要求了摄影师必须拍摄到最真实的素材。浩瀚如宇宙的茫茫深海,是自然纪录片永远无法回避的领域,如何突破环境的限制,拍出前所未有的画面,这就需要许多水下先进拍摄设备的协助。
在BBC纪录片《蓝色星球2》中,水下拍摄团队为了拍摄到真实细腻的水下画面,启用了全新的水下设备,如循环呼吸机、吸盘摄像机、微型广角镜头以及水下探测摄像机等。由于这些先进和创新的拍摄设备的使用,使这样的自然纪录片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和真实画面,给观众展现出了一个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循环呼吸机,是一种不会释放气泡的密闭式呼吸装置,摄影师可以坐下来静静观察海洋生物的行为,与它们进行近距离接触。在循环呼吸机的帮助下,《蓝色星球2》中拍摄到猪齿鱼为了吃到珊瑚碎石和沙子中的小蛤蛎,先用嘴搬开珊瑚碎枝,再用鱼鳍扇开海床泥沙,发现下面的小蛤蛎后,用嘴把带有坚硬外壳的小蛤蛎,带到巨大的碗状珊瑚里,用嘴不停摔打小蛤蛎外壳。如果没有循环呼吸机的帮助,这些珍贵的真实画面是无法完整拍摄到的。吸盘摄像机是吸附在鲸鱼、鲨鱼、海豚等动物皮肤表面,观众可以直接从动物的视角,看到他们在海底游行、捕食、猎杀、哺乳、学习、交流等真实的画面。微型广角镜头以及水下探测摄像机,就在阿拉斯加海域里拍摄到了海底的巨藻森林,在这些茂密的藻林中,观察到细小的海洋生物,在海藻和珊瑚的裂缝中拍摄到小型鱼类,真实地再现了藻森林中的生命活动。
3、深海中的红外摄像技术
深海是无阳光的,那么生活在深海的生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完整真实地还原在没有阳光,没有声音的深海中,那些动植物活动状况,就必须借助红外水下拍摄技术来实现。深海中是没有光线完全漆黑的,在这种环境下的生物,基本上对光都是敏感的,如果在这种环境中打上一道白光,那些敏感的鱼肯定会躲在洞里不出来,会给深海拍摄带來极大困难,使用红外拍摄技术,那些敏感的鱼是探测不到红外线的,这意味着就算摄影师在完全漆黑的环境里,也可以通过取景器看到发生什么,摄影师照样能捕捉到前所未见的动物真实行为。《蓝色星球2》就在深达1000米的幽静海床里,使用红外摄像技术拍摄到了泥堆里的生命——单棘躄鱼。单棘躄鱼大张着嘴巴极有耐心地、静静地伏在海床上,静待食物从身边“路过”,这一过程,被摄影师用水下红外摄像技术真实清楚的拍到。通过水下红外技术的长期记录,摄影师发现单棘躄鱼在长期的趴伏下,为了便于它能在海床上拖着脚步行走,它的鳍变成了更有用的器官——足。这个现象不仅仅是论述了真实性,还更好的表达了现代技术是如何推进科学研究的。
4、各种自制摄像机的综合使用
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市场上各种最新摄像设备的使用之外,根据实际拍摄需要自制摄像机,也是获取真实素材最常规的方法。《蓝色星球2》摄影师们为了拍摄到分层画面,即可以同时看到水下和水上的场景,还不使画面失真,不出现散焦情况,便专门打造了直径为60厘米的半球型摄像机。在BBC纪录片《地球脉动2》中为了捕捉到雪豹这种习性极为隐匿的动物的身影,摄像师们自制了野外防水自动摄像机,利用这种自制的防水自动摄像机,最终捕捉到了爬上山顶的雪豹“引吭高歌”的画面。摄像师们为了拍摄到大象的生活方式,自制大象粪便摄像机。运动的自制摄像机跟着大象的步伐,拍摄到小像寻找妈妈的全部过程,同时也真实的记录下了象群的一举一动。为了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鱼类的速度和捕猎的刺激画面,《蓝色星球2》的摄影师们还自制了拖拽摄像机。拖拽摄像机能跟着旗鱼、长吻原海豚、宽吻海豚等,以相同的速度游行拍摄,拍摄到它们的并肩游行和协同捕猎的画面,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鱼类的速度和捕猎画面。
5、不断发展的超高清数码技术
随着720p 、1080p、2K高清和超清画质影像设备的逐步使用,4K超高清分辨率画质的影像设备在纪录片拍摄中也已逐渐开始广泛使用,观众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使画面之美和奇妙的世界完美结合。高端4K影像设备的使用,使纪录片画面干净细腻,锐度惊人。热带森林的飞禽走兽,广袤草原奔驰的骏马,无垠沙漠长途跋涉的狮子,及各种壮观、壮丽的景色,都会被4K拍摄设备强大的捕捉能力真实准确的捕捉到,4K超高清的画质对纪录片画面的真实性有着巨大作用。同一纪录片,用4K拍摄设备拍摄,就能看到885万像素的超精细画面;用2K拍摄设备拍摄,能看到的是221万像素的超清画面;使用全高清拍摄设备拍摄,只能看到的是207万像素的超清画面。超高清和超清有近四倍的像素差别,普通静态的画面影响较小,但动态航拍画面失真情况尤为严重,如拍摄海边成片起飞的海鸥,画质不高,基本看不清飞的是什么,航拍南极企鹅集群在陆地上繁衍的画面,画质不够,看到的只是黑白相间的一大片。清晰,自然,细腻的超高清的画质,更贴近真实,对于纪录对象的真实记录,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二、娴熟的拍摄技术是纪录片真实性的保证
纪录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既有艺术审美的价值追求,也有高度纪实的宗旨需要。这就要求在纪录片的整个拍摄过程中,必须具备非常娴熟的拍摄技术,并能将众多的摄影技巧在时间的一维性和空间的多维性碰撞过程中,及时地、准确地、灵活应用。纪录片创作的成功与否与拍摄技巧有着直接关系,拍摄技巧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纪录片的整体效果和真实性的表现。[1]
1、实现纪录片真实性需要正确的构图
画面构图是纪录片拍摄取景的基础,是镜头语言最直观的表现,构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镜头的张力。拍摄一部纪录片不像故事片一样,需要很多镜头的分解,不会全景、近景、特写的频繁切换,大部分时间都是跟随画面主题不断移动变化,因此画面构图就显得很重要。其中几种最常见、应用最广的构图方式有:九宫格构图,是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2]“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既能给主体一个好的空间,也能使边框点缀更丰富。“黄金分割”构图法,即数学中黄金比的使用,由于比例背后的奇妙关系,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摄影、艺术、电影中,这一美妙的线段关系,是画面比例最好的分割方式,因此也被经常应用于摄影当中。对角线构图法,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三角形构图法,是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三个视觉中心上的景物,构成一个三角几何形状,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3]几何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S”构图法,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整个画面看上去富有优雅、协调的韵律感。[4]日常的拍摄中还有许多的构图形式,如均衡式构图、变化式构图、紧凑式构图、向心式構图、垂直式构图、对分式构图等。在纪录片的拍摄中,构图的正确与否,对画面的影响意义重大。无主题,画面太满的构图,会导致画面杂乱无章,根本不知道画面在展现什么。拍摄动物捕食、打斗、攻击、逃生等画面时,拍摄对象都处在高速运动中,构图不正确,极有可能使这些精彩画面跑到取景器以外,就会捕捉不到这些精彩真实的画面。
2、巧妙的用光技巧是实现纪录片真实性的保障
没有光就没有颜色,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漆黑一片,光在艺术摄像和艺术造型的表现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艺术摄像,光就是艺术摄像的生命,如果没有光,镜片就会像盖子一样黑。要想达到逼真、细腻、丰富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调整和利用好光。
摄影所定义的光可以分为许多种,硬光、软光、背光、侧光、主光和互补光等,这些都属于摄影的定义。在纪录片的拍摄中,为了拍摄到真实的画面,必须是环境光和补光互相作用,不同特性的光综合使用,在特殊的情况下还需要一些特殊技术手段来实现。自然光是最常用和最真实的光,在纪录片拍摄中,大部分光线实际上都来自自然光,自然光通常与镜头的角度和位置有关,如背光、侧光和暗光等,在摄影师实际拍摄时经常会遇到类似于逆光、侧光、暗光等问题。在人物纪录片中,为了防止背光摄影造成拍摄对象脸部黑影,摄影师们经常会在不远处的地下补一个光源,这样可以提高人物面部亮度,捕捉一些细节来描述人物的真实性格。例如在拍摄一个农民大叔背对太阳劳作的场景,本意是想通过太阳逆光使人物轮廓形成一个漂亮的剪影,来渲染耕种时候的人物形象,但是往往会使得拍摄中人物面部的表情无法捕捉,这个时候我们有很多种办法来解决,最简单的就是在逆光方向加一个合适的补光,既能看到漂亮的轮廓,也能看到农民大叔劳作时的面部表情甚至汗水流淌。对于摄影师来说,光线是一种非常微妙的镜头语言表达方式,它不仅可以为镜头提供光线,还可以加强影片的特点和风格,更能准确真实反映被拍事物的真实面貌。在实际拍摄的时候,还会遇到许多因自然光失真和无意义的拍摄,逆光拍摄只是复杂用光技巧的一方面,比如虽然是顺光拍摄,但是顺光记录的对象,本身就反光,处理不当就会曝光,致使画面彻底失真。画面的比例和结构不断变化。如果在强光环境下,镜头中的人物比例直接与镜头的入射光量有关,这将使镜头显得明亮和黑暗。
3、熟练的拍摄手法是实现纪录片真实性的首要途径
拍摄手法即摄影机的运动方式,又称综合镜头,具体来讲即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等拍摄方法。[5]“推”是指拍摄对象不动,镜头慢慢推进拍摄对象,逐渐推成人物近景或特写的镜头;“拉”便是“推”的反向运动;“摇”是指摄影机放在固定的位置,摇摄全景或者跟着拍摄对象的移动进行摇摄;“跟”是摄像机跟随运动的被摄对象。作为纪实性非常强的自然纪录片,为了拍摄到同一对象的一系列真实的画面,跟拍是极其常见的。在BBC纪录片《地球脉动2》里摄影师为了拍到全球最大的蝗虫群,在马达加斯加驱车数百公里跟拍,突破重重困难,一路跟拍超级大蝗虫群,才拍到大蝗虫群完整的故事线。在央视纪录片《自然传奇》老虎纪事里,为了拍到这一族群的繁衍和开辟新领地的整个过程,摄影师们长达几年跟拍这一老虎族群,才真实准确的拍到这一族群的繁衍过程。“升”是指上升镜头,即摄像机慢慢升起,形成俯视拍摄,以显示广阔的空间,下降镜头则相反,在纪录片《大美陕西》中拍摄大雁塔的时候,就采用的是慢慢升起然后俯瞰大雁塔的拍摄方式。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清数码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纪录片行业的发展进程,大胆运用创新科技,无疑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主动权,也为未来高端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承载着生活本身,也客观地还原着真实生活,还有艺术价值的审美需要。为了同时满足这些功能,就离不开创新科技支撑。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纪录片所有创意实现的基础,当然也包括纪录片的真实性,如果创作者欲通过对真实人物和事件的记录与表达,唤起观众在情感上、思想上的深层共鸣,他就必须以真实为前提拍摄素材,为了突破客观环境对真实的素材拍摄的限制,就不得不去发展和使用新技术,高质量、高水准的纪录片从来都离不开新技术,新技术一直都是纪录片创作的有力保障,这也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所在。
【参考文献】
[1] 傅秀政.论纪录片真实性及其与技术性关系[J].现代电影技术,2017.
[2][3][4] 刘宏烽.浅析人物摄影的构图技巧[J].魅力中国,2014.
[5] Christopher Kenworthy.大师镜头(第三卷) 导演视野-让电影脱颖而出的100个镜头调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马 亮(1989.9—)男,陕西洋县人,影视动画特效师,研究方向:影视创作.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